登錄???|???注冊
《老子》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問世以來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老子》甲、乙本,較多地保存了《老子》的原貌。此次出版,約請潛心研治老莊哲學幾十年的張松輝先生,將《老子》甲本、乙本與通行的王弼本相對照,篇次依帛書《德經》在前《道經》在后安排,參考多種版本精審校勘原文,并在此基礎上加以題解、注釋和翻譯,差異較大者則分別進行翻譯,全面呈現《帛書老子》的獨特價值,值得期待。
張松輝譯注 ·古籍整理 ·29.4萬字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傳統文化之“經學”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學問,對中華文明的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它雖然是《四書》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卻是其中富含意蘊、理論和氣象的著作,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中國人的智慧和哲學洞見。《國學經典叢書中庸全集》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導言,從處世和人生經驗的角度出發,闡發了蘊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處世中的經典案例加以印證,幫助讀者深化理解《中庸》這一傳世經典所包含的智慧。
毛佩琦 徐昌強主編 徐楓譯解 ·古籍整理 ·32.6萬字
《魏書》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紀十二卷,列傳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些紀、列傳和志篇幅過長,又分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實共一百三十卷,記載了鮮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東魏被北齊取代這一階段的歷史。
尹小林校注 ·古籍整理 ·121萬字
《史記》是西漢時期著名歷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所著,記載了上起軒轅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三千多年的歷史變遷。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它規模宏大、體制完備,涉及了哲學、政治、經濟、文學、美學、天文、地理甚至醫學占卜等方面,幾乎囊括了各個歷史時期社會活動的全部內容,堪稱一部百科全書式的鴻篇巨制,位列“二十四史”之首,被魯迅贊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尹小林校注 ·古籍整理 ·61.6萬字
《洗冤集錄》原作者為南宋提刑官宋慈。全書內容自“條令”起,至“驗狀說”終,共五卷、五十三條,主要包括:宋朝關于檢驗的條令、驗尸的方法及注意事項、法醫現場學、尸體現象、生前傷與死后傷區別、機械性窒息、機械性損傷、碎尸檢驗、交通損傷、獄中死亡、火燒死和湯潑死、中毒死、病死、針灸致死、尸體發掘、救死方以及法醫婦產科學、法醫昆蟲學等。可以說,《洗冤集錄》涉及了現代法醫學的大部分領域,不僅記載了案例和檢驗方法,而且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相關檢驗原理和經驗,是一部早期的、系統的法醫學著作。
黃瑞亭 陳新山譯注 ·古籍整理 ·13.2萬字
《文心雕龍》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第一部宏偉巨制,對文學起源、文體類別、神思、風格、修辭、鑒賞、作家人品、文學語社會變遷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了系統論述。作者劉勰的文學觀,以儒家為主,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他對人物和作品的評點,見解精辟,開中國文學批評史之先河,對后世影響深遠。作品風格剛健,富有詩意。是譯注本以王利器《文心雕龍校正》為底本,并參考范文瀾《文心雕龍注》、楊明照《文心雕龍校注拾遺》、詹锳《文心雕龍義證》等各家校語,對錯訛、奪訛的字和部分有異文的字進行了校改。每篇有題解,力求簡明扼要;有注釋和翻譯,力求簡潔。
王運熙 周鋒 ·古籍整理 ·31.8萬字
《北史》一百卷,其中本紀十二卷,列傳八十八卷。記述北朝從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齊(包括東魏)、周(包括西魏)、隋四個封建政權共二百三十三年的歷史。
尹小林校注 ·古籍整理 ·134萬字
《南史》本紀和列傳,無表、志。本紀十卷,列傳七十卷,共八十卷,是合南朝宋、齊、梁、陳四代歷史為一編的紀傳體史著,記事起自南朝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于陳后主陳叔寶禎明三年(公元589年),記述南朝四代一百七十年的歷史。
尹小林校注 ·古籍整理 ·82.2萬字
《宋書》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著,記述南朝劉宋王朝自劉裕建基至劉準首尾六十年的史實,為沈約所撰。全書一百卷,紀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六十卷。
尹小林校注 ·古籍整理 ·98.6萬字
《孫子兵法》,俗稱為《孫子》,《漢書·藝文志》著錄為《吳孫子兵法》,它是現存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兵書。現在的傳世本共有《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十三篇。《孫子兵法》作為中國古典兵學的杰出代表,它有一個非常全面而完整的體系,體現了戰爭與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關系。其內容博大精深,理論高度概括,邏輯縝密嚴謹,實踐層出不窮,不但是我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而且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陳曦評注 ·古籍整理 ·17.8萬字
本書為西漢桓寬編著。記錄昭帝時鹽鐵會議的文獻。始元六年(前81年),召集各地推舉的賢良、文學六十多人到京城舉行會議,“問民間所疾苦”。賢良、文學從反對鹽鐵官營、均輸、平準開始,對政府政策進行了全面批評,并和御史大夫桑弘羊等反復辯論。全書共十卷六十篇,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該書記述了雙方的論點,為研究西漢經濟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西漢)桓寬編著 ·古籍整理 ·6.1萬字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匯輯先秦時期300余首詩歌。透過這些詩歌,我們可以了解中國早期的社會狀況和先民的生活狀態。《詩經譯注》是國學名家周振甫先生精心打造的力作。其注釋簡潔精當,對生僻字詞有注音;譯文通俗易懂,同時兼顧詩歌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此次推出的是該書精裝本。
周振甫譯注 ·古籍整理 ·20.6萬字
春秋是中華文明發生軸心突破的時代,也是中華文明核心經典開始形成的時代。本書是先秦史學巨著《左傳》的簡體橫排全文讀本,從器物、禮制、官制、地理、文字等多方面展示春秋時代的全景。作者以中華書局版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為藍本,在體例上有所創新,傾力十余年,終于整理成書。本書借鑒西方學者研治古典學的思路,采用《春秋》《左傳》按事件匹配的全新結構,對正文進行精細分段、標記,并將人名、地名索引散入相應的正文中以方便查找。本書注重展現《左傳》文本內部互相關聯、互相印證、互相烘托的網絡結構,附有大量短文及長篇專文來深入解析文本中的疑難問題。本書注解清切簡明,立足于讀者需求,在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的基礎上進行全面修訂、擴充,融入近年來史學、考古學、地理學、古文字學乃至植物學的大量新成果。正文中配有150余張古遺址圖、出土器物圖,展現春秋時代的真實面貌。參考資料編錄大量傳世及新出土文獻相關篇章,還配有近70張彩色地理示意圖,幫助讀者更直觀地了解春秋時代的政局。
劉勛編著 ·古籍整理 ·146萬字
《焚書》又稱《李氏焚書》,共六卷,為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贄于萬歷十八年(1590年)64歲高齡時所著。收錄了書答、雜述、讀史等文章及詩作,體現了李贄的政治思想和哲學思想,是我們研究李贄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在該書中,李贄對儒家經典和假道學家進行了猛烈批評,表現出反封建壓迫、反傳統思想的斗爭精神。其中也有一些在佛教思想影響下寫出的談佛論道之文,表現出作者思想的復雜性。該書出版后,歷遭封建統治者的查禁焚毀。但禁者自禁,傳者自傳,《焚書》仍有多種版本傳世。此次出版的《焚書》是“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的一種,是面向廣大讀者的經典普及版本。注釋精準,譯文簡明。
(明)李贄 ·古籍整理 ·49萬字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論語》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有著無可比擬的重要影響。
毛佩琦 徐昌強主編 ·古籍整理 ·23.6萬字
《隋書》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紀五卷,列傳五十卷,志三十卷。是現存最早的隋史專著,也是修史水平較高的史籍之一,保存了大量政治、經濟以及科技文化資料。其中十志記載梁、陳、北齊、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漢魏。
尹小林校注 ·古籍整理 ·86.9萬字
岑氏《隋唐史》始撰于1950年,1957年,岑氏《隋唐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岑氏《編撰簡言》(寫于1950年)云:“中國新史學研究會規定:‘各通史組都在討論教學提綱,各斷代史組都在討論歷史事件或歷代人物。’本講義之編撰,大致與此一規定相符,極力避免與通史之講授相復,無使徒耗光陰,不裨實用。”其時岑氏任中山大學教授,由上可知,此書的撰就,與先生的教學活動緊密相關。今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本重新整理,加以新式標點,納入本社“近現代名家講義叢刊”中出版,以饗讀者。
岑仲勉 ·古籍整理 ·41.7萬字
(明)李贄 ·古籍整理 ·39.7萬字
《元史》共二百一十卷,內本紀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傳九十七卷,是系統記載元朝興亡過程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成書于明朝初年。它是最早的全面、系統記述元代歷史的著作。
尹小林校注 ·古籍整理 ·191萬字
《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孫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髓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于南北朝,成書于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毛佩琦 徐昌強主編 徐楓譯解 ·古籍整理 ·25.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