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木馬》(劇本)法國作家雷里、安瑞著,1925,商務印書館文學研究會叢書之一?本書為李青崖先生早期譯作1925年4月初版李青崖(1886—1969),湖南湘陰人。1907年肄業于上海復旦大學,1912年畢業于比利時列日大學。1921年參加文學研究會。曾組織湖光文學社,致力于法國文學的翻譯和介紹。主要譯著有《莫泊桑短篇小說全集》、福樓拜《包法利夫人》、左拉《饕餮的巴黎》、大仲馬《三個火槍手》等。
(法)雷里 安端 ·古籍善本 ·58字
《癸辛雜識》,宋末元初人周密撰,王根林校點。全書六卷,是一部以記載朝野遺事和社會風俗為主的史料筆記,內容廣泛,記敘翔實,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以《學津討原》本為底本,校以《稗海》、《津逮秘書》、《四庫全書》諸本。
(宋)周密撰 王根林校點 ·史類 ·11.1萬字
《文學與美國的大學》是歐文·白璧德“新人文主義”奠基之作。書中首先厘清了長期以來眾說紛紜的“人文主義”概念,第一次把它與極易混淆的“人道主義”概念區別開來,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兩種不同精神對大學的不同要求:后者相應地分別體現為專門性大學(College)與綜合性大學(University)。作者由此進而討論了文學與大學的關系,大學博士學位獲取制度中所存在的問題,合理的古典研究方法,古今視野的不同觀照,以及創新概念和大學教學的閑暇等方方面面與大學人文教育相關的話題。《文學與美國的大學》是歐文·白璧德“新人文主義”思想在教育領域的一部力作,《文學與美國的大學》所觸及的問題與今日中國所面臨的問題多有契合,其中關于人文教育之困境的討論必然會促成我們對當下處境的反思與探討,因此極具借鑒意義。
歐文·白璧德 ·經部 ·11.6萬字
《傳習錄》是研究修習陽明心學的重要的著作,幾乎包含了王陽明的全部哲學思想及其重要主張,堪稱王門之圣書、心學之經典。陽明的弟子后學,大都通過《傳習錄》而成為陽明心學的信奉者或擁護者。錢穆在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做學術演講時,曾把《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六祖壇經》《近思錄》《傳習錄》七部書稱為“中國人所人人必讀的書”。蔣介石稱《傳習錄》為其終生喜愛之書,曾自述:“我早年留學日本的時候,不論在火車上、電車上或渡輪上,凡是旅行的時候,總看到許多日本人都在閱讀王陽明的《傳習錄》,許多人讀了之后,就閉目靜坐,似乎是在聚精會神、思索精義。”于是他后來就把王陽明“當作導師崇拜”,將《傳習錄》作為其“終生的精神食糧”。
(明)王陽明著 錢明 孫佳立注 ·國學普及讀物 ·13.8萬字
本書收錄《次柳氏舊聞》、《博異志》、《纂異記》、《玉泉子》、《錄異記》、《金華子》、《甘澤謠》、《獨異志》共八種。
(唐)李德裕等撰 丁如明等校點 ·集部 ·12.9萬字
吳楚材、吳調侯選的《古文觀止》,與蘅塘退士(孫洙)的《唐詩三百首》一樣,流播廣泛,歷久不衰,可謂詩文選集中的雙壁,發蒙養正,初學寫作,尤為實用。為配合新時代的閱讀需求,《古文觀止》從原書中精選名作中的名作,重新加以注釋及語譯,展示現代視野,帶出新觀點、新思維,以期有益于世道人心,除了鑒賞名家作品,亦可用作中學生學習古文的入門參考書,進而拓展語文的使用空間,做到馭文有術。
饒宗頤 黃坤堯 ·國學普及讀物 ·15.8萬字
《古詩十九首》為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五言詩編入《昭明文選》而成。劉勰的《文心雕龍》稱它為“五言之冠冕”,鐘嶸的《詩品》贊頌它“天衣無縫,一字千金”。《古詩十九首》深刻地再現了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藝術上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同時,《古詩十九首》所抒發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幾種情感和思緒,令古往今來的讀者常讀常新。《玉臺新詠》是繼《昭明文選》之后,于公元六世紀編成的一部上繼《詩經》、《楚辭》下至南朝梁代的詩歌總集,歷來認為是南朝徐陵在梁中葉時所編。收詩769篇﹐共為10卷。除第9卷中的《越人歌》相傳作于春秋戰國之間外﹐其余都是自漢迄梁的作品。內容中多收錄男女感情的記述表達,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刻畫出古代女子豐富的感情世界,也展示出深刻的社會背景和漢族文化內涵。本次精選各個類別的詩歌二百余首,多為膾炙人口之作。
劉玉偉 黃碩評注 ·集部 ·13.3萬字
《〈楚辭〉校證》,貴州大學副教授王偉撰,為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作者在前人校勘《楚辭》的基礎上,充分吸收前賢的研究成果,對《楚辭》及王逸注進行全面的校勘和梳理,對其中的異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對《楚辭》的校勘和研究起到了推動作用,有助于《楚辭》學研究的深入發展。全書以《四部叢刊》影印江南圖書館藏明覆宋本《楚辭補注》為底本,參考眾本,逐句比勘異文,略引前賢成果,并下己見,編為序號。
王偉 ·古籍整理 ·19.5萬字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撰,陽羨生校點。全書十五卷,詳細記載了唐代科舉制度及與此相關的遺聞瑣事、文士風氣,并保存了許多詩人別集中失載的斷章零句,是后人研究唐代科舉與文學的重要參考書,極有資料價值。1957年古典文學出版社以《雅雨堂叢書》本為底本,對照《學津討原》本補正文字出版,1960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重版。此次以此本為底本,據《太平廣記》、周勛初《唐語林校證》有關條目改正訛誤。
(五代)王定保撰 陽羨生校點 ·集部 ·7.8萬字
元代著名雜劇作家王實甫的代表作《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共五本二十一折五楔子。《西廂記》歌頌了以愛情為基礎的結合,否定封建社會傳統的聯姻方式。鶯鶯和張生實際上已把愛情置于功名利祿之上。《西廂記》雖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終成眷屬作為團圓結局,但全劇貫穿了重愛情、輕功名的思想,顯示出王實甫思想的進步性。本次整理以權威版本為底本,詳細注釋,并深入分析其思想內涵與藝術手法,可使讀者深入理解和領會元雜劇的藝術魅力。
王春曉評注 ·集部 ·17.8萬字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道家兒童啟蒙書目。書中集結中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后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清) 周希陶 ·國學普及讀物 ·8.2萬字
本書是一部語錄體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其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辮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并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集腋成裘,最終在戰國初年匯輯論纂成書,因此稱“論”。《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孔子思想以立身為出發點,而人能立身于世的首要條件就是具有“君子”人格。君子具備仁愛之心,自重自律;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積極進取,德才兼備;孜孜于學,注重實踐;安貧樂道,謹守正義等等;始終堅守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遵從不同的倫理關系,構建著和諧友愛的人際關系和社會環境。
孔子 ·經部 ·7萬字
《東槎紀略》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姚瑩的力作,成書于道光九年(1829年)。該書詳細記載了嘉慶末年至道光初年臺灣地區的政務、軍務及重要設施,特別是葛瑪蘭廳(今臺灣宜蘭縣)的歷史與設官建制,內容詳實且見解獨到。書中不僅展現了臺灣的自然風貌、經濟狀況,還深刻剖析了當地的社會治理、民情風俗及漢番關系,為后人研究臺灣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姚瑩以其深厚的學識與敏銳的洞察力,使《東槎紀略》成為了解清代臺灣社會不可或缺的文獻之一。
(清)姚瑩撰 ·國學普及讀物 ·6.5萬字
《山海經》內容涵蓋上古地理、天文、歷史、神話、氣象、動物、植物、礦藏、醫藥、宗教等諸多方面,可以說是上古社會生活的一部百科全書。它的神話資料是我國傳世典籍之最,而書中隨處可見的山名和水名,常常能與古代的地名相印證,對我們認識和研究上古文明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方韜譯注 ·集部 ·13.8萬字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圣典”。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兵家的哲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孫子兵法》的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最重要的著作。
(春秋)孫武 宿春君評譯 ·國學普及讀物 ·10.1萬字
《括異志》,宋張師正撰,傅成校點。全書十卷,記述北宋時期的奇聞異事,篇末多說明故事來源,以示可信。書中有的故事對后代傳奇小說產生影響。以《四部叢刊》續編本為底本,校以明鈔本、《類說》、《說郛》等本。
(宋)張師正撰 傅成 李裕民校點 ·史類 ·6.4萬字
是清朝名幕汪輝祖為教育其子第而撰寫的家訓名篇,其思想內涵十分豐富,囊括了修身律己、讀書治學、處事之道、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內容,至今也很有現實意義。
汪輝祖 ·集部 ·3.9萬字
本書收錄《青箱雜記》和《春渚紀聞》二種。《青箱雜記》,宋吳處厚撰,尚成校點。據作者自序,知書成于元祐二年,系仿《北夢瑣言》、《歸田錄》等“采摭一時之事,要以廣記資講話”而作。其多記五代及北宋朝野雜事、官制、掌故、詩話、民俗等,于北宋館閣官制設置、一些政要生卒年月記載頗詳。其立言偶有失實附會之處,致為《郡齋讀書志》所責。本書以文津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用《稗海》、《筆記小說大觀》等本對校,并予斷句標點。書前諸本均無作者自序,今據國家圖書館所藏抄本補。《春渚紀聞》,宋何薳撰,鐘振振校點。“春渚”疑指富春渚,在富陽、桐廬一帶,為東漢高士嚴光漁隱之地。是書多涉神怪方術及因果報應,荒誕不經,誠有不足取者。但時亦導人向善,又不可一概斥之。此書以《學津討原》本為底本予以斷句標點,又據別本改正少量錯字。
(宋)吳處厚 何薳撰 尚成 鐘振振校點 ·集部 ·9萬字
主要是根據廣大讀者學習吸收的特點,在忠實原著基礎上,除了配備原文外,還增設了簡單明白的注釋和白話新解,同時還配有相應啟迪故事,生動形象,非常易于閱讀和理解,是廣大讀者學習《論語》的最佳讀物,相信大家從中會獲得新的感受和新的意蘊。
孔子 ·子部 ·8萬字
本書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也是一部學術著作。《顏氏家訓》共二十篇,是顏之推為了用儒家思想教訓子孫,以保持自己家庭的傳統與地位,而寫出的一部系統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書。這是他一生關于士大夫立身、治家、處事、為學的經驗總結,在封建家庭教育發展史上有重要的影響。后世稱此書為“家教規范”。從總體上看,《顏氏家訓》是一部有著豐富文化內蘊的作品,不失為民族優秀文化的一種,它不僅在家庭倫理、道德修養方面對我們今天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而且對研究古文獻學,研究南北朝歷史、文化有著很高的學術價值。
顏之推 ·國學普及讀物 ·1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