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記錄了這個令人驚訝的多樣化的冰雪世界——一個在我們眼前逐漸消失的世界。從肯尼亞山霜凍山坡上變色龍的分娩到俄羅斯森林中瀕臨滅絕的東北豹的蹤跡的發現,再到南極洲浮冰上虎鯨獵殺威德爾海豹的精彩畫面,這些之前未被發現的故事,為這個世界上最脆弱生態系統的美麗提供了新的視角。本書中的“拍攝手記”揭示了在冰凍世界中進行拍攝的獨特挑戰,無論是攝影團隊還是野生動物,都勇敢地面對極端條件。
(英)馬克·布朗洛 (英)伊麗莎白·懷特 ·生物世界 ·11.8萬字
花小烙把好玩的知識畫給你看!畫風萌到家!你從未見過講解如此有趣的漫畫科普!打開本書,你將開啟一場腦洞大開的科學之旅,獲得沉浸式的閱讀體驗,在開心大笑的同時,學到有趣的知識!小龍蝦、龍蝦和蛄有什么區別?綿羊洗個熱水澡后會不會縮水?大米里的黑色小蟲子是從哪里冒出來的?信鴿是怎么知道自己的信要送往哪里的?垃圾桶里憑空冒出來的小飛蟲到底是什么?蒼蠅不小心隨車去了另一個城市,它會想家嗎?…………為什么蹲久了猛地站起來會頭暈眼花?為什么一部分人看到太陽就會打噴嚏?為什么有些人被蚊子叮完是個紅點,有的卻是個大包?剃成光頭還會有頭皮屑嗎?我們的眼皮為什么會突然跳幾下?為什么壓力一大,你的身體就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花小烙 ·百科知識 ·4.4萬字
《天道與人文:竺可楨講氣象與歷史》是竺可楨先生關于氣象學與中國歷史變遷關系的科普小品文集。在本書中,竺可楨先生翻閱多部歷史典籍,結合氣象學的科學研究,對古代重要事件發生時的氣候情況作出判斷,并據此揭開氣候變化與歷史的關系。在本書中,不僅有《大自然的語言》這樣多次入選中學語文課本、大家耳熟能詳的科普小品,更有《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這樣為后世歷史研究提供重要思路的傳世名作。
竺可楨 ·生態環境 ·10.8萬字
揭曉你從未知道的植物智能,帶你走入豐饒而另類的植物世界!西班牙科學家帶你拋開動物中心論視角,從全新的角度思考植物,從理解植物智能開始,探尋人類的未來新的可能性!英國著名插畫師納塔莉·勞倫斯特別為本書創作多幅藝術插畫,傳達植物的美麗與奇妙!含羞草能被麻醉?還擁有長達28天的記憶?植物的根相當于它的頭部?植物會通過產生揮發性物質來“說話”?植物具有驚人的能力:它們可以相互交流、操縱其他物種,并以復雜的方式移動。而且,盡管植物可能沒有大腦,但它們的內部運作顯示它們擁有一種與我們體內的神經網絡類似的系統。植物可以學習和記憶,擁有靈活、具有前瞻性和目標導向的行事智慧。在《植物會思考嗎?》一書中,植物信號和行為學領域的領軍人物帕科·卡爾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植物能從經驗中學習。它們具有社會智能和個性,并且還能引領AI領域的前沿發展!
(西)帕科·卡爾沃 (英)納塔莉·勞倫斯 ·生物世界 ·13.4萬字
動物園是生命與生命對話的地方,而人們是來動物家里做客的。“動物園存在的意義是什么?”這個話題在網絡上引發2億的話題討論量。人們越來越關注自然和物種保護,現代動物園也應向大眾展現更加豐富的面貌和功能。朱贏椿和沈志軍打造的《紅山動物園是我家》,從飼養員的角度向讀者講述他們飼養員生涯中那些溫馨、有趣又令人難忘的故事,而讀者將在這些故事里領悟尊重自然、關愛動物、敬畏生命的重要意義。
朱贏椿 沈志軍主編 ·百科知識 ·7.3萬字
張益唐、吳軍力薦!“國民教師”李永樂數學科普作品,數學學霸煉成秘籍!名師力作,權威認證!作者李永樂,擁有十余年從教經歷,培養眾多學生考入清華北大,是全網超3000萬粉絲的“國民教師”!“考清華和中500萬哪個更難?”“西瓜切4刀最多幾塊?”本書用生活化場景+100多個奇妙問題,輕松帶你開啟數學思維!不枯燥、不無聊,輕松學習6大類數學問題,建立理科思維!在本書中,李永樂用既幽默又嚴謹的文字風格,書寫大眾感興趣的數學知識,讓大眾在輕松的學習中增強數學知識和素養。《神奇的數學》主要關注大眾感興趣的數學問題,像古人如何表示大數?什么是質數?1+1是什么?負數的平方根存在嗎?直線上的點和平面上的點哪個多?無限猴子打字機是什么原理?費馬數和費馬大定理是什么?等等有趣的問題,李永樂都做了嚴謹幽默的講解。
李永樂 ·數理化 ·40字
這是一本顛覆你認知的數學書,它還原了數字和數學符號的起源、特征和發展真相,解答了數學界中那些顛覆認知的謎題,講述了擁有超強大腦的科學英雄發現數字的離奇故事,介紹了數學問題的意外發現及由此引發的其他迷人猜想。你知道將一張A4紙對折多少次才能使其厚度足以到達月球?正六萬五千五百三十七邊形是怎樣被構造出來的?古巴比倫人發明的60進制是通過怎樣的方式計算的?多利安人是如何建造出大小正好是原祭壇兩倍的新祭壇的?……這些匪夷所思的問題及答案都藏在這本神奇的數學書里。閱讀本書不需要太多的數學基礎知識,只需要你抱著一顆好奇的心。
(德)阿爾布雷希特·貝特爾斯帕赫 ·數理化 ·8萬字
本書是一本講述中國國家公園的知識讀物,讀者對象為初、高中學生。全書以圖文并茂的方式介紹了我國的10個國家公園(含5個試點區),如三江源國家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等;還介紹了12個著名自然保護地,涉及地形地貌、氣候、水文、植被、動植物等,帶領讀者走進自然,感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書中不僅有精美的圖片,還有各種相關的統計數據和圖表,能夠讓讀者全面了解每個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地的組成及其意義,并學習相關地理、生物等學科知識,在領略祖國自然之美的同時增強愛國情懷。
《圖說天下》編委會編著 ·百科知識 ·0字
本書是一本人文地理類科普讀物。全書選取了全球100多處令人嘆為觀止的地質景觀,如中國張掖丹霞地貌、中亞高原“龍宮”阿里薩德溶洞、美洲巨型紅杉樹等,對它們進行介紹和解讀。這些自然奇觀大多處于人跡罕至的地方,保留著地球最原始、最本真的地質面貌,本書以洲為單位設置內容結構,每篇文字解讀配備了高清精美的攝影圖,更有補充的知識花絮以及專題頁面,加上精美的版式設計,為讀者展示了自然奇觀震撼人心的一面,在拓展孩子視野的同時,能增加其地理知識,提升審美能力,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敬畏之心。
圖說天下編委會編著 ·生態環境 ·0字
本書是一本寫給9~14歲孩子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科普書。書中用精美的實物插圖與嚴謹、生動的文字,為讀者講述包括昆曲、古琴藝術、篆刻、書法等在內的中國目前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的43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涉及傳統技藝、傳統藝術、民俗、節日等方面,帶孩子認識這些民族與世界共同珍視的瑰寶,領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以及背后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展現中華文化永久魅力,有助于培養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本書是一本人文地理類科普讀物,選取十余個家喻戶曉的國寶,探尋國寶的出土地,講述國寶背后的故事,同時深入解讀國寶所在城市的歷史變遷。全書將文物與旅行結合,帶領讀者來到文物的故鄉,認識一個城市的地標建筑、地理概況,了解城市的風土人情、文化背景。書中有大量精美的風景實景圖以及珍貴的文物高清圖,以國寶為媒介,帶領讀者認識十余個文化底蘊深厚的旅行城市,開啟一場奇妙的文化之旅;此外還設計了“小貼士”模塊,幫助讀者更全面地了解文物。
樊文龍編著 ·百科知識 ·52字
本書是一本以名畫為主題的知識讀物。全書以中外傳世名畫為“向導”,解讀名畫背后的精彩故事,并精選國內外近30個具有代表性的跟名畫有關的山水風光和旅游勝地,分為歷史名城、文化名山、江河湖海、經典園林等,讓讀者切身感受經典名畫取材的現實風景,帶領讀者認識大千世界。名畫與旅行相結合,既能讓讀者欣賞到珍貴的曠世名畫,獲得美的藝術熏陶,也能在旅行中感受到藝術家跌宕起伏的人生,獲得人生感悟。書中運用了大量精美圖片,給人一種視覺上的審美享受;此外還設計了“旅行貼士”模塊,幫助讀者更全面地了解旅行地。
移然編著 ·百科知識 ·51字
《神秘北緯30°》以縱覽古今中外的燦爛文明成就,梳理震爍千秋的各類奇跡,將人類在豐饒而又神秘的北緯30度所創造的碩果分門別類逐一展示。全書共分為三卷,分別以全球位于北緯30度各個國家民族所創造的文明成果、無法解釋的神秘地帶、鬼斧神工的奇幻異境為主題,帶領著讀者穿越古今,從諾亞方舟到瑪雅文明再到比薩斜塔,一起向祖先的智慧致敬;從百慕大到黑竹溝再到死亡公路,膜拜自然的神秘強大;從死海到神農架再到珠穆朗瑪,為地球的深邃奧妙而震驚。通過閱讀本書,讀者不僅可以擴充知識面,更能樹立對自然的敬畏之心。
蕭盛編著 ·百科知識 ·44字
本書是講述地球上最不可思議的地方的一本科學普及讀物,分為4章,精選38個主題,內容廣泛,再配以準確而清晰的圖片,構成一本高質量的彩色圖文書。本書選點雖不新奇,但勝在內容生動而詳細,語言準確而流暢,全書結構清晰,文字清新。在寫作上,能夠一一厘清歷史傳說和科學事實的界線,這一點很難能可貴。
祈莫昕編著 ·生態環境 ·43字
“生命是什么?”1943年,諾貝爾物理學家得主、“虐貓狂人”薛定諤首次提出了這一問題,并指出需要用物理學思路解釋生命,彌補生物學和物理學間的學科鴻溝,堪稱世界科學史上的偉大經典之一。全新譯本,完整收錄《生命是什么》《意識和物質》《我的世界觀》:《生命是什么》從“為什么原子這么小”這一原始問題出發,由此踏上一場尋獲有關生命的“真”與“知”的征途。《意識和物質》開創性地將思考境界上升至哲學、倫理學等緯度,探討人的意識對于生命客體的意義。《我的世界觀》直接表明了一個物理學者和哲學觀的緊密聯系,從此走進科學大家的自我世界。事實證明,這本書已成為分子生物學誕生和DNA雙螺旋結構發現的啟發之作,指引了一代又一代科學家們深思生命的真諦。
(奧)埃爾溫·薛定諤 ·生物世界 ·12.9萬字
本書收錄了野外較常用作野菜的植物500種,主要包括有文獻記載可大量食用的植物、據現代研究證實有毒的植物、常用于中藥的植物等。每一種植物均配有突出植物識別特征的彩色照片,并對植物的別名、學名、科屬、識別特征、分布及生境、營養及藥用功效、食用部位及方法、毒性等信息進行了簡要的文字描述,并在圖片上做了說明。本書內容按照野外觀察植物的順序進行編排,首先按照讀者對植物的直觀感受,即植物的大小、水生或陸生、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本等進行大體分類,再根據葉的形態進一步分類。讀者可以通過查閱本書中每一種植物的特征性照片及植物特征文字描述對植物進一步鑒別。本書適合中醫藥、植物學、農學、園林學等專業人員及植物愛好者參考閱讀。
張鳳秋 夏振輝 劉曉峰編著 ·百科知識 ·13.9萬字
本書收錄了比較常見的野菜、野果560種,并對它們的別名、學名、科屬、識別特征、分布及生境、營養及藥用功效、食用部位及方法等進行簡要介紹。配有生態照片和典型特征圖片1100多張,每種野菜、野果的典型識別特征都在照片中有明顯的指示線標注,便于讀者識別。本書還對一些有毒性及易致敏植物提供了注意事項等內容。本書可供廣大戶外愛好者、植物愛好者、野菜研發人員、教學及科研人員等參考使用。
張鳳秋編著 ·百科知識 ·15.2萬字
本書通過“氣”宇不凡、上善若“水”、攻苦茹“酸”、時間“堿”史、“鹽”之有理、“碳”源溯流、烈火真“金”、燃料等方面,將化學知識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在發展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同時,強調跨學科性和整合性,凸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核心之所在。同時與科學實驗完美融合,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玩”和“做”中學習科學知識,并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探索欲。本書適合7~12歲學生及家長、教師閱讀參考。
李遠蓉主編 ·數理化 ·6.6萬字
本書按照時間順序敘述了中國古代文學的孕育、發生、發展和演進。從先秦文學(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247年)開始,到清代文學(1644—1911年)為止,本書用簡潔、平白的語言講述了各個時期中國古代文學最具代表性的文學作品、文學特征以及思想潮流,作為通識讀本,本書言簡意賅,概括到位,既是優秀的通識教育工具,又能滿足一般文學愛好者的知識積累。
劉躍進 馬燕鑫 ·百科知識 ·10.1萬字
《黃帝內經》作為中醫學的經典著作,在中國醫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兩千余年來一直指導著人們的起居、生活、養生、防病。奈何由于語言的變遷和知識結構的變化,現代人讀《黃帝內經》的原文就相當困難了。本書選取了與大家關系最為密切的“養生”和“治療”兩部分內容進行講解,每部分又分門別類,把講述同一內容的原文歸納到一起,詳細介紹了關于飲食、起居、情志、自然、病因、病機、不同疾病的治療等30余個專題知識,配以輕松幽默的漫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闡釋艱澀難懂的古籍,令人望而生畏的經典一下子活躍起來,力求讓讀者用更少的時間獲得更多的知識,從而找到保持健康的“金鑰匙”。
張嘉銘 王婧編著 ·百科知識 ·10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