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從古希臘戲劇時代到近代戲劇,從《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到《陰謀與愛情》,在低吟淺唱中回顧東西方戲劇走過的道路,戲劇經典的產生,上古戲劇發展的近代戲劇的歷史等。本書從上古、中古、近代三個時期進行劃分,圖文并茂的為我們展現出杰出的劇作家們,用他們獨特的人生體驗和藝術探索,奉獻出的一臺又一臺別具特色、精彩絕倫的好戲。
林之滿 蕭楓主編 ·百科知識 ·9.2萬字
本書是二戰時期坦克、裝甲車的科普繪本,作者通過全手繪的圖畫,為讀者解析二戰時期德國和盟國的坦克、裝甲車的外形特征、內部構造、主要武器、作戰方式等專業知識,同時兼具趣味性和可讀性,能夠滿足讀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書圖片精美豐富,適合作為青少年學生的課外科普讀物,也適合廣大軍事愛好者閱讀和收藏。
王彼得著繪 ·百科知識 ·1萬字
曾經,意念控制被認為是癡人說夢;如今,它早已變得輕輕松松,甚至連老鼠和豬都能用意念玩轉游戲。曾經,“讀心術”被認為是騙人把戲;如今,它早已變成現實,只需掃描你的腦電圖,便可一眼看穿你的情緒和部分心思。曾經,人是人,機是機,人機彼此相分離;如今,人即是機,機即是人,小小腦機接口就讓你與機器密不可分。其實,這些都還不是最玄幻的事情,因為本書將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基于神經生物學、腦科學、微電子學和虛擬現實等領域的成就,向你展示一幅更玄幻的內涵型人工智能愿景。換句話說,也許在將來的某天,你可輕松成為全球第二的鋼琴演奏家和畫家等,更準確地說,你能在瞬間學會偶像的任何技能,最多只比他稍遜風騷。也許在將來的某天,任何人都能輕松掌握全球的既有知識,輕松與他人進行不動聲色的意念通信。如此愿景到底能否實現,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以及何時能實現等,其實都主要取決于腦機接口的進展,即人類能否更精準而全面地檢測、提取、產生、復制和輸入相關神經元的電脈沖,激活或重組某些神經回路。本書文筆流暢,內容淺顯易懂,可作為大眾科普讀物,更可供人工智能的專家深究,還可供科幻迷任意發揮,寫出更加引人入勝的作品。
楊義先 鈕心忻 ·科學世界 ·24.1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胎兒的奇異功能、永不睡眠的人、預測兇吉的夢境、不斷變換膚色的人、奇妙的天生神醫、奇妙的磁鐵人、雙胞胎的奧秘、人類來源之謎、史前穴居人、葬禮上的鮮花、13個水晶頭骨、莫奇人的藝術、縮制人頭、巴士克人之謎、龍骨之謎、針刺治療、貞德之死、魔鬼杜勒古拉等內容。
王順義主編 ·百科知識 ·7.8萬字
作為編輯,我和我的同事們努力想要呈現給讀者一種特別的圖書,能幫助讀者將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我們精心策劃了這一套《指尖上的探索》系列小百科圖書。這套書,實現了傳統圖書前所未有的動手效果,實現了同類圖書難以效仿的閱讀體驗。在許多百科圖書將知識拆散、用更多的圖片呈現的今天,我們還是喜歡把一段一段完整的文字提供給讀者。文字帶給人們更多思考與想象的空間。閱讀對思維的促進作用是確定無疑的。閱讀能夠幫助一個人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我們的世界。深度閱讀尤其有益于小讀者形成系統性的思維習慣。閱讀能力強的人,更容易洞察這個世界,相對而言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百科知識 ·6.3萬字
黑洞是什么?黑洞里有什么?宇宙本身有沒有可能就是一個黑洞?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發現黑洞”!本書共分四章,最章介紹了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包括紅移、暗物質、大統一理論等;第二章系統地介紹了黑洞的產生、演化、性質,及不同類型的黑洞;第三章中我們可以看到前沿科學對于黑洞的解釋;第四章將帶我們了解白洞、蟲洞等其他宇宙學知識。太空近在眼前,天文學就是在人們對宇宙的無盡好奇與不斷探索中呈現了現在的繁榮,而《發現黑洞》將為我們帶來一場奇妙的黑洞之旅,閱讀本書后我們將會發現,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才剛剛開始!
《奇點科普》編委會編著 ·宇宙知識 ·6.5萬字
脫身繁塵俗世,體悟沉靜淡然,享受青山綠水和鳥語花香。釣魚--釣勝于魚,品的是山水之間的意境,要的是魚咬鉤、手提竿的得意。
戴爾·沃勒 ·百科知識 ·4346字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各種各樣奇妙的神秘現象層出不窮。了解、認識和揭示世界神秘現象的過程,其實就是更好地認知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的過程。本書敘述了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你所不知道的離奇故事,在向讀者展現神秘現象的同時,也對這些神秘現象采取了客觀的評論,旨在正確地引導讀者認識這個世界。
杰卿 ·神秘現象 ·4.3萬字
今天站在新的高度上審視地球、仰望星空時,赫然發現,我們賴以生存的這顆蔚藍星球竟與遙遠太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埃及金字塔內發現有彩色電視機以及仍有生命跡象的不明生物體;厄瓜多爾境內的大隧道里居然挖出了史前黃金飛機模型和人獸模型圖與日月星辰圖;生活在非洲山洞里過著原始生活的多岡人早就知曉天狼伴星的秘密。
白云天 ·百科知識 ·11萬字
主要針對廣大讀者的好奇和探索心理,全面介紹了自然世界存在的各種奧秘未解現象和最新探索發現,以及現代最新科技成果、科技發展等內容,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前沿性和可讀性,能夠啟迪思考、增加知識和開闊視野,能夠激發廣大讀者關心自然和熱愛科學,以及增強探索發現和開拓創新的精神,是全民科普閱讀的良師益友。
馮化太主編 ·科學世界 ·6.1萬字
本書重點關注那些追求進步的先驅——從西塞羅到馬丁·路德·金,通過65篇人物傳記,講述從羅馬共和國危機到爭取婦女解放的2000年來,人們為擺脫壓迫、追求平等、和平、正義而進行的斗爭以及這些斗爭如何改變人類發展進程。作者經過30多年的資料整理——包括各類信件、日記、未發表的手稿及對知名學者的采訪和研究,概述人物的經歷及其貢獻,同時引導人們對這些歷史人物展開更深入的探索。
(美)吉姆·鮑威爾 ·人類故事 ·45.4萬字
天氣預報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氣象衛星為天氣預報提供初始的觀測數據,是氣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共5章,第1章介紹了人類氣象觀測的發展歷程,氣象衛星的探測原理及技術特點;第2章闡述氣象遙感的原理,氣象衛星的觀測數據及在各行業中的應用;第3章介紹氣象衛星組成、研制、運輸、發射和在軌運行全過程;第4章講述我國氣象衛星的發展歷程及產生的社會效益;第5章描繪象衛星未來觀測需求和發展前景。全書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系統性講述了氣象衛星相關科普知識,集科學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適合對氣象和航天感興趣的中學生、大學生和大眾讀者閱讀,有益于視野開闊、知識面擴展及科學興趣培養。
董瑤海 陳文強 楊軍 ·宇宙知識 ·7.6萬字
量子計算是量子物理與計算機科學的完美融合,將20世紀物理學中那些令人驚嘆的觀點融入一種全新的計算思維方式中。本書由數學家Bernhardt撰寫,用簡明的數學語言來描述量子世界,只要求讀者具備高中數學知識。書中從量子計算的基本單位——量子比特開始,然后討論量子比特測量、量子糾纏和量子密碼學。之后回顧了經典計算中的標準主題——比特、門和邏輯,并描述了EdwardFredkin獨創的臺球計算機。最后定義了量子門,考慮量子算法的速度,以及量子計算對未來生活的影響。本書涵蓋量子計算方方面面的基礎知識,適合所有感興趣的初學者閱讀。
(美)克里斯·伯恩哈特(Chris Bernhardt) ·科學世界 ·9.3萬字
“未名·人文社會科學是什么”叢書由著名院校著名學者傾心撰寫,旨在提高國民的人文素質,普及社會科學知識。每種書均包括該學科的產生背景、研究對象、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就、學科價值及學科發展到今天的一些前沿問題。此版在版式、文字上做出適當修訂,插入80-100幅圖片。
梁小民 ·百科知識 ·14.4萬字
前沿科學研究揭示的驚人真相,生命及其意識創造了我們的宇宙。生命以及世間萬物都是從何而來?宇宙和恒星到底是怎樣運作的?自然規律又是由誰制定的?古往今來,人類一直思考這些問題,但科學的發展并未能夠提供完整而精確的答案。時至今日,一種融合了生物學、物理學和天文學的革命性理論——生物中心主義,對“宇宙是如何運作的”這一問題作出了獨一無二的突破性解釋,并揭示了一個科學家未曾設想過的大畫面——即時間、空間和現實本身最終都取決于我們。《生命大設計·重構》對生物中心主義以及其背后的科學理論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詮釋,深入探討了本系列前兩本書中介紹的那些令人驚奇的理論原則之起源,重新強調了“生命創造現實”這一革命性的觀點,并且進一步完善了生物中心主義。在本書中,蘭札博士更深入地探討了我們的意識、觀察行為,甚至是我們頭腦中的知識都可以影響物理對象的行為方式的證據等話題。《生命大設計·重構》是蘭札博士基于自己科學之旅所創造的終極作品,為我們理解宇宙本質以及自身存在的意義開辟了一個全新且獨特的生物學視角。
(美)羅伯特·蘭札 (斯洛文尼亞)馬泰·帕夫希奇 (美)鮑勃·伯曼 ·宇宙知識 ·12.5萬字
本書介紹了小天文望遠鏡的發展歷史。小天文望遠鏡是指天文愛好者和業余天文學家使用的設備,也被稱為業余天文望遠鏡。小天文望遠鏡和專業天文望遠鏡同一時期誕生,但沿著不同的方向發展和演化。從地域發展來看,小天文望遠鏡從歐洲起步,興盛于美國和日本,未來的發展在中國。從演化角度來看,17世紀早期至20世紀初,小天文望遠鏡因其多用黃銅材質、金色外漆,所以被稱為金色時代;20世紀后,小天文望遠鏡有了機械儀器的感覺,由此進入了灰白時代;之后,一部分小天文望遠鏡成為大眾消費品,邁入了彩色時代。本書重點介紹了20世紀50年代至20世紀90年代的小天文望遠鏡的發展。20世紀五六十年代,伴隨著經濟復蘇,人們對探索浩瀚宇宙的興趣陡增,面向大眾的小天文望遠鏡逐漸出現并得到迅速發展。望遠鏡行業中的新舊品牌開始大力研發新產品,在新舊“勢力”的共同作用下,小天文望遠鏡出現了一波發展浪潮。本書圍繞這一波浪潮,對這一階段小天文望遠鏡的重要發展進行了梳理,向公眾展現了很多不為人知的史料和故事,為讀者重現了這段精彩紛呈的天文望遠鏡發展歷史。本書非常適合天文愛好者和對天文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閱讀。
張超 ·宇宙知識 ·10萬字
《從一到無窮大》作為喬治·伽莫夫的科普代表作品,在當今世界仍然具有重要影響力。作為自然科學科普經典名著之一,直接影響了眾多科研和科普工作者,是歷久彌新的自然科學入門讀物。在本書中,伽莫夫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了20世紀以來世界范圍內自然科學領域中的重大進展。全書共分四個部分,先由漫談基礎數學知識入手,用豐富有趣的比喻闡明了時間、空間的相對性,講述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及四維世界結構,*后全面討論了人類在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等方面的成就。伽莫夫行文寓教于樂,本書不僅語言幽默生動,論述深入淺出,書中插圖也均為作者親筆繪制,是非常適合廣大讀者,尤其是學生和科學愛好者閱讀的自然科學科普入門書。
(美)喬治·伽莫夫 ·科學世界 ·16.8萬字
《觀賞魚圖鑒》對所列舉的162種觀賞魚,都標明了它的中文學名,細致描繪了它的各部位特征,詳細介紹了它的科屬、別稱、體長、分布區域、養魚小貼士、性情、食性、魚缸活動層次等,并為每種觀賞魚配備高清彩色照片,以圖鑒的形式展現魚的整體特征,便于讀者全面認識觀賞魚。
趙嫣艷 ·生物世界 ·4.3萬字
布萊恩·R.格林是當今世界領先的弦理論家之一,他十分精妙地把科學思想與寫作融合起來。本書撩開了弦理論的神秘面紗,揭示了一個十一維的宇宙。那里,空間的纖維撕裂了又自己縫合起來,一切物質——從最小的夸克到最巨大的超新星——都在微觀的小能量環的振動中產生。本書榮獲2000年安萬特科學圖書獎。格林竭盡所能,運用許多的例子和類比,將極其復雜的理論用簡潔而優美語言展示在讀者面前,讓普通人也能讀懂。本書的才情令人眩暈,也沒有哪本書像它那樣啟迪思想,愉悅讀者。它真是一部科學的杰作——一次愉快清心的現代物理學旅行,讓我們比以前離宇宙更近了……
(美)布萊恩·R. 格林 ·宇宙知識 ·24.8萬字
本書將向你講述人類死后繼續在歷史上留下的點點滴滴,他們生前的所作所為都已湮沒淡忘,但他們死后的貢獻通過書籍訴說著他們的不朽。盡管有時顯得那么怪異,令人驚奇,但總會激發你強烈的興趣。從醫學解剖的無序到有序、從粗放到嚴謹、從暴露隱私到尊重隱私,系統介紹了人類醫學所走過的這段歷程。科學幽默的作家瑪麗·羅琦女士用并不懸疑、造作,但卻出奇冷靜、科學、嚴謹、細密的話語,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個尸體背后的,不為人知的秘密。
(美)瑪麗·羅琦 ·科學世界 ·13.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