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通過對我國魏晉時期大量文明遺產(包括各類工藝品、美術作品、音樂舞蹈作品、文學作品、建筑、器具、各類文獻等)嚴謹詳細地審視,透過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思維方式等多重因素對這些審美對象的滲透和影響,以及這些審美對象自身發展演變的規律的考察和研究,為我們清晰地展現和勾勒出中國魏晉審美文化史的演進軌跡。全書文字通暢易懂,并配以大量精美插圖,從而大大降低了接受難度。
儀平策 ·中國文化 ·14萬字
在嶺南地域社會的歷史發展中,兩千多年間“番禺”一直處于核心的地位。本書是由中山大學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考古學、地理規劃、旅游科學以及理工學科等多學科背景的十多位專家學者,在多年收集文獻資料、開展田野調查基礎上完成的綜合性研究報告,較為深入地解釋了華南地區具有典型意義的地域文化創造與重構的過程,對現代化與城市化背景下地方文化傳統的保護、闡釋與繼承,提出了許多兼具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的觀點。
中山大學 中共廣州市番禺區委宣傳部 ·中國文化 ·24萬字
“萬物一體之仁”是王陽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宋明理學乃至儒家仁學的核心論題。本書從“仁”與“樂”兩個角度,闡發王陽明的“萬物一體”觀。作者指出“一體之仁”由以下6個面向構成:同此一氣(存在論)、感應之幾(呈現論)、惻隱之心(良知論)、宗族譜系(血緣論)、政治向度(政治論)、天人相與。“萬物一體”既是一個存在論上的實事,也是一種身心修行的境界,更是在家族、社會與天下之中得到落實的一種終極關懷。質言之,“萬物一體”并不是一個抽象的觀念,而是在每一個人的身心之中獲得朗現與體證的活的生命。作者從儒學心體之樂、生機之樂與體知之樂交織而成的“樂”的思想譜系之中闡述陽明的“一體之樂”,對陽明思想中的“樂”的本質(樂體)與“樂”的類型學(樂態)進行了細致的分析。要之,王陽明一體觀中的“仁”與“樂”深深嵌在肉身之中,一體生命的生機暢遂及萬物皆有春意之靜觀,都不能離開身體的體驗原型而獲得。
陳立勝 ·中國文化 ·21.5萬字
《老子》的注譯與解讀,首要在擇定“文本”,否則是以訛傳訛,注譯更是錯上加錯,徒勞無益。本次注解,做了四個工作:考、釋、譯、論。考,即考訂《老子》原文的文本。以帛書乙本為基礎,帛書甲本、郭店本、王弼本校正相關闕文,將確定后文本改為簡體字,以方便今人通讀原文,本書的字釋中說明使用今字的來源。釋,即字意的解釋,將老子每章里的重要字詞,逐字解釋,尤其注意還原該字、詞在老子時代的意思,及在老子書中的意思,避免用佛教化以后的字義去誤讀春秋時代中國原生思想的老子。譯,即白話翻譯,這是個費力難討好的事情。我贊成得魚忘筌,字釋與白話的唯一目的,是幫助讀者回到老子原文,而不是關注原文的注釋與翻譯。通過字釋與翻譯能夠理解老子原文的讀者,完全可以“過河拆橋”。論,即解讀老子的每章思想,這是每一個原典注解者的精髓所在,是考驗每個注解者見識水平的憑證。每一家的論都不免有宣泄的情緒在,這是個好事:如果只是亦步亦趨注釋原文,讀者直接看原文的5000多字就好了,何必再去看一本2、30萬字注解的厚書呢?自然因為議論的部分,本身也是一部“次生性原創”的著作。
史賢龍 ·中國文化 ·18.9萬字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中國古代身體哲學理論體系奠基性部分,下篇為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闡發和拓展。筆者通過對中國古代文本的一種后現代主義的解讀,為我們彰顯出前理學和更為原典的中國哲學中“身體”的本體論的哲學意義。因此,身體乃為中國哲學之為中國哲學的真正隱秘。本書從一種后現代型的后意識的哲學范式出發,對中國古代哲學之性質內容給予了一種全新的理論解讀,并從中開顯出以身體為本,以兩性生命對話為取徑,以歷時性和族類化的歷史生成為終極指歸的所謂“身體哲學”體系。該體系的推出既可視為是對中國傳統哲學本來面目更為忠實的現象學還原,又同時以一種別具一格和自成一體的理論建構,使中國傳統哲學的研究最終告別了以西方意識哲學為其元話語的哲學上的宏大敘事。
張再林 ·中國文化 ·20.9萬字
本書通過對我國清時期大量文明遺產(包括各類工藝品、美術作品、音樂舞蹈作品、文學作品、建筑、器具、各類文獻等)嚴謹詳細地審視,透過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思維方式等多重因素對這些審美對象的滲透和影響,以及這些審美對象自身發展演變的規律的考察和研究,為我們清晰地展現和勾勒出中國清代審美文化史的演進軌跡。全書文字通暢易懂,并配以大量精美插圖,從而大大降低了接受難度。
王小舒 ·中國文化 ·7.6萬字
啟功先生詩詞講記。介紹漢魏六朝詩、初唐詩、盛唐詩、中晚唐詩、明清詩、清代子弟書,鑒賞《詩經》《飲馬長城窟行》《敕勒歌》《落花詩》《臨江仙》《圓圓曲》《憶真妃》《東海漁歌》……一本書領悟古典詩詞之美。
啟功著 李強編 ·中國文化 ·11.3萬字
中華門神文化研究中心學術顧問沈泓歷時20多年,鑄就皇皇10卷“非遺-中國年畫經典”系列叢書,該書是中國年畫領域的經典之作,以搶救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重大意義,也將成為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去”的精品圖書。
沈泓編著 ·中國文化 ·6.6萬字
沈泓編著 ·中國文化 ·7.3萬字
本書通過對我國史前大量文明遺產(包括各類工藝品、美術作品、音樂舞蹈作品、文學作品、建筑、器具、各類文獻等)嚴謹詳細地審視,透過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思維方式等多重因素對這些審美對象的滲透和影響,以及這些審美對象自身發展演變的規律的考察和研究,為我們清晰地展現和勾勒出中國秦漢審美文化史的演進軌跡。全書文字通暢易懂,并配以大量精美插圖,從而大大降低了接受難度。
廖群 ·中國文化 ·7.7萬字
這本書集結星球研究所近3年來中國主題文章的精華,按照中國地勢三級階梯順序,呈現出荒原到人間的變化,全書收錄300余張精致攝影作品,涵蓋詩詞、動植物、人文等豐富內容,以廣闊的地理視角和宏大的時間尺度,重新解讀中國故事。以18個關于中國的獨特話題,365張具有地域代表性的高清攝影作品,串聯起中國的地理科普和人文故事。了解中國在時間長河中的起源和變遷、生命和文明的孕育及成長。
星球研究所 ·中國文化 ·10.4萬字
本書由廈門博物館老館長龔潔同志根據《閩南紀勝》及相關史料,廣泛搜集周凱在兩任興泉永道臺和臺灣道臺期間所創作的有關閩南、臺灣、澎湖的文稿,以及對《閩南紀勝》的研究成果,匯編成《周凱與〈閩南紀勝〉(全彩)》。其內容均是當年的實人、實事、實景,堪稱是研究200年前閩臺關系,尤其是廈門與臺灣密切關系的珍貴史料。
廈門市博物館 ·中國文化 ·5.2萬字
這是一套介紹中國民間剪紙的叢書,通過中國民間剪紙藝術透視中國的傳統文化。本冊主要介紹了中國鄉村類經典剪紙并加以闡釋其美學價值和內在含義。
舒惠芳 ·中國文化 ·2.7萬字
沈泓編著 ·中國文化 ·6.8萬字
《這里是中國2》以近代以來一百年為時間尺度,講述現代化進程之下,中國的地理變遷和中國人的創造,呈現這個藍色星球上偉大的地表塑造。通過原創攝影圖片及充滿情感溫度的文字,描繪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人文景觀和自然風貌,讓我們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了解自身所處的自然世界,并以可感知的方式收藏大自然的美好。100年,我們重塑了一片山河100年,我們振興了一個民族100年,我們改變了一個國家從沒有一根鋼軌,到鐵路、公路縱橫四方從沒有一盞電燈,到14億人全民通電,以及西氣東輸、南水北調、國土綠化、載人航天、北斗導航、登陸火星……《這里是中國2》一書盡覽中國建設之美、家園之美、夢想之美。逆天改命的中國人,告訴世界什么叫大國崛起。超級工程,超級風景。百年重塑山河,建設改變中國!
星球研究所 ·中國文化 ·12.5萬字
《節日之書》是一本解讀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的知識讀本和經典佳作,是知名學者余世存書寫的屬于中國人的“生活簡史”。本書解讀了春節、元宵、上巳、社日、寒食、清明、端午、夏至、七夕、中元、中秋、重陽、臘八、年關、過年15個傳統節日,從歷史故事、思想傳承、風俗禮節、文學作品、生活方式等方面,全方位講述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精髓。傳統節日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是中國人的情感紐帶。愛情和親情,生離和死別,不同的節日中包含著不同的生活情緒。節日來源于時間,只有理解這些時間,才能理解我們那些源遠流長、世代流傳的慶典、儀式、信仰、禁忌。更重要的,只有理解這些時間,才能理解我們跟這個世界深刻的聯系。
余世存 ·中國文化 ·9.4萬字
“在今天,許多家庭都陷入了卷和焦慮的狀態,這本書給我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教育資源,讓我們知道自己和家人如何相互成全,共同面對外部環境的考驗。”積善之家,必有余慶!每個人的經歷無法復制,但關于“家”的真理始終相通。更好的家風才能助人更好地成事。16個中國家族的傳承傳記,揭示百年世家傳承不斷的秘密。……一代人的時勢權力并不重要,“家”的上升在于成員間的精神譜系。優秀家族的傳承靠的不是基因,而是精神上的家風!梁漱溟、貝聿銘、錢學森、南懷瑾……呈現這些芝蘭玉樹的名士,在時代的浪潮中,如何堅守本心,把握自己的命運。
余世存 ·中國文化 ·12.2萬字
《時間之書》是了解中國二十四節氣和傳統文化的入門書和經典佳作,是知名學者余世存書寫的屬于中國人的“時間簡史”。節氣是中國人生存的背景和時間,也是生產和生活的指南。本書以宏大的筆觸和獨特的視角介紹了節氣在天文、氣候、農業、養生、歷史、美學、哲學觀念等方面的常識。節氣也跟我們對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和認知有關,蘊藏著中國人洞察天地的智慧和生存哲學,是先民立身處世的生活和安身立命的參照。重溫節氣不僅僅是追憶逝去的田園牧歌,更是溫故知新的尋根感悟之旅。了解節氣的諸多含義,重獲時間的節律和精氣神兒,才能建立起獨屬于自己的生活秩序,在時間中獲得安頓。
余世存 ·中國文化 ·10.8萬字
“不學禮,無以立。”中華民族是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禮儀不僅是自身修養的部分,也是文化繼承的一部分。本書從廣博的中華傳統禮儀中精選出“社交禮儀”“日常生活禮儀”“家庭禮儀”和“節日風俗禮儀”四個部分,通過貼近現實生活的題材內容,小讀者領略中華傳統禮儀文化的魅力。
劉鶴 ·中國文化 ·4.8萬字
《精華薈萃的中國兵書》是一部濃縮了中國古代兵法精華的經典著作,匯集了從《六韜》《孫子兵法》到《三十六計》《武經總要》等眾多著名兵書的智慧。這本書不僅展現了古代將領們在戰場上的卓越謀略,還深入探討了他們在治軍、用兵、治國等各個方面的獨到見解。從戰爭藝術到國家治理,書中內容涵蓋廣泛,系統地揭示了古代軍事思想的發展與應用。
秦思 ·中國文化 ·8.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