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對一些數字表現出格外的偏好,并賦予了它們特定的寓意。從易學的角度賞析中華數字文化,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對于尋常人而言確實難以參悟。不過“大道至簡”,通過列舉一些具體的例子參詳,即便人們的認識水平高低不同,也都能夠從中感悟到數字的魅力,驚嘆于數字的精妙之處。筆者衷心祈愿這本書能夠讓更多的人回歸本源,遵循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傳承增添文化趣味,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
劉振羽主編 ·中國文化 ·2.7萬字
這是一套介紹中國民間剪紙的叢書,通過中國民間剪紙藝術透視中國的傳統文化。本冊主要介紹了中國鄉村類經典剪紙并加以闡釋其美學價值和內在含義。
舒惠芳 ·中國文化 ·2.7萬字
用英語解讀中國文化,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含52幅精美插畫,生動活潑,圖文并茂。虛構或半虛構的故事和現實部分就像陰和陽——中國古代哲學的兩大基本原則。《中國神話故事與三十六計(英文版)》就為大家呈現了這樣兩種風格的故事——“中國神話”和“三十六計”。這里的“神話故事”描述了人們對自身起源、祖先、歷史以及神祗的古老信仰。而“三十六計”則集合了古人在戰場上使用的謀略和計策。今天,許多中國人將這些計策運用到政治、商業、體育以及日常生活中去。本書以地道流暢的英語,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在華夏大地上流傳甚廣的神話故事以及大家耳熟能詳的兵法三十六計,配以彩色插畫,賞心悅目,圖文并茂,是讀者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動材料。
張慈贇著 李超全繪 ·中國文化 ·2.7萬字
齊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鮮明的開放、包容、務實、創新的文化精神,不僅在我國古代社會產生過重大影響,而且已經穿越時空,歷久彌新,對今人依然有許多啟迪和借鑒意義。《中華傳統文化:齊文化讀本》叢書編寫委員會以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為指針,從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的結合上把握齊文化的特點,遵循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面向中小學生,一體化設計讀本的編寫內容與編寫體例,使讀本由淺入深,由分到總,由具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點面結合,縱向延伸,呈現出層級性、有序性、銜接性、系統性。
《中華傳統文化——走進齊文化》編委會編 ·中國文化 ·2.7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茶館文化》主要內容包括:茶館文化漫談、北方茶館、南方茶館、施茶活動、茶館的現代發展。《中國文化知識讀本:茶館文化》從茶的起源開始講起,告訴讀者茶如何從簡單的飲變成中國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以及南北方茶館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紹,為之勾勒了一幅茶館在中國的興衰走勢圖,并從各個側面介紹茶館如何承載著宴飲聚會、娛樂生活、洽談生意、品談人生等幾個方面的功能,將茶館現象上升為一種文化現象,寄托著中國借物詠懷的傳統道德情節。
金開誠 ·中國文化 ·2.7萬字
顧名思義,《藏在文物里的中國史》系列,是以文物為線索來講述中國歷史,這與一般依據歷史文獻講述歷史的著作不同。《藏在文物里的中國史08明清》本書分為四章,由明朝遍布大江南北的城鎮、西洋傳教士帶來的世界地圖,說到清末洋務運動的工業發展,以至維新運動及救國救民的革命思潮。本書特色:1.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專家編撰,圖片更是精挑細選,讀者就像走進一家藏品豐富的歷史博物館,大開眼界。2.以文物為線索,使用大量圖片介紹中國史前時代的生活概況及文明的發展脈絡,增進歷史知識。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文化 ·2.7萬字
希望本書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也堅信我們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夠早日實現偉大復興!
孔永編著 ·中國文化 ·2.6萬字
本書是一部《山海經》畫集。畫師選取了《山海經》中100余種有代表性的神仙異獸,根據《山海經》的原文描述,發揮豐富的想象,以唯美大氣的國潮畫風,對神仙異獸進行活靈活現的展現。文字作者則根據自己對《山海經》多年的研究,并參考多部相關古籍和學術著作,以詳細準確的注釋和通俗易懂的文字對書中的100余種神怪形象進行闡釋。二者相結合,使神怪的形象躍然紙上,既直觀又震撼,帶領讀者打開《山海經》奇異的神怪世界,感受《山海經》中遠古的神怪文化,欣賞原始的東方神靈;讓讀者真正讀懂《山海經》,喜歡《山海經》。
鹿溟山繪 藥丸子編撰 ·中國文化 ·2.6萬字
食俗就是飲食的風俗,又稱食風、食規,是指有關食物在篩選、組配、加工、銷售與食用過程中所形成的風俗習慣。中國的食俗出現很早,而且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過年過節有食俗、訪親拜友有食俗,紀念歷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國地域廣闊,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人們信奉各種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國文化知識讀本:中國食俗》介紹了除夕餃子、元宵節元宵、立春春餅、端午粽子、中秋月餅、臘八粥、少數民族食俗、地方風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國傳統飲食文化。
金開誠 ·中國文化 ·2.6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古代戰役》以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古代戰役的有關內容。具體內容包括:先秦時期的戰役、秦漢時期的戰役、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戰役、隋唐五代時期的戰役、宋元時期的戰役、明清時期的戰役等。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鬼門關》分為鬼門關地理概況;鬼門關稱謂流變等六篇內容。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金開誠 ·中國文化 ·2.5萬字
《年譜與家譜》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金開誠主編 ·中國文化 ·2.5萬字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近年來更成為各地中、高考語文經典閱讀的考查范圍。《論語日歷》精選《論語》中的經典語錄,以每日一句的形式呈現,每日附有作者申怡老師的音頻講解(1~6分鐘),為各位讀者提供聲、文并茂的生動體驗。《論語日歷》可供中小學生及家長以及文學愛好者、文藝青年使用。
申怡 梁詩瑤 ·中國文化 ·2.5萬字
中國發現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戰國初。這個時期的玻璃器數量少,品種單一,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劍格上的小塊玻璃。《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古代玻璃器》以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了古代玻璃器的有關內容。具體有:中國古代玻璃器的分類、中國古代玻璃器史、中國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養等。
刺繡作為一種物質載體,在人類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產生并逐漸成為日常生活用品。除了實用性外,人們的心理感受、審美情趣和禮制觀念等,也都通過刺繡這一載體有所表現。刺繡兼容了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重屬性,可稱之為刺繡文化。中國的刺繡文化歷史,是人類創造獨特精致物質生活的歷史,也是人類積淀深厚人文意蘊和藝術精神的歷史。本書分為“民間刺繡概述”、“民間刺繡的歷史沿革”、“民間刺繡主要種類和分布”、“民間刺繡工藝與運用”、“民間刺繡作品賞析”、“民間刺繡的保護和傳承”等部分,通過論述刺繡的產生歷史、刺繡的主要地域以及刺繡的針法,為讀者展現了較為完整的我國刺繡文化,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以及實用價值。全書運用大量的精美圖片,展示了我國刺繡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圖并茂,十分適合作為文化普及讀物。
廖春妹 ·中國文化 ·2.4萬字
《李后主詞》收錄南唐后主李煜大部分詞作,由民國學者戴景素編選,西南大學楊懷源先生校訂。本書旨在幫助今日之高中生,提高唐五代詞的閱讀、鑒賞水平,加強對早期婉約詞作語言風格、創作背景的認識,提高中國古典詩詞解讀的語文素養、審美情操。
楊懷源 ·中國文化 ·2.4萬字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老祖宗留下了許多“不成文”的禁忌或規矩,這些規矩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人們的行為,既反映了傳統文化,也是千百年來的禮儀積淀。本書以漫畫的形式,生動活潑的風格,圖文并茂地闡釋了諸多中國老規矩,內容涉及起居、會客、交際、禮節、打扮等,解析不同生活場景中的處世之道,旨在抓住時間的針腳,讓美好的品德、家風和教養為每個人熟知和銘記。本書適合想要了解中國規矩、學習禮儀教養的讀者閱讀。
齊曉晶 任娟娟編著 ·中國文化 ·2.4萬字
澳門的前地是城市集體記憶的重要載體——這些前地和其周邊的建筑濃縮了這個城市不同時期的歷史信息,不僅包括城市中發生的重大事件,也包括人們日常的生活故事。澳門前地至今保持著極高的原真性和美學質量,并成為中西方之間進行最早和最持久的文化碰撞的獨特見證。
朱蓉 吳堯 ·中國文化 ·2.3萬字
《中華傳統文化——走進齊文化》編委會編 ·中國文化 ·2.3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
金開誠 ·中國文化 ·2.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