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草綱目》所述內容實用,涉及知識廣博,不僅對中國古人的飲食養療產生了很大影響,而且對現代醫學、現代飲食學、現代養生學、現代保健品的開發,也發揮著重大的作用。因此,本書在參考了多種版本的《本草綱目》基礎上,以面向大眾、經濟實用為目的,以盡可能展示原著的全貌和完整為前提,并適當地刪去了一些怪異難得的品物和一些缺乏科學性的醫方,以利于讀者更好地掌握日常飲食養療的知識,以便讀者更好地結合實際生活進行參照學習運用,真正獲得保健養生的幸福生活。
李時珍 ·中醫 ·3.7萬字
本書由跟師任之堂主人余浩的弟子所作,收錄了在任之堂跟師期間記錄的典型醫案。全書分為七講,主要對腰腿痛、失眠、皮膚癢疹、怕冷、脾胃疾病、眼睛干痛等的診治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和總結。書中的每個病案,都力求把患者的癥狀、體征和脈象結合起來進行分析。把癥狀和脈象背后的本質解釋清楚后,再解讀處方——為什么用這個方,為什么用這味藥。這樣,展示給大家的就不僅僅是一個醫案,更主要的是一種臨床思維模式:通過對脈診的把握和癥狀的解讀,加上對方藥的熟悉,理法方藥通達后,就猶如在臨床中插上了翅膀,能夠自由地飛翔。這樣經過臨床的反復錘煉之后,即使癥狀再復雜、再稀奇,都能知道如何分析處理,最后才能真正地走上大醫之路。
董雪峰 張宇編著 ·中醫 ·11.5萬字
黃帝內針(簡稱內針)是源自《內經》的針法,其傳承綿密久遠,至真海楊師,始公之于眾。內針之法不離陰陽,其理則直系于中,故而其方針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每每皆逢其原。其刺有若《靈樞·九針十二原》之易用難忘,其效則每能如撥刺、如雪污、如決閉、如解結。時下,多以療效評品醫學,黃帝內針之問世,當能為中醫展現其鮮活的生命。作者簡介:劉力紅,廣西首位中醫博士,現任廣西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教師,經典中醫臨床研究所首席教授,善用中醫傳統經典方劑治療疑難病癥。著有專著《思考中醫》、《開啟中醫之門》及學術論文30余篇。
楊真海 劉力紅 ·中醫 ·6.6萬字
本書是一位工作在臨床一線的年輕中醫師所著,用120篇實實在在的醫案如實地記錄了作者初涉臨床時運用中醫學思維診療疾病的經過。如同一本傳奇小說,它以生動的文筆描繪了醫患故事的一波三折,書中有重劑起沉疴的酣暢,又有四兩撥千斤的靈慧;有中藥力挽狂瀾的豪情,又有針刺化險為夷的精彩。本書為初涉中醫者,展示了一條“明理為先、針藥結合、經方為主、時方為輔”的中醫學習之路;深入中醫者讀之,相信亦能發現醫案背后作者運用傷寒六經、五運六氣之理平調陰陽、天人合一之妙。
李鵬編著 ·中醫 ·14.8萬字
本書據清?光緒二十年甲午申江褒海山房石印本整理。全書共8卷。主要圍繞血證機理,表現、鑒別和治療進行論述。本書特點有二:一是內容及議論多由心得而起,發明醫理有自己獨特見解。其二是本書體例條分縷析,務精且詳。本書問世以來已成為醫者治療血證的必讀之書。本次整理新增方劑索引,便于讀者查閱。
(清)唐宗海 魏武英 李佺 ·中醫 ·11.6萬字
本書深入挖掘了《黃帝內經》中的養生智慧,全面闡述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內容和理論原則,通過對人體生命規律的深刻認識確立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傳統養生基本原則,論述了四時環境、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精神情志、勞逸結合等多種養生方法。本書以通俗易懂的白話形式,以藝術性的圖解方式,使知識性、藝術性融于一體,讓讀者輕松把握書中的每一個重點、難點,是每一個追求健康長壽人都不應該忽視的一部寶典,具有一定的出版價值。
常學輝 ·中醫 ·32.4萬字
全書依次分為清修妙論、四時調攝、起居安樂、延年卻病、燕閑清賞、飲撰服食、靈秘丹藥、塵外遐舉八箋,共19卷,含目錄1卷,總20卷。本書為養生學專著。作者廣征博引,采摭宏富,內容涵蓋儒、釋、道籍,經史雜著,醫藥著述等豐富的文獻。內容包括醫藥衛生、氣功導引、飲食起居、山川逸游、花鳥魚蟲。琴棋書畫、筆墨紙硯、文物鑒賞等廣博的知識,論述了身心調養、性情陶冶、生活調攝、衛生保健、疾病防治、氣功修煉、藝術欣賞等卻病延年、養生防病的知識與方法,取材精當,方法實用,文筆雋永,意趣高雅,不僅可使讀者增長養生知識,也可增長文學藝術欣賞情趣。因此,本書是一本流傳甚廣、膾炙人口的佳作。
(明)高濂 王大淳 李繼明 戴文娟 趙加強 ·中醫 ·34.7萬字
《傷寒論》,約成書于公元三世紀初,由東漢的張機(張仲景)編撰。原為《傷寒雜病論》中的傷寒部分,一度散佚,晉時經王叔和搜集整理,名為《傷寒論》,北宋經林億等校定,流傳至今。全書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應用藥物82種。(本書在我社電子書出版范圍之內)
(東漢)張機 ·中醫 ·6.4萬字
“孫重三小兒推拿”傳承人張素芳,近60年經驗大公開。在家就能獲得“三字經派小兒推拿”的名醫指導,睡前捏一捏,感冒發燒不用慌!附贈小兒推拿視頻。
周奕瓊 劉曉峰 ·中醫 ·4.5萬字
《黃帝內經》是我國傳統醫學經典著作之一,也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堪稱中國養生寶典與生命智慧百科全書,每一個追求健康長壽的人都不應該忽視的一部奇書。本書以通俗易懂的白話形式向您呈現這部中華巨典,并配以藝術性的圖解方式,使本書融知識性、藝術性于一體,讓您在輕松把握書中的每一個重點、難點的同時,還可以享受別具一格的插畫風格。
李健 ·中醫 ·11.7萬字
李時珍 ·中醫 ·3.6萬字
本書選《玉函經》書中精要之方,重點選取常見病、急性病的簡便治療方藥,編撰成書,以備臨證急用。第一卷到第四卷為“內病”,主治方包括中惡、心腹痛、傷寒、時氣、中風、水病、黃疸、虛損、上氣咳嗽等疾病,大約相當于內科疾病,第五卷到第六卷為“外發病”,主治方包括癰疽、瘡毒、癬疥、耳目等疾病,大約相當于外科類疾病,第七卷為“他犯病”,主治方包括蟲獸傷、中毒等疾病,第八卷為百病備急丸散及牲畜病等。
葛洪 ·中醫 ·10.3萬字
李時珍 ·中醫 ·3萬字
《黃帝內經》的成書是對中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總結,是僅存的戰國以前醫學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獻大約有50余種,其中既有書名而內容又基本保留者有37種,以“經言”、“經論”、“論言”或“故曰……”、“所謂……”等方式引用古文獻而無法知其書名者也很多。這些古文獻對了解先秦時期中醫發展的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黃勇編著 ·中醫 ·4.9萬字
中醫臨床必讀叢書自面市來,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與認可,本次是我們從106種古籍中選出30種進行修訂。修訂原則是1、本次選出的古籍為臨床上常用、讀者需求量大的品種,上版多次重印。2、本次修訂力求原文準確,每種醫籍由專家嚴謹???,為讀者提供精確的原文。3、原則上只做原文,不做校記和注釋。4、在裝禎形式上在保持上版風格的基礎上,以精裝版面市,在版式上也為了方便讀者而重新設計。《針灸甲乙經》系晉代名醫皇甫謐編集而成的我國第一部針灸學專著。該書類集《素問》、《靈樞》之論,總結出諸疾之病因、病機、治則,復采《明堂》腧穴、針法、灸法,乃貫通三部中醫經典之理論與實踐于一書,分十二卷。
皇甫謐 黃龍祥 ·中醫 ·15.5萬字
《神灸經綸》是一部灸法專著,成書于清咸豐元年,作者吳亦鼎。全書四卷,近七萬字。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一是灸法基本知識,如灸材、坐向、擇時、宜忌、灸瘡處理等;二是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循行、主病以及腧穴定位、取法、灸法,并附經穴圖;三為疾病證治,又細分為傷寒、中風、厥逆、首部、中身、手足、二陰、婦人、小兒和外科等。鑒于該書傳世較少,此次以1983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影印安徽李濟仁家傳本為底本。
吳亦鼎 ·中醫 ·9.3萬字
本書為《董氏針灸注疏》的修訂版,第1版于2011年出版,重印7次,發行18000冊左右。本次修訂,刪去第一版部分繁瑣考證的內容,增加了包括董氏針灸發明人董景昌和作者本人在內的百余則臨證驗案,如“針灸穴位及醫案(陳渡人原著,王全民重編)”和“脈法與針灸的不傳之秘”等章節,提高了本書的實用性。
劉毅 ·中醫 ·17.2萬字
本書參考歷代權威版本,結合現代生活習性,精選《黃帝內經》中關于飲食、起居、勞逸、寒溫、七情、四時季候、地理環境、水土風雨等增強生命活力及防病益健康的內容,詳細談論了病因、病機、體質、精氣、藏象、經絡與養生的緊密關系,譯文明白嚴謹,注釋詳盡準確。并對重點、難點進行了細致翔實的圖解,一目了然,非常便于理解記憶;深入淺出的圖解說明附以300余幅精心繪制的插圖,真正能夠做到兼具無障礙閱讀、趣味性和美觀性等優點,讓人閑暇瀏覽便能輕松得其要旨,仔細研讀更能體會到中華醫學之精深。此外,書中還附以大量的人體經絡穴位圖、針灸手法圖、人體生理和病理圖等,具有極強的實用性。真正做到一冊在手,經典相伴,讓非醫學專業的你也能夠輕松讀懂這本傳世名著,從中了解到中國傳統醫學乃至中國文化天人合一、平衡為養的奧義,掌握健康生活、養生、防病、治病之道。
常學輝編著 ·中醫 ·33.9萬字
《黃帝內經》的成書是對中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總結,是僅存的戰國以前醫學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獻大約有50余種,其中既有書名而內容又基本保留者有34種,以“經言”、“經論”、“論言”或“故曰……”、“所謂……”等方式引用古文獻而無法知其書名者也很多。這些古文獻對了解先秦時期中醫發展的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黃勇編著 ·中醫 ·5.9萬字
本書以充足的史料和嚴密的邏輯,證明道家思想是中醫理論的基石,回顧了中華文明發展史,概括了陰陽五行、臟象經絡等中醫基礎理論和道家學說。又理論聯系實際,從“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出發,介紹許多道、醫共用的治療保健技術和方法。如祝由術、煉丹術、導引術、房中術、內丹術、服餌避谷養生術等等??傊?,從道家文化和中醫藥學的關系方面,考證一些重要的歷史文獻,介紹一些著名醫家和道家及其代表著作,重點闡明一些經過實踐撿驗的,符合科學原理的實用醫療養生方法,以滿足人們養生保健的需求。
江幼李 ·中醫 ·34.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