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學醫七年,很難用一個詞準確地描述其中滋味。這七年里,有過好奇,有過癡狂,有過執著,也有過彷徨。在即將離開校園,步入社會去踐行后半句校訓(厚德濟生)的時刻,突然想把這些年里或莊或諧的散碎文字匯集起來。于我自己,也許可以從中找回繼續向前的動力;而于那些正在漫漫學醫路上求索的同學們,或許能從中得到一絲慰藉。至少讓他們知道,在這條崎嶇的道路上,自己走得并不孤單。多余的話,此處不必再講,只愿天下每一位醫學生,都能快樂而充實地度過這人生最美好的年華。
陳騰飛 ·中醫 ·10.6萬字
黃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載,號研農,別號玉楸子。清代著名醫學家,尊經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國醫學理論,對后世醫家影響深遠,被譽為“一代宗師”,著述頗豐.其所著《四圣心源》一書是一部中醫理論及臨床價值都比較高的一部中醫古籍,深受中醫專業人士及廣大中醫愛好者的歡迎。白話解形式,通俗易懂,便于學習和理解。
(清)黃元御 孫中堂 呂芹 ·中醫 ·17.7萬字
作者從臨床70余年來治愈的成千上萬的病案中遴選了50則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用講故事的形式詳細敘述了治愈50種不同類型的疑難雜癥的經過,包括如何辨證,如何遣方用藥,如何告知患者配合治療以及部分患者往來信函,等等。既有科學性、真實性,又有故事性、趣味性;使讀者在學到健康知識的同時,體會到中醫的偉大!孟景春,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首批(1978年)研究生導師,江蘇省名中醫,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任江蘇新醫學院、南京中醫學院中醫系主任,基礎部主任;社會兼職曾任省及南京市中醫學會副會長,省《內經》研究會主任,省養生康復研究會顧問等職。孟教授從醫從教60余年,編寫(主編)的教材、專著、譯著(古譯今)有16種。自20世紀90年代,又復從事養生康復學的研究,編著《中醫養生復康學概論》、《中醫養生康復古籍選》,退休后專注于醫藥科普方面的寫作。自20世紀90年代迄今已編著(主編)出版的有《中醫養生叢書》(計10部)和《祝您健康長壽》,共計230余萬字;另著有《四季進補》、《中醫養生》、《教師健康手冊》、《中老年常見病家庭防治》、《百病中醫防治》等
孟景春 ·中醫 ·11.2萬字
世界第一場麻醉手術竟是為了拔牙?曾席卷歐洲、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的霍亂病菌如何被消滅?小兒麻痹癥與食用精制糖有關系嗎?口服避孕藥的成功研發對社會、政治產生了怎樣深刻的影響?這是一個神奇、冒險,卻足以改變世界的職業。從史前時代開始,深受寄生蟲困擾的祖先們,就嘗試咀嚼樹根或葉子以減輕病痛,他們是最古老的獵藥師。直到19世紀,人們才首次以比較科學的方式發現了藥物。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有著35年職業經驗的老獵藥師,他筆下記錄的,是一群憑借直覺、毅力和運氣發現真理的獵藥師,以及他們尋找新藥的坎坷旅程。麻醉藥、抗生素、胰島素、避孕藥、抗抑郁藥……每一種新藥的問世,都有著獵藥師們不為人知的艱辛付出,他們將自己暴露在已知或未知的危險中,在不計其數的化合物中反復篩選、試錯,才讓治療疾病、挽救生命成為可能。
(美)唐納德·R.基爾希 奧吉·奧加斯 ·藥學 ·11.7萬字
《黃帝內經》的成書是對中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總結,是僅存的戰國以前醫學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獻大約有50余種,其中既有書名而內容又基本保留者有32種,以“經言”、“經論”、“論言”或“故曰……”、“所謂……”等方式引用古文獻而無法知其書名者也很多。這些古文獻對了解先秦時期中醫發展的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黃勇編著 ·中醫 ·5.9萬字
《張仲景金匱要略》系清代醫家沈明宗對中醫經典《金匱要略》進行注解的著作,是學習研究《金匱要略》的重要參考讀物。書中首列《金匱要略》原文,后附作者對原文的注解,陰毒陽毒病證并附有其門人施圃的見解。本書以康熙三十一年致和堂本為底本校注而成,全書共24卷,基本對應《金匱要略》原書順序,正文前附有目錄。卷一將《金匱要略》首篇分為時令、問陰陽病十八、望色、聞聲、問治未病、五臟病喜惡、五臟攻法、方一首、誤治救逆、切脈、厥、喘息等內容進行注解;卷二至卷十七將《金匱要略》原書2-17篇所論內科病證在每卷分列注解,共48種;卷十八論瘡癰腸癰、金瘡、浸淫瘡;卷十九論趺蹶手指臂腫轉筋狐疝蛔蟲;卷二十論婦人雜??;卷二十一論妊娠;卷二十二論產后;卷二十三為雜療;卷二十四論禽獸魚蟲果實菜谷禁忌。全書正文前附“校注說明”,介紹本書版本和??狈椒?;書末附有“校注后記”。本書是首次出版發行的《張仲景金匱要略》校注本,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讀者對象是具有一定中醫專業基礎并希望對中醫經典及文獻進一步學習和研究的人員。
(清)沈明宗 ·中醫 ·13.2萬字
本書囊括了這30位“國醫大師”的長壽養生法,選錄了他們積多年心血研制的保健診療方,是一本既權威,又實用、有趣的健康寶典,讓現代人盡享一種綠色的養生方式。
王耀堂 焦亮 ·中醫 ·17.7萬字
《黃帝內經》的成書是對中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總結,是僅存的戰國以前醫學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獻大約有50余種,其中既有書名而內容又基本保留者有33種,以“經言”、“經論”、“論言”或“故曰……”、“所謂……”等方式引用古文獻而無法知其書名者也很多。這些古文獻對了解先秦時期中醫發展的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黃勇編著 ·中醫 ·6萬字
《素女經》,相傳為清代葉德輝著,成書年代當在宋代之前。書共1卷。主要記敘了陰陽交合之道、陰陽交合之法以及五常、五征、五欲、十動、四至、九氣、九法、七損、八益等房中保健方面的內容。對現代醫學來說,內容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葉德輝 ·中醫 ·6888字
秦老業醫50余年,著述頗豐。其著作涉及中醫基礎理論和臨床多方面,頗多見解,尤其對《內經》進行了深入研究。臨床方面,對溫熱病、肝病、血液病、心臟疾患、潰瘍病等的治療,頗多見解。為當代中醫學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這些著作既繼承前人余緒,又發掘古義,昭示后人;既有獨出之理論見解,又有實踐心得,為豐富中醫學術寶庫作出了貢獻。
秦伯未 ·中醫 ·7.5萬字
作者以客觀公正的第三方視角,揭示了轉型期中國醫患關系的特點,剖析了醫患關系緊張的根源,并提出了用新思維解決醫患矛盾的對策。本書記錄了近年來醫療衛生領域發生的諸多熱點事件,包括“縫肛門”、“八毛門”、“錄音門”、張悟本現象、教授之死、醫生被害等,觀點鮮明,文筆犀利。本書分為“醫者的尊嚴”、“患者的權利”、“醫改的博弈”、“醫學的溫度”、“中醫的憂思”5章,共20萬字。
白劍鋒 ·醫院管理 ·14.6萬字
緒論是該書的先導部分,介紹了構建中醫病機辨證體系的意義、方法,著重論述了病機證素的概念、內涵等內容。各論是該書的主干部分,從風病善變、寒多陰伏、火熱急速(溫暑同類)、濕性纏綿、燥勝傷津、痰病多怪、水飲同源、郁病多雜(氣病多郁)、瘀病多歧(血病多瘀)、虛多久病、毒多難痼、疫為戾氣、多因復合(風火相扇、濕熱郁蒸、瘀熱相搏、痰瘀互結、燥濕相兼、虛實相因、寒熱錯雜等)十三個方面對國醫大師周仲瑛教授審證求機、審機論治的學術思想進行了系統闡述。
周仲瑛 周學平 ·臨床醫學 ·16.9萬字
本書為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分為三篇:上篇為總論,是對針灸治療學理論的總體論述;下篇是治療各論,介紹了各科疾病的針灸治療方法;附篇是參考資料,包括子午流注針法和靈龜八法、針灸臨床研究進展。本書特點:注重針灸治療學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性,強調經絡辨證、臟腑辨證和八綱辨證,闡述了經絡辨證在針灸治療學中的重要性和應用的規律性;注意與《針灸學》《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等針灸學專業教材的協調一致性。
高樹中 冀來喜主編 ·醫藥教材 ·17.4萬字
該書是《中西醫結合慢性病防治指導與自我管理叢書》的一個分冊,全書由知名中醫藥學專家編寫。本分冊以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為綱,分別介紹該病的就診導航、個人調理、藥食宜忌速查、醫患互動空間等。對于患者及亞健康人群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李艷 ·綜合 ·2.1萬字
《黃帝內經》的成書是對中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總結,是僅存的戰國以前醫學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獻大約有50余種,其中既有書名而內容又基本保留者有34種,以“經言”、“經論”、“論言”或“故曰……”、“所謂……”等方式引用古文獻而無法知其書名者也很多。這些古文獻對了解先秦時期中醫發展的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黃帝內經》的成書是對中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總結,是僅存的戰國以前醫學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獻大約有50余種,其中既有書名而內容又基本保留者有38種,以“經言”、“經論”、“論言”或“故曰……”、“所謂……”等方式引用古文獻而無法知其書名者也很多。這些古文獻對了解先秦時期中醫發展的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黃勇編著 ·中醫 ·5.4萬字
《扁鵲心書》成書于南宋·紹興十六年(1146年),是一部綜合性醫書。共分為為三卷。托名扁鵲所傳,由北宋竇材輯,清代胡念庵參論。本書共分三卷。主要內容介紹灸法。卷上論以經絡、灸法(黃帝灸法、扁鵲灸法及竇材灸法)等施治原則;卷中、卷下介紹各病癥的治療,后列氣海、石門、關元等二十二個灸穴(其中包括手、足三里)。書后有附方,多用丹藥及附、桂等熱藥,內載“睡圣散”,于灸前服用,使昏睡而不知痛。
竇材 ·中醫 ·5萬字
本書為“用耳朵學中醫”系列叢書拓展卷中的一本。與我社出版的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規劃教材《中醫基礎理論》(孫廣仁主編)相配套,以國內中醫藥本科教育教學大綱為基礎,同時涵蓋國家執業醫師考試大綱,充分體現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內容;對各知識點的概念進行梳理,并正確、全面、簡潔、規范、生動地進行表述。對于書中的知識點,先以歌訣的形式進行描述,其后對知識點涉及的內容再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詮釋,加深讀者對該知識點的理解,便于讀者記憶。本書內容精當簡潔,編排生動活潑,緊扣教材,配以同步的錄音,通過歌訣、表格的歸納記憶和聲音重復記憶,幫助讀者快速準確記住中醫藥基礎知識,實用性較強,適合中醫院校學生和中醫初學者使用。
徐雅 ·中醫 ·5.4萬字
《黃帝內經》的成書是對中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總結,是僅存的戰國以前醫學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獻大約有50余種,其中既有書名而內容又基本保留者有35種,以“經言”、“經論”、“論言”或“故曰……”、“所謂……”等方式引用古文獻而無法知其書名者也很多。這些古文獻對了解先秦時期中醫發展的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黃帝內經》的成書是對中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總結,是僅存的戰國以前醫學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獻大約有50余種,其中既有書名而內容又基本保留者有36種,以“經言”、“經論”、“論言”或“故曰……”、“所謂……”等方式引用古文獻而無法知其書名者也很多。這些古文獻對了解先秦時期中醫發展的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黃勇編著 ·中醫 ·4.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