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 常用方劑 更新時間:2019-01-04 15:47:01
- 3.肝氣乘脾,濕阻熱郁案
- 2.熱毒痰瘀癌毒互結案
- 1.濕熱疫毒瘀郁案
- 三、病案舉例
- 7.寒熱錯雜證
- 6.虛實相因證
- 5.燥濕相兼證
- 4.痰瘀互結證
- 3.瘀熱相搏證
- 2.濕熱郁蒸證
- 1.風火相扇證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4.治療原則
- 3.臨床特點
- 2.病機鉤要
- 1.主病臟腑
- 一、概述
- 第十三章 多因復合(復合或兼夾病機)
- 3.乙型腦炎重型極期案
- 2.甲型H1N1流感案
- 1.流行性出血熱少尿期案
- 三、病案舉例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8.疫毒內陷證
- 7.疫毒發黃證
- 6.疫毒動血證
- 5.疫毒傳營證
- 4.疫毒里結證
- 3.疫毒閉肺證
- 2.邪伏膜原證
- 1.疫毒襲表證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4.治療原則
- 3.臨床特點
- 2.病機鉤要
- 1.主病臟腑
- 一、概述
- 第十二章 疫為癘氣
- 3.癌毒案
- 2.濁毒案
- 1.熱毒案
- 三、病案舉例
- 附 癌毒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9.正虛毒戀證
- 8.水(濁)毒內停證
- 7.瘀毒凝滯證
- 6.痰毒蘊結證
- 5.燥毒傷津證
- 4.濕毒郁遏證
- 3.寒毒傷陽證
- 2.熱(火)毒燔灼證
- 1.風毒遏表證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4.治療原則
- 3.臨床特點
- 2.病機鉤要
- 1.主病臟腑
- 一、概述
- 第十一章 毒多難痼
- 3.咳喘案
- 2.脫發案
- 1.頭痛案
- 三、病案舉例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7.陰陽兩虛證
- 6.氣陰兩虛證
- 5.脾腎陽虛證
- 4.心脾兩虛證
- 3.肝腎陰虛證
- 2.肺腎陰虛證
- 1.肺脾氣虛證
- (五)多臟同病
- 4.腎陽虛證
- 3.肝陽虛證
- 2.脾陽虛證
- 1.心陽虛證
- (四)陽虛證
- 5.腎陰虛證
- 4.肝陰虛證
- 3.胃陰虛證
- 2.心陰虛證
- 1.肺陰虛證
- (三)陰虛證
- 2.肝血虛證
- 1.心血虛證
- (二)血虛證
- 5.腎氣虛證
- 4.肝氣虛證
- 3.脾氣虛證
- 2.心氣虛證
- 1.肺氣虛證
- (一)氣虛證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4.治療原則
- 3.臨床特點
- 2.病機鉤要
- 1.主病臟腑
- 一、概述
- 第十章 虛多久病
- 3.濕熱瘀阻水停案
- 2.四飲并病案
- 1.寒飲伏肺案
- 三、病案舉例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9.陽虛水泛證
- 8.中虛飲停證
- 7.水濕泛溢證
- 6.水飲凌心證
- 5.飲溢四肢證
- 4.飲停胸脅證
- 3.寒飲犯肺證
- 2.飲停于腸證
- 1.飲停于胃證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4.治療原則
- 3.臨床特點
- 2.病機鉤要
- 1.主病臟腑
- 一、概述
- 第九章 水飲同源
- 3.痰飲化熱案
- 2.痰蘊于脾案
- 1.痰蒙心竅案
- 三、病案舉例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11.風痰入絡證
- 10.燥痰灼津證
- 9.寒痰傷陽證
- 8.痰熱蘊結證
- 7.痰注骨節經絡證
- 6.痰動于腎證
- 5.痰郁于肝證
- 4.痰蘊脾胃證
- 3.痰痹胸陽證
- 2.痰蒙心竅證
- 1.痰阻于肺證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4.治療原則
- 3.臨床特點
- 2.病機鉤要
- 1.主病臟腑
- 一、概述
- 第八章 痰病多怪
- 3.心血瘀阻案
- 2.寒凝血瘀案
- 1.熱郁血瘀案
- 三、病案舉例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18.外傷蓄瘀證
- 17.熱毒瘀結證
- 16.絡瘀血溢證
- 15.血瘀絡痹證
- 14.瘀滯胞宮證
- 13.瘀阻腸(膽)腑證
- 12.瘀留胃脘證
- 11.瘀積肝脾證(瘀積臟腑證)
- 10.瘀阻肺絡證
- 9.心血瘀阻證
- 8.瘀阻清竅證
- 7.陰虛血瘀證
- 6.血虛血瘀證
- 5.陽虛血瘀證
- 4.氣虛血瘀證
- 3.熱郁血瘀證
- 2.寒凝血瘀證
- 1.血瘀氣滯證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4.治療原則
- 3.臨床特點
- 2.病機鉤要
- 1.主病臟腑
- 一、概述
- 第七章 瘀病多歧(血病多瘀)
- 3.郁病心悸案
- 2.郁熱遺精案
- 1.郁傷心神案
- 三、病案舉例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7.肝郁傷神證
- 6.食積郁滯證
- 5.氣滯血瘀證
- 4.痰氣郁結證
- 3.肝胃氣滯證
- 2.肝郁肺痹證
- 1.肝氣郁結證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4.治療原則
- 3.臨床特點
- 2.病機鉤要
- 1.主病臟腑
- 一、概述
- 第六章 郁病多雜(氣病多郁)
- 3.肝腎陰傷案
- 2.大腸津虧案
- 1.涼燥襲肺案
- 三、病案舉例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8.血虛風燥證
- 7.大腸津虧證
- 6.燥傷肝腎證
- 5.肺胃津傷證
- 4.陰虛肺燥證
- 3.燥熱犯肺證
- 2.溫燥襲肺證
- 1.涼燥襲肺證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4.治療原則
- 3.臨床特點
- 2.病機鉤要
- 1.主病臟腑
- 一、概述
- 第五章 燥勝傷津
- 3.濕濁瘀阻案
- 2.濕濁中阻案
- 1.濕困衛表案
- 三、病案舉例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9.濕傷腎府證
- 8.暑濕郁表證
- 7.濕阻膀胱證
- 6.濕滯大腸證
- 5.脾虛濕盛證
- 4.濕濁困脾證
- 3.濕滯經絡證
- 2.濕困表里證
- 1.濕邪困表證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4.治療原則
- 3.臨床特點
- 2.病機鉤要
- 1.主病臟腑
- 一、概述
- 第四章 濕性纏綿
- 3.腎虛火炎案
- 2.脾胃伏火案
- 1.肝火亢盛案
- 三、病案舉例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11.腎虛火炎證
- 10.肺虛火灼證
- 9.脾胃伏火證
- 8.心火熾盛證
- 7.木火刑金證
- 6.肝火亢盛證
- 5.暑熱內燔證
- 4.熱燔血分證
- 3.火熱入營證
- 2.熱壅肺胃證
- 1.熱犯肺衛證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4.治療原則
- 3.臨床特點
- 2.病機鉤要
- 1.主病臟腑
- 一、概述
- 第三章 火熱急速(溫暑同類)
- 3.寒痰蘊肺案
- 2.寒客少陰案
- 1.寒邪侵肺案
- 三、病案舉例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11.小腸虛寒證
- 10.肺氣虛冷證
- 9.太少兩感證
- 8.肝胃虛寒(肝寒上逆)證
- 7.血虛寒厥證
- 6.陰寒內盛證
- 5.寒凝肝脈(寒滯肝脈)證
- 4.寒凝胃脘(寒邪犯胃)證
- 3.寒凝心脈(寒客心脈)證
- 2.中寒證
- 1.寒邪束表證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4.治療原則
- 3.臨床特點
- 2.病機鉤要
- 1.主病臟腑
- 一、概述
- 第二章 寒多陰伏
- 3.風痰伏肺案
- 2.風入經絡案
- 1.風傷肺衛案
- 三、病案舉例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8.風遏水阻證
- 7.風瀉(肝氣乘脾)證
- 6.陰虛風動證
- 5.熱極生風(熱動肝風)證
- 4.肝陽化風(風陽上亢)證
- 3.風痰伏肺證
- 2.風入經絡證
- 1.風傷肺衛證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4.治療原則
- 3.臨床特點
- 2.病機鉤要
- 1.主病臟腑
- 一、概述
- 第一章 風病善變
- 各論
- 4.選方用藥
- 3.確立治則治法
- 2.根據病機證素的組合確定證名
- 1.辨識病機證素
- (二)基本步驟
- 3.以證帶病,病證結合
- 2.以臟腑為內涵
- 1.以病機證素為核心
- (一)基本思路
- 十、中醫病機辨證體系的基本框架
- 九、證素與病機證素的區別
- 八、辨證分型與病機辨證的區別
- 2.邪正交爭,因果夾雜
- 1.多病勢復合
- (二)復合病機的形成機制
- 2.多病位復合
- 1.多因復合
- (一)復合病機的表現形式
- 七、病機證素的核心內容是復合病機
- 六、病機證素的特點
- 3.病性
- 2.病位
- 1.病理因素
- (二)病機證素的內涵
- (一)病機證素的概念
- 五、病機證素的概念及內涵
- 四、把握病機的層次性
- 三、“審察病機”是辨證論治的關鍵環節
- 二、中醫病機的定義
- 一、構建中醫病機辨證體系的意義
- 總論
- 導言
- 《中醫病機辨證學》編委會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中醫病機辨證學》編委會
- 導言
- 總論
- 一、構建中醫病機辨證體系的意義
- 二、中醫病機的定義
- 三、“審察病機”是辨證論治的關鍵環節
- 四、把握病機的層次性
- 五、病機證素的概念及內涵
- (一)病機證素的概念
- (二)病機證素的內涵
- 1.病理因素
- 2.病位
- 3.病性
- 六、病機證素的特點
- 七、病機證素的核心內容是復合病機
- (一)復合病機的表現形式
- 1.多因復合
- 2.多病位復合
- (二)復合病機的形成機制
- 1.多病勢復合
- 2.邪正交爭,因果夾雜
- 八、辨證分型與病機辨證的區別
- 九、證素與病機證素的區別
- 十、中醫病機辨證體系的基本框架
- (一)基本思路
- 1.以病機證素為核心
- 2.以臟腑為內涵
- 3.以證帶病,病證結合
- (二)基本步驟
- 1.辨識病機證素
- 2.根據病機證素的組合確定證名
- 3.確立治則治法
- 4.選方用藥
- 各論
- 第一章 風病善變
- 一、概述
- 1.主病臟腑
- 2.病機鉤要
- 3.臨床特點
- 4.治療原則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1.風傷肺衛證
- 2.風入經絡證
- 3.風痰伏肺證
- 4.肝陽化風(風陽上亢)證
- 5.熱極生風(熱動肝風)證
- 6.陰虛風動證
- 7.風瀉(肝氣乘脾)證
- 8.風遏水阻證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三、病案舉例
- 1.風傷肺衛案
- 2.風入經絡案
- 3.風痰伏肺案
- 第二章 寒多陰伏
- 一、概述
- 1.主病臟腑
- 2.病機鉤要
- 3.臨床特點
- 4.治療原則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1.寒邪束表證
- 2.中寒證
- 3.寒凝心脈(寒客心脈)證
- 4.寒凝胃脘(寒邪犯胃)證
- 5.寒凝肝脈(寒滯肝脈)證
- 6.陰寒內盛證
- 7.血虛寒厥證
- 8.肝胃虛寒(肝寒上逆)證
- 9.太少兩感證
- 10.肺氣虛冷證
- 11.小腸虛寒證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三、病案舉例
- 1.寒邪侵肺案
- 2.寒客少陰案
- 3.寒痰蘊肺案
- 第三章 火熱急速(溫暑同類)
- 一、概述
- 1.主病臟腑
- 2.病機鉤要
- 3.臨床特點
- 4.治療原則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1.熱犯肺衛證
- 2.熱壅肺胃證
- 3.火熱入營證
- 4.熱燔血分證
- 5.暑熱內燔證
- 6.肝火亢盛證
- 7.木火刑金證
- 8.心火熾盛證
- 9.脾胃伏火證
- 10.肺虛火灼證
- 11.腎虛火炎證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三、病案舉例
- 1.肝火亢盛案
- 2.脾胃伏火案
- 3.腎虛火炎案
- 第四章 濕性纏綿
- 一、概述
- 1.主病臟腑
- 2.病機鉤要
- 3.臨床特點
- 4.治療原則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1.濕邪困表證
- 2.濕困表里證
- 3.濕滯經絡證
- 4.濕濁困脾證
- 5.脾虛濕盛證
- 6.濕滯大腸證
- 7.濕阻膀胱證
- 8.暑濕郁表證
- 9.濕傷腎府證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三、病案舉例
- 1.濕困衛表案
- 2.濕濁中阻案
- 3.濕濁瘀阻案
- 第五章 燥勝傷津
- 一、概述
- 1.主病臟腑
- 2.病機鉤要
- 3.臨床特點
- 4.治療原則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1.涼燥襲肺證
- 2.溫燥襲肺證
- 3.燥熱犯肺證
- 4.陰虛肺燥證
- 5.肺胃津傷證
- 6.燥傷肝腎證
- 7.大腸津虧證
- 8.血虛風燥證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三、病案舉例
- 1.涼燥襲肺案
- 2.大腸津虧案
- 3.肝腎陰傷案
- 第六章 郁病多雜(氣病多郁)
- 一、概述
- 1.主病臟腑
- 2.病機鉤要
- 3.臨床特點
- 4.治療原則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1.肝氣郁結證
- 2.肝郁肺痹證
- 3.肝胃氣滯證
- 4.痰氣郁結證
- 5.氣滯血瘀證
- 6.食積郁滯證
- 7.肝郁傷神證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三、病案舉例
- 1.郁傷心神案
- 2.郁熱遺精案
- 3.郁病心悸案
- 第七章 瘀病多歧(血病多瘀)
- 一、概述
- 1.主病臟腑
- 2.病機鉤要
- 3.臨床特點
- 4.治療原則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1.血瘀氣滯證
- 2.寒凝血瘀證
- 3.熱郁血瘀證
- 4.氣虛血瘀證
- 5.陽虛血瘀證
- 6.血虛血瘀證
- 7.陰虛血瘀證
- 8.瘀阻清竅證
- 9.心血瘀阻證
- 10.瘀阻肺絡證
- 11.瘀積肝脾證(瘀積臟腑證)
- 12.瘀留胃脘證
- 13.瘀阻腸(膽)腑證
- 14.瘀滯胞宮證
- 15.血瘀絡痹證
- 16.絡瘀血溢證
- 17.熱毒瘀結證
- 18.外傷蓄瘀證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三、病案舉例
- 1.熱郁血瘀案
- 2.寒凝血瘀案
- 3.心血瘀阻案
- 第八章 痰病多怪
- 一、概述
- 1.主病臟腑
- 2.病機鉤要
- 3.臨床特點
- 4.治療原則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1.痰阻于肺證
- 2.痰蒙心竅證
- 3.痰痹胸陽證
- 4.痰蘊脾胃證
- 5.痰郁于肝證
- 6.痰動于腎證
- 7.痰注骨節經絡證
- 8.痰熱蘊結證
- 9.寒痰傷陽證
- 10.燥痰灼津證
- 11.風痰入絡證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三、病案舉例
- 1.痰蒙心竅案
- 2.痰蘊于脾案
- 3.痰飲化熱案
- 第九章 水飲同源
- 一、概述
- 1.主病臟腑
- 2.病機鉤要
- 3.臨床特點
- 4.治療原則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1.飲停于胃證
- 2.飲停于腸證
- 3.寒飲犯肺證
- 4.飲停胸脅證
- 5.飲溢四肢證
- 6.水飲凌心證
- 7.水濕泛溢證
- 8.中虛飲停證
- 9.陽虛水泛證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三、病案舉例
- 1.寒飲伏肺案
- 2.四飲并病案
- 3.濕熱瘀阻水停案
- 第十章 虛多久病
- 一、概述
- 1.主病臟腑
- 2.病機鉤要
- 3.臨床特點
- 4.治療原則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一)氣虛證
- 1.肺氣虛證
- 2.心氣虛證
- 3.脾氣虛證
- 4.肝氣虛證
- 5.腎氣虛證
- (二)血虛證
- 1.心血虛證
- 2.肝血虛證
- (三)陰虛證
- 1.肺陰虛證
- 2.心陰虛證
- 3.胃陰虛證
- 4.肝陰虛證
- 5.腎陰虛證
- (四)陽虛證
- 1.心陽虛證
- 2.脾陽虛證
- 3.肝陽虛證
- 4.腎陽虛證
- (五)多臟同病
- 1.肺脾氣虛證
- 2.肺腎陰虛證
- 3.肝腎陰虛證
- 4.心脾兩虛證
- 5.脾腎陽虛證
- 6.氣陰兩虛證
- 7.陰陽兩虛證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三、病案舉例
- 1.頭痛案
- 2.脫發案
- 3.咳喘案
- 第十一章 毒多難痼
- 一、概述
- 1.主病臟腑
- 2.病機鉤要
- 3.臨床特點
- 4.治療原則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1.風毒遏表證
- 2.熱(火)毒燔灼證
- 3.寒毒傷陽證
- 4.濕毒郁遏證
- 5.燥毒傷津證
- 6.痰毒蘊結證
- 7.瘀毒凝滯證
- 8.水(濁)毒內停證
- 9.正虛毒戀證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附 癌毒
- 三、病案舉例
- 1.熱毒案
- 2.濁毒案
- 3.癌毒案
- 第十二章 疫為癘氣
- 一、概述
- 1.主病臟腑
- 2.病機鉤要
- 3.臨床特點
- 4.治療原則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1.疫毒襲表證
- 2.邪伏膜原證
- 3.疫毒閉肺證
- 4.疫毒里結證
- 5.疫毒傳營證
- 6.疫毒動血證
- 7.疫毒發黃證
- 8.疫毒內陷證
- 附 兼夾病機證素
- 三、病案舉例
- 1.流行性出血熱少尿期案
- 2.甲型H1N1流感案
- 3.乙型腦炎重型極期案
- 第十三章 多因復合(復合或兼夾病機)
- 一、概述
- 1.主病臟腑
- 2.病機鉤要
- 3.臨床特點
- 4.治療原則
- 二、病機證素條目
- 1.風火相扇證
- 2.濕熱郁蒸證
- 3.瘀熱相搏證
- 4.痰瘀互結證
- 5.燥濕相兼證
- 6.虛實相因證
- 7.寒熱錯雜證
- 三、病案舉例
- 1.濕熱疫毒瘀郁案
- 2.熱毒痰瘀癌毒互結案
- 3.肝氣乘脾,濕阻熱郁案
- 常用方劑 更新時間:2019-01-04 15: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