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第六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學校音樂教育論壇召開后集結出版的論文集。論壇由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與湖南師范大學美育發展與研究中心共同主辦,于2017年5月在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舉行。本書收集了與會眾多名家學者的三十篇學術論文,就海峽兩岸暨港澳高校音樂教師教育與基礎音樂教育的對接共贏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討論。
王朝霞 ·音樂 ·16.2萬字
“我的古典音樂入門書”,李健、汪涵、韓紅、郎朗、易中天推薦古典音樂入門讀本,《古典音樂的巨匠時代》2017精裝升級!
田藝苗 ·音樂 ·14.9萬字
華語世界最實用好讀的古典樂入門書,格拉夫曼、張艾嘉、幾米、林懷民一致推薦。臺灣著名古典樂評家焦元溥寫給普通大眾的古典音樂入門書,沒有五線譜,沒有專業術語,以有趣的故事和豐富的聆聽經驗講述古典樂的聆聽之道,音樂很難懂嗎?不。人人都可欣賞古典樂嗎?是的。本書涉及古典樂的定義和討論、品味樂曲的態度與方法、錄音與現場演出的差別、不可不知的音樂小常識、古典音樂簡史,以及無比實用的音樂會注意事項、選座參考乃至聆賞進階之道,另附作曲家年代表、焦元溥精選曲目及詳細解說,庫克音樂免費正版在線聆聽。
焦元溥 ·音樂 ·14.1萬字
“臺灣首席文藝青年”馬世芳首部專講“中文世界”的音樂文集,侯德健、李宗盛聯合推薦!由音樂深入書寫這個時代,那些被遺忘、被屏蔽,卻猶然美麗的大小聲音。本書是馬世芳第一本專講“中文世界”的音樂文集,成文于二○一○到二○一四之間。在書中,馬世芳記錄下不止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李泰祥、侯德健、羅大佑、李宗盛、伍佰……也努力挖掘音樂背后,曾經被遮蔽、被遺忘的人與事,曲折與辛酸,音樂與社會、政治的糾纏。在不同的時間,不同地點,吹不同的風、喝不同的水長大的我們,或許曾為了同一首歌流淚、吶喊。馬世芳的文字,喚起我們曾經難以忘懷的記憶,也告訴我們不該遺忘的真相。
馬世芳 ·音樂 ·8.7萬字
在《我的瓦格納人生》一書中,蒂勒曼從職業指揮家的角度,帶領讀者全景式領略瓦格納的世界:瓦格納的個人奮斗史,與德國意識形態的淵源及后果,拜羅伊特音樂王國的建立與維護,各代瓦格納家族、樂隊、指揮、導演及演員的風格與成就,每部瓦格納歌劇的特點和地位,各個時期瓦格納歌劇錄音版本的優劣,在拜羅伊特節日劇院與在其他歌劇院指揮瓦格納的不同……對于“我們的時代為何需要瓦格納,以及需要什么樣的瓦格納”這一關鍵問題,蒂勒曼在破除掉種種禁忌、神話和誤讀之后,以真實、樸素的筆調,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德)克里斯蒂安·蒂勒曼 克里斯蒂·萊姆克-馬特維 ·音樂 ·18萬字
“臺灣首席文藝青年”馬世芳處女作,林懷民、詹宏志、張曉舟、王小峰一致推薦!一本披著音樂外衣的青春事件簿,一部關于已逝年代的往事紀念冊。一九七一年,史上最偉大的搖滾樂團披頭士已經解散;樂史“三J”——吉米·亨德里克斯、珍妮絲·喬普林、吉姆·莫里森都已不在人間;一九六〇年代“伍德斯托克國”那個充滿鮮花和大麻味的嬉皮夢被滾石樂隊的阿爾塔蒙特慘案徹底粉碎。一九八一年,胡德夫、楊祖珺已因“美麗島事件”遠離歌壇、各奔東西,“民歌運動”即將走到盡頭;隨著羅大佑、蘇芮、李宗盛、張艾嘉等人的嶄露頭角,臺灣樂壇的巔峰期已在不遠處招手。這時的馬世芳,并不知道他家的客廳,正是這場變革的集會場所。然而,整整“晚出生”一個世代的他,把本屬于上一輩人的青春記憶,用一篇篇感同身受的文字記錄了下來,轉換成為或激動、或落寞、或感傷的種種情懷,如今的我們再隨其追憶這些情懷,也許只是為了想要知道自己是從何處而來。
馬世芳 ·音樂 ·9.9萬字
本書力圖從審美視角切入,全面、深入、系統地對中國、日本、印度及其他東方國家的音樂藝術進行歷史性的梳理、分析、比較,廓清其思想文化審美內容,以期為21世紀各門藝術的創新發展起到借鑒作用。本書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縱向梳理東方諸國的音樂藝術發展歷史;第二部分重點探討東方音樂藝術的基本理論問題。本書為國內第一部從審美視角出發探討東方音樂藝術的理論研究專著,對東方音樂藝術的理論探索和美學思想研究具有較大的學術理論參考價值,對廣大藝術愛好者提高音樂藝術審美欣賞能力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價值。
王朝元 ·音樂 ·18.7萬字
本書作者寫作西方古典音樂賞析與評論經年,書中文字是作者的對古典音樂的心得匯編。首部分“創造瞬間的傳奇——西方古典音樂小史”是夾敘夾議的概說,從巴赫的“升華藝術”談到貝多芬的“英雄古典”,以至二十世紀的現代音樂,并終結于近數十年出現的神圣微模主義。次部分“延伸隨筆”結集了作者對不同作曲家與音樂作品的一些看法,是結合主觀識見與客觀資料的賞藝散文。本書語調一如音樂愛好者分享感思,文字風格自然,不故作艱澀的學術討論。對古典音樂有興趣的讀者,無論剛入門還是已有相當體驗,本書皆可給予開卷之樂。
麥華嵩 ·音樂 ·15.1萬字
前輩樂評人黃牧從七十年代賞樂至今,經常到訪世界著名的音樂廳和歌劇院,現場聆聽赫赫大名的鋼琴家、提琴家、歌唱家、指揮家的精彩演出。本書跟讀者分享此等彌足珍貴的經驗和體會,引領大家走進古典音樂豐富的世界,感受音樂的歷史舞臺及當今樂壇的現場氣氛,領略大師的風采。
黃牧 ·音樂 ·10.4萬字
《陜北民歌:中國民間藝術的明珠》通過不同的主題,對陜北民歌進行了邏輯嚴謹內容深刻的整理,它從歷史出發,探討陜北民謠的產生原因,對其發展和后續的特點進行了深入淺出的研究,在帶著讀者了解陜北民歌的同時,對中國歷史與陜北文化的關系做了積極的探討和思考,對中國民謠與全球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在近年來的影響做了有理有據的探究和分析。
劉育林 楊孝明 ·音樂 ·6.8萬字
本書分為上中下篇。上篇箏史探釋,講述箏的發展歷史,多為歷朝與箏相關文字記載的考證和辨析,將箏史中名器、名家、名曲故事娓娓道來,從箏樂的繁衰中一窺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看到箏人的命運、箏曲的流傳背后所顯現的社會環境變遷。中篇與下篇分別為古箏文獻史料選注和歷代詠箏文學作品選注,精選關于箏史的歷史文獻選段與文人詠箏的詩詞歌賦,其中不乏《史記》《樂書》、李斯《諫逐客書》、桓寬《鹽鐵論》等重要文獻與著名文論,以及白居易、蘇軾、晏殊等文學大家的詩詞作品。將古箏在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原始面貌完整呈現于讀者面前。
謝曉濱 姚品文 ·音樂 ·9.4萬字
曾經紅極一時的鋼琴演奏家阿爾弗萊德·布倫德爾如今走下舞臺,以十分輕松有趣的口吻向讀者講起了與鋼琴演奏相關的一些術語。在這本書里,讀者看不到術語詞典中教科書般的名詞解釋,那種音樂詞典里先解釋詞源再翻譯意思的解詞方式完全無覓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布倫德爾完全憑借自己的舞臺經歷和教學經驗,用聯想、故事、繪畫等手段告訴讀者如何用指尖和心靈去演繹晦澀難懂、抽象無形的演奏術語。盡管按照首字母順序編排,盡管看似一本術語詞典,但讀者完全可以帶著閱讀小說的心情,伴隨著午后紅茶的悠悠薄霧,在優美的音樂聲中享受一段滋潤心靈的閱讀。
(奧)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 ·音樂 ·3.6萬字
一切音聲皆含道性,道性通達一切音聲。《音聲之道》是作者對各種音樂聆聽及理解的筆記,是闡釋,也是再一次重塑音樂。作者借釋迦牟尼、老莊、耶穌的智慧,為我們闡明音樂之起源,帶我們聆聽和體味非洲歐洲原生態音樂、格里高利圣詠、非暴力的音樂作品《雨》《敦煌》、藏族歌手才讓旦的雪域天籟、搖滾音樂之父崔健、無一絲火氣的南音,一十六講內容不多,卻提供讀者以一種全新的理解音樂的心界、眼界,悟得音聲之道。
瞿小松 ·音樂 ·17.4萬字
本書是作者與畫家陳元璞關于古典音樂(主要是馬勒和肖斯塔科維奇)的一個對談錄。陳元璞自小習畫,同時浸淫于古典音樂的世界里,繪畫古典音樂畫已有二十余年,再加上其自身的特殊遭遇,使得其對古典音樂有著獨特的見解。本書通過作者與陳元璞的對談,揭示了一位有著特殊人生經歷的畫家對于古典音樂充滿個性化的解讀。
周鮚 ·音樂 ·4.3萬字
本書探索先秦諸子的多元創新的音樂思維。先秦諸子思想是中國思想史上最重要的環節,并且是東亞思想的共同基礎。先秦思想的空前成就是諸子論辯的產物,不同思想家之間的互動,正是推動先秦學術發展的真正力量。先秦音樂話語不是單線性發展,而是經歷了批判和反應、繼承和延伸以及綜合和妥協的階段,形成主干思維的動態過程。本書從先秦諸子討論的大局觀入手,探索先秦音樂論的審美術語和思維模式,接著集中討論儒家和道家的音樂思想。這兩條脈絡保持的內面張力為后世中國藝術思想提供了發展的動力。
(韓)樸素晶 ·音樂 ·9.6萬字
《流行音樂教育系列叢書:歌詞文化鑒賞教程》作者通過對自己多年創作實踐的經驗總結以及對多年來教學實踐的分析歸納,對一首好的歌詞有哪些特點、怎樣欣賞或創作一首好歌詞等問題提出了獨特見解,并在此基礎上,不斷修改、補充、完善,撰寫成一本既可作為教材、又可以當一般音樂普及讀物的圖書。
尤靜波 ·音樂 ·13.7萬字
《中國舞蹈編導形象語言研究》為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教材之一,共分為六章。第壹章,中國舞蹈的文化特質;第二章,中國舞蹈形象語言的審美品質;第三章,舞蹈形象的藝術品質;第四章,身體運動的空間時間與形象認知;第五章,舞蹈形象語言的編導教學;第六章,舞劇創作中形象語言的深化。《中國舞蹈編導形象語言研究》從中國舞蹈編導的形象語言介入,作為研究的核心,通過對舞劇《原野》《半生緣》《那個秋天里的女人——秋瑾》等著名舞蹈段落的編排手法以及技法的研究,將舞蹈創作領域中含糊其辭的觀念清晰化,以期為中國舞編導的舞蹈創作與教學奠定扎實的基礎。
吳蓓 ·音樂 ·12.7萬字
《月牙泉的故事》這個樂章,突破了人們對月牙泉通常意義上的認識,作者除了表現它的‘優美’,還有它的‘凄美’,無邊無際的沙漠下一汪與之抗爭的清泉:究竟是佛心的倒影,還是人心的楷模?一切都是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寄托。
韓蘭魁 ·音樂 ·1092字
《兒童歌曲器樂演奏啟蒙》是一套適于樂器初學者使用的簡易曲集,包含二胡、古箏、琵琶、揚琴、竹笛、鋼琴、貝司、吉他、尤克里里、薩克斯管、架子鼓共11冊,各分冊曲目以孩子們熟悉的約60首兒童歌曲編配而成,以演奏技巧的由簡到難排序。各分冊力爭選用同一批曲目,使各分冊既相對獨立,又彼此關聯。這套書的亮點在于,每首曲目均配有兩個版本的音響:一個是供演出使用的高清伴奏版;另一個是供練習使用的弱聲范唱版,隱隱的人聲在起到提示歌曲旋律作用的同時,又不會干擾跟隨伴奏練習。
尤靜波主編 ·音樂 ·2341字
《兒童歌曲器樂演奏啟蒙:琵琶》以演奏技巧的由簡到難排序。力爭選用同一批曲目,既相對獨立,又彼此關聯。《兒童歌曲器樂演奏啟蒙:琵琶》的亮點在于,每首曲目均配有兩個版本的音響:一個是供演出使用的高清伴奏版;另一個是供練習使用的弱聲范唱版,隱隱的人聲在起到提示歌曲旋律作用的同時,又不會干擾跟隨伴奏練習。
尤靜波主編 ·音樂 ·2363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