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選取了傅雷相關的評論文章以及文藝書札,涉及文學、翻譯、美術、音樂等文藝領域,集中而全面地分享了傅雷對文學作品的剖析和感悟(如《論張愛玲的小說》、《讀劇隨感》等),對翻譯工作的經驗和心得(如《翻譯經驗點滴》),對美術、音樂的梳理和欣賞(如《觀畫答客問》《藝術與自然的關系》、《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等)。
傅雷 ·藝術理論 ·16.4萬字
戈達爾之后,電影被永久地改變了。這位法國-瑞士籍導演的影片從不會讓人無動于衷,無論在影評界還是普通觀眾之中,他的頂禮膜拜者與極盡譏諷者總是旗鼓相當。本書選取兩部入門影片:作為新浪潮“宣言”的《筋疲力盡》,和標志著戈達爾作品及1960年代法國電影的《輕蔑》。詳盡分析導演在技術和風格上的選擇的同時,關注其電影敘事、段落銜接、演員拍攝及臺詞引導上的獨特方式。對于如何理解戈達爾,給予了極為有力的回答。感興趣于電影及其藝術、政治和社會可能性的讀者,也將在本書中獲得大量的寶貴信息和思路。
(法)米歇爾·瑪利 ·藝術理論 ·16.4萬字
中國藝術史的兩大敘事體例于唐宋時臻于成熟:一是借用正史體例的藝術通史,二是傳衍稗史志怪的私人藝術筆記。由于宋代及以后,以個人見聞、微觀敘事見長的藝術筆記,無論是數量,還是學術影響力,都遠超體現宏大歷史敘事意識的藝術通史。因此,通過著述家及其文本案例,追問藝術史微觀敘事勃興的現象、緣由與價值,就是重審傳統藝術史學的一個重要角度。作為著述家,米芾既參與過官方藝術通史的編撰,也因其自由、多變而具創見的五本筆記聞名于史。通過對其生平及著述的考察,米芾在宋前藝術著述的基礎上,思考藝術著述的寫作體例和藝術史論研究中的敘事對象問題,放棄了以朝代為類目、以藝術家為中心的宏觀“敘史”品評體例,逐漸建構起以藝術作品為中心的微觀“敘事”模式。
李浩然 ·藝術理論 ·16.4萬字
作者的足跡遍及奧地利著名音樂勝地,多次出席重要的音樂節慶活動,觀賞數十場各種規模形式的歌劇及音樂會,除沿途撰寫音樂旅行隨筆外,還拍攝大量照片,忠實記錄了一次次心靈怡悅之旅。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通過對音樂故地的探訪,喚起對音樂家往昔生活的追述,對音樂精神的思考,對音樂發展史的評說。
劉雪楓 ·音樂 ·16.3萬字
“迷影”的意思是對電影的迷戀,這是一種精神、信仰和忠誠。這本書講的是電影史上最重要的一些名字的故事,他們包括梅里愛、雷諾阿、朗格魯瓦、巴贊、安東尼奧尼、薩杜爾、特呂弗等等。作者認為電影史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對電影的迷戀的歷史。他根據自己在法國多年積累的資料寫成本書,講述“迷影”如何改變這個世界的電影文化。
大旗虎皮 ·媒體藝術 ·16.3萬字
傅雷先生不僅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更是一位成績斐然的文藝批評家,他在文學、美術、音樂等領域中精深獨到的見解,給后學者眾多啟示。
李云雷 ·藝術理論 ·16.3萬字
本書為“胡漢中國與外來文明”的藝術卷,圍繞“唐風胡俗與絲路藝術”專題,選擇當今學術前沿的課題,按照文化遺產的流傳線索,認真考察新近考古發掘出土的珍貴文物,以解讀“人類瑰寶”的視覺心態和圖像模式,展現出另一種不為人知的古代藝術史,從昭陵六駿源于突厥風俗到唐陵石人來源草原游牧民族,從貞順皇后石槨上希臘化藝術到“醉拂菻”的希臘酒神在中國,從歐亞沐浴遺址到燃燈胡伎石刻,都印證了中華文化的發展高峰均與外來文明緊密相連、絲絲入扣。書中收集的一組文章曾在國內外引起很大反響,受到各界關注,其突破性的探索進一步推動了經典藝術的深入研究。
葛承雍 ·各國藝術 ·16.3萬字
作為一本經典編劇理論書,本書首版于1942年,八十年來對好萊塢和百老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乃至享譽全球。怎樣判斷一個劇本好不好?埃格里創造性地明確了好劇本的三大條件:一個清晰的前提,具備三維度的角色,升級和有預示的沖突。這三條簡明扼要,直擊要害,經受住了行業實踐的考驗,備受一代代編劇和影視戲劇從業者的推崇。
(匈)拉約什·埃格里 ·藝術理論 ·16.3萬字
音樂審美充滿了神秘的色彩,音樂的審美依賴于聽覺,不受空間的制約,不像語言的聲音那樣具有約定俗成的語義指向,也不像自然的聲音那樣具有聲音與現象之間的對應聯系。在傳統音樂審美中,通常都是根據作品的特點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的課堂教學手段,音樂審美教學一般遵循“介紹、聆聽、引導、聯想”四個環節。而本書的內容在于培養學生的情緒運動能力,常態化地進入情緒運動狀態的音樂審美教學方法——深度音樂審美教學法。本書作者帶領他的學生們針對“深度音樂審美教學法”的科學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可重復性的進行了長期的數據記錄,并在書中呈現了學生們的音樂體驗實錄,這些材料彌足珍貴,也構成了本書的一個特色。
田耀農 宋艷艷 ·音樂 ·16.3萬字
《習書有法》系統梳理了張芝、蔡邕、鐘繇、衛鑠、王羲之、王愔、羊欣、蕭衍、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張旭、懷素、張懷瓘、孫過庭、蔡襄、米芾、蘇東坡、黃魯直、趙孟頫、唐寅、董其昌、吳昌碩、鄧石如、楊守敬、王昶、章太炎等歷代書法家對“筆法墨法”、“章法布局”、“學習步驟”、“審美鑒賞”、“字體書體”、“創作觀念”、“書家修養”等方面的論述,對于人們正確認識中國書法藝術史和指導書法愛好者正確、快速地練習書法均有重要的幫助
崔樹強 ·書法篆刻 ·16.3萬字
本書是一本專為狗狗攝影愛好者和養狗人士打造的實用指南。無論你是專業寵物攝影師,還是業余攝影愛好者,都能從本書中學習到如何捕捉狗狗生動有趣的瞬間,展現出它們獨特的個性和魅力。書中不僅介紹了各種相機設置、鏡頭選擇和后期處理技術,還教授如何與不同品種和大小的狗狗進行有效溝通,讓它們在鏡頭前展現出最自然、最生動的一面。本書作者凱莉?格里爾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狗狗攝影師之一,她憑借豐富的拍攝經驗和專業知識,分享了大量精彩絕倫的狗狗攝影作品。書中充滿了有趣的實例和實用技巧,旨在幫助你更好地了解和拍攝狗狗,為你的朋友和客戶帶來驚喜和感動。
(美)凱麗·格里爾 ·攝影 ·16.3萬字
本書是由王芷章的女兒王維麗及其女婿李慶元整理的,收錄了王先生的《腔調考原》《中國戲曲聲腔叢考》《清升平署曲本目錄》,以及王芷章先生從1942年到1949年長達八年的日記。其中王先生的戲曲研究論著——《腔調考原》《中國戲曲聲腔叢考》《清升平署曲本目錄》,均是在大量占有原始資料的基礎上寫成的,在當年出版后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次我們集中將其收錄在一本書中,對于今天的戲曲研究者仍具有重大的參考意義。王芷章日記記錄了他在國內戰爭時期,奔走各處、艱難困苦的生活,以及他積極參與救亡運動中表現出的愛國精神,是首次整理出版,對于系統研究王芷章先生的戲曲理論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王芷章著 王維麗 李慶元編注 ·戲劇藝術 ·16.3萬字
《音樂的歷史》評述了世界音樂史上各個時期偉大的音樂家的心路歷程。在眾多人物面前,作者按時間先后順序,以平易近人的語氣、獨特的犀利目光,對西方音樂發展歷史進行了梳理。靜心讀來,高雅的音樂,經典的旋律,名垂樂史的大師,仿佛就在你的身邊。該書邏輯和條理清晰,讀者可以讀一本故事書的狀態來品讀房龍的音樂思想,并由此大體把握歐洲音樂史的發展脈絡,知曉那些光鮮的音樂家的別樣人生。
房龍 ·音樂 ·16.3萬字
景泰藍學名銅胎掐絲琺瑯,是中國金屬工藝品中的重要一項,元代自中東傳到中國,因其在明景泰年間達到空前高峰,又多飾以藍色釉料,故得名景泰藍。這是一本關于中國近代景泰藍名作坊歷史的深度研究和樣品收藏鑒賞紀實報告,涉及天利、德成、德興成、老天利、北京工藝商局、上海土山灣工藝院、寶華生、靜遠堂、志遠堂、達古齋等作坊堂號及其他十多家中小作坊的通考。同時,對當時行業整體變遷和衰落的脈絡以及民國上海區域土山灣孤兒工藝院制作景泰藍的史實等都作了深入考證研究和分析。
周春兵 ·工藝美術 ·16.3萬字
本書精選美學大師宗白華先生“談美”經典名作33篇,分為“何處尋美”“藝術之美”“文藝美學”三輯,包括《美學的散步》《中國美學史中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中國詩畫中所表現的空間意識》等,內容涵蓋詩歌、書法、繪畫、戲曲、音樂、舞蹈、園林、雕塑、建筑等藝術門類,論述融貫中西美學,尤側重如何欣賞藝術作品,如何建立一種審美的態度,直至形成藝術的人格,堪稱“中國人的美學入門經典”。本書還配有中國古代繪畫、書法、青銅器、瓷器、玉器、園林、戲曲以及西方雕塑、各時期繪畫、建筑等插圖200多幅,直觀呈現東西方各個藝術門類的美學特點。
宗白華 ·藝術理論 ·16.3萬字
本教材針對高等院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生而編寫,系統地介紹了從事廣播劇創作工作的人員應具備的基礎知識、基本素養和技能技巧,分“廣播劇的由來與基本特征”“廣播劇創作的規律與原則”“廣播劇文本創作的核心要素”“廣播劇文本原創與改編的基本要領”“廣播劇導演的素質與職責”“廣播劇導演工作的實施”六個板塊,結合眾多廣播劇案例進行分析探討,理論與應用并重,旨在培養學生獨立創作、改編、導演廣播劇的能力。
王國臣 ·戲劇藝術 ·16.2萬字
西藏是一片神秘而壯麗的土地,這里有雄偉的雪山,這里有靜謐的藏傳佛教寺廟,這里有樸實的人民,這里有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觀,這里吸引著無數的游客和攝影人。本書的作者趙利山是知名的人文攝影師,他用十余年的時間輾轉于這片瑰麗的土地,拍攝了近10萬幅攝影作品。作者不僅為讀者提供了西藏的攝影攻略,還有他旅行途中的故事、經歷和經驗的總結。本書共分為七個章節,提供了西藏旅行攝影的攝影知識、旅行知識和當地習俗知識,還為喜愛攝影和旅行的朋友提供了人文拉薩、騎攝滇藏線、川藏北線、喜馬拉雅騎行、珠穆朗瑪風景線、阿里南線等6條經典旅行攝影線路,內容詳實而且充滿感情色彩和人文氣息,使讀者在欣賞其美麗作品的同時,仿佛與作者一起進行了一次神秘的旅行。《慢拍西藏》適合對西藏攝影旅行有興趣的攝影愛好者和旅行愛好者閱讀學習。
趙利山 ·攝影 ·16.2萬字
本書從藝術的發端講起,沿著人類藝術發展的脈絡對各類建筑、雕塑、繪畫做介紹。是西方藝術知識大眾普及讀物。
文聘元 ·藝術理論 ·16.2萬字
本書是知名設計師歷經7年沉淀的設計思路與方法論集合,其中既保留了個人的情緒與判斷,也時常回想筆者多年來對設計理解的變化。內容包括五章:設計方法、設計反思、設計觀察、個人提升、設計管理,總共65個設計師在工作、生活中必然面對的問題。當然,僅靠書籍本身只能體現作者思維的局部,僅是個人經驗的切片,所以本書后續為讀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可以與作者以及其他讀者共同探討設計之路上遇到的林林總總。本書作者是國內第一代用戶體驗設計師,所以本書最精準的讀者群是體驗設計師和交互設計師,但實際上,本書絕大部分內容適合所有設計師以及產品經理研讀。另外,即將步入社會的設計相關專業學生可以將本書作為一本從業手冊,提前了解與學校所學“略有不同”的設計知識。
周陟 ·藝術理論 ·16.2萬字
本書從虛擬現實的基礎理論出發,內容涵蓋設計藝術學領域多個專業的知識,通過具體的原創設計案例分析,在3dsMax和VRP平臺,虛擬現實交互設計的實現途徑和方法。全書共20章,其中第1、第2章為虛擬現實交互設計的理論知識,第3、第4章為三維動畫設計案例,第5~7章為工業設計和產品設計案例,第8~10章為數字媒體和藝術設計案例,第11、第12章為室內設計與空間設計案例,第13~16章為游戲設計案例,第17、第18章為環境設計案例,第19、第20章為特效設計案例。全書圖文結合、分步解析,并附有案例設計源文件和編譯程序,使各案例設計和制作通俗易懂,易于讀者學習和使用,不但可以提升其專業技能,還可以拓展其設計思維。
周曉成 張煜鑫 冷榮亮 ·設計 ·16.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