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千字文》是由南北朝時期周興嗣編纂的、由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全文四字成句,對仗工整,是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之一。中國歷史上許多名人書家書寫而傳世的很多,如智永、懷素、宋徽宗、趙孟頫等等。著名書法家韓煜先生也用其擅長的草書,書寫了千字文全文長卷。其書法線條變化多端、秀逸流暢、順其自然,筆致雄肆奇崛、峻利爽灑,起承轉合極富節奏,獨具個人風貌。
韓煜書 ·書法篆刻 ·2069字
《聞喜花饃》,從遠古時期的圖騰崇拜言起,追溯千年的傳承與變遷,描繪明清時期的輝煌,細膩地講述了聞喜花饃精湛的制作工藝和特色,記錄聞喜花饃在社會生活中的多元屬性的同時,更深入挖掘河東地域文化對其品質的獨特影響及其在聞喜社會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此外,書中引入大量與花饃相關的典故和史實,展現了獨屬于河東文化的特質和底蘊。可以說,本書是關于聞喜花饃文化的寶典,也是獨具煙火氣的河東人文畫卷,展現出非遺保護發展視野下勃勃生機的現代氣象。
吳白瑩 李莉 ·民間藝術 ·4.7萬字
本著作主要采用后結構主義符號學藝術史的理論,討論20世紀80年代中國美術發展中的“話語”與“運動”的關系。80年代美術話語的分類和傳播方式是本著作研究的重點。80年的會議和報刊雜志構成整個美術發展的公共空間,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個時期美術發展的整體走向。在這樣的公共空間中,各種話語呈現整一性關系,傳統、現代和前衛話語互相影響,構成80年代美術整一性話語的基本輪廓。其中,既屬于現代主義,又屬于前衛藝術的“理性話語”在1985年之后成為這個時代美術發展的主流。本著作從話語考古的角度,根據報刊雜志和藝術家的書信檔案,對理性話語的產生和發展進行了細致研究。
王志亮 ·藝術理論 ·13.8萬字
該圖書為現代國畫大家周昌谷先生談藝文論的編選,全書將周昌谷的書畫藝術文獻著作、講課和書信重新編選匯總,并用明志、傳承、創新、兼容、明暗、暢神、妙悟等主旨分為十四個章節,書末附周昌谷年表。全書編選嚴謹,適合國畫學習者參考研習。
盧炘編 ·藝術理論 ·7萬字
《用影像發聲的時代》是一本有關影像敘事技藝的“百科全書”。它將引導讀者在動態影像時代重塑自己的“視覺素養”,使人們在人際交往和職業生活中成為“領頭羊”。作者博古通今,從石洞壁畫開始,經由古登堡、愛迪生再到希區柯克,追溯了文字與圖像在思想表達和人際溝通上的發展演化史;作者還饒有趣味地探索了“電影神經學”這一前沿科學領域,為讀者呈現出用影像發聲的力量。在當下的多屏世界,人們要不斷提升視覺素養,結合懷疑精神和敏銳的判斷力,來評估以影像為媒介所展現出的觀點價值,才能謀得更好的生存之道。基于十幾年的影像教育經驗,作者向我們坦承,“影像語言”的習得是一個刻意練習的過程,只有通過不斷地揣摩和實踐,影像技術才能轉化成我們的“視覺素養”。如今,視覺媒體重新定義了人們在接收、表達信息方面的素養以理解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用影像發聲的時代》還是一本實用指南和教戰手冊,它不僅列舉了影像在現代商業生活中的成功和案例,還手把手地指導初學者如何進行案頭準備、腳本創作、影像拍攝和后期制作,是帶領讀者遨游多屏世界不可或缺的入門書。
(美)斯蒂芬·阿普康 ·媒體藝術 ·14.6萬字
中世紀歐洲的藝術家和匠師們留下了迄今尚無以超越的宏偉建筑和藝術珍寶。本書展現了他們的非凡杰作:從恢宏壯麗的眾多教堂,到華彩繽紛的各色掛毯,還有珍貴手稿和彩色玻璃。羅馬天主教會是最大的藝術贊助人。羅馬式和哥特式作為此一時期兩種主要風格,在教堂建筑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隨著人們信仰和崇拜方式的變化,建筑的形式也發生著有趣的演變,法國和西班牙那些朝圣之路上的教堂,足以為此提供生動的例證。以物質的恢宏來服務于精神目標的新思想,催生了眾多哥特風格的教堂,如法國的圣德尼、沙特爾和圣母大教堂,英國的坎特伯雷和索爾茲伯里。安妮·謝弗-克蘭德爾用一些重要的實例,為我們理解和欣賞羅馬式和哥特式藝術鋪就了道路。
(美)安妮·謝弗—克蘭德爾 ·收藏 ·5.5萬字
2020年是一個特殊且復雜的年份,“記錄”成為了這個時代的關鍵詞。《2020·逆光》由著名紀錄片出品人、制片人、導演、攝影師洪海先生主編,選取了6位在2020年,向生活“逆行”的人,他們中既有奮戰在一線的醫生,也有研究病毒的科學家、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家,還有立志紀錄時代的紀錄片導演。在這本Mook中,這些被紀錄的人物不只是單薄的符號,而是一幅幅動人的攝影作品與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故事,在圖像與文字之間,力圖呈現一個鮮活且完整的人物畫像。在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的時刻,他們逆行的勇氣與行動值得被時代所銘記。
洪海 ·攝影 ·4.1萬字
王世襄(1914—2009),著名文物專家、學者、收藏家。畢生致力于書畫、明清家具、漆器等傳統文化的收藏整理、保護與研究。王世襄自幼在濃郁的藝術世家深受傳統文史熏陶,父親就曾受聘故宮博物館研究員,母親金氏家族更是京派繪畫的旗幟。王世襄夫人袁荃猷的剪紙藝術創作極富特色,同時也為王氏文物研究作出了有力支持。全書十章共分上下兩編,上編主要介紹王氏祖父、父親、母親、舅公、妻子等人的藝術修養,下編則專門介紹王世襄本人的藝術收藏與研究成果。
張建智 ·藝術理論 ·9.1萬字
《寫意山水有問必答》系中國畫技法有問必答叢書之一。本冊介紹了寫意山水技法和碰到的百余個疑難問題。介紹了中國傳統山水畫得基本形式和具體表現方法,如樹木法、墨法、筆勢、山石法、皴法、云水法等。本書圖文并茂,內容豐富,本著“取法乎上”的精神,闡述傳統基本技法以及如何摹寫宋元山水畫大家名作,解疑排難,除了分步驟介紹了山水的畫法步驟及畫理外,另附有獨立成幅的示范圖。除此之外還詳細地敘述了山水畫的筆墨、審美標準、基本風格、表現技法等,簡明實用,十分適合初學者學習參用。
孫信一 ·繪畫 ·2萬字
車帝麟是書壇記者,他是中國書法網的壇主,為報道書法篆刻活動,做“空中飛人”,忙得不亦樂乎,他通過多年書法媒體的工作,熟知當代書壇動態,與書壇各類人士多有交往。本書為車帝麟所記述的當今書壇趣聞一千條,內容或涉及書法創作,或記錄有關書家的生活趣事,亦有其平日所見有關文字書寫的錯誤。本書通過幽默詼諧的行文,記述了書法家藝術、生活的另一面,同時也隱射了當代書壇所存在的問題,可稱一部當代書壇鮮活的資料匯集。
車帝麟 ·書法篆刻 ·11.3萬字
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戲劇借鑒吸收了種種其他藝術元素,在幾千年里演化出各種各樣的形式,如今依舊繁盛不衰,豐富著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戲劇的起源為何?如何定義戲劇?它與宗教有著有什么樣的關系?今日的戲劇又演出了怎樣的新的文化內涵?戲劇研究專家馬文·卡爾森在這本小書中以清晰的脈絡和生動的細節,在極大程度上呈現了戲劇這門藝術的全貌,帶你領略戲劇的迷人之處。有史以來戲劇一直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從木偶戲到啞劇到街頭表演再到現代劇場,這種復雜的藝術借用了各種其他藝術形式,如舞蹈、文學、音樂、繪畫、雕塑和建筑等,并將人類活動和人類文化的方方面面都納入其創作。在本書中,戲劇研究專家馬文·卡爾森縱橫幾千年,帶領我們了解世界各地的各種戲劇形式是如何演化并流傳至今的。此外,他還將戲劇表演與戲劇文本加以區分,探討了兩者之間的關系,并對戲劇藝術家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做了一次引人入勝的探索。
(美國)馬文·卡爾森 ·戲劇藝術 ·7.5萬字
《上街》收錄了作者夏佑至近百幅攝影作品,以及眾多關于社會、城市、歷史、文化的小文章。這本書中有你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馬路上席地睡覺的建筑工人,小區里面仰頭看報覽的老人;年輕人穿著學士服和與之完全不匹配的運動鞋拍畢業照,新人擺出略顯造作的姿勢和表情拍婚紗照。也有你或許從未注意的日常事物背后的人類觀念與社會變遷:坐便器與蹲便器背后,隱藏著人關于何謂現代的判斷;植被與城市,看似處于靜態,在人類的歷史上,其各自的領地卻總是此消彼長。這些圖像和文字,彼此平行又可相互對比,恣意地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與情感,同時引領觀眾進入廢墟與城市,進入包含隱喻與象征的人類學田野,進入處處微妙的人類社會。
夏佑至 ·攝影 ·7.3萬字
《紫竹齋藝話》是林岫先生書畫藝術隨筆的集結,內容涉及書畫藝術、詩詞文學、文史掌故等諸多方面。作者文史修養深厚,又能貫通古今,對當代書畫界現象更有獨特的觀察與思考。作者對書畫中的詩詞、掌故信手拈來,文章清新雅逸,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向讀者展現了文史視角中的書畫藝術,對書畫、文史愛好者提高文史、藝術修養極有裨益。
林岫 ·藝術理論 ·12.4萬字
《名家:沙孟海·李可染·黃賓虹》由中國美術學院、中國書畫名家館聯會、上海書畫出版社共同推出,定位于中國近現代書畫名家的研究,這三家機構一為高等美術學府,二為博物館殿堂,三為專業美術出版社,三家聯合出版《名家》,面向的是大眾讀者及美術愛好者,推介近現代美術史上最重要的名家大師,展示他們的優秀作品、今人對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以達到力行美育的目的。
盧炘 楊振宇主編 ·藝術理論 ·11.1萬字
創造力從哪里來?創造力如何培養?腦中的創意如何實現落地?AI會代替沒有創造力的人類嗎?這些創意工作者苦苦思索的問題,本書將提供靈感與參考。美國藝術和設計教育領域領航人物洛恩·M.布克曼20余年行業觀察與經驗總結。曾擔任戲劇導演、作家、戲劇文學教授和全球公認的“設計學院中的哈佛”——藝術中心設計學院院長的洛恩親手執筆,破解創造力、靈感與執行落地的密碼。創造力并非是靈光一現的魔法,而是能夠通過訓練習得。全書以具象的方式揭示創意的實現過程,顛覆了關于天賦和天才的流行觀念,作者走訪50余位創意工作者,涵蓋小說家、編劇、設計師、短片導演、建筑師、裝置藝術家、作曲人、策展人……通過大量采訪實例,見證和理解創意的誕生與實現過程。
(美)洛恩·M.布克曼 ·藝術理論 ·14.2萬字
本書是復旦大學物理系退休教授王公治集半個世紀的個人研究之心得。本書目的是討論書法中存在的至高要義,即筆法。他以用筆和筆勢這兩個要素來闡述這個要義。以三件存世有爭議的唐代書跡來引出話題,辨析道理。本書附錄中還介紹了孫過庭《書譜》,并從筆法角度加以分析。《絢爛的唐代筆法》一書是王公治先生經過數十年思索與實踐摸索后,在耄耋之年寫下的著作。與一般的書法理論類文章不同,此書緊密結合了一個書法愛好者多年實踐后的心得和感悟,深入淺出地對三件有爭議的唐代墨跡或拓本進行了細致討論,行文中帶有嚴謹的科學研究的法度。本書對書法理論研究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王公治 ·書法篆刻 ·8.9萬字
本書是艾柯論述中世紀美學理論、審美體驗和藝術實踐的作品。中世紀之美在艾柯筆下呈現出自成一體的活力,它繼承了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傳統,在教條的思想環境中悄然演變,直到發展出成熟且具有批判性的觀念體系,對現代所繼承的傳統做出了基于中世紀視野的修正。艾柯的論述從中世紀文本中汲取了神學、詩學、神秘主義、柏拉圖主義的思潮,他探討的藝術作品涵蓋了教堂、雕塑、珠寶、繪畫、音樂和古抄本。經過艾柯的解讀和闡釋后,中世紀的美學思想和藝術作品流溢出一種原始和獨特的美感,它的縝密性和普適性直至今天都能夠在我們身上激發出新鮮的見解。
(意大利)翁貝托·艾柯 ·各國藝術 ·9萬字
張立辰先生是國內一流中國畫大家,轉精花鳥畫。此次課徒稿為張先生近年所做24幅花鳥畫課徒稿。擬以小四開,原色影印,以供讀者學習臨摹。張立辰先生自幼愛畫,于徐州三中讀書時得李雪鴻先生美術啟蒙。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院),受教于潘天壽、吳茀之等名師。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花鳥畫工作室主任,中國畫系主任,院學術委員會常委,院高級職稱評審委員,中國畫學科委員會主任;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美術學院榮譽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全國美展、全國青年美展、金陵百家畫展評審委員,杭州中國畫雙年展、全國藝術創作研究終身成就獎藝術委員等職。
張立辰繪 ·繪畫 ·1053字
本書從王鐸的書法研究入手,探討晚明時期中國書法之演變。王鐸意欲借復古而創新,調和王羲之的側棱用筆和精細細節,與張旭的中鋒行筆和雄闊氣勢。全書由七篇長文組成,在整個晚明文化的時代背景中,討論了王鐸書法線條的形態、來源,以及他與同時代書法家的對比。同時,作者還對張芝、王羲之、王獻之,以及張旭、懷素、顏真卿、米芾、黃庭堅、董其昌等中國歷史上眾多書法大家的風格特點,進行了詳細的解析,并匯集了大量藏于海內外難得一見的書畫珍品。
(美)張以國 ·書法篆刻 ·10.2萬字
“經典碑帖全本放大”叢書是針對書學者對經典碑帖放大臨摹學習的需要策劃的一套書法字帖。本叢書不僅甄選古代經典碑帖傳世善本,原色放大,纖毫畢現,更好地呈現碑帖書寫細節,而且對碑帖整體呈現也作了精心編排,使讀者對碑帖全貌形成豐富清晰的認知。本叢書采用中式翻身的傳統模式,給予讀者古色古香的讀帖臨習體驗。《曹全碑》是“經典碑帖全本放大”中的一本。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 ·書法篆刻 ·1810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