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全面鋪開論述《老子》八十一章,以問題為主題,諸如老子的宇宙論與本體論、治國論、思想方法、清靜論、自知論、天道與人道論、人與自然的關系、德性論、觀的藝術等,力圖發前人之所未發,達到一個有深度的解讀。作者在解讀《老子》這本書的過程中,也有自己的看法:第一,讀《老子》,需要歷史的同情,盡力置身于老子的時代,還原老子的生存處境,“在場”看老子;第二,需要用現代的眼光看老子,他的這本書不只是寫給他那個時候的人讀的,他想留給后人,留給千秋萬代的后人,現代人讀它會有現代感;第三,需要盡可能地關注前人的研究,兩千年的研究,也就是兩千年智識的沉積,仁者智者各有所見,哪怕偏頗,也能給人啟發。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在行文方式上,本書文字力求簡易通俗、深入淺出,對于一般讀者來說,只要閱讀正文就能理解,但要尋根問底,則需要參閱注釋,著意玩味,反復斟量。
·20.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