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當代STS的學術圖景中,行動者網絡理論無疑是最為重要的理論資源之一。因此,這一理論也成為近十年來國內學術界集中關注的焦點。本文集將聚焦國內學術界對行動者網絡理論的研究,分別按照行動者網絡理論的哲學基礎、行動者網絡理論的邏輯架構、行動者網絡理論與科學技術哲學、行動者網絡理論的應用性研究等專題,組織國內相關優勢研究力量,完成書稿撰寫。該書將會對國內學界有關行動者網絡理論以及STS的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劉鵬主編 ·理論流派 ·21.9萬字
《實用性思考的藝術》從“思考的行為”“思考的藝術”“思考的目的”三個方面來將剖析思考的本質及其要旨,從而指引人們更好地思考,換一種思路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問題。本書清晰明朗,極為有料,是一本改善思維、改善人生的思考藝術佳作。
(美)小理查德·威爾 ·理論流派 ·11.9萬字
本書以公共空間為核心剖析了漢娜·阿倫特政治行動、政治倫理思想與“公共空間”的關系,考察現代社會公共空間衰落的原因,探討重建交往政治的可能性,較為全面地闡釋了阿倫特政治哲學的基本面向,對于深化國內學界對阿倫特政治哲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孫磊 ·理論流派 ·23.7萬字
《宋明哲學的本質》是岡田武彥畢生研究宋明哲學的總結性著作。儒學經戰國到宋初約一千五百年的發展,終于誕生了新儒學,即宋明理學。從宋學的唯理思想,到明學的唯心思想,再到復古學的唯氣思想,宋明理學六百多年的展開,不僅是一場儒學變革,更是一場深刻的時代精神變革。岡田武彥指出,宋明時代精神從唐代的外觀、包容、感性一轉而變為內觀、知思、抒情,在哲學、詩歌、書法、繪畫、陶瓷等領域呈現出內觀、格物、簡素、古拙、藏五種特征。特別是揭曉事物根本存在和價值意義的理學,打破了漢唐經學的桎梏,超克了佛、老的虛弊,奠定了宋明時代精神文化發展的基礎。本書融合哲學史、思想史、文化史、社會史,為理解宋明理學的時代背景及其精神本質,開辟了廣闊的視野。
(日)岡田武彥 ·理論流派 ·20.7萬字
本書是資深儒家學者邵逝夫先生最新關于陽明學的講義稿,綜合大量史料和古今研究成果,分為立志、龍場悟道、的見良知、事上磨練、隨順良知、純然良知六講,將陽明先生一生的經歷和學問做了非常詳盡和條理化的講述,尤其注重從儒學在心學這個向度的解析。與已有諸多有關著述不同的是,作者緊扣陽明先生學問“致良知”“知行合一”兩大核心精神,以自身的修身工夫為出發點,兼顧歷史學和哲學兩個領域,力求從陽明本身談陽明,不生枝節,不以概念視人,格外著力于陽明學“修身”層面的進路,將陽明一生六個階段的學問進境和具體修身工夫講述得十分透徹,對當今陽明學熱潮下忽視修身工夫的根本弊端,起到了彌補作用。全書結構嚴謹,語言流暢易懂,相信會對今天有志于身心提高的學習者有很大的助益。
邵逝夫 ·理論流派 ·16.3萬字
本書分為思維與語言關系研究、認識與真理關系探析、學術研究與學術創新三大專題,書中從發生學的視角提出了人類思維的發生先于語言的獨到見解,進而闡明了語言對人類思維發展的促進作用;探討了真理與認識的關系和真理有無階級性問題。闡明了真理,包括相對真理均不包含錯誤。用真理的科學性論證了任何真理,包括社會科學的真理都沒有階級性;從哲學的角度論述了獨立思考之于學術創新的重大意義。
張浩 ·理論流派 ·30.9萬字
編輯本論叢,旨在加強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傳承與發展。收入本論叢的書目,都是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退休老教授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既有關于“史”的研究,又有關于“論”的研究;既有關于基礎理論的研究,又有關于重大現實問題的研究,涉及的領域和內容非常廣泛,為本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厚實的基礎。這些成果是這些老教授長期研究的真實記錄,是他們探索軌跡的生動描繪,共同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絢麗畫卷,為弘揚和發展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傳統發揮了重要作用。
李清崑 ·理論流派 ·29萬字
本書脫胎于復旦大學的課程“朱子學與陽明學”,又借鑒了日本“文庫本”中島田虔次《朱子學與陽明學》、小島毅《朱子學與陽明學》等的寫法,結合思想史與哲學史,用“十講”的容量,介紹了以朱子學和陽明學為代表的宋明理學,其產生的思想背景、社會背景、問題的源流、義理脈絡以及大致的發展過程。
吳震 ·理論流派 ·23.8萬字
布魯諾(1548-1600)是意大利杰出的思想家、哲學家,他在反對封建神學的斗爭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自然哲學。本書是其全部對話集中最有影響力的核心著作。本書基于哥白尼學說,系統批判了亞里士多德的地心說——有限宇宙論,并根據當時自然科學成果,從哲學上論證和闡發他的無限宇宙論:宇宙是一,而眾世界是無數;每個世界有中心,而無限宇宙無中心;強調宇宙的無限性、宇宙結構的同質性以及宇宙物體運動源于內在本質的普遍性。布魯諾的宇宙論盡管存在某些揣測和錯誤,但在人類認識自然的道路上,就其宇宙論的實質對整個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確實具有不可磨滅的啟迪和昭示作用。
(意)喬爾丹諾·布魯諾 ·理論流派 ·9.9萬字
作為當代最有影響的哲學家、思想家之一,福柯畢生關切主體的命運。如果說亞里士多德宣稱“人是政治的動物”,那么福柯則認為“人是政治生命體”。福柯政治哲學論述西方政治技術發展過程中個體主體與政治權力、主體自由與國家治理之間的關系問題,探討18世紀下半葉前后出現的對個體身體進行戒訓的“解剖-政治”(l’anatomo-politique)與對整體人口進行調節的“生命-政治”(labio-politique)這兩種前后相繼又相互對照的政治技術之運行機制及其對主體之被動構成和主動反抗所產生的多重效應。如果說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是為了評估人的認識能力,劃定理性的合適界限,那么,福柯從事政治理性批判則是為了考察治理者的治理能力,剖析治理的合理性、合理化問題,限定治理的適度范圍。福柯對國家、階級、權力、自由、啟蒙、治理等重要政治哲學問題都作了極具啟發性的創新思考。《從“解剖政治”到“生命政治”:福柯政治哲學研究》一書力圖凸顯福柯政治哲學所具有的哲學、歷史和政治三者高度統一的整體理論特點,揭示福柯不同于柏拉圖、馬基雅維里、霍布斯、盧梭、馬克思、韋伯、奈格里、阿甘本等人的思想理論特色。
莫偉民主編 ·理論流派 ·22.6萬字
形而上學問題是西方哲學中的核心問題,深入研究形而上學問題無論對理解西方哲學還是對研究中國哲學以及當代中國哲學的學科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本書以梳理形而上學的歷史演變為主旨,概述了形而上學的概念、問題和歷史演變,分別討論了柏拉圖的形式論、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中世紀的形而上學、近代早期哲學中的形而上學、康德對形而上學的貢獻、黑格爾與古典形而上學的終結、20世紀語言哲學視野下的形而上學、海德格爾與形而上學以及形而上學與后現代主義,大體上概述了形而上學在西方哲學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征和表現形式,并且重點分析了在形而上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哲學理論,比較全面地梳理了形而上學的歷史演變過程。
張志偉 ·理論流派 ·25.6萬字
本書是德國藝術史家格羅塞的重要著作,作者在書中提出了社會的經濟組織和精神生活之間,尤其在藝術方面存在著一種密切的相互關系這樣一種主張,并探討了原始藝術變遷的心理和經濟基礎。本書譯者蔡慕暉是陳望道先生的夫人,是專攻藝術的學者。中譯本初版于1937年由本館出版。
(德)格羅塞 ·理論流派 ·14.8萬字
《馬基雅維里主義》主要內容:我館歷來重視移譯世界各國學術名著。從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譯出版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前的古典學術著作,同時適當介紹當代具有定評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賴著譯界鼎力襄助,三十年來印行不下三百余種。我們確信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夠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些書籍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本過去以單行本印行,難見系統,匯編為叢書,才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于研讀查考,又利于文化積累。為此,我們從1981年至2000年先后分九輯印行了名著三百六十余種。現繼續編印第十輯。到2004年底出版至四百種。今后在積累單本著作的基礎上仍將陸續以名著版印行。由于采用原紙型,譯文末能重新校訂,體例也不完全統一,凡是原來譯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舊,個別序跋予以訂正或刪除。讀書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確的...
(德)弗里德里希·邁內克 ·理論流派 ·39.1萬字
王學不是“陽儒陰釋”,而是儒學的一種新形態;它與佛教禪宗相似或相同是因為兩者都把“道”內在化了。同時,它也不是“儒體佛用”,確切地說,它是“儒因佛緣”,即它是在“成為圣人”這一儒學的動因中生發出來的,佛教因素在其形成過程中只是起了助緣的作用;經過改造的佛教因素成為王學的有機成分,但不是核心要素。
熊貴平 ·理論流派 ·27.9萬字
《歷史唯物主義視閾中的社會活力研究》對中國社會涌現出來的各種與社會活力相關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了全面梳理,探討了社會活力發展的邏輯必然性,并且從政治、經濟、文化、生態及日常生活五個向度深入分析當代中國社會活力的現實境遇,探討建構社會活力的目標及路徑選擇。尤其結合中國城鎮化的現實境遇,對城市空間及其演進的動力機制—城市活力作了深入探討。
董慧 ·理論流派 ·23.9萬字
本書是一本專題論集,主要圍繞法蘭克福學派,以知識分子與大眾文化為問題框架展開相關思考。全書主要由三輯內容組成:第一輯名為法蘭克福學派再思考,是對法蘭克福學派及其成員阿多諾、馬爾庫塞等人的拓展性研究;第二輯名為法蘭克福學派與中國,是對法蘭克福學派理論旅行到中國之后的影響研究;第三輯名為在法蘭克福學派的視角下,是對與法蘭克福學派有關聯的本雅明、薩特或無關聯的毛澤東、伯明翰學派等方面的平行研究。本書中西結合,視野開闊,資料扎實,論述深入,是一本很見功力的學術著作。
趙勇 ·理論流派 ·35.3萬字
雖然平等主義在當代社會已經深入人心并成為具有支配性的正義觀念,平等也被看作是最流行、最重要的分配正義原則,但是這些都不是沒有爭議的。關于平等的爭議既存在于平等主義的內部,也存在于它的外面。內部爭議的核心問題是“什么的平等”,即平等主義者所說的平等是指什么?外部爭議的核心問題是平等的規范性,即平等主義如何能夠得到證明?本書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和研究。
姚大志 ·理論流派 ·33.6萬字
后現代主義是西方最流行的社會文化思潮之一,也是各種新型社會理論和當代藝術創造的哲學基礎。它以多樣表達形式和不確定的概念游戲,一方面對啟蒙以來的現代性進行尖刻的批判和反省,揭示了現代資本主義的內在危機的深厚思想根源,另一方面同時提出別出心裁的創造性思路,主張否定傳統價值和道德,把“解構”當成創新本身的重要途徑,從而為新社會埋下潛在的危機種子。對于后現代主義的悖論性,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流暢文字,一方面對后現代主義基本概念及其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進行分析,另一方面又結合當代社會和文化的特征,分析后現代主義的現實意義及其潛在矛盾性。《后現代論》是作者根據自身親歷并在西方國家就地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寫出的,它有利于高等院校師生、研究人員及一般讀者從新的角度全面了解后現代主義的內容及其意義。
高宣揚 ·理論流派 ·48.4萬字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宣傳思想和意識形態工作,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在此基礎上,本書在堅守黨的意識形態陣地,突出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挑戰和問題,指明意識形態工作必須堅持的正確方向方面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王偉光 ·理論流派 ·2萬字
大致說來,本書所研究的范圍是公元前第一千年中間的印度思想。尤其是其中在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這約五百年中的印度哲學學派及思想潮流。可以分出幾大潮流。正統婆羅門的潮流。此思潮的成果便是附屬于吠陀文獻的三經書——所謂的天啟經(Srauta-sutra)、家庭經(Grhya-sutra)以及法經(Dharma-sutra)。此等潮流既是對古代婆羅門教之總結,也是吸取其中種種宗教因素后的發展。因之古代思想觀念成為了后來婆羅門教各派別的肇因及基礎。大型敘事史詩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中即往往可見各種思潮觀念的表現。正統哲學的潮流:此思潮遠紹于梨俱吠陀時代的哲學思想,近則直承奧義書之氣運。其研究萬有本源及種種現象元素之成立,使成立為系統化之觀念體系。所謂印度哲學諸派大抵可以視為此潮流的產物。非吠陀的潮流:于此方面,建設有成就者,正是耆那教(Jaina)與佛教(Buddhism)。此二者中,佛教貢獻最是偉大,終成全世界之光明燈塔。三種思潮有先出后來的順序。但都大約在奧義書時代的末期的二三百年。本書所謂的六派即是:前彌曼差派,略為彌曼差派。其系統完成者為齋彌尼。后彌曼差派,亦稱吠檀多派。其系統完成者為跋達羅衍那。僧佉耶派,也稱數論派,其開祖是迦毗羅。瑜伽派,系統完成者是波檀迦梨。吠世師迦派,亦稱勝論派,系統完成者為迦那陀。尼夜耶派,亦譯正理派,其開祖為喬答摩。本書分門派各各研究與介紹了六派的經典、思想、及與宗教立場。呈現了古代印度社會的哲學思想全貌。
(日)木村泰賢 ·理論流派 ·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