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現象學視域中的東西方心性思想研究
會員

《現象學視域中的東西方心性思想研究》以心性問題為主題,以現象學為研究視角,收集了19篇專題文章。其中,包括9位中國學者的11篇論文:陳立勝討論儒家思想,特別是王陽明哲學的4篇論文。中國臺灣學者李明輝1篇論文《再論牟宗三先生對孟子心性論的詮釋》。上海古籍出版社劉海濱1篇論文《“致”良知與“信”良知——良知教的實修方法及其難點》。倪梁康1篇《觀·物——唯識學與現象學的視角》。張衛紅1篇《良知與自證分——以王陽明良知學為中心的論述》。張祥龍1篇《良知與孝悌——王陽明悟道中的親情經驗》。青年學者張任之、鄭辟瑞、朱剛各1篇論文。3位外國學者的5篇論文:瑞士現象學家耿寧2篇論文《人的平等》(討論平等與共同體),《什么是倫理上的惡》。韓國國立首爾大學哲學系教授李南麟2篇論文《革新倫理學:胡塞爾和孔子》《論由丁若鏞與費希特的對話所展顯的道德本能現象學》。瑞士伯爾尼大學哲學系教授馬愛德(EduardMarbach)《胡塞爾的發生現象學轉向——其方法在應用現象學中的可能性與局限性》。這些論文主要涉及中國哲學特別是儒家心性哲學與現象學的比較研究、中國佛學與現象學的對比研究,集中代表了中外心性現象學研究的最新趨勢。

倪梁康 張任之 ·理論流派 ·28.3萬字

沉默與語言:梅洛-龐蒂表達現象學研究
會員

本文發掘梅洛-龐蒂變化、發展幅度很大的哲學思想的內在脈絡和動力,認為從知覺世界到文化世界的過渡問題,使表達問題成為其哲學發展的一條重要線索,從而為把他的哲學理解為一個連貫的整體提供一個思路。以此為基礎,本文通過闡述他早期身體姿勢表達理論、中期言語現象學和表達的文化現象學以及晚期存在論通過可逆性概念對經驗自身表達問題的重新論述全面深入地探討了梅洛-龐蒂的表達現象學。本文試圖揭示梅洛-龐蒂表達現象學中蘊含但卻未充分發展的那些思想要素,如從原初的表達現象出發,可以很好地說明思維與言語的關系及二者的同一性問題;從人類的視覺、觸覺表達系統與言語表達系統的等價關系出發,為探討聾啞人的思維和動物有無思維的問題找到一個著力點和指引的方向;言語表達是一個具有多方面綜合功能的活生生的整體現象,對其做現象學的考察可突破意識哲學的樊籬,與先驗哲學和實證主義相區隔。本文還試圖將梅洛-龐蒂的表達現象學放入現代西方哲學語境中加以審視,認為它回應了整個現象學運動對原初經驗的關注,同時應和著分析哲學對日常語言和言語行為理論的探討,表明對言語表達的現象學分析可以克服將言語化簡為語言,并單純地對語言做結構和邏輯分析的不足。

唐清濤 ·理論流派 ·21.9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义乌市| 磐石市| 海安县| 进贤县| 峨边| 钟祥市| 兖州市| 刚察县| 清镇市| 鲁山县| 屏山县| 淳化县| 观塘区| 邵武市| 额敏县| 北安市| 永城市| 封开县| 自贡市| 疏附县| 阜阳市| 河池市| 永济市| 莱西市| 台南县| 雷州市| 望城县| 叙永县| 望江县| 平顺县| 沙坪坝区| 嵊州市| 濉溪县| 藁城市| 措美县| 临沧市| 绥棱县| 平顶山市| 丰县| 盐城市| 万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