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研究》是一本晦澀然而又十分重要的哲學著作,它集中了維特根斯坦長期哲學思考的成果,也是他細心編輯、編排過的一本書。為了方便廣大讀者閱讀和理解《哲學研究》,本書力圖逐句逐段地解釋該書中的難點,厘清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給出維特根斯坦的運思過程,幫助讀者弄清楚主題之間的過渡。同時,本書還力圖幫助讀者區分開“維特根斯坦自己”和“對話者”,呈現二者的對話過程,并對維特根斯坦的前后期哲學作出述評。
樓巍 ·理論流派 ·28.2萬字
為什么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在去世兩千余年后依然是家喻戶曉的名字?對于近現代的一些哲學家,我們也可以提出相似的問題。本書為回答此問題提供了開端。回歸哲學本質,作者與當代領銜哲學家展開對話,對談西方哲學史上那些最偉大的哲學家,闡述每位哲學家的研究進路、關注問題、遺留問題及產生的影響,開啟進入西方哲學史及偉大心靈之門,去探究哲學是什么、古往今來的哲學家研究的基本問題有哪些。更重要的是,在哲學家清晰的描述中看到人類生活的多樣和豐富,在想當然中看到問題所在,獲得關于我們自身、想象力和可能性的理解,以及微末之事的拯救力量。
(英)布萊恩·麥基 ·理論流派 ·23.6萬字
形而上學問題是西方哲學中的核心問題,深入研究形而上學問題無論對理解西方哲學還是對研究中國哲學以及當代中國哲學的學科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本書以梳理形而上學的歷史演變為主旨,概述了形而上學的概念、問題和歷史演變,分別討論了柏拉圖的形式論、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中世紀的形而上學、近代早期哲學中的形而上學、康德對形而上學的貢獻、黑格爾與古典形而上學的終結、20世紀語言哲學視野下的形而上學、海德格爾與形而上學以及形而上學與后現代主義,大體上概述了形而上學在西方哲學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征和表現形式,并且重點分析了在形而上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哲學理論,比較全面地梳理了形而上學的歷史演變過程。
張志偉 ·理論流派 ·25.6萬字
本書是一本專題論集,主要圍繞法蘭克福學派,以知識分子與大眾文化為問題框架展開相關思考。全書主要由三輯內容組成:第一輯名為法蘭克福學派再思考,是對法蘭克福學派及其成員阿多諾、馬爾庫塞等人的拓展性研究;第二輯名為法蘭克福學派與中國,是對法蘭克福學派理論旅行到中國之后的影響研究;第三輯名為在法蘭克福學派的視角下,是對與法蘭克福學派有關聯的本雅明、薩特或無關聯的毛澤東、伯明翰學派等方面的平行研究。本書中西結合,視野開闊,資料扎實,論述深入,是一本很見功力的學術著作。
趙勇 ·理論流派 ·35.3萬字
布尼茨的形而上學早期研究(1686—1697)與后期研究(1702—1716)是萊布尼茨形而上學思想統一發展過程中的兩個重要要階段,如果說早期是萊布尼茨形而上學體系形成和逐步充實和系統化的階段的話,后期便是萊布尼茨形而上學體系廣泛應用并進一步充實和系統化的階段。本論文集收入萊布尼茨短篇論文11篇,旨在展現萊布尼茨形而上學體系初步形成和逐步充實和系統化這一早期萊布尼茨形而上學的演進過程。這11篇論文又被細分為兩個部分。其中前面7篇論文,從《形而上學談》到《形而上學綱要》著重闡述的是萊布尼茨的個體實體及其相互關系的學說,其最高成果為萊布尼茨的前定和諧系統以及充足理由原則的提出和闡釋。如果說這7篇論文處理的是有關第一個哲學迷宮的問題,即實體學說或思辨哲學問題的話,那么,后面4篇論文處理的便是有關第二個哲學迷宮的問題,即自由和必然的關系問題或有關實踐哲學的問題,后者廣泛涉及可能性與現實性、偶然性和必然性、理性與意志、必然性與自由的辯證關系,其最高成果是提出了“自由=自發性+理性”這一自由公式。
(德)萊布尼茨 ·理論流派 ·31.4萬字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全面系統介紹和研究后現代哲學思潮的學術專著。作者從總體上把后現代哲學思潮概括為一種開放、多元的思維方式。在此背景下,對作為后現代哲學思潮重要組成部分的非哲學、非中心主義、反基礎主義、非理發玉義、后人道主義、解構主義、后現代解釋學、多元主義方法論、后現代哲學史編纂學、后現代美學等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和評價。為了彌補初版的不足,使國內讀者對今日西方正方興未的建設性后現代主義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在此方正方興未艾的建設性后現代主義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在此增補本中作者特意增加了建設性的后現代主義、斯普瑞特奈克的生態后現代主義、懷特海的后現代哲學三間內容,以期讀者對后現代哲學的全貌能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王治河 ·理論流派 ·25萬字
分析哲學是20世紀最主要的兩大哲學流派之一,自摩爾、羅素以來,大師輩出,經典產品層出不窮,可以說,整個改變了西方哲學的面貌。本書是探討20世紀分析哲學的一部巨著,作者是著名的分析哲學家,在書中詳盡地考察了從摩爾、羅素、維特根斯坦到蒯因、克里普克等大師的哲學思想,對其在哲學史上的主要貢獻做了極其精彩的分析,對其論證中的不足同樣做了犀利的批評。分析傳統的出現,部分源自對十九世紀形而上學觀念論的回應,部分源自邏輯的新發展、邏輯與數學的關系以及邏輯在理解和闡釋語言意義中的作用。最初,邏輯和語言中的新旨趣集中在對重要概念的分析上,以期找到解決傳統哲學問題的新方案。但不久之后,占據主導地位的分析哲學家開始相信,邏輯上的和語言上的新技術需要一種新的哲學觀念,那些在過去由不可解的、最終說來是誤解性的問題所產生的無休止的辯論,將被富有成效的、系統性的哲學探究所取代,這些探究所針對的問題雖然具有挑戰性,但完全是可理解的并最終可解決的。然而,人們很快就發現這種宏大的轉變不會成功,因為二十世紀三十和四十年代的哲學家用他們精確的分析技術證明,哲學的這種轉變將會面臨無法修復的缺陷。第一卷講述的正是上述故事。
(美)司各特·索姆斯 ·理論流派 ·28.6萬字
本書是黑格爾的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原書在1831年黑格爾死后出版,共三卷。中譯本分四卷出版。
(德)黑格爾 ·理論流派 ·25.2萬字
陽明學是中國哲學史和宋明理學專題研究中的大宗顯學,每年都有數部研究專著問世。三聯曾出版過陳來先生的《有無之境》這部當代陽明學的奠基之作,還有張衛紅有關陽明后學(如羅念庵)的研究,以及溝口雄三有關日本陽明學的研究,秦家懿的《王陽明》和杜維明的《青年王陽明》更是三聯的常銷書。陳立勝先生的《入圣之機》是近年陽明學研究的力作。陳先生由現象學返歸宋明理學和儒家修身學,從比較宗教和比較哲學的視野對陽明學有別具一格的深入理解和闡釋,曾出版過廣受好評的《“身體”與“詮釋”:宋明理學論集》與《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前者處理陽明的“親民論”和“四句教”問題,后者則處理陽明的“萬物一體”論。
陳立勝 ·理論流派 ·24.6萬字
《辯證法導論》在阿多諾1958年的課程基礎上編輯而成,它標志著阿多諾首次正面思考和探討辯證法這個主題。在本書中,阿多諾以自由和即興的風格澄清了辯證思維的中心議題,例如“概念的運動”“規定了的否定”和“辯證矛盾”等的意義。這門課程的思想內容雖與《否定的辯證法》相近,但它并不預設任何哲學傳統知識,而且其講課風格較易被讀者接受,可以作為《否定的辯證法》的預備性讀本。在這本著作中,不僅辯證法的核心人物如黑格爾、馬克思等哲學家的文本得到了細致的分析,而且阿多諾還勾勒出辯證法與本體論、實證主義等思潮對立的立場,并將批判特別指向了當代資本主義世界的分裂和痛苦。本書可被視為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的最初起點。
(德)阿多諾著 (德)克里斯托夫·齊爾曼編 ·理論流派 ·23.9萬字
本文發掘梅洛-龐蒂變化、發展幅度很大的哲學思想的內在脈絡和動力,認為從知覺世界到文化世界的過渡問題,使表達問題成為其哲學發展的一條重要線索,從而為把他的哲學理解為一個連貫的整體提供一個思路。以此為基礎,本文通過闡述他早期身體姿勢表達理論、中期言語現象學和表達的文化現象學以及晚期存在論通過可逆性概念對經驗自身表達問題的重新論述全面深入地探討了梅洛-龐蒂的表達現象學。本文試圖揭示梅洛-龐蒂表達現象學中蘊含但卻未充分發展的那些思想要素,如從原初的表達現象出發,可以很好地說明思維與言語的關系及二者的同一性問題;從人類的視覺、觸覺表達系統與言語表達系統的等價關系出發,為探討聾啞人的思維和動物有無思維的問題找到一個著力點和指引的方向;言語表達是一個具有多方面綜合功能的活生生的整體現象,對其做現象學的考察可突破意識哲學的樊籬,與先驗哲學和實證主義相區隔。本文還試圖將梅洛-龐蒂的表達現象學放入現代西方哲學語境中加以審視,認為它回應了整個現象學運動對原初經驗的關注,同時應和著分析哲學對日常語言和言語行為理論的探討,表明對言語表達的現象學分析可以克服將言語化簡為語言,并單純地對語言做結構和邏輯分析的不足。
唐清濤 ·理論流派 ·21.9萬字
本書是國內最早且最系統地從制度正義角度理解道德失范現象的學術著作,以人類文明歷史進程為背景,立足于中國現代化建設實際,從多學科交叉的角度,在“倫理”-“道德”人理論框架中,以制度公正為切入點、制度有效供給為基本分析方法,從宏觀的角度研究道德失范問題。所關注的焦點不是制度公正的具體內容,而是提示制度公正建設對于克服社會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失范現象的意義。
高兆明 ·理論流派 ·27.5萬字
(德)黑格爾 ·理論流派 ·24.4萬字
本書對朱熹心性論思想進行了系統梳理,試圖破除近代以來學界心學派與理學派二元對峙分類法帶來的分歧與誤解,根據朱熹“理一分殊”理論開創性地提出了“分殊體用”的本體論詮釋模式,以此來解讀朱子“理”“心”“性”“太極”等多個本體概念之間的關系等,呈現朱熹心性論的內在結構與開展邏輯;在比較研究中,重新認識朱熹在此領域的繼承與開拓,并嘗試揭示朱子心性論對于當下社會道德重建與價值重構的理論意義。
王緒琴 ·理論流派 ·22萬字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邏輯》關注的是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邏輯進程,將其邏輯進程置于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形態變遷的理解和分析的基礎上。《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邏輯》涉及了盧卡奇、柯爾施、葛蘭西、精神分析學派、批判理論、存在主義、消費理論等,在分析具體人物與流派時,不僅關注這些人物與流派自身的思想邏輯,而且關注其歷史情境以及這種歷史情境對人的思想意識的建構作用,力圖達到對哲學理念與歷史生活之間的溝通。也只有如此,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才能真正構成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重要資源。
仰海峰 ·理論流派 ·27.4萬字
本書選取了克爾凱郭爾、海德格爾、胡塞爾、尼采、薩特、加繆、波伏瓦、雅斯貝爾斯、伽達默爾、阿倫特、陀思妥耶夫斯基、梅洛-龐蒂這12位最有代表性的存在主義哲學家,總結了他們的哲學洞見,并試圖通過他們的思考來幫助讀者思考自身的人生境遇和人生選擇。在“加餐”部分,還有對存在主義藝術、神學、心理學、電影、戲劇等問題的闡發。
劉瑋 ·理論流派 ·26.4萬字
浙江大學教授楊大春力作!本書即在現代哲學進程中探討“生動”、“活潑”、“機智”的當代法國哲學,從語言、身體、他者及其相互關系的角度,展現當代法國哲學以瓦解意識哲學為目標的感性智慧之旅!
楊大春 ·理論流派 ·28萬字
《意志哲學》運用現象學和象征學的方法,探討了意志與非意志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的罪錯性問題,是保羅·利科現象學研究時期的代表作。該書以兩卷的形式出版,即《意愿與非意愿:意志哲學(卷一)》《有限與有罪:意志哲學(卷二)》(卷二含《可能犯錯的人》《惡的象征》兩冊)。在《可能犯錯的人》中,保羅·利科運用現象學方法描述人的存在所具有的“易錯性”特征,以及由此導致的意志結構的問題。在《惡的象征》中,保羅·利科運用象征學方法研究惡的可能性如何進展到惡的現實性,也即由易有過錯到犯有過錯的過程是如何可能的。作者將詩、夢、神話、宗教史料、習俗等圈進思想領地,探討了褻瀆、有罪和惡的起源與內在體驗。
(法)保羅·利科 ·理論流派 ·36.9萬字
本書主要反映西方左翼學者(其中既包括西方馬克思主義和后馬克思主義思潮與流派的代表人物,也包括諸多西方左翼“馬克思學”學者)的馬克思主義觀。全書共分十四章,作者從西方左翼學者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闡釋及其立足馬克思主義立場對當代西方社會的批判兩個層面,分別介紹和評析了西方左翼學者關于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思想關系、馬克思與列寧的思想關系、“兩個馬克思”的爭論、馬克思與黑格爾的思想關系等問題的觀點,以及西方左翼學者的實踐觀、認識論思想、歷史唯物主義觀、意識形態理論、異化理論、剩余價值理論觀、階級觀、社會公正觀、資本主義觀、社會主義觀。本書既匯總了各個流派和代表人物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問題的不同觀點,也注意了他們在這些問題上的觀點的完整性,讀者可以從中了解馬克思主義在當代西方的傳播、發展及其面臨的挑戰。本書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西方左翼學者的馬克思主義觀研究”(課題批準號:12JJD710003)的最終成果。
黃繼鋒 ·理論流派 ·47.5萬字
《神正論》是萊布尼茨在世時發表的唯一一部大部頭著作。該著的正標題為《神正論》,副標題為“論上帝的善、人的自由與惡的起源”。該著名為談神,實為談人和人的自由。作者在“序言”中曾指出:“有兩個著名的迷宮,常常使我們的理性誤入歧途:其一關涉到自由與必然的大問題,這一迷宮首先出現在惡的產生和起源的問題中;其二在于連續性和看來是其要素的不可分的點的爭論,這個問題牽涉到對于無限性的思考。第一個問題幾乎困惑著整個人類,第二個問題則只是讓哲學家們費心。”如果說萊布尼茨的其他著作主要闡述的是“單子論”或“連續性”與“不可分的點”關系問題,則本著著重闡述的則是“幾乎困惑著整個人類”的“自由與必然的大問題”或“人的自由”問題。該著共含三個大部分:“序言”;“信仰與理性的一致”;“就惡的起源論上帝的正義與人的自由”。其中第三部分又進一步細分為三個小的部分。萊布尼茨是西方哲學史上提出“神正論”范疇第一人。他雖然于1697年9月在致意大利圖書館管理學專家安東尼奧·馬利亞伯奇的信中首次提出這一范疇,但卻是在1710年出版的《神正論》一書中首次對之作出全面系統論證的。此后,這一范疇便一直受到哲學家和宗教思想家(如韋伯,貝格爾,巴里努,埃迪,羅思,尼文,蒂利希,格利芬,希克,斯溫伯恩等)的普遍關注,并成為現當代宗教哲學研究中的一個熱點問題。
(德)萊布尼茨 ·理論流派 ·44.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