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武陵學刊》系“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其特色欄目“中華德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和整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德文化”資源,作者多為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江西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學者。本書即是該欄目中百余篇文章的精選,由善德文化、道德倫理基本問題、中國傳統道德文化、中國傳統道德的現代踐行、生態倫理、法治與德治關等六編組成。
谷正氣 龍獻忠 顧問 魏飴 ·倫理學 ·75.9萬字
本書致力于探索和建構關于倫理道德發展、現代倫理學理論的“形態觀”與“形態學”的理念、理論和方法,以此超越“流派觀”和“學派觀”及其所生成的“現代性碎片”,對倫理道德和倫理學的現代中國“形態”及其前沿問題進行前瞻性研究。現代西方倫理學雖然學派林立,但在精神哲學意義上,不外三種理論形態:倫理形態,道德形態,倫理—道德形態。現代倫理學、倫理道德的現代發展及其所創造的人的精神世界之所以陷入“現代性碎片”,其哲學根源之一,就是倫理與道德的分離,倫理道德和倫理學理論難以對人的精神世界進行整體性建構,必須以“形態觀”和“形態學”的理念和方法建構倫理與道德辯證互動的“精神哲學形態”。
樊浩等 ·倫理學 ·70.1萬字
《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首先涉及倫理學中的進化論、價值論、義務論、代價論、成效論、律令論、功利論、幸福論、實然、應然與能然的關系理論,如此等等。同時也涉及到例如社會政治理論中的“權力”和“強力”、“共同體”與“社會”等等概念范疇。
(德)馬克斯·舍勒 ·倫理學 ·66萬字
王海明著的《新倫理學原理》是一種新倫理學。它的軸心是至今西方認可未能破解的“休謨難題”——“應該”能否從“事實”推導出來——之答案。行為應該如何的優良道德,只能通過道德很終目的——增進每個人利益——而從行為事實如何的客觀本性中推導出來。作者將這個答案歸結為一個道德價值公式,認為從這個破解休謨難題的道德價值推導公式,能夠推導出倫理學的全部內容,因而可以稱之為倫理學公理。本書就是從這個公理推演倫理學體系的力作。
王海明 ·倫理學 ·57.7萬字
本書從責任、忠誠、敬業、態度等四個方面對責任勝于能力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深刻剖析,為從各種職業品質方面加強員工責任意識提供了行動方案,對提升員工責任意識、工作能力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溫夢 ·倫理學 ·55.8萬字
《傳統倫理與現代社會》(增訂本)以先秦倫理思想為基點,論述了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的歷程,探討了儒家倫理規范體系的完善及其正統地位確立,以及封建倫理思想的深化和成熟。在此基礎上,本書分析了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對現代社會治國興邦和道德建設的借鑒意義。
羅國杰 ·倫理學 ·52萬字
本書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為指導,針對倫理學的基本問題,廣征博引,對古今中外有關倫理學的學說、流派予以梳理、述評,結合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發展及其出現的新問題,作了全面系統的闡述,力求反映倫理學學科研究的現狀和發展水平,建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倫理學體系。
唐凱麟 ·倫理學 ·50.6萬字
本書是作者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結題成果,是從倫理學視野對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全面審視。全書包括一個總論和十四章分論。總論概述了本課題的研究背景和理論觀點;分論探討了文化建設的方法論和價值觀問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繼承優良道德傳統的問題;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中的倫理問題;科技、教育、文藝領域和文化生產、傳播、消費環節中的倫理問題;以及文化建設與人的發展問題。本書對從事文化建設、文化經營、文化宣教、文化管理和文化研究的讀者,包括文化倫理學愛好者,都有重要參考價值。
孔潤年等 ·倫理學 ·47.1萬字
倫理源于生活,生活需要倫理的指導。《日常生活行為倫理學》探索追求面向民眾實踐的生活倫理學,以歷史回溯、文化詮釋、倫理分析、哲學反思、價值建構之綜合方法,對服飾、飲食、居住、行旅、工作、休閑、娛樂、生死倫理進行了分析、闡發,是倫理學的重要創新成果,對于促進民眾生活倫理和道德素質提升具有重要實踐價值。
肖群忠等 ·倫理學 ·45.7萬字
《當代外國倫理思想》對日本、印度、韓國、朝鮮、新加坡、英國、法國、美國、德國,以及從蘇聯到獨聯體的當代倫理思想分別作了比較系統的研究和闡述。本書是按東西方順序分章的,各國按頭字筆畫排列先后。這樣編章,按國家和地區分別闡述當代外國倫理思想,與按思潮和學派闡述外國倫理思想的著作不同,它可以使讀者集中、完整地了解和認識有關國家和地區的當代倫理思想,為倫理學研究者進行東西方倫理思想的比較研究,提供難得的現成資料和研究成果。
宋希仁主編 ·倫理學 ·45.3萬字
作者直面當今社會深刻的道德危機,將倫理學理論應用于日常生活的闡釋,鼓勵道德主體的反思、批判和創新精神。這是本書的最大特色。本書對描述的、規范的和分析的倫理學進行了科學綜合,汲取東方倫理學的精華,構建了“人道主義倫理學”體系;力倡生命價值、善良、公正、誠實和個人自由等五條道德原則,為生命(醫學)倫理、企業倫理、媒體倫理、環境倫理、性倫理等廣泛的社會倫理問題提供了應對之道。本書自面世四十余年來,在世界范圍內擁有持續增長的讀者群。本書不僅為哲學與倫理學專業師生所喜愛,也廣受非專業讀者的歡迎。正如中國倫理學大家周輔成先生所言,本書體現的“知行合一”的為學為人之道,必將在廣大中國讀者當中引起靈魂深處的共鳴。
(美)雅克·蒂洛等 ·倫理學 ·44.8萬字
宋希仁 ·倫理學 ·44.7萬字
“倫理道德的精神哲學形態”包含四個不斷遞進的具有前沿意義的概念:“倫理道德”,“精神”,“精神哲學”,“精神哲學形態”;也包含四個不斷遞進的課題:倫理與道德的關系;倫理道德“精神”家園的回歸;“精神哲學”的方法;“精神哲學形態”的理論。本書的研究對象是“倫理道德”,即倫理與道德的關系;聚力點是“精神”;方法是“精神哲學”;主題是“精神哲學形態”。“精神—精神哲學—精神哲學形態”構成關于“倫理道德”研究的概念體系、言說構架和推進邏輯。“精神哲學形態”的要義和目標是:讓倫理道德回歸“精神”的家園;讓倫理與道德的關系回歸“精神哲學”的理論體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現實發展;讓精神哲學和人的精神世界回歸“精神哲學形態”的歷史傳統和民族精神形態。
樊浩 ·倫理學 ·44.6萬字
本書從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角度,對自由主義西化派、現代新儒家、中國馬克思主義三大倫理思潮的發展特征和主要人物的倫理思想進行系統的研究和反思,并對新世紀以來中國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的新發展做出了比較全面的介紹與闡釋,涉及科學發展觀倫理思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倫理思想以及當代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的創新性研究,認為要建設中華倫理文化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清理和發掘以儒家為主干的傳統倫理文化,借鑒和吸納近現代西方倫理文化。全書史論結合,具有較高的理論和學術價值。
唐凱麟 王澤應 ·倫理學 ·43.2萬字
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基本原理與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體道德實踐相結合、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倫理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容涵蓋物質文明與經濟建設倫理思想、政治文明與政治建設倫理思想、精神文明與公民道德建設倫理思想、社會文明與和諧倫理思想、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倫理思想、黨的建設文明與執政倫理思想等,本質上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一系列重大倫理道德問題的理性思考和科學解答,體現了以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為主要代表的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道德智慧和對人類倫理文明發展規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規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倫理文明建設規律等的深刻認識和科學把握,在現當代中國倫理思想發展史上起著主流、主導,并對人類倫理思想產生重要影響的獨特作用。
王澤應 ·倫理學 ·43.1萬字
本書主要圍繞具有重大影響的前沿科技所可能涉及的倫理問題展開研究。由于納米科技、信息科技、生命科技和認知神經科技被稱為對當代社會最有影響的四大領域,每個領域都發展迅速,每個領域都潛力巨大,而其中任何技術的兩兩融合、三種會聚或者四者集成,都將產生難以估量的效能。因此,在本書中,主要關注當代科技的這四大領域的研究前沿可能面臨的倫理挑戰問題。
李建會主編 ·倫理學 ·41.9萬字
本書以高技術風險與風險社會的關系為立論基礎,認為發展納米技術最大的問題是其風險的不確定性。發展納米技術,必須采取有效方式應對其風險。在深入分析審視納米技術的健康風險、環境風險、社會風險與軍事風險及其倫理問題基礎上,借鑒責任倫理的思想資源,提出規避納米技術風險的倫理建議,即強化各倫理主體的責任意識,建立風險共擔而又責任明確的責任體系。基于這一認識,全書分為三部分共七章。第一章為第一部分,從理論層面對高技術風險及其倫理規約進行探討,為納米技術倫理問題研究奠定理論基礎;第二、三、四、五、六章為第二部分,采取“總—分”的結構對納米技術的風險與倫理問題進行具體探討;第七章為第三部分,主要探討納米技術的風險管理與責任共擔問題。
劉松濤 ·倫理學 ·39.4萬字
西季威克認為,倫理學是關于“應當”的研究,因而首先必須研究人們據以推斷他們應當做什么的合理程序。這些合理程序即“倫理學方法”。按照人們的倫理學方法所隱含的目的,以往的全部方法可分為快樂主義的與直覺主義的。快樂主義方法又按人們追求快樂的方式分為利己的快樂主義與普遍的快樂主義(即功利主義),兩者間存在重要區別。本書分為總論、利己主義、直覺主義、功利主義四編。序言共含7篇,前5篇為西季威克為英文本前5版所撰,第6篇為西季威克助手瓊斯在他去世后為英文本第6版所撰,其中包含西季威克本人的一份思想傳記,非常重要。
(英)亨利·西季威克 ·倫理學 ·39.1萬字
本書著眼于人之類型的三種形態,詮釋并理解西方倫理精神之根源,梳理西方倫理精神演進的軌跡,探究其中的“美德論”、“信仰論”和“契約論”之三大根源。全書分上中下三篇,從西方社會結構轉變中勘測其中的人之類型學的轉變和倫理精神的發展脈絡,圍繞人之形態的轉變展開對其倫理精神之根源的探究:生活在古希臘城邦社會結構中的古代公民;中世紀基督教一體化世界中的基督教徒;近代資產階級民族國家中的現代市民。由此梳理了與之緊密關聯的三種倫理精神之傳統:希臘美德倫理傳統;以中世紀基督教教會為中心的基督教倫理傳統;與現代民族國家相適應的契約倫理傳統。全書的中心問題是在學術史層面梳理西方倫理精神的歷史建構樣式,在思想史層面回應一個現代學問題,即追問現代人類型的倫理精神氣質。本書原以《西方倫理精神——從古希臘到康德時代》出版,并曾獲得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田海平 ·倫理學 ·38.9萬字
李宗吾遍檢諸子百家,讀破二十四史,目睹人間冷暖,看穿宦海沉浮,終于發現歷史的真諦:古之為英雄豪杰者,不過面厚心黑而已。憤而寫成轟動一時、流傳后世的一本奇書——《厚黑學》,并以“厚黑教主”自居,開創“厚黑學派”的一家之言,被譽為“影響中國文化的20大奇才怪杰”之一。本書將“厚黑教主”李宗吾目前存世的文字編為《厚黑學》《厚黑叢話》《厚黑別論》《厚黑原理》《宗吾自述》等五個部分,真正堪稱典藏《厚黑學全集》,以饗廣大“教友”以及有志斯學者膜拜研讀之用。
李宗吾 ·倫理學 ·38.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