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該書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從哲學角度解讀中國道路、中國制度,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和科學創新性,二是闡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內涵和使命,三是對黨的十九大報告的哲學思想的闡發。所收錄文章大都在學術期刊或報紙上發表,收錄時在原來的基礎上根據新的中央精神做了修改。
李林 ·中國政治 ·19.6萬字
《韓詩外傳》一書,為西漢初年詩經博士韓嬰所編著,反映其立處秦漢鼎革之際,承接漢初百家余緒的“雜家”學術立場,經世致用的旨趣十分明晰。本書結合秦漢歷史實踐,通過對這一文本的分析,得出“王有天下的政治資源占有、禮法同治的政治治理手段、移孝作忠的政治倫理規范、君臣一體的政治角色肯認與天人合一政治思維模式”這一傳統政治的話語體系,從核心價值、規范制度、社會倫理、政治角色和思維模式等五個層面,構筑出一幅傳統政治結構的有機圖景。
宋清員 ·中國政治 ·19.6萬字
北宋政府在西北地區修筑城寨的舉動,歷來是學界關注的重點。本書通過對北宋時期西北城鎮布局、國家政策與動態的人口變動、經濟發展相結合的研究,最終總結出一套北宋西北邊疆管控的理論體系,即在戰爭之外,更重視民生、更加強對基層社會的軟性管理,通過不斷的文化融合,實現對邊疆由內及外、從微觀到宏觀的有效管控。
劉縉 康蕾 ·中國政治 ·19.6萬字
本書是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中國南海海島行政價值觀的歷史演進與現實選擇研究(13YJC630143)”的最終成果,主要研究中國南海海島行政實踐及其價值認知的歷史,在證實自古以來中國政府最早、持續對南海及其附屬島嶼實施有效行政實踐的歷史基礎上探尋中國人民認知海島行政價值的一般規律,在論證當前中國政府實施海洋強國、陸海統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戰略具有科學性的現實基礎上總結當前中國南海海島行政的積極發展趨勢。本書研究對象是中國政府從古至今實施的南海行政實踐行為,研究內容是已存實踐基礎上的價值認知,在維護中國南海權益的前提下重點研究中國南海海島行政價值的認知歷史和解釋當前中國南海行政認知的科學性、合理性。
孫悅民 張明 張亞文 ·中國政治 ·19.5萬字
《1948-1956:北京整肅與保衛行動紀實》記述了從1948年9月中央社會部在河北省平山縣西黃泥村辦訓練班及中共北平市公安局成立開始,到1956年的一些重大事件和斗爭的全過程,是北京市公安局在新中國成立前后足跡的忠實記錄。
朱振才 ·中國政治 ·19.5萬字
閃耀2014的年度力作,重量級專家學者鼎力推薦!告訴你如何讀懂國家政治經濟局勢,如何順應時代潮流,新格局中,細讀這本書,你一定能大有收益!2014年,美聯儲退出QE,俄羅斯盧布陷入貶值的泥潭,石油價格從120美元附近跌至80美元,國際資本從新興市場大量流出,一場的新的危機正在悄然向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襲來,對此,中國該怎么辦?從來沒有一本書如此詳細地闡述了當前中國在經濟、政治、文化領域所取得的重要突破,以及未來中國會在世界格局中承擔什么樣的角色。本書將當前中國的發展脈絡進行了全面、深刻地梳理,同時針對存在的問題,對中國的未來提出了診斷和預測。文字通俗,邏輯清晰,相比于那些學院派的“教科書”,本書閱讀起來輕松易懂,作者以獨立的立場,用具有說服力的語言、案例講述了一個你不知道的“中國”——當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的中國。
張俊杰 ·中國政治 ·19.4萬字
本書從現代化的視角審視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偉大復興的道路選擇,展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的探索過程以及獲得的成就和教訓,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基本經驗,思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世界意義,并在全球框架內更新對中國共產黨歷史使命、國家現代化進程的認識,展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紀亞光 ·中國政治 ·19.4萬字
本書圍繞近幾年來中國發生的重大事件和熱點事件,由點到面地探討了中國社會發展中的一些關于權力的議題,著重揭示了在中國反腐大背景下,在公共領域出現的各種腐敗現象,從紛繁蕪雜的時事熱點,條分縷析為讀者層層剝開背后真相,并提出了具體的可行性解決方案。本書問題導向突出,內容貼近現實,有助于讀者充分認識中國反腐倡廉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既可作為機關、企事業單位、各類社會組織廉政宣傳教育用書,也是廣大黨員干部普法學習、提高廉潔修養的實用讀本。
李松 ·中國政治 ·19.4萬字
在鄉村現代化進程中,農民現代化尤其是其思想意識的現代化占據著決定性地位。新時期,伴隨著包產的推行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從各個方面體現出現代化的轉型,也成為小說敘事的一個主要內容。目前,關于新時期小說中農民現代化的研究成果很少,對農民意識現代轉型的系統研究基本上是空白。本文力圖以農民與土地的關系為線索,從土地意識、身份定位、倫理困惑、科學意識、消費觀念等五個方面梳理農民意識的現代轉型,并由此探究農民走向現代化的艱難歷程。
張連義 ·中國政治 ·19.4萬字
中國的發展經歷了30多年前所未有的改革開放的艱難探索,其中經歷了相互關聯的一系列社會轉型組合而成的巨大工程,從而形成世界上獨有的現代化發展之路。如何認識當代中國?如何評價中國經歷的多重轉型之變革?盡管西方對中國不斷發出多種唱衰預言,包括“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等,但都遏制不了中國的崛起,更不能替代全球學者對“中國現象”及現代中國的研究熱情和客觀評價。著名學者保羅·烏里奧數次到中國訪問,對中國這場偉大實踐進行了深入考察和分析,這成為他研究和評述中國改革發展歷程的重要認識來源。他在本書中以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性的綜合分析框架,對歷史的中國、當代的中國、未來的中國,中國制度變革的各個階段進行了歷史比較,并進行同時期的國際比較,客觀描述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戰略,政治決策邏輯,以及如何汲取歷史經驗,確立更為適宜的發展目標,從整體層面全面客觀地闡釋中國如何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大國,迅速走向富民強國的新長征之路。
(意)保羅·烏里奧 ·中國政治 ·19.4萬字
本書是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所舉辦的“權力與秩序:帝制中國的社會治理”系列學術講座的講稿結集。全書收錄閻步克、包偉民、張劍光、侯旭東等相關領域知名學者的講座報告,分為三個專題:“帝制體系之方向認知”,主要從官制、經濟與社會三個方向討論帝制下的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與趨勢;“社會架構之運行機制”,討論帝制“國家”是如何運行的,涉及輿論控制、財政維持、基層權力運作等問題;“日常生活之官民人等”,討論在專制國家之下的“人群”,雖然傳統史學當中他們面目模糊,但卻是更為重要的一部分。
耿元驪編 ·中國政治 ·19.4萬字
《中國廉政建設的理論與實踐》一書,是對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戰略、新舉措的系統梳理、實踐總結和理論闡釋。全書分為理論、戰略、制度和實踐四篇,共12章。該書在探究借鑒中國傳統康政思想、西方國家康政理論、馬克思主義廉政思想三個理論淵源新啟示的基礎上,以廉政制度建設作為基本線索,對十八大以來中國康政建設的新理念、新目標、新戰略、新實踐進行全方位的邏輯梳理和理論提升,提出中國廉政建設新思維的理論框架。該書兼具歷史的深度、國際的寬度、思想的厚度,是研究和貫徹新一局黨中央康政建設新思維的有益參考,對關心中國廉政建設實踐的各界人士也能夠有所禆益。
郭興全 ·中國政治 ·19.4萬字
四十年改革歷程,從初期的艱苦探索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中國在波瀾壯闊的改革大潮中創造了無數個“第一”: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小崗村、第一次打破“鐵飯碗”、第一個股份制公司上市、第一個110報警服務臺開通、第一家證券交易所誕生、第一家期貨交易所創辦、第一次選美比賽、第一塊土地拍賣、第一張銀聯卡誕生、社保基金的初創。
韓淑芳 ·中國政治 ·19.3萬字
本報告主要包括五個部分內容。首先,系統分析1700年以來世界健康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客觀現實和未來前景。其次,系統分析健康現代化研究的主要觀點、主要理論和政策含義。其三,簡要分析中國健康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國際比較和未來前景,提出中國健康現代化的路線圖。其四,完成1960-2013年世界131個國家的健康現代化評價。其五,完成2014年世界現代化評價,包括世界131個國家和中國34個地區的第一次現代化程度、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和綜合現代化指數的評價。本書是《中國現代化報告》的第15本年度報告,可以供現代化和發展研究者、戰略和政策研究者、健康部門和健康科學相關專業的學者和高校師生參考。
何傳啟 ·中國政治 ·19.3萬字
京津冀區域是中國創新能力最強、吸納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是北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自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以來,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區域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從京津冀區域的資源環境與發展歷程出發,分析了京津冀區域的優勢條件與發展中存在的核心問題,并進一步對京畿地區的發展定位與功能布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以及交通、生態和產業三個重點突破領域進行了研究。最后,本書還提出了政策保障的建議,并對未來建設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進行了展望。
孫久文 閆昊生 李恒森編著 ·中國政治 ·19.2萬字
所謂中堅社會勢力,是指相對于一般民眾而言,支持某個王朝政權存在的擁有強大經濟實力和社會勢力的中堅勢力階層或勢力集團。秦亡于中堅社會勢力的缺失。漢初有意識地對中堅社會勢力進行了彌補。西漢前期,舊貴族、豪強、文吏、士人、貧窶者等各種社會勢力都實現了向士大夫階層的轉化。西漢中后期,士大夫間的關系逐漸緊密,由“相善”“厚善”發展為“同志”“同好”再到“黨人”“吾徒”的群體性認同關系,士大夫階層逐漸形成。士大夫階層構成了漢政權的中堅社會勢力。
張繼剛 ·中國政治 ·19.2萬字
云南連心社區照顧服務中心在過去十年的探索中,通過“深耕”一個昆明市郊的城鄉結合部社區,陪伴一群流動兒童、婦女和非正規就業工友,從最初的不被看到、刻意忽視到如今的三社聯動,有效參與社區建設,在實踐的基礎上,走出了一條發展型社會工作的新道路。本書正是這個過程的翔實記錄,它不僅是社會工作發展的新探索,更是中國社會治理和社會政策制定的有益參考。
向榮 陸德泉主編 李俊 蘭樹記副主編 ·中國政治 ·19.2萬字
本書收集劉浦江教授以正統論、華夷觀透視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的系列論文,突破斷代史的藩籬,抓住歷代正統論、德運說、華夷觀念等涉及中國古代政治文化變遷的核心問題,進行長時段的系統研究。本書眼光獨到,論證精審,呈現出寬廣的學術格局。本書還收入劉浦江教授的三篇四庫學論文,皆是選取典型案例進行深度挖掘的文獻學研究作品。
劉浦江 ·中國政治 ·19.2萬字
本書是作者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在中國共產黨走過的90個春秋的艱辛而輝煌的歷程中,新民主主義革命占了28年。在這28年,延安時期占了近一半的13年左右。這是一段內涵豐富、地位獨特、意義奇重的歷史。延安時期,在陜北艱苦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經濟條件下,在強敵環列、虎視狼眈的復雜險惡的政治環境下,共產黨雖然只是在局部掌握政權,但始終以建立廉潔政府為目標,在邊區和各根據地開展了長期的、連續的反腐敗斗爭,不僅克服了局部的腐敗現象,使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著政治活力,為其贏得了中國社會各界的政治信任,也為中國革命的最后勝利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以史為鑒,總結和借鑒革命根據地反腐倡廉建設的歷史經驗,對于中國共產黨當前的反腐倡廉建設仍然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陳文勝 ·中國政治 ·19.2萬字
本書從公權力的基本概念理論和公權力行使的邊界及其異化現狀出發,從公權力的依法行使與制度監督,從全面依法治國與對公權力的約束與規范等方面出發,著眼于對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基層黨政干部、尤其是最一線的業務工作人員法律知識和法治意識的培訓,提高其認知法律、政策的能力和運用水平,以便在推進依法治國和實現國家有效治理的偉大征程中,公權力能夠得到規范合理的行使,從而保證人民賦予的公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謀福祉。
新玉言編著 ·中國政治 ·19.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