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該書在對當前社會建設領域相關理論、研究成果以及相關政策文件、文獻資料進行系統梳理、研究、歸結、提煉,將社會建設領域基層干部應知應會的概念性理論知識和政策知識形成詞條進行闡述的同時,結合廣東及珠海市社會建設實踐和典型經驗,對社會建設工作的主要目標、任務和實踐方法、路徑進行了剖析與解答,力求做到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結合,為基層干部開展學習交流提供科學、準確的信息。
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等合編 ·政治熱點 ·13.1萬字
本書是《理解中國》叢書其中之一,解釋了為什么當代中國的發展,對外目標是促進和平,實現條件是維持和平,最終效果是鞏固和平。從歷史看,中國文化中“重和”是主流的和整體的,“尚爭”是暫時的和局部的。從理論看,建立保護產權和保障契約的“擴大與強化市場型政府”,是促進創新和實現“得自貿易收益”的重要條件,經濟的長期快速增長恰恰是建立在創新和“得自貿易收益”的基礎之上。從現實看,中國正處于從農業社會向工業化社會、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幾千年的人治向法治、從有限開放向全面開放轉變的歷史時期,肩負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歷史重任。以發展促和平,以和平保發展,方能順利實現這種過渡。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
張宇燕 馮維江 ·中國政治 ·16萬字
本書以統一戰線如何為寧夏跨越式發展服務為主線,立足寧夏實際,準確把握統戰工作內在規律,較為系統地對加強新世紀新階段寧夏統一戰線建設進行了深入研究和闡述。
蔡明 ·中國政治 ·17.6萬字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歷史性地落在了中國共產黨身上。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充分展現了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的主體意識與責任擔當。作為國內第一本系統研究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的專著,本書結合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在概念詮釋的基礎上,從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對思想建黨的高度重視、對制度治黨的持續探索、對群眾路線的自覺堅持、對黨性修養的嚴格要求、對人類社會的使命承擔、對思想方法的系統掌握七個方面對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進行了系統闡釋。全書觀點鮮明,理論上具有創新性,實踐中也具有較強的現實啟示意義。
李海青等 ·中共 ·13.4萬字
本書首次將政治認同的概念內涵界定為社會成員對政治體系形成同向性(一致性、肯定性)的情感、態度及相應政治行為的總和,將政治認同活動納入到政治實踐的范疇,進而把實踐性作為政治認同的本質規定。政治認同的過程,是認同主體、認同客體以及多種社會因素綜合作用、交相互動的實踐過程。
方旭光 ·政治理論 ·16.1萬字
本書將黃文秀成長求學、畢業回鄉、駐村扶貧等經歷,通過一個個簡短而富有代表性的故事串聯起來,使讀者能快速直觀地認識到黃文秀的閃光之處。在表述的過程中,注意采用倒敘、設置懸念等方法增強故事性。在講述黃文秀典型事跡的過程中,穿插了大量黃文秀生前工作、生活的照片,不少圖片屬首次呈現,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讀者可以更形象直觀地了解到黃文秀是如何將自己的青春投入到脫貧攻堅的事業當中去的,更深刻地認識以黃文秀等為代表的數百萬扶貧干部在脫貧攻堅偉大斗爭中形成的“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本書被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列入廣西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出版項目。
林超俊 ·黨政讀物 ·5.2萬字
《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內容簡介:馬克思恩格斯是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也是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奠基者。他們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過“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概念,但在著作和文章中大量使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概念,提出了一系列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觀點,從理論上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在無產階級政黨建立、發展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的過程中,馬克思恩格斯直接進行了大量艱苦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為后人樹立了榜樣。
李征 ·馬克思 ·14.1萬字
作者對全球氣候政治中的新興大國群體化這一國際關系和世界政治新現象從結構、進程與機制三個維度進行了綜合分析,提出新興大國參與全球氣候政治,是探尋氣候變化應對這一集體行動難題化解之道的可貴嘗試,有望重塑全球氣候治理,爭取全球氣候公平正義,推動全球氣候制度變遷。探究新興大國氣候政治群體化,在發展中國家陣營團結的維持、崛起中的中國與全球治理之間的相互關系、戰略空間拓展上的選擇困境等方面,對中國國家戰略與外交政策具有重要啟示。
趙斌 ·世界政治 ·17萬字
本書原為1922年梁啟超先后在北京政法專門學校和東南大學講課的內容,經整理出版,是梁啟超研究中國思想史的代表作,亦體現了梁啟超晚年的文化觀和政治思想史。梁氏以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根原為先秦哲學思想的背景,然后從先秦諸子中提出儒、道、墨、法四家,以為先秦諸子的菁華盡在于此。
梁啟超 ·政治理論 ·12.9萬字
古絲綢之路上的駝鈴槳聲穿越時空,在新世紀奏響“一帶一路”交響曲。“一帶一路”倡議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以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使命擔當,承載著絲綢之路沿途各國發展繁榮的夢想,賦予古老的絲綢之路以嶄新的時代內涵。
王義桅 ·國際關系 ·5.5萬字
《我父親是恐怖分子》講述了一個從小被灌輸偏見與仇恨,并本可能追隨父親腳步的男孩,如何成長為一個男子漢,并選擇走上不一樣的道路。1990年11月5日,扎克·易卜拉欣年僅7歲時,他的父親埃爾-塞伊德·諾塞爾槍殺了猶太保衛同盟會的領袖。在獄中,諾賽爾參與策劃了震驚世界的世貿中心爆炸案。在一段臭名昭著的視頻錄像中,本·拉登曾經號召世界要銘記“埃爾-塞伊德·諾塞爾”這個名字。易卜拉欣在恐怖主義的陰影中度過了童年。在父親鋃鐺入獄后,他和家人搬家二十余次,卻始終在精神上受父親罪行的困擾,并因此受他人的排擠與控訴。盡管思想極端的父親試圖將他的狂熱信仰灌輸到易卜拉欣的腦中。逐漸了解父親恐怖主義行為的易卜拉欣…
(美)扎克·易卜拉欣 杰夫·蓋爾斯 ·世界政治 ·4.4萬字
《輝煌中國》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核心脈絡和內容架構,分為“超級工程”“創新驅動”“協調發展”“綠色家園”“開放中國”和“共享生活”六大部分,聚焦每部分受國外關注、具代表性的亮點成就,集中展現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披荊斬棘、砥礪奮進所繪就的發展宏圖和輝煌成就。
洪向華主編 ·中國政治 ·13.4萬字
看懂俄歐局勢必備讀本,俄烏紛爭研究的開山之作。深度解讀兩個民族的恩怨情仇,天然氣、克里米亞等焦點話題全面追溯。
聞一 ·世界政治 ·16.5萬字
在政策制定中,彌合各方分歧、化解政策爭議、凝聚社會共識具有廣泛需求。傳統政策分析難以為此提供有效的支持。本書帶來一種新型的協商式政策分析——政策分析師搭建協商與對話平臺,組織和支持相關方開展協商并解決爭議,通過觀察和分析該過程,為決策者和相關方提供以共識為導向的政策咨詢。這是第一部聚焦協商式政策分析的學術專著,反映了作者的開創性探索。本書系統闡述了協商式政策分析的時代背景和思想淵源,提出了新的理論框架和具體操作方案,介紹了中國情境下的應用和實踐,從而拓展了政策分析知識體系。本書面向公共管理和政策等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學生、智庫人員,以及面臨政策爭議困擾的政策制定者和公共部門管理者。
李亞 ·公共管理 ·17.3萬字
本書是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所舉辦的“權力與秩序:帝制中國的社會治理”系列學術講座的講稿結集。全書收錄閻步克、包偉民、張劍光、侯旭東等相關領域知名學者的講座報告,分為三個專題:“帝制體系之方向認知”,主要從官制、經濟與社會三個方向討論帝制下的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與趨勢;“社會架構之運行機制”,討論帝制“國家”是如何運行的,涉及輿論控制、財政維持、基層權力運作等問題;“日常生活之官民人等”,討論在專制國家之下的“人群”,雖然傳統史學當中他們面目模糊,但卻是更為重要的一部分。
耿元驪編 ·中國政治 ·19.4萬字
本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緊密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從嚴治黨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中國共產黨章程》為根本遵循,以《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為中心和主線,兼顧《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2018年修訂)等重要黨內法規的相關內容,同時結合黨史國史的相關知識,全面解答學習、宣傳、貫徹《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中實際遇到或者可能遇到的問題。
張越 ·中共 ·18.2萬字
2019年是中匈建交70周年,中匈關系已進入“黃金時代”,雙方始終相互尊重對方所選擇的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始終相互支持對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在此基礎上,中匈建立了牢固的相互信任,為兩國合作提供了強勁和可持續的動力。中匈互利合作全方位展開,給雙方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有力促進了匈牙利國家發展進程。比如說,中國已成為匈牙利在歐盟以外的最大貿易伙伴,匈已經成為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最大投資目的國。在當前世界經濟持續低迷不振情況下,中匈貿易逆勢增長,不僅說明兩國貿易往來有很大潛力,更是兩國友好關系的象征和體現。本書收錄了中國與匈牙利學者關于70年來中匈關系發展、各領域合作的文章。
陳新 (匈)烏格羅什迪·馬爾通主編 ·國際關系 ·17萬字
《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一部關于古代社會發展規律和國家起源的著作,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代表作之一。本書作為《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這本經典新讀,筆者首先介紹了寫作背景,一是為完善和發展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和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二是為批判唯心主義歷史觀和形形色色的國家理論,三是為指導無產階級革命斗爭。其次,對全書基本內容、脈絡體系、要點解析進行詳細闡述。再次,介紹《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的理論意義與歷史意義,即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進行社會分析、對于把握國家、民主等政治現象的本質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國家理論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最后,向廣大讀者說明新時代重讀《起源》的現實意義,一是家庭觀對當代中國家庭文明建設的啟示,二是私有制理論的現實啟示,三是國家理論對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具有現實意義。
顧保國 ·馬克思 ·4.9萬字
在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文明”被作為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提出,其所指應該是宏觀意義上的,既包括這三個大文明,也包括了具體的公民文明素養,甚至涵蓋公民個人行為中的文明表現。該書對“文明”的含義進行了梳理,闡釋為什么“文明”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題中應有之義,并探討如何實現文明。
韓震總主編 李曉東編著 ·中國政治 ·6.8萬字
本書以“人性”本質是追求自由與解放這一假說為基礎,論證了以人為本、走群眾路線的必然性,從分析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以人為本”的國家發展根本導向著手,討論了中國教育體系、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服務實體政策、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相結合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合乎邏輯地得出中國共產黨一定“能”、馬克思主義必然“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然“好”,中國實踐是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全球化新理念最佳范本的結論。
戴穩勝 ·中國政治 ·16.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