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許可程序暫行規定》于2019年7月30日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019年第11次局務會議審議通過。該單行本為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為加強法制宣傳,迅速普及法律知識,服務于我國民主法制建設而出版的系列單行本之一。法條內容準確無誤,文本格式規范合理,并附加《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將同類法律、法規合并增加了可讀性與實用性。
本書編寫組 ·公共管理 ·2.1萬字
本書闡述了新時期對公務員能力的要求、提升的途徑和方法,這些能力包括:政治鑒別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務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學習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創新能力、應對突發事件能力、與媒體打交道能力和心理調適能力。本書著眼于體現我國公務員隊伍建設的最新成果,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操作性,能夠為廣大公務員消除“本領恐慌”、增強“能力自信”提供有效幫助。
東方治主編 ·公共管理 ·18.9萬字
本書以作者在大型企業機關和所屬單位機關工作的實踐經驗和體會為基礎,在寫作時突出了準確性、規范性、實用性和指導性,相比市場同類圖書更具有實操性,使讀者準確把握“三辦”工作的工作流程、技能技巧,以及應具備的能力和素質。本書可作為提升辦文辦會辦事能力的案頭書、工具書,亦可作為培訓教材使用。
于立志編著 ·公共管理 ·19.6萬字
本書闡述了政府信息資源的圖書館開發利用的基本理論問題及國內外實踐現狀,調查研究了我國政府信息資源公眾需求現狀及圖書館開發利用政府信息資源現狀,提出了我國政府信息資源的圖書館開發利用對策與模式,重點研究了面向用戶的政府信息資源的圖書館開發利用模式和基于協同的以圖書館為核心的政府信息資源多主體開發利用模式。本書對于我國信息資源管理學科建設具有較大的學術價值,對于我國政府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具有極強的參考、借鑒和指導作用,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彭國莉 ·公共管理 ·19.1萬字
本書受2015年度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項目(No.YJD15002)、2015年“陜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青年英才支持計劃”(第二批)、2016年西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計劃“優秀科研團隊建設項目”、2014年西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計劃重大培育項目(No.XDFR201403)的資助。集合了公共經濟學領域的63個案例,從福利經濟學與外部性、政府經濟職能、公共物品及其提供、市場失靈及其解決、公共選擇、公共支出與預算、公共稅收與國債、政府經濟管理宏觀政策、政府失靈及其解決等方面研究了新常態下西部地區社會治理的理念與實踐。
雷曉康 ·公共管理 ·11.8萬字
本書從歷史制度主義的角度出發,追尋權力清單制度產生的歷史脈絡,從制度目標與制度實踐之間的張力、清單屬性與清單功能之間的張力、職權細分與職權整合之間的張力三個方面揭示了權力清單制度內部存在的制度張力。權力清單是解決改革開放以來地方政府部門行政權力擴張問題的有效制度,對監督和制約地方政府部門行政權力的行使、實現“權為民所用”的人民民主的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對地方政府部門正確行使行政權力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付光偉 ·公共管理 ·15.8萬字
社會創新作為社會問題新的解決之道,在政府、企業與社會組織之間跨界、合作以至融合的趨勢下迅速發展起來,日益成為滿足被忽略的社會需求以及更多社會新問題的解決方案。本書以友成十年發展評估為例,對社會創新在中國的發展進行歷史階段性的、案例影射式的研究,剖析了公益組織的生態系統:體制、組織和運作,提出了非公募基金會的五大戰略定位:社會價值的引領者,社會行動的實踐者,社會資源的整合者,社會伙伴的倡導者,社會成效的管理者。
藍煜昕 李勇 ·公共管理 ·17.1萬字
社會治理與社會建設是當今中國的時代議題,不僅關系建成共同富裕美好社會,也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重要內容。本書從學術研究角度探討了社會治理變遷、社會治理合法性、社會矛盾化解、社區建設、社會現代化等諸多議題,展示了社會治理與社會建設的系統研究圖景,深化了社會治理與社會建設的理論研究。
朱濤 ·公共管理 ·12.3萬字
《數字治理評論》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創辦,是一本致力于推動數字治理研究的學術性集刊。本刊力圖追蹤數字治理理論前沿,回應數字治理實踐中面臨的問題,倡導規范嚴謹的學術研究,提升數字治理的研究質量。
鄭躍平 ·公共管理 ·9.9萬字
書稿《領導干部土地法律制度簡明讀本》基本符合齊、清、定的要求,結構清晰、內容系統、文字順暢。作為一本土地相關法律制度相關的政策解讀讀本,本書從土地制度改革發展歷史、國外國家和地區土地發展經驗借鑒和教訓、我國現行相關土地法律制度解析等方面對我國的土地法律制度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
劉銳 宋志紅 王靜 ·公共管理 ·13.2萬字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著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強化風險防控,加強民生保障,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我們要結合實際,全面貫徹落實,并注重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韓文秀 ·公共管理 ·6659字
本書旨在從社區公共文化服務合作治理的中國本土化模式建構出發,基于比較研究的視野,明確中國場景下社區公共文化服務合作治理的理論內涵、歷史邏輯與實踐邏輯;基于“矛盾、合作、動力”的理論分析框架,綜合運用比較個案研究法等質化研究方法與社會網絡分析法等量化研究方法,深入分析當前中國社區公共文化服務合作治理中面臨的合作悖論、動力要素與制度選擇,為我國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治理現代化建設提供理論支撐與決策參考。
胡艷蕾 ·公共管理 ·17.5萬字
第一部分,海關稽查的基礎性問題。我們對海關稽查的法律屬性、理論屬性、實踐特性等基礎性問題做一個表淺但集中的思考,希望能對有志向進一步研究的研究者提供一點思路和線索。這一部分是全書的引言和概述。第二部分,海關稽查常識和基本制度。以相關法律規范為主線,對應知應會的稽查基礎知識做個簡要介紹。這一部分亦是基礎。第三部分,海關稽查實務中常見問題的實例分析。我們以實踐中發生的,我們操作過的、接觸的案件為抓手,從各個角度、各個層面,對稽查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思考,或者提出解決思路,或者提出風險警示。
呂友臣主編 ·公共管理 ·13.3萬字
本書將進一步深化IOD模式理論基礎,總結提煉IOD模式內涵與特征和構成要素,梳理IOD模式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現狀;探索IOD模式下科技城市創新實踐,從創新空間和實施路徑兩個層面分析科技城市的創新實踐;建立IOD模式下科技城市創新能力評價體系、評價方法、評價實踐應用,通過研究國內外城市創新能力評價體系和評價方法,建立科技城市創新能力評價模型,并對國內科技城市創新能力進行評價;最后,進行IOD模式下科技城市典型案例研究,借鑒國內外典型案例的發展經驗,為IOD模式發展提供指導建議,并向政府提出IOD模式發展的政策訴求。
鑫創科技 ·公共管理 ·13.3萬字
本書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結項成果。本書首先從公共政策過程中的智庫入手,對智庫進行了一個比較全面的分類,提出智庫的主要功能。其次,選取有代表性的國際智庫進行個案分析,研究路徑從理論概括、歷史和現實背景及案例分析三方面嘗試探討國際智庫與公共政策之間的關系。書稿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一、二、三、六”。“一”即一個切入點,就是公共政策過程。“二”即二個時間維度,即國際主要智庫發展的歷史和未來發展趨勢。“三”即三個研究重點,智庫的運行機制、智庫如何參與公共政策過程以及智庫的影響力。“六”即六個國際知名智庫的詳細分析研究。
劉文祥 ·公共管理 ·18.4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以下五個方面:一是關于謠言和虛假信息的基本認識,包括謠言概念的遷轉流變,作為未經證實信息的謠言,作為集體行動的謠言,作為動態構筑的謠言,作為社會抗爭的謠言,作為官方話語附屬品的謠言等;二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主要謠言和虛假信息分析,包括總體傳播情況、特點、節點和總體判斷;三是重點個案——李文亮事件中的謠言和虛假信息分析;四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謠言和虛假信息的傳播效應分析,包括逆火效應、可視化負效應、時滯效應、少數群效應等;五是構建重大公共危機特別是新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謠言和虛假信息應對機制的建議。
李彪 ·公共管理 ·5.1萬字
本書首次闡述了中國環境傳播和公共領域建構中的相關問題,除通過大量國內外文獻分析環境傳播的主要理論和研究方法外,更結合中國環境傳播的歷史和現狀,針對“綠色”公共領域中的各利益訴求方,包括普通公民、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國內外環境非政府組織(NGO),對環境傳播的獨特機制進行了梳理、建構和問題性批判,并考察了政府環境傳播對公共領域的影響。運用熱點環境公共案例和環境話語分析法,結合實證及經驗性闡釋,較完整地勾勒出中國環境傳播和公共領域發展的輪廓。
徐迎春 ·公共管理 ·16.3萬字
該書從民營化的發展與政府回國后服務的興起、政府回購服務興起的動因、購買還是回購:影響民營化發展的因素、政府回購服務何以率先在美國出現、案例研究:政府會回購服務視圖和發生的、政府回購服務于民營化未來趨勢幾個方面進行研究,總結了若干對我國有借鑒意義的啟示,并對我國政府購買服務的最新進展與未來展望做了分析。
楊安華 ·公共管理 ·17.1萬字
《大灣區城際公共交通的供給體系與治理機制研究》基于城市和區域層面交通地理與交通政策的基礎理論和前沿進展,在借鑒國外都市區規劃委員會實施城際公共交通投資、規劃、建設經驗的基礎上,聚焦我國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一體化地區城際公共交通的典型案例(含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巴士公交、綜合交通等),采用案例研究和政策分析思路,研究大灣區不同城際公共交通模式的供給體系與治理機制,剖析大灣區多模式城際公共交通規劃建設過程與實施效果,評估城際交通供給的政策因素、實施邏輯、影響效果與優化策略,能為現代化都市圈和交通強國背景下的區域交通供給提供思路和方法。
林雄斌 ·公共管理 ·19.3萬字
該書以專題分析的形式,選取經濟人假設、公共物品理論、民主的危機、科層官僚制組織的危機、簽約外包制、基礎設施特許經營、政府管制模式轉型、競爭型官僚制等新公共管理改革關鍵課題,進行細致深入的研究分析。在此基礎上,作者擯棄了新公共管理改革是公共治理的市場化和社會化這一流行的觀點,提出這一重要改革的核心和實質,是在20世紀80年代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在自由和平等、政府和市場、民主和權威、管理和行政、社會精英階層和普通民眾之間所塑造的新的平衡關系結構;提出論證了變動的平衡、競爭型官僚制等新的概念。
趙成根 ·公共管理 ·17.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