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海之濱》是蕾切爾·卡森海洋系列的壓軸之作。在本書中,卡森對海岸生態系統進行了生動有趣的解讀,對于每一種生物,卡森都從“它為何居于此,它如何適應自身的構造、棲息地以及整個環境,它如何獲取食物,它的生命周期、天敵、競爭對手和伙伴是怎樣的?”等角度向我們娓娓道來。卡森在書中以生物的視角寫作,透過視野不斷轉換,描繪海岸大環境以及海洋生物活潑而完整的面貌。寫下的生命故事深刻而雋永,如同海風千萬年不曾停止吹拂海岸,亙古不變。
(美)蕾切爾·卡森 ·生物科學 ·12.4萬字
今天的講座是關于動物的語言與意識問題,而這也是心理學中研究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有人可能會問,心理學為什么會研究動物?事實上,研究動物主要是為了更好地理解人,因為人類的心理能力、發展狀況無論如何都需要一個參照系,而這個參照系就是動物。我自己的研究方向既有動物又有兒童,今天,我主要挑了一部分主題,就是關于語言和意識的問題。
蘇彥捷 ·地球科學 ·1.8萬字
北大微講堂是北京大學為學生開設的科普講座,邀請各學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講解內容權威卻又通俗易懂。
焦維新 ·天文學 ·1.1萬字
北大微講堂是北京大學為學生開設的科普講座,邀請各學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講解內容權威卻又通俗易懂。《走進分子世界——從分子磁性談起》聘請北大副校長高松院士講述化學是在分子層次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特別是轉化的科學,是與材料、生命、信息、環境、能源、地球、空間和核科學等密切交叉和相互滲透的中心科學,是發現和創造新物質的主要手段。化學作為一門“核心、實用、創造性”科學,為人類認識物質世界和人類的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次報告從磁性分子角度,探討分子世界的奧秘、化學學科的發展與前沿領域以及化學的核心內容。
高松 ·物理學 ·1.1萬字
《基因傳》是穆克吉繼《癌癥傳》后的另一部著作。這本書罕見地完整講述了基因理論的起源、發展和未來,按照時間順序和故事情節展開,是一部反映基因發展史的傳記。《基因傳》也是一部科學家們在探究基因奧秘的過程中攻堅克難的故事,像偵探小說一樣,以科學家們不斷遇到的新問題為線索步步深入,既深入淺出地梳理了基因理論的脈絡,又真實記錄了科學家們的合作與斗爭、成功與失敗。而這本大部頭傳記該如何閱讀呢?這本小冊子旨在讓讀者能夠更好的更有目的性的去閱讀并理解《基因傳》。
見識城邦編輯部 ·生物科學 ·1.6萬字
寺田寅彥(1878年~1935年):物理學者、隨筆家、詩人,曾用筆名吉村東彥、寅日子、牛頓、藪柑子,著有《漱石俳句研究》、《寺田寅彥隨筆集》等。《自然與生物》是《寺田寅彥隨筆集》中的一卷,收錄了《花物語》和《龍舌蘭》等隨筆共13篇。這些作品不僅僅是寺田寅彥對自然和生物的觀察記錄,也是文學作品。它們語句優美,閱讀性強。與他的其他隨筆作品不同,寺田寅彥從對自然的觀察這個角度出發,以故事的形式寫下了他對生活的思考。
(日)寺田寅彥 ·生物科學 ·6.7萬字
金開誠編著的《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天干與地支》為叢書之一,系統全面介紹了古歷法相關知識。《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天干與地支》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金開誠主編 ·天文學 ·2.8萬字
本套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該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趙艷娟編著 ·科技史 ·2.8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無處不在的力、怎樣讓溜冰鞋一直滑下去、蘋果為什么不掉到天上去、人體重心揭秘、羽毛和鐵塊會同時落地嗎、“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等。
宋學軍編著 ·物理學 ·9.7萬字
血液有一股神秘而奇妙的力量,沒有生物的界限,沒有時空的阻隔,從遠古飄然而來。即使是從未見面的兩個人,只要他們血脈相連,無須太多的語言,太多的介紹,只要兩眼一望,心底仿佛就有一種早就存在的情愫,慢慢地連成一條線。在血液中,到底有什么古老而神秘的物質能使人類自己與其他的同伴聚集而又區別?一滴血看起來既渺小又普通,殊不知,就是這小小的一滴血卻包含著人類發展史上最神秘的秘密。祖先那些古老的傳統和文明,以及優秀品質,通過血液的模式在子孫身體中得以完好保存,并不斷復制。這個秘密除了我們所知的基因外,還有一些目前醫學水平無法探測的物質。醫生們只能通過大量的實驗與數據證明它們的存在。
嚴昕陶 ·生物科學 ·1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