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星云大師是當今著名高僧,致力于弘揚“人間佛教”,先后在世界各地創建200余所道場,并創辦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局、中華學校、佛教叢林學院及大、中、小學等數十所。曾主編《人生》、《今日佛教》、《覺世》月刊等佛教刊物,著有《釋迦牟尼佛傳》《星云大師講演錄》《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迷悟之間》等,并被翻譯成英、日、西、葡等十余種文字,流通世界各地。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6.5萬字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釋、道三個方面。自從兩漢之際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土之后,便與中國本土的儒、道相融合,使之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儒、釋、道三者,在社會教化功能中,也呈現出了各有側重的社會分工。儒家側重以仁義禮智信教化社會成員,使之通曉倫理道德,明確長幼尊卑,便于社會統治和管理。道家側重提倡修身養性,講究服食藥餌、導引吐納,以期身體康健,長生不老。佛家則不僅宣傳“緣起性空”,以使人覺悟,祛除妄想、顛倒、執著,度盡煩惱苦厄,提高生活質量,還積極倡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以及“因果報應”等,以期凈化人心和社會環境。
鄢敬新 ·普及讀物 ·10.5萬字
本書為“星云日記”系列的第三十四冊。收錄星云大師1995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期間的日記,分為“不變隨緣”、“領眾之道”、“人生舞臺”、“面對現實”四部分。日記詳細記載了星云大師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計劃、熔佛法、哲學、文學、慈心悲愿于一爐,實為一代高僧之心靈剖白與濟世旅程,為現代佛教歷史的進展保存或提供了至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亦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養精神之津梁,從中可獲得許多做人做事的啟示與新知。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7.6萬字
本書為“星云日記”系列中的第十五冊。收錄星云大師1992年1月1日至2月29日期間的日記,記錄了星云大師生活、工作、弘法度眾上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等,全書分為“隨緣隨份”、“緣滿人間”、“真淡真空”、“虛懷若谷”四部分。這是一份特別的日記,內容不僅是大師個人生活點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來自眾生,屬于眾生,讀“星云日記”,仿佛進入一個開闊的胸懷,一頁內心最深層的省思。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6.7萬字
讀書、旅行、信仰是本性禪師的生活三部曲。在書中,我們可以跟隨本性禪師的腳步,覓幽鼓浪嶼、穿梭在加德滿都的大街小巷、走馬呼倫貝爾、參觀西貢的越戰博物館、漫步麗江的束河古鎮、體驗朝鮮羅津的純樸民風、品味武夷山的禪茶、信步敖德薩海邊、靜凝朗勃拉邦的山月、登臨奧克蘭的伊登山、走在秋日的圣地亞哥、行思在基輔的舊石街、穿行在從海拉爾到額爾古納的蒙古草原上……從這些靈性之旅中,在作者一次次與自然的對話、與心靈的對話中,體會到世間至簡至樸的真理,從而從世俗的塵勞中,心靈獲得解脫和自由。
本性禪師 ·普及讀物 ·5.8萬字
本書為“星云日記”系列的第19冊。收錄星云大師1992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的日記,分為“夢中說夢”、“逆增上緣”、“把心找回來”、“廣結善緣”四部分。日記詳細記載了星云大師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計劃,熔佛法、哲學、文學、慈心悲愿于一爐,實為一代高僧之心靈剖白與濟世旅程,為現代佛教歷史的進展保存或提供了至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亦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養精神之津梁,從中可獲得許多做人做事的啟示與新知。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9.9萬字
本書為“星云日記”系列的第二十七冊。收錄星云大師1994年1月1日至2月28日期間的日記。日記詳細記載了星云大師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計劃,熔佛法、哲學、文學、慈心悲愿于一爐,實為一代高僧之心靈剖白與濟世旅程,為現代佛教歷史的進展保存或提供了至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亦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養精神之津梁,從中可獲得許多做人做事的啟示與新知。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9萬字
本書以臺灣第一高僧圣嚴法師的禪證體悟為中心,結合現代人的心理訴求,從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等日常行為入手,闡釋凈化身心、緩解壓力的禪修法門。將心理減壓和禪修秘法完美結合的佛法書,祝你走向身心康寧的禪修之道。
許長榮 ·普及讀物 ·11.3萬字
什么是比知識、智能更高的狀態?心如何才能自由自在?人如何通達生死而出于生死?種種我們面對生命的處境和疑惑,《心經》都有最核心深入的解答。星云大師講《心經》,透過一則又一則生動的故事,以及佛法的真義,讓我們了解《心經》、活用《心經》,在生活中成就最本然、最美好的生命。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8.2萬字
觀呼吸,是當今世界最流行的的禪修靜心法門之一,是佛教內觀禪修的入手法。在佛教中,內觀禪修是人唯一能解脫煩惱的法門,它通過如實觀照當下的身心,覺醒心靈的力量來解脫煩惱,獲得恒久的快樂。人人都會呼吸,我們通過觀呼吸有意識地觀察進出的氣息,能迅速集中注意力,調整心境,消除負面情緒,這也是人人都能輕松學會、隨時隨地踐行的方法。它與現代心理學相結合后,已經成為一種廣泛適用的心理療法,幫助現代人走出各種精神障礙,更有效地思考,更快樂地生活。
藍梅 ·普及讀物 ·14.3萬字
佛或菩薩降下福德,庇護我們升官發財、健康長壽、開啟智慧、成就事業、一生平安,讓這些美好愿望成真。他們就是護佑我們一生的守護神,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守護本尊。在佛教看來,愿望成真的關鍵在于選擇適合的神明和正確的修法。本書在整理佛教權威經典的基礎上,提供給你8種簡便、實用的本尊選擇法,讓你根據自己的出生年月日等就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守護神。同時通過對31位重要本尊信息的全面呈現,提供最權威、最簡便、最實用的修行指導。
諾布旺典 ·普及讀物 ·12.1萬字
《佛教與生活》講述佛教與生活、信仰、道德、修持、般若的關系,還涉及人的行為、身心、困惑、美化、人際、男女等方面問題,其宗旨就是把佛法應用到生活中。星云大師,1927年農歷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蘇江都,為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代傳人。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12.8萬字
《因果經》是佛家最經典、流傳最廣泛、信眾最多的經典之一,其中揭示了宇宙萬法運轉不息的規律,以及脫離無盡煩惱和苦海的方法。臺灣最受媒體歡迎的心靈法師——莊圓法師,以普通人的視角,從身邊最常見的生活瑣事入手,以風趣、樸實的生動口語講解。淺顯生動之中將奧妙精深的佛法緩緩道來,幫助匆忙的現代人舒緩身心壓力。
莊圓法師 ·普及讀物 ·16.3萬字
本書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為基礎,以佛家禪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華,幫助人們正確認識自己,把握為人處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態度,享受真正的自由與快樂。文字直指人心,充滿了哲學旨趣。
楊天 ·普及讀物 ·3萬字
本書為“星云日記”系列的第三十五冊。收錄星云大師1995年5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的日記,分為“說話的藝術”、“面對生死”、“不知道”、“佛化生活”四部分。日記詳細記載了星云大師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計劃,熔佛法、哲學、文學、慈心悲愿于一爐,實為一代高僧之心靈剖白與濟世旅程,為現代佛教歷史的進展保存或提供了至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亦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養精神之津梁,從中可獲得許多做人做事的啟示與新知。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7.1萬字
佛法中的轉心四思維告訴我們一個簡單而深刻的道理:人的命運都是自己造作的,如果你的心態是積極、樂觀、豁達、慈悲、善良的,那么你的行為方式自然是會為你帶來幸運的。實現這個目標的方法所有的人都會認可,那就是:好心態成就一生的幸運!所以我們要從轉變心靈開始踏上自己的幸運之旅。《圖解轉心改運法》以簡潔的語言文字配合精美的手繪圖解,為的是讓你在輕松愉悅的閱讀享受中完成一次圓滿心靈的凈化之旅。用最真誠的心,品味最真實的人生,是最簡單的快樂之道。希望本書中所介紹的佛法智慧思維能為你的心靈帶來快樂,能為你的生活帶來好運。
釋心田 ·普及讀物 ·13萬字
本書分為人間有花香、最好的供養、識人之要等三卷,主要談什么是受歡迎的人,以及個人的修身進德方法,最后重點考察如何識人與鑒別人的優劣等。星云大師,1927年農歷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蘇江都,為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代傳人。
北大微講堂是北京大學為學生開設的科普講座,邀請各學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講解內容權威卻又通俗易懂。
鄭志明 ·普及讀物 ·6235字
本書分為人生的智慧、生命的真諦、開發自我、人我之間等四卷,著重談論人生的探討,生活的看法,個人的修煉及人際關系的修養等。全書文字通俗,講述人生哲理,常引用生活經驗與歷史故事,對于勸人為善,戒除諸惡,有啟發意義。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9.5萬字
從書中你可以領悟出更多的人生智慧和啟示,從而助你打開蒙塵幽暗的心靈。萬行法師言:古之成佛者,不惟有虔誠的信佛之心,還必有堅韌不拔的學佛之志。自古道:“信佛容易,學佛難。”即信之又學之,是走向圓滿獨一無二的途徑。所謂“信之”,就是要終生不渝,矢志不移;所謂“學之”,就是要學習佛的崇高品質,學習佛的超凡意境,學習佛的博大胸懷。修學佛法只有具備這些基本素質,才能使自己在心態、情操、體能、智慧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升華。只有真正地了知佛法,明確見地,才會真修實證,走進走出。信而不知即學者,乃迷信,非智信。惟有信學合一,方可邁入成佛之道。
釋萬行 ·普及讀物 ·6.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