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以離晉南“禹鑿龍門”(《禹貢》“導河積石,至于龍門”)不遠的錯開河上的一幕,為文章起首,全文以大禹治水為主,從正面寫大禹與先民歷經的無數艱難險阻,突現中華民族百折不撓不折的精神與令人驚嘆的智慧。偶爾,以涂山氏女、伯益、治水的民夫望趾、壟兒等人物為襯托,使大禹的形象更加血肉豐滿。治水成功后,書寫大禹于涂山大會諸侯等史事,交待歷史上夏王朝的一抹曦光。
盧靜 ·歷史人物 ·2.8萬字
班超的故事回腸蕩氣,氣概豪邁。本書在史料的基礎上,適當填充內容,努力還原漢代西域的迷人歷史。在出使西域、絕域建功的英雄史跡上集中筆力,力求寫出雄渾、昂揚的西域英雄贊歌。寫作中著意突出對西域地理、風光、人文的介紹,以增加知識性和可讀性。
薛林榮 ·歷史人物 ·4.7萬字
作為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抒寫了一個不朽的傳奇。他幼時家貧,曾為地主放牛,后入寺當了和尚。正值亂世,他參加反抗元朝的紅巾軍,在戰爭中嶄露頭角。最終擊敗各路農民起義軍,登上了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建立了最后一個漢家王朝。一方面,朱元璋頗有遠見,求賢若渴,平定天下。另一方面,他又殘酷無情,在晚年時將當初的開國功臣一個個誅殺殆盡。對于朱元璋的功過是非,吳晗對其作出了全面、權威的評述,因此,本書在明史研究和傳記文學史上都有著非凡的意義和價值。
吳晗 ·歷史人物 ·13.1萬字
鐵血宰相擁有何種跌宕起伏的刺激人生!滿洲貴族大少為何突然華麗墮落!一介病弱書生緣何橫刀立馬、殺人如麻!草根梟雄如何主宰朝野、揚威大漠!翰林學士怎樣周旋列強、忍辱偷生!一代紅頂商圣怎樣從帝國銀庫大掌柜走到凄涼辭世無人問津!
王海林編著 ·歷史人物 ·9.8萬字
本書介紹了南宋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一代文宗葉適的一生。葉適(1150—1223),字正則,號水心居士,浙江溫州人。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別集》《習學記言》等。葉適主張功利之學,反對空談性命,為永嘉學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學派,與當時朱熹理學、陸九淵心學并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對后世影響深遠,是溫州創業精神的思想發源。
朱迎平 ·歷史人物 ·16.7萬字
本書是美國傳教士葛烈騰的回憶錄,記述了1912—1942年的中國。它是一本美國人旅行日記,是一個世紀之前的杭州城市生活史;更是中國社會變革的實錄,研究中國近代史的第一手珍貴資料。1944年,本書在美國出版,《紐約時報》《遠東季刊》專版評論:“作者雖然熱愛中國,但不偏不倚地寫作。”塵封70余年,中國學者偶然得知《人間世》的存在,本書得以被翻譯為中文出版,眾多歷史細節最終首次面世。引發歷史學家對新材料的高度關注。書中沒有東方主義,也沒有“獵奇”色彩,是中國一個時代的自然與社會印記。
(美)葛烈騰 ·歷史人物 ·16.2萬字
梁啟超何許人也?變法革命領袖之身;文體風暴倡導之祖;少年思想啟蒙之師;言論界驕子、思想啟蒙者、報界大總統;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曾任司法總長、財政總長;亦是慈父,梁啟超先生的九個子女,個個才俊,甚至創造了“一門三院士”(建筑學家梁思成、考古學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的佳話。又是名師,他影響激勵了幾代中國人,包括毛澤東、魯迅等。他還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桃李滿天下,其中不乏胡適、徐志摩等著名人物。
吳其昌 ·歷史人物 ·8.4萬字
半生煙雨,半世落花,尋尋覓覓,冷冷清清,人比黃花瘦,情比時光長。縱然人世陰晴難定,她亦風華絕代,經過風雨飄零,仍能與時光對飲。才華與實力兼具,柔情與剛強并存,她就是一代詞宗李清照,北宋詞壇當之無愧的頂流。你讀過課本里的她,你看過野史里的她,你也聽過好的壞的各種不一樣的她,那么,你知道她真正的樣子嗎?她到底是“沉醉不知歸路”的閑情少女,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多情少婦,抑或是“不肯過江東”的愛國主義詩人?本書將帶你了解一個詩詞界無法避開的女子,一個巾幗史里無法忽視的女子,一個渾身是謎,滿眼是愁,氤氳著清淺繁花夢的女子。全書以細膩唯美的筆觸,詳盡地還原了李清照才情四溢又波瀾起伏的一生。另外,書中還收錄了李清照的一些經典詞句,專業與趣味并重,讓你盡享宋詞之美。
林瀟 ·歷史人物 ·10.9萬字
本書是日本學者岡本隆司為李鴻章和袁世凱所作小傳,講述了這兩位清末民初政壇的樞紐人物,其人其事及其所處的時代。舊式科舉官僚出身的李鴻章,歷經太平天國運動、平定捻軍、洋務運動、中法戰爭、甲午戰爭、義和團運動等近代中國重大事件。他是地方武裝淮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并且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清末的時代和社會塑造了他,他也造就了那個時代。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袁世凱都被貶低為不學無術、不仁不義的叛徒,或是“陰險的權術者”。這樣的一個人,為何能在激烈動蕩的時代里發展個人勢力,爬到權力巔峰,甚至當上皇帝呢?袁世凱的一生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極其復雜的中國。
(日)岡本隆司 ·歷史人物 ·15.8萬字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本書基于史料又不拘泥于史料,既引用歷史文獻,又運用文學手法,講述了出生于顯赫世家卻又遭幼年喪父,籠罩在王氏陰影下的王莽如何從守拙、禮賢、奉公到上位、遭黜,進而蟄伏、隱居,克己、再上位,到又一輪勤儉、謹慎,大權在握,結交儒士,培植勢力,自我膨脹,予取予奪,從“安漢公”到“攝皇帝”,篡位當真皇帝,改制天怨人怒,導致群雄并起,走向覆滅的全過程,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個真實的、具體的、歷史的、有血有肉的多面王莽及其走向自我毀滅的人生。
宋福聚 ·歷史人物 ·19.6萬字
關漢卿、王陽明、吳承恩、湯顯祖……王國維,11個坐標型的文化名人,11種跌宕起伏的命運特寫。體量輕盈的文化名人小傳、時空交錯里精神和心靈的遙相呼應。這本《元明清文化名人小傳》以11個元明清時期的坐標型文人的人生歷程和心靈軌跡,串起自元至明清數百年的文化史。他們擁有卓絕的才華,他們也曾迷茫彷徨,也曾在泥淖中眺望繁星,終在歷史的天空中留下了不可抹滅的印記。
遠林 新宇 ·歷史人物 ·10.1萬字
張之洞是晚清重臣之一,他自科舉進入仕途,官至湖廣總督、軍機大臣、體仁閣大學士,親身經歷了洋務運動、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清末新政等重大歷史事件,是一個與中國近代史共始終的人物。本書記錄了張之洞的人生歷程,著重記述他“矢抱冰握火之志,持匡危扶顛之心,冀挽虞淵之落日”,積極參與政治改革,大力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興辦近代企業,編練新軍及開辦新式學堂,在政治、經濟、軍事、教育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貢獻。
許煙華編著 ·歷史人物 ·12.6萬字
亞歷山大大帝生于公元前356年,是馬其頓王腓力之子、歷史上第一位征服歐亞大陸的著名帝王。亞歷山大自幼聰穎過人,曾受教于亞里士多德,稍長即被授予首府總督職,并以平定山賊有功而任命為馬其頓大軍統師,隨父橫掃希臘城邦。公元前336年菲利普遇刺,亞歷山大繼任王位并繼承乃父遺志,率領希臘聯軍進攻波斯,關尼卡卡一役大敗波斯并直入小亞細亞攻占兩河流域,波斯帝國崩潰,波斯王大流士被殺,又進軍埃及,越過印度河進入恒河流域,因戰士思鄉心切而被迫撤退。亞歷山大融合東西文化,鼓勵民族間通婚,并倡導民族地位平等,將希臘思想、律法散布各地,開創希臘化時代文化,死時卻年僅33歲。
(美)雅各布·阿伯特 ·歷史人物 ·8.5萬字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自稱“香山居士”。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通俗易懂,有“詩魔”“詩王”之稱。年輕時,他懷著“兼濟天下”的抱負,直言諫上,創作了大批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多次貶謫后,寄情山水。他一生創作了三千多首詩,其中《賣炭翁》《琵琶行》《長恨歌》等極負盛名。本書以時間為軸,用細膩的文筆還原了白居易跌宕起伏的一生,展現了他雖歷經坎坷卻堅強不屈、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再現了波瀾壯闊的時代。
萬曼 ·歷史人物 ·7.8萬字
盡管荷馬被公認為偉大的詩人,但鮮有人真正閱讀過他的作品。我們通常是通過其他文學、藝術作品對荷馬及其詩歌進行了解和反思的。荷馬本人的身份,甚至是否有荷馬其人,仍是未解之謎。而圍繞《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創作的爭論與審美評價仍在相互交織。在當代,了解荷馬其人,以及閱讀其作品,依舊具有持久的批判性價值。
(英)芭芭拉·格拉左西 ·歷史人物 ·6.1萬字
《孟子傳》是一部關于孟子的歷史傳記作品。作者梳理了古代典籍中有關孟子生平事跡的相關著述,以傳記體的形式系統書寫了孟子的一生,力圖讓這位中國儒家學派“亞圣”的形象更清晰、更鮮活,并從孟子的言行中領悟其一直堅持和致力推行的王道政治理想和仁政思想,從而為儒家文化為基礎的政治社會提供更多的思考。同時,本書兼有學術文本和通俗文本的雙重特點,全景式呈現了孟子一生的行跡,以及孟子一生繼承孔子仁學并發展儒家思想的歷程。
畢寶魁 尹博 ·歷史人物 ·15.3萬字
居魯士大帝是古代波斯帝國的締造者。他以伊朗西南部的一個小首領起家,經過一系列的勝利,打敗了3個帝國,即米底、呂底亞和巴比倫,統一了古中東大部分地區,建立了從印度到地中海的大帝國。居魯士在占領巴比倫之后,轉而向東北進軍,以圖降服中亞的游牧民族。結果波斯軍隊大部分戰死,居魯士本人也戰死在疆場。
(美)雅各布·阿伯特 ·歷史人物 ·9.3萬字
本選題是通俗歷史類。內容是漢代的人物,從君王、文臣、武將、文人、女子、游俠等六個方面,選擇了有代表性的人物下筆,在同一主題下,對人物及其事跡進行了生動地描述,較為全面地反映了漢朝各個階層的生存狀態。作者文字簡練生動,充滿現代氣息。
李婍 ·歷史人物 ·12萬字
舊式科舉官僚出身的李鴻章,歷經太平天國運動、平定捻軍、洋務運動、中法戰爭、甲午戰爭、義和團運動等近代中國重大事件。他是地方武裝淮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并且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清末的時代和社會塑造了他,他也造就了那個時代。
(日)岡本隆司 ·歷史人物 ·8.2萬字
顧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他生活的十七世紀,西歐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開始了現代化的歷程。思想世界也是如此,崇禎十年(1637)笛卡爾發表了哲學史上著名的《科學中正確運用理性和追求真理的方法論》,康熙二十九年(1690)洛克發表了《政府論》。在歐亞大陸西邊,顧炎武同時代的學者成為了近代化的推動者,對我們來說,他們的名字甚至比本國的顧炎武更熟悉。其實傳統中國也面臨著所謂的“十七世紀危機”,當時正值明清易代之際,不同于以往的改朝換代,這次朝代更替似乎提供了更多的經驗與探索,當然,也包括更多的痛苦與掙扎。顧炎武處在時代潮流中,被沖擊、裹挾,同時也對那個風云變幻的時代,做了很多觀察與思考。他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深刻的學術思考,留給我們的不單純是故事,也有啟發。
薛舟 ·歷史人物 ·4.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