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追述老子的成長歷程,寫老子的少年之思,去周都求學,為守藏室史,博覽典藏,再到大道初成坐而論道,然后在他年過半百時再授孔子,最后寫到老子滯留函谷關,在關尹的請求下完成《道德經》。此書重在寫實,在史實的基礎上發揮想象,試圖再現一代圣賢的偉岸人生。
譚偉雄 ·歷史人物 ·2.9萬字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是每個靖江人都應該牢記的年份。那一年的冬季,是我們祖先的“登陸季”,如同諾曼底登陸一般。諾曼底登陸成功開辟了歐洲的第二戰場,我們祖先的登陸則在陰沙島上躲避了金兵追擊,開辟了新的生存空間,開啟了靖江文明進步的大門。
王權主編 ·人物合集 ·7.8萬字
本書由郁達夫和蕭紅兩位作者各自回憶魯迅先生的小書合輯而成。郁達夫和魯迅為文壇密友,1928年兩人合編《奔流》和《大眾文藝》。蕭紅和魯迅之間有師生之誼也有傳承之道,魯迅的欣賞、獎掖與扶持,蕭紅的早慧、勤勉與感恩,構筑成現代文學史上的一段感人佳話。兩人的回憶錄中記錄了魯迅的一些事跡和談話,是研究魯迅十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郁達夫 蕭紅 ·文學家 ·3.8萬字
家族史傳系列。讀中國史唐朝史,懂唐朝史必懂李唐家族史。唐朝,盛世的代名詞,歷史上公認的中國強盛的時期之一。皇族李氏更是歷史中的風云家族,千百年來為后世津津樂道。本書從李唐家族的視角,帶你看盡大唐的盛世、文采風流、萬國來朝;然而歷史終有余暉,頂著盛世的光環,晚唐李氏皇族的懦弱與無能帶領著大唐走向了黃昏,李唐一族也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桑希臣 王本剛 ·家族研究 ·13.4萬字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系列】兩位作者通過全面記述慈禧的少年時代、與咸豐帝北逃、處置顧命八大臣、與恭親王反目、戊戌政變、辛丑之變等眾多重大歷史事件,展示了葉赫那拉氏作為一個弱質女人的善變、虛榮、愛玩、貪財、節嗇、記恨,又深刻揭示了這個女強人精神層面上的男性氣質,而對于慈禧備受爭議的問題,如她究竟是慈悲為懷還是殘忍嗜殺,究竟是不羈還是恪守傳統美德,究竟是愚昧無知還是熟讀詩書、熱愛文藝,究竟是仇洋還是媚外,究竟是迷信還是輕信人言,究竟是保守透頂還是有意維新等等,都有獨到的見解和佐證。
(英)J·O·P·布蘭德等 ·歷史人物 ·17.2萬字
海子,原名査海生,是中國70年代新文學史中一位全力沖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本書以小說的藝術手法講述海子這位詩人短暫的一生,讓讀者對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最有影響力的詩人多一些理解以及對詩歌的關注。“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將和他一同得到榮耀。”一個在靈魂的深處與自我搏斗的人。他的自盡,仿佛代表我們這代人早夭的青春;而今我們正在老去,他卻一直還在那樣年輕著。——野夫原來這是在面對自己的青春時代,已經過去、永不復返的天真時代。可以說,這是一代有心者集體的良心記錄。——李斯海子,迄今為止最純粹的青春寫作者。
李斯 ·文學家 ·19.9萬字
《李鴻章傳》是梁啟超在李鴻章逝世那年完成的著作,采用夾敘夾議的方式,從李鴻章的早年落拓,寫到他鎮壓太平天國、創辦洋務運動,再到甲午戰爭撞碎其強國夢,最后周旋于列強的外交舞臺直至死去的悲壯一生。梁先生還把李鴻章與曾國藩、張之洞、俾斯麥等人做了比較,指出李鴻章是懷著忍辱負重、死而后已之心為清政府“修修補補”的,只不過他缺少長遠的政治眼光,不懂得為后世立百年大計。并發出“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的感嘆。梁啟超憑借其深厚的國學功底和非凡文采,客觀而公正地對李鴻章做出了最中肯的評價。
梁啟超 ·歷史人物 ·15萬字
書中描述了索羅斯的思想對2004年美國大選的作用,他在2006年《紐約時報》上對駐伊拉克美軍最高指揮官裴卓斯中將的抨擊,以及他對慈善和政治活動的宏大計劃。作為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家,同時也是自由政治活動的代表人物,喬治索羅斯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吸引人、最具極端性的人物。他最初的聲譽來自他非凡的投資才能,而最近十幾年,索羅斯開始關注國際政治領域。這是一本對投資大師的思想進行深入探討的作品。
王輝編著 ·財經人物 ·10.8萬字
滕貞甫主編的《夏君卷》是棒棰島·“金蘋果”文藝叢書之一。本書分為“苦樂人生”“慧眼識珠”“春華秋實”三個部分。“苦樂人生”素材豐富,情感充沛,行文生動,凝聚了夏君畢生心血歷程,熔鑄了她對話劇藝術的摯愛,有觀點,有價值,有趣味,有文采,勵志敬業,充滿了時代的正能量。“慧眼識珠”是對作者及其作品的評述,使讀者對作者的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春華秋實”是作者各時期作品的集錦,富有沖擊力。
滕貞甫 ·藝術家 ·6.9萬字
本書以中學校長為研究對象,以職業幸福感為研究內容,構建中學校長職業幸福感的理論分析框架,開發中學校長職業幸福感量表,研究我國中學校長職業幸福感的總體狀況和個體差異,分析中學校長職業幸福感的來源和影響因素,以及提升職業幸福感的途徑等問題。以期為當前我國中學校長審視自己的職業生活狀況提供切實的參照,為中學校長思考自身的職業幸福感狀況提供有意義的思考視角,從而有意識地為提升自身的幸福感、教師的幸福感和學生的幸福感做出更大的努力。
翁琴雅 ·綜合 ·16.9萬字
近年來,由于高度發達的社會經濟文化,南宋史引起了人們強烈的興趣。而建炎、紹興之際南渡君臣的所作所為,不僅左右著南宋初期的政局走向,而且影響著整個南宋的政權格局與歷史命運,很值得深入研究。《南渡君臣:宋高宗及其時代》為著名宋史研究專家虞云國先生多面向探析宋高宗時代的一部力作。內容涉及靖康之變北宋王朝剎那覆滅到建炎南渡高宗政權初步立足的歷史過程、宋高宗于岳飛在宋金和戰上特殊的君臣關系等,兼具學術性與普及性,不僅代表了作者對于南宋初四十年歷史的認識,更有助于一般讀者深入認識“中國轉向內在”這一主題。
虞云國 ·歷代帝王 ·17.6萬字
少時失怙,壯年失偶,沒有子女,沒有家庭,沒有私產。因腫瘤手術住院,面對來看望的縣領導,她說:“能否提前支取喪葬費,用來幫助大山里的孩子們?”身患骨質疏松癥、類風濕關節炎、肺間質纖維化、腦動脈供血不足、脾血管瘤、顱骨骨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種疾病,雖九死一生而無悔。曾經有位哲人說過,那些為大家而獻身的人,就是靈魂里有黃金的人,因此,他們不需要現實世界的黃金。那么,張桂梅,這個一出生就險被送人,黑龍江農戶家里的第十二個孩子,她生命的軌跡從何處起,她靈魂里的黃金從何處來?本書經過張桂梅親審認定,講述她從出生(1957年)到現在(2021年)的人生經歷。
李延國 王秀麗 ·女性人物 ·17.5萬字
全書展現了李清照豐富多彩的一生。李清照的少女生活是快樂的,無拘無束的。她出嫁以后,琴瑟和諧,夫妻恩愛。她與趙明誠一起品嘗了宦海風波,一道回家隱居,品賞古玩,詩詞唱和。在趙明誠外出讀書與做官時,她又備嘗離別相思之苦。中年以后,李清照連遭不幸,國破家亡、背井離鄉,逃難到了南方。而后,災難接踵而至。與她相依為命的丈夫趙明誠早逝,欲尋求生活幸福改嫁又被騙,離異后普遍遭親友冷落,李清照最后在抑郁寡歡中默默辭世。全書通過文獻材料梳理,結合李清照詩詞創作的賞析,突出了李清照帶有叛逆色彩的非同凡響的鮮明個性,揭示其個性與命運之間的某種聯系。
諸葛憶兵 ·女性人物 ·14.8萬字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為“中國文化知識讀本”系列之一,以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了草原之花布木布泰傳奇的一生。
金開誠 ·歷史人物 ·3萬字
我們常掛在嘴邊的“而立”“不惑”“知天命”這些詞,都來源于孔子。當我們年近三十,在社會上尚無立身之地;年近四十,為家長里短而煩心茫然;年近五十,為老之將至而惶惶不知所措……這些時候,我們需要讀一讀中國人共同的老師——孔子。十五志于學:家貧不忘立志孔子三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在母親的拉扯下長大。雖然家境貧寒,但孔子沒有消磨志氣。他常常擺設祭器,模仿祭祀的禮儀動作,不知不覺就成了禮儀專家。十五歲時,他就確立了“克己復禮”、為天下人謀生的大志向,并終其一生為之不懈努力。翻開本書,從孔子的一生中找到過好人生的答案。
鮑鵬山 ·歷史人物 ·14.8萬字
一個舊上海灘洋車夫的女兒,12歲時淪為青樓賣唱女;14歲逃出火坑嫁與革命黨人成為都督夫人,卻不堪忍受封建大家庭和夫權統治,于29歲時毅然拋棄都督夫人的名頭,選擇離開;帶著四個兒女兩手空空回到上海打拼,歷盡艱辛創辦了上海錦江飯店。她的一生,開始于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1900年,結束于香港回歸祖國的1997年,經歷了舊中國近代的政權更迭、戰爭饑荒多事年代,也經歷了新中國的建立走向富國之路的時代,她的一個世紀,是中國近現代史風云變幻的縮影,更是一個女人不可多得的傳奇。這本書,既是這個了不起的女人一生的縮寫,也是她所生活時代的映照。
墨三 ·女性人物 ·12.9萬字
本書系民國清流大師們的集體傳記系列之二。本書沿襲《民國清流1:那些遠去的大師們》的風格,承接第一部的歷史階段(1917年至1927年),呈現出民國十六年至民國十九年(1927年至1930年)文化主戰場的“戰國”景觀。時值國內政局巨變,國共兩黨合作破裂,政治斗爭激烈而嚴酷。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舉起大旗的文化主將們出現嚴重的分化,蔡元培、魯迅、茅盾、瞿秋白、丁玲、葉圣陶、柔石、胡適、沈從文、林語堂、郁達夫、梁實秋、包天笑、周瘦鵑等紛紛來到上海,一時間,民國文化思想界風起云涌,各文化流派旗幟鮮明,針鋒相對,演繹出文化界的交鋒論戰與恩怨情仇。
汪兆騫 ·人物合集 ·14.5萬字
《文心雕龍》是一部講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專門著作。它總結了齊梁以來各種文體的寫作經驗,使之上升到文學理論層面,而且還運用這些理論對各個時代和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進行了深刻的批評,是一部世界文學史上空前絕后的文藝創作理論集大成之作。它的作者劉勰可以說是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文學理論家和批評家。
金開誠 ·學者 ·2.9萬字
勞乃宣(1843—1921),字季瑄,號玉初,自號矩齋,晚號韌叟。浙江桐鄉人,祖籍山東陽信。同治十年(1871)進士,歷任臨榆、南皮、完縣、蠡縣、吳橋、清苑等地知縣。創辦畿輔大學堂,后出任南洋公學(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前身)總理,浙江大學堂(浙江大學前身)總理,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總監督。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音韻學家、文字學家。本書全面回顧勞乃宣79年的人生經歷,并著墨于勞乃宣的學術成就,如其在“禮法之爭”、古籌算學、教育實踐、語言文字學等方面的學術貢獻,以助讀者全面了解這位晚清學術界的博學鴻儒。
陳勇 ·歷史人物 ·14.8萬字
本書是恩古吉自傳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則寫到作者上中學為止),講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作者在肯尼亞一所英國人管理的精英中學的四年生活。與此同時,他的哥哥正在反英殖民主義的武裝游擊隊里浴血奮戰。雙重視角的敘述增加了自傳的復雜性和豐富性,也是對殖民主義統治下的非洲最深刻的描述。
(肯尼亞)恩古吉·瓦·提安哥 ·自傳 ·10.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