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巴布亞新幾內亞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全境共有600多個島嶼,1975年9月16日獨立。巴布亞新幾內亞資源豐富,經濟發展不平衡。礦產、石油和農業經濟作物是國家經濟的支柱。旅游資源豐富,開發潛力較大。對外奉行中立政策,主張各國和平相處。同中國建交以來,兩國關系保持穩定發展,雙方建立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戰略伙伴關系。本書綜合國內外資料,力求全面地向讀者介紹巴布亞新幾內亞。
韓鋒 趙江林編著 ·世界史 ·15.7萬字
《激蕩的百年史》一書共有5章,其中前4章吉田茂按照時間先后,將近代日本的百年史劃為4個階段——明治維新、走向近代化、戰后的困難時期以及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的時期,并一一對其做出具體論述,在最后一章中,吉田茂做了一個簡短的總結,并滿懷希望地提出了日本未來的計劃和構想。每一章節都另外劃分出若干個小標題,所有小標題都帶有鮮明的指向性,基本都是直接提出當時社會所面臨的具體問題,再一次扣合了作者的政治身份。當然,《激蕩的百年史》真正閃亮的地方還在于它提出的富有創想力的治國方略。這些治國方略得以最終實施,一方面是由于日本政府與人民所做出的種種努力,而另一方面也是充分利用了當時的國際環境,正如吉田茂在書中所言,日本“有生逢其時,憑借幸運的一面”。文末收錄吉田茂《隨憶錄》。
吉田茂 ·世界史 ·10萬字
《德國的浩劫》是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之一,作者從兩個世紀的德國歷史文化背景著眼,對于導致法西斯專政的原因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德)邁內克 ·世界史 ·10.1萬字
本書是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組織編撰的年度研究報告,對阿拉伯國家總體形勢、重點國家形勢、有重大事態發展并產生重大影響的國家形勢、有關重要專題等開展跟蹤研究,旨在全方位反映阿拉伯世界發展的最新態勢。書稿概述了阿拉伯國家2016年整體發展形勢,重點介紹了埃及、沙特阿拉伯、也門及馬格里布三國的內外形勢,對“伊斯蘭國”及庫爾德問題的現狀與前景進行分析預測,最后闡述了我國與中東國家關系現狀及戰略思考。
李紹先 ·世界史 ·7.8萬字
全球通史(少年彩圖版)以歷史編年為經,以世界歷史各個時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為緯,內容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藝術、民俗等諸多方面。全書共分10卷,上起古埃及時期,下迄美國911恐怖襲擊,選取了600余個主題,2000余幅圖片,生動、真實、客觀、全面地再現了世界歷史的精彩瞬間和豐富內涵。生動流暢的文字、異彩紛呈的圖片、新穎活潑的版式、精美考究的裝幀設計,使廣大小讀者能夠在愉悅的閱讀感受中,輕松地獲取世界歷史知識。
郭方 ·世界史 ·11.7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前氏族社會時期的教育、母系氏族時期的教育、父系氏族時期的教育、軍事民主制時期的教育、古代埃及的教育、古代亞述和巴比倫的教育、古代印度的教育、古代希臘的教育制度、古代羅馬的教育制度等。
聞明 彭萍萍主編 ·世界史 ·10.1萬字
歷史悠久的羅馬,經歷了一個國家可以經歷的一切:羅馬為何會成為一個帝國?又為何會被摧毀?從君主制到共和國,再到帝國時代,從多神論到一神論……成立之初的混亂;與強大的對手作斗爭;重建;繼承人問題;不同種族的入侵;文明的改變,等等。本書對羅馬歷史和其中的重要事件做出多維度的解構與剖析,為讀者提供了全新的視角。本書不僅會讓我們了解羅馬歷史,更借羅馬之鑒,讓我們對現代世界和社會進程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入的認知。
(日)本村凌二 ·世界史 ·16.1萬字
英國殖民管治香港時期最血腥的一頁在官方和大眾記憶中卻完全湮沒無痕1899年,即中英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把新界租借給英國后一年,英國人進入新界接管此地。此舉觸發新界鄉民反抗,繼而爆發一場六日戰爭,華人在這場戰事中死傷枕藉,稱得上是一場大屠殺。新界史研究專家夏思義博士,首次詳細研究這場已完全為人遺忘的戰爭,并以生動方式述說這段故事。本書主要內容是以逐日記述的方式,訴說戰斗經過,并揭示當時香港總督卜力和輔政司駱克對于這場仗的打法意見相左。作者運用他對于新界歷史的深湛知識,詳細描述參與戰事的鄉民領袖和普通群眾。此書對于在這場戰爭陣亡的人數提出了新估計,不是一般史書記述的“人命傷亡不大”,而是有近五百名鄉民被殺,作者同時探討英方資料大都低估死傷數字的原因。此書不但適合研究香港和中國的歷史學家細讀,研究大英帝國和英國軍隊的歷史學家,以及喜歡軍事史、帝國史和香港史的一般讀者,讀起來也會感到興味盎然。這本著作研究細致深入,寫作之清晰堪稱典范,它條分縷析,生動地還原事件,對主要參與者的性格和死傷慘烈程度提出了新見解,推翻舊有觀念。——HughBaker(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榮休中文教授)夏思義此書是巨細靡遺、見解獨到和一絲不茍的研究,揭露迄今為止一直諱莫如深的帝國劣跡——英國獲取香港的新界,此書是現今和日后有關這段歷史的權威著述。——NigelCollett(《阿姆利則屠夫》一書作者)
夏思義 ·世界史 ·17.4萬字
郭方 ·世界史 ·11.5萬字
從英殖民時期開始,福建人在馬來半島的海峽殖民地構成占人數大多數的華人方言社群,對19世紀以來馬來亞地區產生比較大的影響。但是在屬于馬來聯邦的吉隆坡地區,則福建人在多數地區并未占到多數地位。不過在吉隆坡等大城市,福建社群由于善于經商,往往在華人社會具有比較大的話語權。本書即以吉隆坡占人數第三位的福建社群及其社群組織雪蘭莪福建會館為研究對象,通過會議紀要、義山收據等內容,展示了1957年馬來亞獨立前馬來亞地區大城市內方言社群的存在狀態,對推動當今馬來西亞華人研究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宋燕鵬 ·世界史 ·12.5萬字
從縫衣針到人力車,從甘薯到菠蘿,也許你從未想過,微不足道的小東西背后也可能是悠長的歲月、廣闊的山河。本書包含的30余篇小文章,每一篇都是世界大畫布的局部特寫,充滿異域風情,也記錄著從古至今我們與世界的聯系。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來到他的珍奇屋,通過一件件小物品穿越時空,了解世界的點滴歷史。這是一份送給好奇者的禮物:縫衣針如何讓美洲大陸上出現了最早的人類;人類如何馴服了馬,又依靠它征服了世界;哥倫布的遺體究竟安葬在哪里;人力車在成為上海最尋常的交通工具之前,在世界各國經歷了怎樣的歷史變遷……原來,改變世界、創造歷史、把整個世界連成一個整體的竟是我們身邊司空見慣的事物!串起世界的線有的纖細,有的多彩,有時堅韌,有時脆弱,時常充滿意外,又盡在情理之中,這根線就是我們自己。
(法)克里斯蒂安·格拉塔洛浦 ·世界史 ·4.2萬字
1915年是一戰的第二階段。法英發動過香檳戰役、阿圖瓦戰役、伊普爾戰役、洛斯戰役。在新武器――機槍和大威力火炮――面前,占主導地位的傳統軍事思想――正面進攻,沖鋒拼殺,擊退敵人防線――失效。西線除生命消耗戰外,并無收獲,戰事陷入僵局。英國發明坦克和使用煙幕,僅取得有限進展。英海軍握有制海權,但主帥思想保守,海戰不力,未有積極成果。在本卷中,丘吉爾提出戰略決策――進攻達達尼爾海峽,這對國際力量的組合和對整個大戰有決定性的影響。但由于軍方多數領導人對此缺乏理解和支持不力,一再延誤戰機,十多次坐失穩操勝券的良機,最后則以失敗告終。協約國陷入危機。
(英)溫斯頓·丘吉爾 ·世界史 ·19.2萬字
1666年是英國歷史的分水嶺。瘟疫暴發、第二次對荷戰爭宣告失敗,一場嚴重的火災侵襲了倫敦,接二連三地對這個國家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歷史學家瑞貝卡·里迪爾聚焦這些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它們所發生的背景,通過對那些鮮為人知的原始檔案的研究,穿過了那場空前的恐怖與轉折時期的歷史迷霧,為解讀1666年英國歷史提供了新的視角。正是在這一年,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倫敦公報》的創辦,約翰·彌爾頓完成了《失樂園》,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雷恩的年輕建筑師提出了一個新倫敦的卓越構想。《1666》以其獨特的風格,向讀者展示了一個站在通往現代化的十字路口的城市和國家如何完成了歷史上偉大的重構與轉折。
(英)瑞貝卡·里迪爾 ·世界史 ·14.6萬字
本書是一本奧地利近現代史的普及讀物。在追溯了現代奧地利國家誕生過程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1918年奧地利獨立后是怎樣從一個經濟凋敝、政治孤立的阿爾卑斯山麓蕞爾小國,逐步成長為今天舉世聞名的富足國家的經歷。特別是書中生動記敘了自1933年起奧地利放棄了對德奧合并的幻想,不畏強敵、竭力抵御法西斯德國吞并的一段歷史,對陶爾斐斯、許士尼格等幾位奧地利近代史上著名人士的愛國事跡也做了詳盡刻畫。
崔陽 ·世界史 ·11萬字
科威特國是一個富裕的阿拉伯小國。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其享有“阿拉伯半島東北窗口”和“海灣明珠”的美稱。本書概述了科威特的主要情況:地理資源、歷史沿革、政治體制、經濟發展、外交政策、人口民族、語言風俗、宗教信仰、社會文化、科學教育、醫療衛生、體育旅游。重點介紹了科威特與中國的關系,包括政治、經貿、文化交往,尤其關注寧夏回族自治區與科威特友好往來的現狀與發展。
王伏平 ·世界史 ·6.9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約翰·施特勞斯、民族主義音樂、捷克的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俄國的格林卡、“五人團”和柴科夫斯基、芬蘭的西貝柳斯、歐洲的歌劇藝術等。
聞明 彭萍萍主編 ·世界史 ·3.4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希伯萊文明的源起背景、希伯萊文明進程、宗教信仰、文化教育與文學藝術、先知故事、科技與生活、民俗故事、希伯萊文明等。
聞明 彭萍萍主編 ·世界史 ·5.9萬字
奧古斯都堪稱“帝中之帝”,他一手打造了古羅馬的輝煌與榮耀。本書聚焦于公元前31年至公元前14年的羅馬城,從打敗競爭對手安東尼開始,繼之以軍事與行政大權的集中,家族內部及元老院的復雜權力斗爭,乃至萬世師表的古羅馬社會的繁榮強大,堪稱一本了解古羅馬歷史及奧古斯都顯赫生平的優秀入門讀物。
(英)安德魯·華萊士-哈德里爾 ·世界史 ·7.2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好望角、美洲大陸、首次環球航行、白令海峽、厄爾尼諾、大陸漂移學說、安赫爾瀑布、中草藥、血液循環、微生物、天花疫苗、生物電、麻醉劑、進化論、細菌學說等。
聞明 彭萍萍主編 ·世界史 ·3.1萬字
波利尼西亞是太平洋三大島群之一,意為“多島群島”,包括法屬波利尼西亞、湯加、薩摩亞、庫克群島、紐埃和圖瓦盧等國家和地區,居民以波利尼西亞人為主。這里遍布郁郁蔥蔥的熱帶雨林景觀,星羅棋布的礁湖清澈見底,海底珊瑚世界姿態萬千,是潛水愛好者的理想樂園。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波利尼西亞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資源。
劉建峰 王桂玉編著 ·世界史 ·1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