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古都開封,歷史悠久,遺跡豐富,文化燦爛,尤其是北宋時期的開封城(東京),經過九帝168年的經營,“人口逾百萬,富麗甲天下”,達到了歷史上的巔峰。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曾評論:“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北宋開封城史話》通過對北宋開封城的布局、商業和手工業、宗教建筑、園林、節日習俗以及文化藝術等的描述,展現北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劉春迎 劉慶柱 ·中國史 ·9.1萬字
《中華二千年史》是鄧之誠久負盛名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該書本來是其在北京大學的授課講義,原名《中國通史講義》。原本只有上、中兩卷,上世紀30年代初,這本尚未全部完成的講義被選為《大學叢書》的一種,更名為《中華二千年史》,公開出版。上世紀50年代初,鄧先生續成下卷,全書告成,歷時二十余年,逾二百萬字。從秦朝統一中國開始,終于辛亥革命清亡之時,縱橫二千余年,可謂是《通鑒》以后第一部通史。全書旨意,重在通觀歷代興亡史實始末,識其成敗得失,臧否人物,檢討謀略,以供后人借鑒,頗有《通鑒》遺風。而書中顯露出來的史家意識、春秋筆法,又深得《通鑒》精神,體現了鄧之誠作為歷史學家的全局意識和史實勾稽能力。
鄧之誠 ·中國史 ·19.6萬字
全書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對三百多年的明朝歷史進行了細致梳理,對明朝歷史走向頗為關鍵的事件、影響歷史發展進程的關鍵人物和重要制度等做了深刻剖析,其中不乏對被歪曲的歷史人物的撥亂反正,對被過分夸大、粉飾的事件的客觀論述。這將是一場專屬明朝史愛好者的展現明朝由盛世繁榮,經懈怠衰退到短暫中興,最終走向覆滅的歷史盛宴。
張嵚 ·中國史 ·13.8萬字
從漢滅亡進入三國時代,到西晉的短暫統一,再到東晉十六國乃至南北朝對立,中國又進入了分裂與混戰的時代,政治上雖四分五裂但卻是豪雄輩出。本書從豐富的史料中選取了大量生動有趣的故事,將當時的眾多人物和社會實態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論證了這一分裂時代在中國史乃至東亞史上占據的重要地位。
(日)森鹿三編著 ·中國史 ·15.1萬字
“歷史不能忘記系列叢書”是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專為廣大青少年讀者量身定做的主題出版系列讀物,旨在讓青少年藉此全面了解抗日戰爭的面貌,激發青少年的愛國主義精神。本書是叢書的一個分冊,主要介紹趙一曼、趙尚志、楊靖宇、佟麟閣、趙登禹、高志航、范筑先、馬耀南、李林、張自忠、節振國、謝晉元、馬本齋母子、左權、戴安瀾、李家鈺、彭雪楓、柯棣華、姚名達、八女投江、膠東十勇士等熱血沃中華的英勇事跡。
張麗 ·中國史 ·12萬字
本書共分8卷,精選出100余位《史記》中的典范人物,按照人物在歷史上的生活年代進行排序,共計90余篇,內容嚴格尊重原文記述,采用故事體與珍貴文物攝影圖片、彩色手繪圖相結合的表現形式,來講述史記人物的經典故事。
楊燕起主編 ·中國史 ·4.3萬字
戰國時期窮則變、變則通,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強國展開了斗智斗勇的殊死較量。你合縱,我便連橫。信陵君、孟嘗君、平原君、春申君“戰國四君”,孫武、吳起、孫臏、趙奢、樂毅、田單、白起、廉頗、李牧、王翦“戰國十將”,鄒忌、蘇秦、張儀、衛鞅、藺相如、呂不韋、范雎、李斯、韓非、尉繚等戰國名臣,窮盡才華,各顯風流。霸魏如何失勢、強齊如何自取滅亡、雄楚如何被玩弄股掌,原本落后的秦國如何走向強盛,七雄爭霸如何演變成秦國統一六國……盡在《一看就懂的戰國史》。
陳長連 ·中國史 ·12.1萬字
這是一部緊緊圍繞重要事件和關鍵人物講述晚清政局的歷史讀物。作者筆下的北京勝跡,皇宮御苑、王府宅邸、街頭巷尾,都曾經是風華絕代的歷史亡靈活動的舞臺。作者用極富感染力的細節敘述,再現了慈禧太后、光緒皇帝與李鴻章等親王重臣、康梁等維新人士在歷史關頭的艱難抉擇和復雜多變的內心世界,為那個時代勾勒出鮮活的形象,不止是消閑破悶的京華掌故,更浸透著史學行家的功夫,發舊思而生新意。
姜鳴 ·中國史 ·17.5萬字
全書共分為五編,述及內容上至上古時期之神話和傳說,下至清朝滅亡。全書內容可分為兩大類:第二編至第四編重在敘事實,第一編及第五編意在貫通。全書以表解的形式進行簡明扼要的歸納梳理,極有條理,眉目清晰,易讀易記。書中對于一事多溯其源流,詳其事實,述其結果,究其影響,以期得此一事的概念。非常適合快速了解本國歷史的讀者。
謝葦豐 ·中國史 ·1090字
程步用新的視角看歷史、寫歷史,寫出的《真商鞅》《真秦始皇》受到專家的關注,也受到讀者的好評,而此書用新的視角、新的史料詮釋了項羽,一層層揭示了項羽的真實面目,有別于司馬遷的敘寫和感情認同,雖是一家之言,卻不無新穎獨到之處。
程步 ·中國史 ·17萬字
我治學的最大感受,就是用社會學觀點來研究中國歷史,對歷史學和社會學都是一個出路,是一條途徑。這也是我一生治學的方向。我不想將封建社會看成一種靜的制度,我試圖分析他的形成以至崩潰的過程,解剖他的各種社會組織的功能及彼此間的關系。希望能有比較深刻的描寫。——瞿同祖《中國封建社會》本書是瞿同祖先生第一部社會史研究著作,作者認為中國的封建社會時期就是整個周代,在此基礎上,以封建社會的全部社會現象為討論的對象,注意其整體的社會結構及功能,分析封建社會的形成以至崩潰的過程,深刻描寫了封建社會的土地制度、宗法制度、封建階級、封建政治等,解剖封建社會的各種社會組織的功能及彼此間的關系。
瞿同祖 ·中國史 ·13.5萬字
北宋與遼對峙時期,每年向遼國派遣使臣,這些宋朝遣往遼國的使臣既是外交群體,同時也是傳播中原文化的媒介。本書對宋遼100多年外交活動中宋朝使臣群體做了多方面研究,包括宋朝使臣的身份特點、朝廷對使臣的管理、使臣在宋遼關系中所起的作用等。本書就其內容而言,包括外交史、政治史、宋代官制史,甚至生態環境史、社會生活史等,史料很豐富,不但能使人了解當時的歷史,對于今天的外交人士也有一定啟迪。
王慧杰 ·中國史 ·13.7萬字
本書深入研究了明代海洋事業中的若干問題,涉及造船與航海技術、海洋運輸和由此帶來的邊疆發展等內容。上篇主要以古代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造船與航海技術為研究對象,關注因海上絲綢之路出現的而技術交流和文化傳播現象。下篇主要研究明代北方海洋運輸的細節,以及因此產生的邊疆管理和經濟發展等問題。全書立足全球交流的宏大視角和區域差異的細節研究,通過對若干具體個案的分析,展現明代海洋事業的經驗和教訓,對今天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與海洋相關的社會管理等問題具有參考意義。
陳曉珊 ·中國史 ·11.4萬字
《偉大的歷史》以中華文明的歷史發展時間為線索,收錄了從三皇五帝起,歷代王朝的重大歷史事件及優秀人物的事跡,全方位介紹了歷朝歷代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科技文化的突出成就,內容涵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科技等各個領域。讓讀者對中華民族的發展有真切而直觀的感受。
(法)勒內·格魯塞 ·中國史 ·17.7萬字
《史鑒錄》叢書共五冊,從夏朝到清朝近四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揀選了數百則經典歷史故事和與之相應的上千位歷史風云人物,嘗試幫助讀者豐富自己對中國古代歷史的認知層面。這套叢書嚴格尊重歷史事實,文字中正平和而不失趣味性,是老少皆宜的歷史普及讀物。本書是《史鑒錄》歷史故事叢書的第二本,從新朝一直講到南北朝,前后五百多年,涉及王莽、劉秀、梁冀、曹操、孫權、司馬炎、王猛、元宏、賈思勰等諸多在中華文明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篇章的歷史人物。
《史鑒錄》編寫組編著 ·中國史 ·7.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