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6評論第1章 前言
馮小剛的古裝大作《夜宴》上映,我弟弟看過之后,問了我一個問題:“五代時有無鸞這個人嗎?”因為是在電話里聊,我誤以為他說的是“吳巒”,便回答說:“有,不是太重要,但算得上一個真正的英雄!”后來,自己也看了一遍電影,我才知道,我是大錯特錯了。
那是無鸞,是大帥哥吳彥祖演繹的悲情王子,他的原籍是丹麥,原名叫作哈姆雷特。不是五代時那條正直剛烈的山東漢子;不是那個不顧被朝廷拋棄,仍率眾英勇抗擊外敵,屢敗契丹人的云州知州;不是那位威武不能屈,在被叛徒出賣后,以身殉國的偉丈夫……
聲稱以“五代十國”作為歷史背景的影片并不是只有一部《夜宴》,起碼我知道的,還有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和余明生的《獨孤九劍》,這些大片的劇情盡管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共通的:沒有一個人物、一個事件,甚至一個國家,能在五代中找到歷史原型。都是在“五代”這個羊頭招牌之下,堂而皇之地販賣著沒有絲毫羊分子存在的狗肉。
雖然我認為戲說劇能娛樂大眾,完全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諸位大導在“戲”乾隆的時候,至少不會把弘歷是清朝皇帝這件事弄錯;“戲”三國的時候,至少關羽、趙云、諸葛亮之類的真實人名還會出現一下,就算要捏造一個假人,如《見龍卸甲》中的曹嬰,也還會給她安排個曹操當爺爺。像“五代”這樣,既沒有一個史實人物出現,也沒有絲毫當時的社會特色(如在《夜宴》中,葛優僅憑一個口令,就讓幾個行刺吳彥祖失敗的武士自殺那一幕,在五代幾乎不可能發生),被影視“戲”得完全找不到北的時代,還是不多見的。
五代是一個災難深重的不幸的時代,也是一個極為獨特的時代。它有亂世的精彩,但又絕對不是之前三國或十六國的翻版。它在很多方面與我們平常印象中的中國古代格格不入。
這是一個將魯迅先生的“吃人”這個詞由文學比喻轉變為大規模實踐的時代,這是一個將“下克上”變成了慣例的時代(日本戰國的“下克上”與五代比起來,完全是小兒科),這是一個全社會都彌漫著重武輕文與好勇斗狠風氣的時代,這是一個實用主義盛行、忠義觀念遭唾棄的時代,這是一個強大的地方自治與虛弱的中央權威并存的時代,這是一個將叢林法則發展到極致的時代……
大概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五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徹底的亂世!
它是中國歷史的一個重大轉型期,對隨后的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能了解五代橫暴的人,也就很難理解之后趙宋的文弱,以及再往后直至明清,以文制武為何成為歷朝不變的國策……
這些,大概就是我在躊躇良久之后,不自量力地想給朋友們展示五代的原因吧。
就像講三國故事的人,從來不把曹丕代漢當作故事的開端,同樣地,五代亂世序幕拉開的時間,也遠早于朱溫代唐。原先,我覺得最合適當作五代開端的標志性事件,是大唐中和四年(884)的“上源驛之變”,后來考慮,要交代亂世出現的背景,前面幾年是不能省的,故而將敘事的開始時間,又上推九年。
雖然知道吳巒的人,可能永遠也不會有知道無鸞的多,但在下還是不揣淺薄,希望能用簡陋的文字,讓更多不熟悉那個時代的朋友,了解一個比那些影視作品更接近真實的五代,于愿足矣。
是為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