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史學大家呂思勉先生創作的惟一一部通俗性史學著作。呂先生以巨擘手筆,寫通俗文章,在書中,先生區分了真實的三國與“演義”中的三國人物、事件、戰爭及地理環境:赤壁之戰的真相、司馬氏的興亡、董卓如何擾亂朝綱、曹操勢力怎樣興起等,呂先生都提出了個人見解。深厚的歷史學根基與平實易懂的語句相結合,使行文生動有趣,讀者讀來并無艱澀之感,時有會心領悟。因此,本書也成為易中天品三國的重要參考資料之一。
呂思勉 ·中國史 ·8.6萬字
課本上的歷史人物大多嚴肅正經,但其實他們都有鮮活的一面,本書旨在通過漫畫講解和史料分析將其呈現在讀者面前。全書分為名人檔案、三國風云、戰場百科和生活趣聞四大類。以漫畫的形式結合幽默的段子進行講解,同時參考了豐富的史料,既有趣味性,又有嚴謹性,為讀者展現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歷史人物——諸葛亮能用“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嗎?“桃園三結義”的故事直到元朝才出現?周瑜究竟是怎么死的?……“朕說”的全新主題力作!畫風搞笑,史料扎實,是歷史初學者和愛好者的上佳讀物!翻開本書,為你還原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
朕說 ·中國史 ·4.5萬字
黃梅戲是我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發端于清乾隆末年的小戲,隨著“三進安慶”、“兩入上海”,經過城市文化的洗禮,在表演藝術形式上日趨成熟。新中國成立以后,黃梅戲兩度與新興影視媒體聯姻,華麗轉身,香飄海內外,影響廣泛。《黃梅戲史話》從史、論、人、劇四個方面,對黃梅戲藝術進行了全面而簡要的勾勒與介紹,力圖使讀者通過黃梅戲發展歷史中的重要事件與人物,了解這個年輕而充滿活力與朝氣的戲曲劇種的前世今生。
毛忠 ·中國史 ·4.4萬字
本書從日常飲食、文化娛樂、吃穿住行、民間信仰等角度,對明代人的生活加以展示,一方面反映了明人敢于打破禮法、引領社會風潮的創造精神,一方面著重講述了明人在品茶飲酒、器物造型、書畫文字等生活領域所體現出來的藝術境界。所涉及的人物既有唐伯虎、袁中道、王世貞、屠隆、李開先、張岱、汪汝謙、陳洪綬、陳繼儒、馮夢龍、錢謙益、董小宛等歷史人物,也有文學人物西門慶,對明人的社會生活有比較精彩的描摹,對明人的精神世界也有比較深入的揭示,是一部能夠幫助讀者了解晚明社會和文化的好書。全書內容豐富,結構合理,語言通俗易懂,可讀性強。
袁燦興 ·中國史 ·15.7萬字
本書是博物館里的人類學家張經緯繼《博物館里的極簡中國史》后重磅新作。全書分為十二章,延續了前作十二件文物講歷史的基本格局,其中既有博物館里從來不缺的青銅器、陶器、瓷器、帛畫、磚畫等常見文物,也有香爐、銅鏡、賞石、文玩等特色文物,甚至還包括皇家/私家園林、各地戲臺/戲樓之類不可移動文物。每章分為六節,第一節講述與文物有關的故事;第二節完成對該文物的現象學描述;第三節進入歷史空間,將物質文化與時代脈絡融為一體;第四節從更高的維度嘗試對該文物的結構性分析;第五節展開藝術品與藝術史的對話;最后一小節則揭示文物作為時代表征所象征的文化隱喻。全書共收入200余張高清文物圖片,幾乎覆蓋幾乎青銅、陶瓷、書畫、工藝,以及建筑等各個博物館收藏門類。帶讀者跟著文物,重新走進歷史。
張經緯 ·中國史 ·10.8萬字
本書是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生前所寫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學作品。作者以豐富的歷史知識為基礎,從文學和史學的角度,對三國史上存在過的與三國文學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戰爭及地理環境作了細致的區分,對許多重大的歷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見解。呂先生治史,注重對社會的綜合研究,z能融會貫通,評論歷史往往獨具只眼,是故本書成為易中天先生品三國的重要參考資料。
呂思勉 ·中國史 ·11.3萬字
作為中國現代明史研究的開拓者,吳晗先生對于明史的研究文字既鞭辟入里,又通俗易懂,是大眾讀者了解明代歷史的極佳版本。本書選取《明史簡述》《朱元璋傳》《明史(未完稿)》《讀史札記》等,并精選先生關于明代社會、歷史問題的其他史論文章,從政治、經濟、軍事三個角度歸納匯總,結合歷史背景、評述得失興亡,并配插圖。力圖使讀者以最小的篇幅,在最大程度上了解明代歷史。
吳晗 ·中國史 ·11.2萬字
本書是張鳴重說中國近代史系列的第三冊,圖文并茂,解說生動,主題為洋務運動,展示清政府經過兩次鴉片戰爭的教訓和鎮壓太平天國的經濟困境后,在經濟和科技上主動向西方學習的過程,并分析了為何同治中興并不能解決大量的政治和社會問題。
張鳴 ·中國史 ·10.1萬字
全書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對三百多年的明朝歷史進行了細致梳理,對明朝歷史走向頗為關鍵的事件、影響歷史發展進程的關鍵人物和重要制度等做了深刻剖析,其中不乏對被歪曲的歷史人物的撥亂反正,對被過分夸大、粉飾的事件的客觀論述。這將是一場專屬明朝史愛好者的展現明朝由盛世繁榮,經懈怠衰退到短暫中興,最終走向覆滅的歷史盛宴。
張嵚 ·中國史 ·13.8萬字
這本書當中收錄的是史景遷最有代表性的論文,反映了他盡可能精確、公正和透徹地思考中國的努力。內容分為五個部分:中西文化交流、儒家理論和國家權力、中國的社會歷史、革命中國,以及恩師的介紹。書名叫做《中國縱橫》,部分源自作者對詩人華萊士·史蒂文斯的敬意,因為他喜歡“縱橫”這個詞語,它寓意著曲折而不失目的性,還寓意著以某種邏輯來厘清“輻輳并進”之脈絡的努力。
(美)史景遷 ·中國史 ·21.2萬字
后秦是淝水之戰后羌人姚萇以關中地區為中心建立的割據政權。自公元384年四月姚萇在渭北馬牧起兵,至417年八月東晉軍隊攻占長安、姚泓出降,后秦共歷三主,存續34年。在極盛時期,后秦與北魏、東晉呈鼎足而立之勢,在十六國后期具有重要地位。本書全面敘述后秦政權的歷史,包括“建國前史”“建立與興盛”“衰落與滅亡”及“政權結構”四個部分。
尹波濤 ·中國史 ·16.1萬字
本書是原國民黨將領關于抗日戰爭粵桂黔滇四省抗戰之親歷記錄。本書原書名為《粵桂黔滇抗戰》,叢書名為《正面戰場: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2013年1月由我社出版,原書號為ISBN978-7-5034-3701-4,現應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的要求,將該書納入《文史資料百部經典文庫》叢書重新出版,只是版式重新設計,內容不作改動。特此說明。粵桂黔滇抗戰,指抗日戰爭時期內,在廣東、廣西、貴州、云南四個省(區)內所進行的各項戰役。從一九三八年十月,日本侵略軍在廣東大亞灣登陸起,至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止,抗戰八年中,在這四個省(區)作戰時間長達七年。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中國史 ·39.7萬字
本書是從政務運行角度研究唐代選官制度的專著。唐代官員出身與銓選的相關制度以及圍繞選官政務而運作的體制與機制問題,是唐代官僚制度研究中的重要問題。書中從官員選任制度的基本流程、主要原則切入,貫穿門閥社會向官僚制社會轉型、以及官職與差遣分離的宏觀視角,具體分析官員選任各個環節及其產生的政務文書的具體形態,以及依托于政務文書的裁決機制,并提出唐宋間官員選任制度變化的基本線索。
劉后濱 ·中國史 ·15.9萬字
從時間上看,中國古代武術主要是指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三個時期的武術活動和與武術相關的一些活動形式和內容。中國古代武術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表現出不同的發展特征,并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其內涵不斷充實,形式愈加豐富。本書通過敘述中國古代武術的發展概況及運動技法如拳術、刀術、槍法、劍法、棍法等的特點及流派,全面展示了中國古代武術的發展脈絡及傳統武術項目的基本技法,對系統了解中國古代武術的歷史狀況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喬鳳杰 馮宏鵬 肖亞康 王剛 ·中國史 ·17.2萬字
中國近代史研究,是新中國成立后,經過七十年的探索和創新,建立了完整學科體系,發展迅速、成就顯著的一個歷史分支學科。本書以概述與專題相結合的形式,對七十年來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歷程和進展做了系統梳理,重點介紹了這一研究領域的主要成就、有代表性的不同學術觀點及其所持的主要根據,實事求是地評介了以往研究中的成敗得失,酌情展望了未來前景。本書對于學習和研究中國近代史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曾業英主編 ·中國史 ·85.7萬字
本書是一部中國歷史的大百科全書,它貫通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至明清民國等各個時代,涵蓋政治、經濟、制度、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涉及的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專門知識,都是一般工具書里不易查到的。在形式上它一改長篇大論的說教,篇篇短小精悍、易讀易解,無半點枯澀呆板,內容上更是條理清晰,見解也極為獨到新穎,可以說是呂思勉極為通俗的一部中國通史讀本。
呂思勉 ·中國史 ·23.5萬字
中國史學最為發達,足稱信史。即便這樣,也仍然存在大量疑點,包括不少世人耳熟能詳的史例。本書所寫“六案”——焚書坑儒、建文皇帝結局、鄭和下西洋、王安石變法、西漢鹽鐵會議和老子其人其書之迷以及趙匡胤其人、還有對于南唐的研究——便是如此。它們涉及的事件與人物,歷史上赫赫有名,可謂家喻戶曉,然而在知識細節上其實布滿不確切以至未知的因素。許多普通讀者對此一無所知。本書博考文獻,就“六案”作顯微鏡式辨察與破解,而兼有知識性、懸疑性和學術性。
李潔非 ·中國史 ·15.4萬字
太子丹和秦王小時候其實是好友?武則天曾被兒媳婦韋后嫉妒和設計?斗雞神童與楊貴妃曾是鄰居?造紙術竟是由于高仙芝的一場敗戰才傳入歐洲的?在本書《陳舜臣說十八史略:中國歷史極簡本》中,作者選取了十則歷史片段,以十位歷史人物為中心,講述了從戰國到元朝、縱橫十五個世紀的歷史,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兼具專業性與趣味性,是一部快速了解中國歷史的簡明通俗讀本。
(日)陳舜臣 ·中國史 ·14.1萬字
《話說中國大歷史》,六卷本圖文對照,全景展示中華文明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以中國各時期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為線索,將上起原始社會、下迄清亡的歷史進程立體凸現,內容涵蓋中國歷史發展的全軌跡。專題、補充閱讀,吸收大量國內史學最新研究成果,使讀者既欣賞到精彩的歷史故事,又能真切感受到歷史的進步與更替。版面設計更加體現可讀性強,圖文并重,檢索便捷之特點;三千余幅精美圖片,全彩印刷,呈現歷史文化的高端品味。
李學勤 ·中國史 ·13.7萬字
吳晗是明史研究的著名專家,他寫過兩部明史,一是《明史》,二是《明史簡述》,本書均收入,分為上下兩編,堪稱吳晗所著明史的完全本。《明史》寫于20世紀40年代,原為四章,即收入本書上編《明史》的第一、三、五章,缺《軍與兵》一章。此次出版增補了《朱元璋的統治術》《明初的恐怖政治》《明代的軍兵》《明代的新仕宦階級》《明代的社會經濟》等五章,與前三章基本可構成一部完整的明史。下編《明史簡述》是1962年吳晗在中央高級黨校講課時的記錄稿,簡明扼要地講述了明太祖建國、明成祖遷都北京、北虜南倭、東林黨爭、建州女真、鄭和下西洋、資本主義萌芽等明史中幾個最基本、最重要的問題。
吳晗 ·中國史 ·35.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