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著名作家、評論家李敬澤的歷史隨筆集。五十三篇隨筆,五十三次遇見,走進《左傳》《史記》《詩經》《論語》,在春秋時代的荒野和歧路上,結識古時那些龐大的靈魂。深情的人、智慧的人,愚鈍的人、荒謬的人,慷慨如長風的人、狹小如針眼的人,i人和e人,困于原生家庭的人和奔赴不確定的遠方的人,舍生取義的人,在苦厄中向著心之所善的人……他們是人,和我們一樣。他們是神,是我們心中的星辰,照出我們的幽暗和明亮。
李敬澤 ·隨筆 ·9.1萬字
以長歌般的敘述方式,講述民國時期的歷史故事。從戰爭的喧囂到和平的渴望,從個人的奮斗到國家的命運。讓你在歷史的旋律與節奏中,感受民國歲月的波瀾壯闊。
魏博通 ·隨筆 ·13萬字
破解史上最值得玩味的100個酒局。酒局是陰謀四伏的人性的斗爭舞臺,是人最高生存智慧的展示場所。《做東》是第一本最全面剖析歷史上最值得玩味的100個酒局的書。物質和科技再發達,人性則萬世不變,《做東》中作者結合歷史和當下社會的人與事兒,展示了政治圈、商圈、文化圈和一般世道下不同人的生存哲學。其中的100個酒局一個比一個精彩,100個段子,一個比一個意味深長,100種人生哲學一個比一個現實和殘酷。《做東》承襲了作者《段子》一書以“最藝術”還原“最生活”的風格,語言幽默犀利,思想深刻,但知識更加廣闊,觀點更加獨到、視界更加開闊,作者講故事的技能也更加酣暢淋漓。《做東》讓大家在讀別人的時候,想到自己,讀歷史的時候,想到今天或者未來。
滕征輝 ·隨筆 ·13.3萬字
本書以充滿激情的筆墨,研究20世紀上半葉中國知識分子爭取言論自由,研究“文人論政”的傳統及中國百年言論史。言論自由,乃文明社會的基本尺度之一,是世界的公法,人類進步的象征。早在上個世紀之初,自由、民主、憲政就已成為中國志士仁人不倦追求的目標。為了這一理想,宋教仁、邵飄萍、林白水、史量才、楊杏佛等奉獻了寶貴的生命,梁啟超、張季鸞、胡政之、成舍我、陳銘德、徐鑄成等奉獻了智慧、心血和畢生的精力。本書不是一般的敘述歷史人物的遭遇,而是從歷史人物的經歷中看一個時代的言論空間,看在那樣的空間里,一個文人所能做的是什么,已經做出的是什么。本書言近意遠,尺幅千里。
傅國涌 ·隨筆 ·21萬字
本書匯集了發生在唐宋元明間的故事,以各種文人志士、名將帝君的趣味經歷為主,帶領讀者走進歷史,了解歷史,感受歷史。
一景之月 ·隨筆 ·13.1萬字
本書以簡短的歷史小故事為主,穿插各種史料紀錄,偶爾帶著小說的筆法,以及歷朝歷代對這些歷史人物的評價等,故事從春秋戰國開始,到明清結束,涵蓋很廣,信息很多,讀起來輕松有趣。
一景之月 ·隨筆 ·11.1萬字
本書記錄了1842年至1941年中國的百年歷史,前半段是作者“親聞”的,后半段是作者“親歷”的。作者利用抗戰期間躲空襲的“閑暇”,在沒有燈光、沒有桌椅的空洞里,用隨身攜帶的鉛筆和硬面筆記本,寫成這樣的一部“自傳”。這部書被作者視為“有點像自傳,有點像回憶錄,也有點像近代史”。
蔣夢麟 ·隨筆 ·21.6萬字
本書將《水滸傳》置于宋金戰爭的背景中,精彩地運用史料考證與文學研究相結合的方法,打破過去讀者一般認為的水滸故事以北宋末年淮南盜為原型的印象,揭示《水滸傳》的來歷與南宋抗金的歷史,尤其是與岳飛及南宋初年民間武裝抗金的忠義人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岳飛的精忠報國與冤獄或許是《水滸傳》創作的最大一股推動力。本書分為“《水滸傳》的來歷”“《水滸傳》內外的人與事”“心態與藝術”三部分,用大量筆墨檢視小說中的人物、地方、事件與真實歷史和地理的關系,檢點小說原型人物的悲壯事跡,也分析了《水滸傳》的藝術特色,進一步論證歷史真實的人與事在《水滸傳》中投下了大量影子。
孫述宇 ·隨筆 ·21.1萬字
《歷史的微聲》主要收入歷史學家王笛在西方發表的英文書評,其中大部分文章是首次翻譯成中文出版。研究民眾最大的困難是找到他們的聲音,因為在歷史上大多數民眾的聲音消失了或被遺忘了。歷史學家為民眾寫史,必須找到他們的真實聲音。正史中沒記載,但他們仍然在歷史上留下微弱聲音,有待于歷史學家從各種文獻甚至文學中,以各種方法,尋找民眾在歷史上的蹤跡。過去的歷史寫作,集中在帝王將相、政治人物、知識精英等,只見到他們在歷史舞臺上縱橫馳騁,而推動歷史發展前進的廣大民眾卻基本上消失了。找到歷史的微聲,就變得十分重要。本書共五部分。
王笛 ·隨筆 ·18.5萬字
本書從近代史人物的細節告訴我們:洪秀全的“天國”并非是別求新聲于異邦的救國探索;康有為沒有公車上書;楊度也并不像別人想象的那么反動……作者對史學有許多獨樹一幟的評論,尊重史料但不固守成規成論。讓人讀后拍案稱奇,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近年來的歷史界有一個共識:尊重歷史,以史實說話,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一個本來面貌。
傅國涌 ·隨筆 ·17.2萬字
羅新教授近年撰寫了許多“與專業反思有關”的學術隨筆,反映他對歷史、歷史學和歷史學工作的反思與理解。這些與他走出書齋用自己的腳步丈量歷史、發現中國、認識世界異曲同工,一個目的即追索歷史的縱深感,嘗試發現和講述不一樣的歷史故事。本書用一系列個案討論了諸如歷史學家的美德、史料的運用及反思、歷史敘述的多樣及其背后的原因、歷史的記憶與遺忘、怎樣超越民族主義史學、古代民族的起源傳說與神話、歷史研究的想象空間、華夏文明西部邊界的進退波動、帝國帝制的內外輕重等問題,以歷史學家的方式質疑傳統的歷史論述,示范了一種健康的看待和解釋歷史的態度、方法。
羅新 ·隨筆 ·13.1萬字
深入挖掘民國時期的城市記憶,從上海的十里洋場到北京的古都風貌。講述城市中的繁華與背后的故事,展現那個時代城市的魅力與挑戰。
魏博通 ·隨筆 ·11.8萬字
《故宮的古物之美2》是祝勇繼《故宮的古物之美》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故宮美文”。它不是一部藝術史的學術著作,而是一場精神上的尋根之旅。它或許會讓我們知道這些古代藝術品是怎樣出生,又在經歷了怎樣在的坎坷之后抵達我們的面前。面對那些久遠的墨跡,你我都會怦然心動。除了感嘆古代藝術家的驚人技法,心里還會聯想到那些紙頁背后的故事,浮現出那些在紫禁城出現過又消失掉的人與事。
祝勇 ·隨筆 ·10.3萬字
本書收李國文歷史散文50篇。從秦漢到明清,從正史到野史,從大題材到小人物,從帝王將相到三教九流,都有涉筆。它的作品獨樹一幟,成就斐然,融文學的才情、歷史的厚重、雜文的犀利于一爐,有評論家認為“他是當代將學識、性情和見解統一得最好的散文家之一,頗有法國作家蒙田之風”。
李國文 ·隨筆 ·28.1萬字
本書收入中國古代史研究文章46篇,以明史為主,既有對史實的考辨,又有對史事的論述。陳梧桐先生從事明史研究數十載,對朱元璋及明初歷史著力尤多,《劉基死因考》《胡惟庸黨案再考》《藍玉黨案再考》等文章,借助豐富的史料,通過細致,去偽存真,還原歷史真相,是極有分量的佳構。
陳梧桐 ·隨筆 ·42.2萬字
本書帶你走進民國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從辛亥革命的槍聲到抗日戰爭的烽火,從軍閥混戰的動蕩到新文化運動的思想碰撞。見證了無數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這個特殊的時代里,為了國家的獨立、民族的復興而拼搏奮斗。通過詳實的史料和生動的敘述,展現民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風云變幻,讓你感受那個時代獨有的魅力與挑戰。
錢三七 ·隨筆 ·13.3萬字
介紹古代歷史中的思想家,他們的思想影響了后世的發展。讓你了解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
李海波 ·隨筆 ·13.3萬字
《消失的古城》是歷史學家王笛的非虛構歷史讀物,跟我社出版的《那間街角的茶鋪》可以形成姊妹書。本書講述了1870-1930年代的成都日常生活記憶。講述了成都這座城市從傳統生活進入現代的故事。它為我們精心描繪了聽戲、泡茶館、逛廟會、節日慶典等活動,以及小販、挑水夫、工匠、剃頭匠等各種身份的人,在這座城市中為生活而做出的努力。本書從微觀史角度,以通俗生動的語言,讓我們看到成都歷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變遷,并留下深刻的思考。如同《那間街角的茶鋪》一樣,作者為本書繪畫很多幅精美的插圖。此次出版為修訂版。
王笛 ·隨筆 ·14.5萬字
講述歷史中那些充滿傳奇色彩的旅程,無論是航海家的冒險征途,還是文人墨客的游歷之路。這些旅程見證了歷史的變遷,也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
楊錦程 ·隨筆 ·12.2萬字
在歷史的長河中,女性往往被忽視,但她們卻以自己的方式書寫著傳奇。本書展現了歷史中杰出女性的風采,她們在政治、文化、藝術、科學等不同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從武則天的睿智果敢到李清照的才情婉約,從花木蘭的英勇無畏到居里夫人的執著堅毅,每一位女性都有著獨特的魅力和故事。她們打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展現出了女性的智慧、勇氣和力量,為后人樹立了榜樣。
李睿文 ·隨筆 ·11.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