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在利用西歐17世紀社會的歷史文獻,并綜合西方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勾勒了在這一度“被(歷史學家)遺忘的世紀”西歐的社會面貌,展現了西歐社會演進過程中所呈現出的內涵復雜性和所面臨的多種發展的可能性。作者選取了氣候、人口、軍事、文明等多個角度來書寫這一主題,更詳盡闡發了氣候與17世紀社會與文明之關系,融合了新穎的環境史視角,是國內類似著作較少涉及的領域。
孫義飛 ·普及讀物 ·14.5萬字
這是一套給孩子看的世界歷史書,以當今最為流行的世界歷史的正史為創作依據,內容選自正史,真實地還原歷史原貌,對于歷史人物也有著中肯評價。此外,還涉獵了部分民間故事、傳說雜記,不僅平添幾分傳奇色,也平添了很多異域風情。在創作方式上,本套書用講故事的方式講歷史,用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按時間順序把世界歷史上風云變幻的大事件一一展現,脈絡清晰,通俗易懂,讓小讀者一氣呵成地了解世界歷史。
彭凡編著 ·普及讀物 ·5.8萬字
本書堪稱歷史學家編著通俗讀物的代表作之一,由《三國史話》和《三國史論》兩部分構成。作者以淵博的歷史識見為基礎,列舉大量《三國志》、《三國志注》等文獻中的證據,對三國有關歷史人物和事件進行爬梳整理,深入辨析,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不僅給讀者很多啟發,更為后世通俗講史者樹立了典范。
呂思勉 ·普及讀物 ·19.4萬字
1907—1909年,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英國女作家在中國大地上展開了一場壯游,她以一個外來者的視角記錄當時的中國社會與中國人,寫下十九封長信向遠在英國的友人介紹自己在這個東方大國的經歷與見聞。在上海登陸后的第一站,她去了山東芝罘,為接下來的中國之旅做了充分的準備從北京開始,她的旅行正式啟程,經京漢鐵路前往武漢,西進四川盆地,接著又獨自一人前往河北和山西,隨后南下南京,經杭州返回上海。這趟歷時兩年的旅程全程約合兩萬里,在羅安逸的筆下,街頭巷尾的販夫走卒、引領新潮的進步人士、清王朝崩潰之際的達官顯貴紛紛躍然紙上。在辛亥革命的前夕,傳統的時代正在不知不覺中悄然瓦解……
(英)羅安逸 ·普及讀物 ·14.5萬字
比小說還好看!日俄戰爭敲響警鐘,大清政改阻力重重!從甲午戰爭到辛亥革命,各方勢力、各個利益集團生死搏斗最終同歸于盡的晚清18年。一場發生在中國的日俄戰爭,徹底刺痛了晚清麻木的神經,改革最終不得不被推上快車道,滿清皇族與實權派袁世凱展開了對改革主導權的殊死爭奪。無論是洋務派還是變法派,保守派還是改革派,立憲派還是革命派,只要踏入權力中心,都將毫無例外地轉變成一種勢力——既得利益集團。翻開本書,讀懂戊戌變法為何淪為戊戌政變、慈禧為何先炮擊大使館再屠殺義和團、袁世凱為何既是改革推手又是亡清關鍵……看透層層詭異的歷史迷霧背后無比清晰的權力邏輯。
黃治軍 ·普及讀物 ·24.3萬字
中國的主體民族為什么叫漢族?它起因于西漢皇朝,這段歷史,上起劉邦在楚漢相爭中取得最后勝利,下迄王莽篡漢,歷時二百余年。它以強盛的帝國、繁榮的經濟、燦爛的文化,繼往開來,為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疆域、多民族的統一奠定了基礎。本書保存了班固《漢書》的精華,充實了新的研究成果。
李國章 趙昌平主編 ·普及讀物 ·21萬字
《中國歷史讀本》是一代史學大師吳晗寫給青少年的歷史百科全書,全景呈現幾千年華夏文明的優秀普及讀物。歷史、文化、國學、文學、書法、繪畫、政治,一步到位!包含重要事件、文史常識、典章制度、文化生活、歷史人物、成語故事等,配以精美彩色插圖,重現歷史場景。是青少年學習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提升自我的學識修養、汲取為人處世的經驗智慧的必讀經典。
吳晗主編 ·普及讀物 ·7.9萬字
南宋何以選擇偏安?中國何以轉向內在?看似中興之世,卻是民族沉淪之始。北宋亡國的檢討、南宋建國的辛酸、士人南渡的百態、武將無奈的悲涼、民族性格的形成……歷史作家郭瑞祥帶你讀懂南宋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南宋是一個存在感較弱的政權,又是一個影響深遠的時代。它弱在偏安一隅,一直受到來自北方政權的威脅。同時它又影響深遠,內化了文化模式,開創了“紹興體制”,令中國政治進入獨裁專權時期。本書自建炎四年(1130)寫至紹興十二年(1142),全方位展現南宋初期激烈的政治、軍事、文化震蕩,揭示南宋疆域上偏安、政治上獨裁、文化上沉滯的形成過程和內在邏輯。
郭瑞祥 ·普及讀物 ·16.5萬字
吳晗主編 ·普及讀物 ·9.2萬字
歷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計謀,奸詐程度往往將對手整得頭昏腦漲、找不著北,卑鄙程度也屢屢突破道德底線,但他卻是一個心懷天下、體恤眾生的圣人;而且他還是一個柔情萬丈、天才橫溢的詩人;最后他還是一個敏感、自卑、內心孤獨的普通男人。
王曉磊 ·普及讀物 ·21.2萬字
美國著名歷史作家格特魯德·哈特曼的代表作品。它以科技地理為線索來描述自地球形成到現在的世界歷史脈絡。本書結構清晰,內容充實有趣,語言淺顯易懂,用一個個有趣的問題來引發人們的思考,充滿趣味性的同時也讓人們學到了歷史知識。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如何產生的?人類又是從哪里來?我們來之前地球上曾經發生了什么?我們來之后,又是如何走出蒙昧,走向文明的?我們的文字與社會經歷了怎樣的變化?我們如何從自己生活的方寸之地走向了整個世界?賦予了人們強大能力的工業革命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閱讀此書,輕松掌握人類從最初到現在的發展歷程。
(美)格特魯德·哈特曼 ·普及讀物 ·11.1萬字
本書是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生前所寫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學作品。作者以豐富的歷史知識為基礎,從文學和史學的角度,對三國史上存在過的與三國文學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戰爭及地理環境作了細致的區分,對許多重大的歷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見解。呂先生治史,注重對社會的綜合研究,最能融會貫通,評論歷史往往獨具慧眼,是故本書成為易中天先生品三國的重要參考資料。另外,本書附錄中收錄了呂思勉先生關于三國的其他文章共12篇,對正文內容加以補充,目的是使讀者對三國歷史有更為清晰完整的認識。
呂思勉 ·普及讀物 ·12.4萬字
這是一部面向普通讀者的敦煌歷史文化通俗讀物。這是一部敦煌史,也是半部中國史;這是從石窟發出的敦煌史,也是從敦煌出發的中國史。作者沿著時間脈絡,講述各個時期敦煌相關的重要人物和故事,同時融入了最新的學術進展。敦煌,邊地如何納入帝國版圖;敦煌,文化貿易中心如何形成;敦煌,何以成為超級文旅IP;敦煌,小人物的命運如何走向,大人物的野心如何施展;敦煌,人民的生活與信仰如何延續,帝國的偉業如何慘淡經營。敦煌,本是帝國的邊緣,卻以獨特的方式成為世界的中心。當我們把邊緣的敦煌作為錨點來回溯往事,就能赫然發現一條截然不同的歷史脈絡。敦煌藝術,以震撼人心的雕塑、壁畫吸引五湖四海的游人;飛天、千手觀音、九色鹿已成為中國文化最鮮明的名片,但當我們把這一切放在歷史的進程中去,又該如何理解?敦煌學,作為20世紀以來最重要的學術潮流,早已改寫了眾多學科的研究進程,但是學術前沿的認知更新距離大眾卻相當遙遠。現在,終于有一本書,可以用通俗的方式為我們講述這一切。
邢耀龍 ·普及讀物 ·14.2萬字
為其奇跡驚嘆,為其罪行扼腕,閱讀德國的歷史,你一定會受到深深的震撼。
肖石忠主編 ·普及讀物 ·43字
歷史是我們這個民族的驕傲和財富。上下五千年的史料,也為中國人提供了豐富的談資。而在其中,本書選定的三國史,永遠是最熱門的話題。本書取材于正史,以三國時期的一些重要人物為中心,按照《三國志》體例分為“蜀漢、曹魏、孫吳”三部分,進而展開對影響歷史進程的一些大事件的分析,為讀者簡潔清晰地構建出這段歷史的脈絡。三國是最精彩的大爭之世:這是君子的時代,也是小人的時代;是權貴的時代,也是白丁的時代;是謀略的時代,也是氣運的時代。大爭之世,無論再危險,也總有人要為這如此多嬌的江山折腰。
不雨亦瀟瀟 ·普及讀物 ·10.2萬字
《這個漢朝太有意思了》從漢高祖劉邦寫起,一直寫到漢獻帝禪位,總共四百余年的歷史。全套書共七卷,分兩部出版,第一部包括前四卷,從楚漢爭霸寫起,寫到王莽代漢結束;第二部包括后三卷,從劉秀起兵始,至曹丕篡漢止。
朱耀輝 ·普及讀物 ·20萬字
有漢一代,史家分為兩撅,號為前、后漢,亦稱東西漢,這因為漢朝四百年來,中經王莽篡國,居然僭位一十八年,所以王莽以前,叫作前漢,王莽以后,叫作后漢。且前漢建都陜西,故云西漢,后漢建都洛陽,故云東漢。
蔡東藩 ·普及讀物 ·53.7萬字
本書敘述了從公元五世紀羅馬帝國瓦解到十四世紀為止的歷史事實,從二十章以后則探討中古時代制度、思想及文化的覆滅及近世歐洲文化如何產生等問題。本書的特點在于注重討論中古歐洲得以生息的制度,尤其重視基督教制度的影響;著重研究這一歷史時期在人類活動中有著重大作用的人物;不僅關注這一時期政治上的進步,而且對經濟思想文化上的成功進行全方位的分析。
何炳松 ·普及讀物 ·17.1萬字
作者充分利用古籍官修史書和時人筆記小說,兼及當代國內外學者的優秀研究成果,梳理了宋朝至清朝歷代后妃的典型經歷與事跡,圍繞一夫多妻制度下的后宮關系和女性統治兩個焦點,考察不同朝代選拔宮廷女性時的不同傾向、她們的生育與受寵情況、她們的品階與晉封、她們與奴婢的關系、她們與娘家的關系等主題,探討了宮廷后妃的生活和她們面臨的各種困難與挑戰,使讀者可以透徹了解古代后妃的真實生活情況。
(美)馬克夢 ·普及讀物 ·22.3萬字
《康熙奇局》重點研究康熙統治數十年的是是非非,從“撤藩”“權臣”“治術”“用人”“奪嫡”“傳位”等多角度,還原康熙這個鐵腕專斷又開明睿智的強權人物,揭示了康熙盛世繁榮背后隱藏著的帝王政爭,心機與人性欲望,朝堂上下的權臣之爭,宮廷內院的隱秘……全面地詮釋政爭與正統、民族與天下、人情與皇權、虛無與血腥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以及理性客觀地質疑康熙權力人性錯位的深邃內涵。
向敬之 ·普及讀物 ·27.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