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一部以社會學視角觀察東漢末年到三國時代風云變幻的輕學術史學佳作。作者以正史史料為基礎,以三國權力分配與變遷的真實剖面圖,層層還原三國和三國英雄的本來面目。三國不僅是英雄輩出、充滿智慧和謀略的時代,更是承前啟后的時代,整個社會發(fā)生了結構型巨變,其中游俠、豪族與名士從民間力量發(fā)展成瓦解兩漢帝國秩序、重構新的社會秩序的主導力量。一場場精彩紛呈的三國爭霸,其實質是對中國歷史影響至深的社會改造運動。
李亮 ·普及讀物 ·24.4萬字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zhàn)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wǎng)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當年明月 ·普及讀物 ·147萬字
本書傳承歷史知識,提高文化素養(yǎng)。以史為鑒,品讀人生,方明得失。
劉亞玲編著 ·普及讀物 ·14.3萬字
從原始社會到春秋初,幾千年“德治”給后世留下“明君”“圣主”美好記憶。個人奮斗成為時代潮流后,劉邦及其數(shù)代子孫銳意進取,擊垮匈奴,強勢崛起。隋唐盛世后,武將治國。兩宋重文抑武,積貧積弱。元統(tǒng)一天下,但不過百年。明以盛世開局,卻難以持續(xù)長久盛世。清繼承明制,但對漢人進行文化專制,雖走向盛世,但形成“上層高傲,下層麻木”的社會,中國古代走向滅亡。作者以通俗有趣的文字娓娓道來歷代的內政外交、經貿科技、文化藝術、風俗民情,從歌舞升平到戰(zhàn)火硝煙,從長城內外到大江南北,橫跨數(shù)千年,縱橫各朝代……本書另辟蹊徑,從獨特的視角出發(fā),在談笑間梳理歷史背后的脈絡與規(guī)律。
水木森 ·普及讀物 ·15萬字
全書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簡易好看的漫畫,將中醫(yī)5000年的發(fā)展歷史通過一幅幅圖畫,一句句精煉的文字表述出來,讓晦澀難懂的中醫(yī)知識變得栩栩如生,近在眼前,為我們知中醫(yī)懂中醫(yī)提供了一本極為通俗的大眾解讀本。
培松 ·普及讀物 ·1.9萬字
《新史學》由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主辦,著眼于從方法論角度把握史學發(fā)展的前沿,努力探索史學創(chuàng)新的道路。本書是第13卷,主題圍繞近代民族、東亞認同觀念問題展開,內容涉及清代湘西地區(qū)的歷史書寫、水西君長國的嫡長子觀念承襲制度、元明清三代“華夏”“中國”觀念的擴大和普適、文治化的日本江戶時代與明清東亞的世界體系、對明治維新的重新評價、奧斯曼帝國“因俗而治”的文化政策、少數(shù)民族語言神話史詩中所見的清代各民族對北京政治中心地位的認同,等等。
鐘焓主編 ·普及讀物 ·27.5萬字
甲午戰(zhàn)后,英國租占威海衛(wèi),以制衡俄國。隨著世紀之交遠東局勢的平靜,威海衛(wèi)的軍事價值銳減,淪為“大英帝國的灰姑娘”,直至1930年歸還。英國人在威海衛(wèi)所做的都是為了維護其殖民統(tǒng)治。要而言之,英國租占威海衛(wèi)不是孤立的歷史事件,而是列強在華競爭時代來臨、英國在遠東政策調整、英國殖民史這一系列更大視野中的一個局部。本書分為內外兩篇,外篇論述英國在租占威海衛(wèi)問題上的政策與外交,內篇論述英國人在威海衛(wèi)的遭遇和所作所為。
劉本森 ·普及讀物 ·33.8萬字
本書訪談多位業(yè)界人士,細訴戲院行業(yè)的熱鬧歲月。書中戲院大牌搜記,內有多位資深戲院廣告畫師,畫遍港九新界戲院,見證廣告牌沒落;戲院宣傳搜記,內有電影宣傳奇招百出,跨年代特刊、戲橋發(fā)放色彩;從業(yè)人員搜記,越過票房、機房和辦公室,找來放映師、戲院經理、宣傳與翻譯人員等,娓娓道來行業(yè)的變化。
黃夏柏 ·普及讀物 ·6萬字
根據(jù)全國政協(xié)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擬定的“文史資料百部經典”出版計劃,我社擬安排再版《回憶護國討袁》一書。《回憶護國討袁》一書曾于1985年12月以《護國討袁親歷記》之名初版,為護國戰(zhàn)爭七十周年紀念專輯。內容主要以四個方面為中心:1.護國戰(zhàn)役即護國討袁前后的經歷;2.四川討袁的戰(zhàn)役經過;3.護國之役在貴州的一些事件;4.有關陸榮廷的討袁事件等。收入本書的文章,都屬親歷、親見、親聞的回憶錄。最后附有重要的電文、地圖照片及《護國討袁大事記》。此次作為中國文史出版社推出的“文史資料百部經典”系列之一種出版,內容未作改動。
全國政協(xié)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普及讀物 ·20.3萬字
《蔡東藩少年中華史:元史》講述了元朝從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到1368年明軍攻占大都、元朝滅亡的壯闊歷史。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廣并且首個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大一統(tǒng)的王朝,其政治制度、文化科技、民族融合對后世影響深遠,但民族壓迫、階級矛盾與軍事擴張的失敗最終導致其覆滅。元朝的興衰,既是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碰撞的縮影,也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重要篇章。
蔡東藩著 文斐改寫 ·普及讀物 ·8.8萬字
國內首部以漫畫的形式講述清末民初——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濃墨重彩的開端的作品。以輕松、幽默的畫風,按歷史發(fā)生的時間軸,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將那一段宏大的清末民初歷史如畫卷般慢慢展現(xiàn)在讀者的眼中。讓讀者輕松地記住了清末民初的那段歷史,明了戰(zhàn)爭的緣由,知曉過程中發(fā)生的一些特別的故事。
那個黃同學 ·普及讀物 ·2.1萬字
本書是“歷史時報”系列之一種,以前所未有、獨特新穎的“時報”的形式,將戰(zhàn)國時期的歷史進行了全新的闡釋與包裝。在本書中,這段歷史被串聯(lián)成“新聞”的形式,按照時間排序,排列成一部“戰(zhàn)國時報”的合編。其中以各種新聞報道的體裁(包括社論、通訊、專欄、文摘、編讀往來等)配以詼諧輕松的插圖,大大增強了可讀性,讓人輕松掌握戰(zhàn)國歷史。
韓明輝 ·普及讀物 ·11.5萬字
1973年海登·懷特《元史學》問世以來,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對歷史學界產生強烈沖擊,無論史學理論還是史學實踐均深受影響,發(fā)生巨大變革。本書精選海登·懷特、卡洛·金茲堡等名家最具代表性的十五篇文章,就后現(xiàn)代主義史學理論中的諸多議題展開討論,不僅是對該領域數(shù)十年發(fā)展的總結,也對歷史哲學與歷史實踐本身進行了深刻反思。
彭剛 ·普及讀物 ·30.6萬字
《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帶你進入奧妙無窮的中國古代語言世界——比如,古人怎么自稱?又如何稱呼他人?男人怎么稱呼女人,女人如何自稱?古人怎么稱呼奴隸?古人如何稱呼死亡?還有,古人怎么罵人?……書中包含眾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知識點:“我”本是兵器,“駙馬”原本是官職;“千金”最早指男孩兒,“犬子”是司馬相如的小名;“掌上明珠”最早指情人,“布袋”竟然是對招贅女婿的謔稱;“蒲柳之姿”原是男人的自謙之辭,“破瓜”跟性交沒關系;“三八”出自中原官話……
許暉 ·普及讀物 ·14.8萬字
本書上起傳說時代的五帝,下迄于秦,保存了司馬遷《史記》的精華,又以近百年科學考古發(fā)掘的成果充實進去,文字通俗流暢,是一本通俗化的反映祖國早期歷史的紀傳體通史。
李國章 趙昌平主編 ·普及讀物 ·20.3萬字
三國時代風云變幻,英雄輩出。關于這一時期的正史記錄、野史傳說、演義小說層出不窮,是非真假難以辨別,三國的真面目也逐漸被讀者忽視。本書是《大唐興亡三百年》(原《血腥的盛唐》)作者王覺仁全新力作,力求解開歷史事件的背后之謎,還原從東漢末年到吳國滅亡這一百年的真實三國歷史
王覺仁 ·普及讀物 ·21.3萬字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這段被后人稱之為春秋戰(zhàn)國的550年間,那些空前絕后的偉大人物和傳世經典井噴似的涌現(xiàn):孔子述《論語》、孟子寫《孟子》、老子寫《道德經》、墨子寫《墨子》、孫子寫《孫子兵法》、鬼谷子寫《鬼谷子》、韓非寫《韓非子》……百家爭鳴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石,四書五經鑄造了后世中國人的價值觀,春秋五霸開創(chuàng)了謀略計策的典范,戰(zhàn)國七雄構建了現(xiàn)今中國版圖的框架。
龍鎮(zhèn) ·普及讀物 ·22萬字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明燦爛,足以讓華夏大地的每一位炎黃子孫感受到無比的驕傲和由衷的自豪。本書只是記錄了中華民族5000年文化中的點點滴滴,不過,凡著名故事各有體現(xiàn):戰(zhàn)場、商場、官場、名利場均有涉及;奇事、奇情、奇計。奇謀無不包容。看過此書,人們不僅會對中國歷史的變遷有所了解,而且亦能對其中的是非成敗有所認識。既可供讀者研究前人豐富的文化遺產,開啟智慧增長才干,亦可供讀者隨意瀏覽,平添樂趣。《蕩氣回腸的90個歷史故事》一書,記載了眾多中國歷史上有趣的故事。讀本書可以使我們記住歷史,并從悠久的歷史中得到人生的啟迪;本書資料詳實,內容豐富。看此書,不僅會對中國歷史的變遷有所不解,而且亦能對其中的是非成敗有所認識。既可供讀者研究前人豐富的文化遺產,開啟智慧增長才干,亦可供讀者隨意瀏覽,平添樂趣。
劉燁主編 ·普及讀物 ·8.6萬字
《中國歷史讀本》是一代史學大師吳晗寫給青少年的歷史百科全書,全景呈現(xiàn)幾千年華夏文明的優(yōu)秀普及讀物。歷史、文化、國學、文學、書法、繪畫、政治,一步到位!包含重要事件、文史常識、典章制度、文化生活、歷史人物、成語故事等,配以精美彩色插圖,重現(xiàn)歷史場景。是青少年學習中國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提升自我的學識修養(yǎng)、汲取為人處世的經驗智慧的必讀經典。
吳晗主編 ·普及讀物 ·7.9萬字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中央集權得到進一步加強,多民族共存的版圖空前遼闊,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繁榮,優(yōu)秀人物層出不窮,一個“康乾盛世”永遠載入了史冊。然而夕陽薄景終難挽江河日下的頹勢。由于《清史稿》卷帙浩繁、內容蕪雜,一般讀者難以卒讀。本書生動地向讀者勾勒了清朝歷史面貌。
李國章 趙昌平主編 ·普及讀物 ·17.1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