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教科書中,日本往往被簡化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形象,一種是成功地推動明治維新,晉身強國之林的正面形象;另一種則是殖民者、侵略者,是軍國主義的負面代表,但歷史的復雜與偶然,并無法藉由這種簡單的“二分法”來理解。《大人的日本史》通過三十個關鍵詞,簡潔明快、深入淺出地重新解讀“日本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日本”的過程,發掘日本真實而多樣的面貌,不但提供歷史的反思,更足以做為未來的借鏡。
涂豐恩 ·普及讀物 ·10.5萬字
自劉宋代晉至隋滅南陳的一百六十余年間,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歷史時段。這期間,以漢文明為主導的華夏帝國,與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國家長期對峙,起始于兩晉時期的諸民族交融和斗爭持續深化,從當時社會來看,這固然是一個充滿了災難與痛苦的時代,但站在歷史維度來看,沖突是不同性質文明碰撞的一種特殊形式,它帶來的結果并非全是負面的。就當時漢文明的歷史進程而論,兩晉時代充滿著病態的貴族習氣,通過自身力量已經無法蕩滌和解決,換言之,漢文明走到了一個瓶頸期,非經劇烈的沖撞和融合,很難靠自身力量走出來。此種條件下融入塞外民族的活力,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這本小書,正是從這個角度入手,試圖揭開南北朝時代的面紗,由點及面地了解那些逝去的人和事,以及他們在歷史長河留下的痕跡。
陳峰韜 ·普及讀物 ·19.7萬字
本套書共21冊,包攬前漢、后漢、兩晉、南北史、五代、唐、宋、元、明、清、民國11個歷史階段的通俗演義。上自秦始皇,下迄中華民國,計2166年,皇皇六百余萬言,系統完整,內容豐富,主次分明;據正史,語皆有本,雜野史,不尚虛誣;用語雅潔,自注自評,理趣兼備,因有“一代史家,千秋神筆”之稱,洵為通俗史作典范、歷史入門必讀。本書為其中的送朝部分。
蔡東藩 ·普及讀物 ·29.8萬字
漢武帝劉徹在位五十四年,執政期間北伐匈奴、經略西域、南平兩越、東定朝鮮,先后將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嶺南、閩越、東北、西南等地納入中央直接管轄,極大地拓展古代中國的疆域。然而對于漢武帝的功過評價卻有著千古爭議,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就批評其“窮奢極欲,繁刑重斂”。漢武帝為了實現他的偉業,所付出的代價幾乎與他創造的歷史功績一樣巨大。
王覺仁 ·普及讀物 ·26.8萬字
本書是中國近代史的經典名著。它以綜合分析、整體把握的治史方法鋪敘了近代中國從鴉片戰爭至抗日戰爭間近百年的史事,深刻解讀了晚清民國以來的國家社會轉型歷程,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對民族前途的深思和憂慮。它所建立的史學框架和斷代史體系,曾引領近代史學研究的風潮,被譽為“中國近代史的開山之作”。
蔣廷黻 ·普及讀物 ·9.6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東羅馬時期拜占廷與東歐名將、信仰的裂變、東正教與羅馬教廷的分裂、拜占廷的修道院、毀壞圣像運動、朱利安復興異教等。
李劍橋 竭寶峰編著 ·普及讀物 ·5.3萬字
本書選取經由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十二種植物——小麥、葡萄、石榴、曼陀羅、黃瓜、紅藍花、棗椰樹、水仙、甘蔗、淡巴菰、大蒜、芒果,以及由中國傳入西方的四種植物——桃、杏、芍藥、桑,為你詳細讀解它們的“旅行”足跡、多樣變遷以及在不同文化譜系中的象征意義;同時帶你步入一幅幅中、西對照的歷代名畫,在兼容并蓄中一睹植物在神話傳說和歷史現場傾情演出的無窮魅力。
許暉 ·普及讀物 ·8.6萬字
以古鑒今!揭秘17個朝代的毀滅時刻,破解中華五千年文明存續密碼!本書由百萬讀者認證的“最愛歷史“團隊,用新聞特稿式筆法復活歷史現場,開創王朝末日啟示錄新寫法!深度解構17個王朝的末日倒計時,從政治崩壞到生態危機,全景式解剖王朝消亡的12種致命病征。書中多角度探尋王朝血色終章里的生存智慧,假如歷史的盛衰周期無法改變,就從亂世中,參透生存的真理!未知死,焉知生?本書聚焦中國歷史上17個大一統或局部統一的王朝的最后幾年,通過透視它們衰落背后的政治、軍事、經濟、財政、人事、氣候等各種問題和境況,從而提供一種思考:假如歷史的盛衰周期無法改變,那么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么?又能為應對下一次危機準備些什么?艾公子以解剖刀般的筆觸,剖開秦至清17個王朝的死亡檔案,希望通過對封建王朝盛衰的觀察,以梳理歷史、拓寬視野,助力我們穿透時代的迷霧,謹慎前行。
艾公子 ·普及讀物 ·24.2萬字
《蘇聯解體往事》主要寫的是蘇聯最后十五年(1977年到1991年)的歷史,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取名《往事如煙》,意為很多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都隨著蘇聯解體煙消云散,無人記起,內容是從1977年到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前的蘇聯歷史。下部取名《往事如夢》,意為很多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都隨著蘇聯解體顯得如夢如幻,讓人無法理解。內容是從1985年3月戈爾巴喬夫上臺至1991年12月蘇聯解體的歷史,外加1917年俄國兩場革命和1922年至1940年蘇聯形成的歷史。
園晟 ·普及讀物 ·64.4萬字
本書是一部宋朝歷史普及讀物,講述了發生于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中國版圖上的久遠往事。公元1004年正月,一場地震襲擊了宋朝,正式拉開了這一年不平靜的序幕。隨即,黨項首領李繼遷被潘羅支伏擊,宋朝宰相李沆病故,畢士安、寇準同時出任宰相,遼國蕭太后率領三十萬大軍南下,宋遼邊境烽煙再起。一個個曲折離奇的故事,依次上演;一個個鮮活獨特的人物,都在這一年登上歷史舞臺。他們在國家危急關頭盡職盡責,擊退了遼軍的進攻。終,宋遼以澶淵之盟結束戰爭。澶淵之盟雖然歷來頗受爭議,卻為宋仁宗治世時代的到來建立了基礎,也奠定了宋遼百余年的和平局面。通過本書,讀者可以了解到公元1004年宋遼在政治、軍事、外交上展開的激烈較量,一睹當時宋遼統治者在面對重重危機時如何做出決策,影響兩國關系發展走向。
祁新龍 ·普及讀物 ·21.7萬字
《資治通鑒》突然變得很好懂!通篇大白話,拿起來你就放不下;古人真智慧,說不定你一看就會。《資治通鑒》從戰國寫到五代十國,生動展現了16個朝代1362年的歷史中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說是中國政治和文化遺產的“大數據”和“超級案例集”。翻開本書,像讀小說一樣津津有味讀懂《資治通鑒》!講透《資治通鑒》中對21世紀普通人真正有用的智慧——讓人看一遍就會,看完就能用得上。暢銷書作家華杉全新力作。
華杉 ·普及讀物 ·15.7萬字
這是一本開啟讀史新潮流的書,以“微博體”的方式書寫宋朝人宋朝事,透過宋朝歷史探究現代生活的源頭:商業信貸、商品一條街、博覽展銷會、夜市、24小時夜店餐飲連鎖店、商業廣告、職業經紀人……以宋人筆記史料,展現11世紀中國人的真實生活狀態。探源了古今世俗生活的內在聯系,許多發現,令人拍案叫絕。
趙心姚 ·普及讀物 ·17.9萬字
《明朝那些事兒》第貳部,朱棣登基,一個輝煌絢麗的王朝就此揭開序幕。揮軍北上五征蒙古,派鄭和七下西洋,南下討平安南、編撰《永樂大典》,明帝國進入空前盛世,其后朱棣于北伐蒙古歸來途中病逝。在經歷了比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一場狂風暴雨即將來臨。
當年明月 ·普及讀物 ·21.4萬字
《上古神話演義》系列四卷是文史學者鐘毓龍所著的上古歷史通俗讀物。本卷講述禹出巡海外的非凡見聞、禹游昆侖時群仙集會、四方諸國來朝之盛景、舜后禹繼天子位鑄九鼎、禹仙去后啟即位等事跡。其中許多故事流傳至今,如夸父逐日、奇肱飛車、禹鑄九鼎等。
鐘毓龍 ·普及讀物 ·25.6萬字
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在本書中,多位專家學者細數了北京悠遠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傳統,將北京幾十萬年的滄桑和積演展現在各位讀面前。與該書配套的電視片《北京歷史文化》已在北京電視臺播出。
羅哲文 ·普及讀物 ·21.8萬字
《盛世:西漢》西漢是我國一個統一強盛的帝國,通過一系列的政治經濟的改革,使國力強盛、人民安樂,呈現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全書對西漢的興衰,作了全面、深入的剖析。
侯楊方 ·普及讀物 ·20萬字
本書所收多篇文章,都是利用新出墓志,加上其他類型的石刻史料和傳統文獻史料,盡力描摹北朝女性的個體生命史,講述一個個具體的女性故事,不同社會階層、不同人生際遇的女性故事,力圖展現一個不同以往的北朝歷史畫卷。
羅新主編 ·普及讀物 ·17.4萬字
在遼闊的亞洲大陸上,分布著東亞的中華文明、西亞文明、印度的梵文文明以及日本文明等,各種異質文明通過交通紐帶而建立聯系,相互競爭并相互彌補,從而展開了亞洲史發展演進的宏大畫卷,由此我們可以進一步認識全人類的真正歷史。作者在書中提出“西亞文明東流論”,并開辟了“亞洲史”這一全新的領域,著重考察各文明之間的交通聯系,通過交通線的轉移和變化,揭示文明興衰與時代演進的歷史大勢。
(日)宮崎市定 ·普及讀物 ·26.2萬字
一個“現代”國家既可融匯一體,又能兼容并蓄,既有明確的自我認同,也能以平等的地位競逐新市場、新技術、新觀念。本書以16世紀末作為敘述的起點,展現了中國的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變遷,懷著同情之心回顧中國走向現代過程中遭遇過的機遇與挫折,認清中國問題的緣由,以及中國人該憑恃何種知識、經濟、情感來解決這些問題。
(美)史景遷 ·普及讀物 ·34.8萬字
本書是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生前所寫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學作品。作者以豐富的歷史知識為基礎,從文學和史學的角度,對三國史上存在過的與三國文學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戰爭及地理環境作了細致的區分,對許多重大的歷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見解。呂先生治史,注重對社會的綜合研究,最能融會貫通,評論歷史往往獨具只眼,是故本書成為易中天先生品三國的重要參考資料。目標受眾群:敬慕呂思勉先生嚴謹治學精神的讀者,史學愛好者,《三國演義》的愛好者和資深研究者。
呂思勉 ·普及讀物 ·7.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