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太平天國戰記》是一部詳盡記載太平天國運動軍事斗爭歷程的史書。該書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太平天國從廣西金田起義開始,歷經北伐、西征、天京事變等一系列重大戰役,最終定都天京并與清軍及多國列強展開激烈對抗的波瀾壯闊歷史。書中不僅展現了太平軍將士的英勇抗爭與戰略智慧,也深刻剖析了戰爭背后的政治、經濟、社會因素,以及這場農民起義對中國近代歷史走向的深遠影響。
(清)羅惇曧 ·普及讀物 ·2萬字
薩爾珀冬陶瓶曾是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驕傲。這個由雅典陶工歐克西泰奧斯和畫師歐弗洛尼奧斯制作的調酒器,其實只有45.7厘米高,但并不妨礙它成為藝術品市場上第一只賣出百萬美元的古希臘陶瓶,更無法阻止一連串堪比好萊塢懸疑大片的離奇事件與它扯上關系。在本書中,英國古典學者奈杰爾·斯皮維將帶領我們“近距離”欣賞這只來自公元前6世紀末的“火鍋”(陶瓶的綽號),看看它為何那么小又那么貴、為何似乎永遠“丑聞”纏身,以及最重要的——瓶身上“死神與睡神抬著薩爾珀冬尸體”的形象,尤其是死者之臂,怎樣影響了西方藝術千百年來的傳承與發展。
(英)奈杰爾·斯皮維 ·普及讀物 ·10.6萬字
本書是澳大利亞知名歷史學家約翰·赫斯特為普通讀者解讀的歐洲史,以極簡的篇幅完成,為讀者梳理出歐洲文明所以能改變世界的各種特質。中文簡體版出版以來,廣受媒體贊譽及讀者歡迎,已暢銷數十萬冊。此次是根據最新版(篇幅增加兩章)推出的精裝紀念版。
(澳)約翰·赫斯特 ·普及讀物 ·11.1萬字
一個新的世界誕生后,每個人都會開始習慣它的存在。從馬拉鐵道到如今的高鐵,完整記錄火車鐵道的百年歷史,火車鐵道是經濟的拓荒者,也是人類文明進程的助推器。資本、能源、技術、革命、國家、戰爭、工業家、改革者、政治家、商人……一部火車鐵道的歷史,就是一部現代世界簡史。克里斯蒂安·沃爾瑪爾以火車鐵道的發展為線索,全方位展示鐵路這項發明在過去200年里對每個人的影響。從朝九晚五工作制的確立,到人們的居住、飲食與娛樂方式,大到國際格局,在多變流動的世界中還歷史以原貌。
(英)克里斯蒂安·沃爾瑪爾 ·普及讀物 ·8.2萬字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作品浩如煙海。對于家長來說,如何能在眾多的作品中選出精品,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下掌握知識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此鴻恩主編了這本《中華上下五千年》,全書以時間為序,按照歷史朝代分期,以故事形式精彩扼要地講述了中國歷史演進過程,精心選配了數百幅內容涵蓋面廣、表現形式豐富的圖片,包括出土文物、歷史遺跡、戰爭示意圖、名人畫像等,與文字內容互為補充與詮釋,使小朋友仿佛置身于一座真實立體的歷史博物館,將中國歷史的豐富與精彩更直觀、更真實、更立體地呈現在小朋友面前,幫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歷史、感受歷史、思考歷史,從歷史中汲取睿見卓識,增加并拓展人生閱歷。
鴻恩 ·普及讀物 ·6.3萬字
本書是《明朝那些事兒》第八部,主要講述了從明熹宗到崇禎皇帝近十年間的歷史。天啟繼位后,不理朝政,沉溺于木匠活之中,整個帝國內憂外患,死氣沉沉:對內,東林黨趁機把持朝政,內部齊、楚、浙派卻依然明爭暗斗,樂此不疲,這期間,太監魏忠賢逐漸發跡,他利用朱由校的昏庸,通過攀附皇帝乳母客氏逐步上位,與東林黨之間爆發了激烈的爭斗,最終登上了權力的頂峰,然而物極必反,崇禎帝繼位后,清算閹黨,魏忠賢走投無路,最終選擇了自我了斷,然而整個帝國也因此元氣大傷;對外,由于李成梁養虎為患,努爾哈赤借機興起,統一后金。為抗金、守城、奪失地,在帝師孫承宗的帶領下,袁崇煥從一介文人成長為邊疆大將,然而,就在他準備施展抱負的時候,一場巨大的危機已經醞釀多時了。
當年明月 ·普及讀物 ·16萬字
香港放映業的歷史,來到今天已是逾百年的歷程。作者鉤沉相關材料,嘗試追溯業界的舊軼事,展示香港戲院的蛻變歷程。另有專文述說戰前啟業的數間戲院,包括利舞臺、普慶、油麻地、高陞等,部分一直營業至七、八十年代,覆蓋本地戲院發展歷程的重要部分。
黃夏柏 ·普及讀物 ·6.4萬字
《明朝那些事兒》第六部,主要講述了從嘉靖末期到萬歷年間中日戰爭近三十年間的歷史。嚴嵩倒臺,徐階接替;高拱下馬,張居正上位……鐵打的內閣,流水的首輔,權謀的背后,誰為公,誰為私?嘉靖病逝,隆慶即位;穆宗退席,神宗上臺……延續了200多年的大明帝國在這三位帝王的手里,是蒸蒸日上,還是每況愈下?清官海瑞是如何煉成的?萬歷三大征從何而起,如何結束?萬歷年間,抗倭援朝,結果如何?徐階、殷士儋、李春芳、高拱、張居正、申時行……李成梁、戚繼光、王崇古、李如松、吳惟忠……帝國,山雨欲來,文臣武將,輪番上陣,只手擎天,力挽狂瀾于不倒,變革,是時代的主題。
當年明月 ·普及讀物 ·19.6萬字
全國暢銷圖書,本書的語言融注真意實感,流暢揮灑,給您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在它的引導下,會使您進行一次全新的心靈體驗,豐富您的休閑時光,獲得更多的快樂!
《時刻關注》編委會 ·普及讀物 ·14.9萬字
本書由原王開攝影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孟英編著,是“影記:滬上1843-1949”叢書之一。本書主要敘述民國時期女性的婚戀狀況,不過選取的人物比較獨特,在婚戀關系中,這些女性都是作為妾的角色存在,地位卑微。民國是新舊交替的時代,這種新舊交替在本書聚焦的女性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一方面,她們是新時代的新女性,從電影明星胡萍、張織云到游泳健將楊秀瓊,以及云記的理發師,她們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做得風聲水起,展示了獨立、自強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在婚戀生活中,各種因緣際會,家庭身份并不像她們在社會生活中表現的那么獨立。獨立女性與舊時妾的身份同時集中在一個女性身上,如此的反差也就造就了其人生跌宕起伏,具有故事性。
孫孟英 ·普及讀物 ·5.1萬字
本書是《明朝那些事兒》第七部,主要講述了從萬歷年間中日戰爭到明熹宗即位前后二十七年的歷史。萬歷年間,內憂外患,外有日、朝進犯,內有四處叛亂。日本國內的大名混戰漸進尾聲,對明朝卻野心不小,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都覬覦明朝,從談判到戰爭,一向小看日本的明朝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眾多名將從戰爭中挺身而出,在與日本的戰爭中,也順便結束了豐臣秀吉的一生。朝堂上也不平靜,申時行的出現開啟了一個新的政治時期。張居正死后,申時行獨自擔起萬歷后二十年,在他面前的敵人有丁此呂、李值、江東之、羊可立等,這又是一場廟堂上的腥風血雨。但萬歷年間的風波并沒有止于此,此后更有東林黨之亂、宮闈內的嬪妃之爭、皇位之爭,還有一個叫王安的太監出現在明朝的歷史舞臺上。
當年明月 ·普及讀物 ·16.1萬字
萬千粉絲翹首以待,無數讀者追捧,@歷史的囚徒全新力作《歷史的荷爾蒙3:古人的浪漫與孤獨》重磅上市!離開茅廬那一刻,諸葛亮為何看重Loser劉備?霸氣曹操VS悲情曹操,一代奸雄如何迎接他的至暗時刻?從暖男到杠精,讓梨的孔融竟有雙面人格?李白、杜甫、李商隱、劉禹錫、李清照,相似的人終會相遇!囚徒用詼諧和激情,還原歷史深處古人的浪漫與孤獨,將過往人物超絕豪邁的的詩酒盛情、不為人知的非凡遭際一一道出,既說友誼、愛戀的溫情脈脈,又寫殺伐、奪位的泠泠鮮血。還原歷史的真實,每段歷史,都散發著獨特的荷爾蒙!
歷史的囚徒 ·普及讀物 ·11萬字
本書以浙江溫州楠溪江流域的兩座古村落為例,在深度田野調查的基礎上,重點從中國傳統民居空間認同史、宗族文化變遷、村落生活文化變遷、城鎮化四個方面切入,對古村落居住主體的民居空間認同進行研究,隨后從民間信仰視域深入探討傳統民居文化遺產保護諸問題。
韓雷 ·普及讀物 ·18.4萬字
本書通過有趣的名人故事和社會事件,配以百余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展現了民國時期的生活,尤其是文人的生活。作者把碎片化的真實故事進行了有序的組合,著重表現了民國生活中有趣、風雅、真性情的一面。穿越回那個我們既陌生又熟悉的時代,回望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宋氏姐妹鐘情旗袍,林徽因創意婚禮服,名教授朱自清怪異披氈,梁實秋對火腿、羊肉情有獨鐘,郁達夫風雨茅廬,張恨水稿酬買下四合院,胡適租房不購房,梅蘭芳養鴿練眼,張伯駒寧丟性命不賣珍藏,張大千舍宅棄金換名畫,沈從文夜市尋古,徐悲鴻淘寶雨花石,胡適的心頭之痛,林徽因的艱難選擇,馮玉祥不同凡響的征婚……書中記錄的生活百態,折射出時代的風貌,體味舊時的雅與趣。離我們似近似遠,如佳人穿著旗袍款款而來,風韻無限……
黃強 ·普及讀物 ·19.1萬字
本書是《明朝那些事兒》第四部,主要講述了從明孝宗繼位到壬寅宮變前后五十余年的歷史。朱祐樘歷盡艱辛登上皇位后,親賢臣,遠小人,勵精圖治,朝廷的政治空氣為之一新。在王恕、馬文升等人的輔佐下,大明王朝蒸蒸日上,一派中興氣象。可惜天不假年,孝宗英年早逝,其子朱厚照繼位,這個以貪玩著稱的敗家皇帝,不思進取,耽于享樂,朝政大權旁落到劉瑾等人手中,把一個好好的帝國搞得烏煙瘴氣,大傷元氣。不久,預謀已久的寧王發動叛亂,欲與朝廷劃江而治,幸有明朝第一牛人王守仁力挽狂瀾,這才避免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內耗。對此,朱厚照不僅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打著親征的名義游山玩水,最終賠了性命。經過楊廷和等人的權衡,藩王之子朱厚熜被推上皇位。圍繞著生父母的名號問題,君臣間爆發了著名的“大禮儀”事件,最終嘉靖帝獲勝,皇權得到鞏固。就在這時,發生了詭異的壬寅宮變,整個帝國的政治局勢,開始變得微妙起來。
當年明月 ·普及讀物 ·19.3萬字
作為經典史學著作,《資治通鑒》深受讀者喜愛,但是在忙碌快速的今天,讀者閱讀這么巨大體量的書籍,是很困難的,所以圍繞這個有價值的資源,針對大眾讀者、歷史愛好者的問題和需求,策劃制作了這個《36講資治通鑒通識課》的選題,把《資治通鑒》最有價值的精華濃縮成36個章節的內容,希望在碎片化閱讀時代,幫助讀者建立時空觀,快速了解《資治通鑒》的厚重內容,使現代人能夠做到“以史為鑒知興替,以人為鑒明得失,以事為鑒知規律”,來應對復雜多變的生存和發展問題。
李凱 ·普及讀物 ·18.5萬字
《尋找中國之美:少年西安行》是在十一朝古都西安的一次文化之旅。傅國涌先生帶領學生來到兵馬俑、華清池、大雁塔、陜西歷史博物館、興慶宮公園、明城墻等西安具有深厚文化積淀的著名景點,現場感受歷史、文化與景色之美;并與秦始皇、李白、杜甫、杜牧、白居易等歷史人物對話,分享他們背后鮮為人知的經歷與故事,講述教材里學不到的歷史與文化知識。從千人千面的兵馬俑到長恨綿綿的華清池,從回響盛唐之音的興慶宮遺址到歷經歲月滄桑的明城墻,大先生傅國涌與小童子們游學古都西安,尋覓歷史洪流中散落的文化與大美。
傅國涌 ·普及讀物 ·11.6萬字
本書屬于《看得見的歷史》系列之一種,以孔子周游列國這一中國文化史、政治史以及思想史的重大事件為線索,將當下可見的古跡與真實的歷史相結合,帶著讀者重走孔子曾經走過的歷史文化之路。通過這條旅游線路,讀者能夠領略到中國儒家文化的發源線索,能夠體悟到其給后世帶來的深刻印象。
張瑞豐等 ·普及讀物 ·10.3萬字
本書中,大衛·安德烈斯震撼發聲:是法國的農民階層讓1789年的大革命取得勝利,并捍衛了最終成果。長期以來,人們談到這場革命時,眼中只有法國貴族、精英與市民階層,但事實上,農民階層的抗爭惠及的人群更廣、影響范圍更大。史學著作用更多篇幅來講述羅伯斯庇爾、丹頓、拿破侖的故事,卻忽略了這場革命中率先揭竿而起的法國農民,忽略了他們在拼死捍衛自己的政治權利與底層人民權益方面的積極作用。這本書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充滿良知、勤奮踏實的鄉村世界,展現了身處這個世界的人們是如何奮力捍衛自己的生活,并為后代、為集體而努力的。
(英)大衛·安德烈斯 ·普及讀物 ·8萬字
1623年,路易十三著手在人煙稀少的凡爾賽修筑自己的狩獵行宮時,一定無法預想到這座僅有兩層高的小樓,日后會被兒子路易十四擴建成歐洲宏偉、華麗、奢侈的宮殿建筑群。幾百年來,這座風格獨特的“法式園林”見證了法國輝煌又動蕩的歷史,同時也引發了歐洲各國的競相效仿。在本書中,法國史專家科林·瓊斯利用最新研究成果,為我們闡述了凡爾賽宮不同尋常的興衰史,考察了它從建造、修繕到成為永恒歷史遺產的過程,探討了這顆人類藝術寶庫中的明珠如何從彰顯王權的景觀建筑,逐漸獲得如今堪比神話的地位,并最終成為法國歷史記憶的象征。
(英)科林·瓊斯 ·普及讀物 ·7.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