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史(第二卷)
《中國藝術史(第二卷)》(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至兩宋)本卷展現公元三世紀至十三世紀,中國藝術在繪畫、書法、雕塑、建筑等領域的發展歷程,同時關注不同時代的社會變遷,探究藝術作品背后的社會思想及人文價值。在這千年之間,中華民族歷經多種文化的交融,不斷煥發新活力:自魏晉時代既有外來佛教藝術與本土文明的融合發展,也有本土宗教——道教的形成及其與書法的共生共舞;隋唐時代人物畫逐漸走向成熟,唐中期又有山水畫的興起,而唐末期花鳥畫與“超級寫實主義”繪畫的勃興,則展現了另一種時代情緒。與此同時,中國知識分子逐漸發展出早期中國藝術史研究,標志著中國藝術的高度成熟;隨后宋代水墨藝術逐漸成熟,書法藝術與繪畫藝術再次分流,影響了后續百年間中國藝術的發展;文人畫標準的確立,則劃時代地開辟出宮廷與民間兩種審美傾向,中國藝術朝著更加多元的方向繼續發展……
·36.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