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日本著名的中國史學者編寫的叢書《中國文明的歷史》中的第七冊,由成吉思汗的誕生開始講起,介紹了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國,再到蒙古帝國征服歐亞大陸的整個過程。之后主要講述了蒙古帝國向元朝的轉變、元朝的興亡,以及其經濟、社會和外交情況等,其中對忽必烈兩次東征日本有較詳細介紹。
(日)田村實造 ·中國史 ·14.7萬字
這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更是一本有趣的歷史書?!皻v史年表”,簡明扼要地呈現事件始末、人物生平及文化成就等;“歷史敘事”,以講故事的形式輕松述說重要史實,將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融合,以時間為經,事件、人物為緯,清晰呈現從上古到20世紀末的世界歷史進程。
劉翠清 ·世界史 ·11.2萬字
貿易和投資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走到盡頭;天災人禍的蝴蝶效應讓全球供應鏈頻頻崩潰,波及甚廣;貧富差距、福利匱乏、稅收失控愈演愈烈……我們必須深思一個問題——全球化到底能不能繼續?這道看似獨屬21世紀的全球化難題,其實在19世紀工業資本主義誕生時就初見端倪:英國依靠工業革命的紅利,獲得壓縮成本的先發優勢,一舉成為制造業霸主;蒸汽船降低了運輸成本,金本位制度使匯率穩定,全球經濟聯系才得以增強;由歐洲列強主導的全球化,種下了富國剝削窮國的惡果……看清200年間全球化的過去,才能看懂現在全球化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美)馬克·萊文森 ·世界史 ·15.3萬字
本書是吳晗先生研習明史的精要集成:《明史簡述》為吳晗在中央高級黨校所做學術講演的講稿記錄,詳細闡明了明史研究中的基本和關鍵問題;《明代政治軍事與社會》收錄了吳晗一生中解讀明王朝的核心文章,特別包含了其對明代恐怖政治、朱元璋統治策略等命題的深入探討;《明代人物》則深刻再現了明代歷史上的代表性人物,以點帶面,通過生動的人物刻畫,全面理解明代的政治特點和社會風習。歷史是一面鏡子,縱覽明朝大歷史,還原你心中真實的大明影像。
吳晗 ·中國史 ·19.5萬字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以“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為主線,講述了1701年到1714年以法蘭西波旁王室為中心的利益集團與以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為中心的利益集團的大混戰。為什么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是波旁王室與哈布斯堡王室爭奪歐洲霸權的決戰?路易十四的戰略失誤與法蘭西霸主地位的動搖存在怎么的關系?戰爭期間,心懷鬼胎的列強為了謀求利益最大化是如何突破道德底線、條約約束火中取栗的?列強之間的不理性妥協為什么決定了《烏得勒支和約》簽訂后歐洲政治格局是脆弱不堪的?本書將詳細解答。
(英)菲利普·亨利·斯坦厄普 ·世界史 ·18.8萬字
本書完整講述了從趙匡胤開國至南宋滅亡的300余年歷史。與你一起回到原典,講述兩宋興亡。通過兩宋18位皇帝的更替,文臣的風骨與武將的壯烈,展現兩宋內之變革,外抵強敵的風云歲月。穿越時光,深入探索兩宋的興衰歷程,感受那個時代的輝煌與滄桑。摒棄二手解讀,直擊原始史料,挖掘隱藏在歲月深處的事實真相,領略中華文明的綿延起伏。
文聘元 ·中國史 ·17.3萬字
陳磊(筆名:混子哥)領銜的半小時漫畫團隊通過詼諧的語言和手繪漫畫的形式,鮮活生動地演繹了史記中的經典人物和故事。項羽為什么會輸給劉邦?張良仙氣飄飄的一生是啥樣?為什么說大漢如何拯救?全靠最佳損友!……讀著讀著你會發現,史記本來就是故事會,這樣讀起來一點都不累!翻開本書,在歡聲笑語中讀完史記!
陳磊·半小時漫畫團隊 ·普及讀物 ·2.9萬字
《咸陽文化解讀:中國文化尋根》既是中國文化研習者的必讀書,也是每一個咸陽人最佳的勵志讀物,又是咸陽人送給朋友的最好禮物,還是咸陽地方各類干部培訓的理想教材。咸陽既是中國文化的奠基之地,也是中國文化的騰飛之處。咸陽文化以周秦文化為載體,以漢唐文化為兩翼,集中國傳統主流文化之大成。這里是中國文化思想的源頭,是中國精神的凝成之處,是中國農耕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中國最火的地下文物寶庫?!断剃栁幕庾x:中國文化尋根》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清新的筆觸,融知識性、思想性與審美于一體,全方位展示了咸陽文化以及中國文化的巨大的魅力。讀之,能夠增人之識、益人之智、啟人之思、壯人之氣。
黃高才 ·世界史 ·10.9萬字
20世紀70年代,西方史學理論領域發生了學術范式的轉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興盛一時的分析的歷史哲學逐漸被敘事主義的歷史哲學所取代,后者至今仍是當代西方史學理論中最主要的理論形態。這一轉型通常被稱之為敘事的轉向。本書集中考察了這一轉向的主要代表人物海登·懷特和安克斯密特的理論取向,由劍橋學派主將斯金納的個案出發分析了思想史研究領域所呈現的理論問題,并結合20世紀史學理論的發展史,探討了在史學理論新前沿的背景下重新思考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歷史學的客觀性等問題的思路。新版擬增補兩三篇文章:《對敘事主義史學理論的幾點辨析》《被漫畫化的后現代史學》等。
彭剛 ·史學理論 ·19.6萬字
《蔡東藩少年中華史:前漢》講述了前漢(西漢)從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的壯闊歷史,前漢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長期穩定的大一統王朝,其政治制度、經濟成就、文化繁榮和疆域拓展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之一。
蔡東藩著 文斐改寫 ·普及讀物 ·10.4萬字
本書主要評敘鎮海十七房鄭氏宗族的起源、發展及興盛的歷史,重點評介十七房鄭氏宗族四個重要發展階段,歷代杰出人物、家族商幫以及民居建筑、歷史遺存、慈善文化等,并客觀公正地評價其歷史貢獻、社會地位及所產生的積極歷史影響。
郭學勤 ·隨筆 ·18.2萬字
本書是貴州省委宣傳部牽頭,貴州日報報業集團組織編寫的30余位貴州先進典型人物。他們有盲人教師劉芳;有嘔心瀝血的縣委書記姜仕坤;有為民引水,力拔窮根的81歲村支書黃大發;有“中國生態英雄”、“貴州造林王”吳慶賢……貴州榜樣的名字在全社會廣為傳頌,貴州榜樣的感人事跡,在人們心中久久回響,他們是在貴州崇山峻嶺深處挺起的錚錚脊梁,他們是貴州人自強不息,銳意進取的精神豐碑。展示創新發展的新形象,凝聚苦干實干助跨越的精氣神,傳遞同心同德奔小康的正能量,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注入無比強大精神力量。
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等 ·地方史志 ·11.9萬字
在中國古代二十四部正史中,只有《明史》列有《閹黨傳》,傳主主要是天啟太監魏忠賢的黨羽,但只列其中的惡跡昭彰者,且內容過于簡單,不足以窺見閹黨的全貌,也勢必影響對晚明黨爭的整體認識。本書主要探討了魏忠賢閹黨的界定及人員構成,閹黨的形成原因及過程,閹黨在萬歷、泰昌、天啟、崇禎、弘光、清初等各個時期的主要活動,以及部分閹黨后人的活動、《明史·閹黨傳》的形成等問題,力圖彌補《明史》的這一不足,豐富和深化對閹黨及晚明黨爭的認識。
陽正偉 ·中國史 ·15.6萬字
本書以民國初期的內閣制度為基本內容,以內閣與議會、總統之間關系的演變為基本線索,展現民國初期內閣制度的確立、運行、更迭、消亡的過程,分析了民國初期內閣制度之設計、運行中的矛盾與沖突、更迭及消亡的原因,并對民初內閣制度進行了剖析,分析了民初內閣制的合法性及其缺陷,指出了民初內閣制的變異及其原因,并簡要闡述了民初內閣制在中國近代政治史上的價值。
肖傳林 ·中國史 ·17.9萬字
《長衫旗袍里的“民國范兒”》訴說的是一段尚未凝固的歷史,一個不一樣的民國。這是一個色彩斑斕的時代,這是一個特立獨行的時代,這是一個包容開放的時代,這是一個坦然率真的時代,這是一個典雅從容的時代,更是一個有脊梁有氣節有風骨的時代,當然也是一個飽受戰禍和災難摧殘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文人有文人的范兒,武夫有武夫的范兒,名媛有名媛的范兒,市民有市民的范兒,藝人有藝人的范兒,政客有政客的范兒。各種元素紛紛出場,或時尚,或傳統,或智慧,或愚昧,或高尚,或卑鄙,或光明,或黑暗,構成了一個多元的民國,一個如今已然絕跡了的民國。本書以細膩靈巧的筆觸,溫暖簡潔的語言,將那些曾經鮮活的人物和細節一一復活,帶我們走進了那個并未遠去的世界,那段余溫尚存的歲月。
王凱 ·普及讀物 ·13.8萬字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一部傳記》講述了19世紀丹麥著名童話作家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童話人生。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童年是怎樣的?他是怎樣懷揣夢想踏上求學之路的?他的早期作品有哪些?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他是如何實現從歌劇、詩歌到童話的轉型的?為什么說他的人生是一場旅行?他有著怎樣豐富而神秘的情感世界?他與歐洲諸多文豪、藝術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的會晤和書信揭示了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丹麥與普魯士爆發戰爭后,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是怎樣調和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的?風云際會的19世紀與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走上童話創作的巔峰存在怎樣的現實邏輯?本書將一一解答。
(英)羅伯特·尼斯貝特·貝恩 ·世界史 ·17.3萬字
本書集中描摹了王朝易代之際的知識分子群像,主要集中于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兩個階段,包括陳洪綬、傅山、俞理初、黃宗羲、李贄、呂留良、嚴復、呂碧城、徐世昌等人。作者重點著筆于這些人物在風雨飄搖的鼎革之際的個人經歷和個人選擇,以此來探究他們的內心世界。
解璽璋 ·中國史 ·13.4萬字
《死與重生:漢代的墓葬及其信仰》為漢代思想的學術專著。作者從死亡觀念中的生命意識、解除術給身體以圣潔、作為生居與死所中介的墓葬和死后生命的變形四個環節出發,探究漢代人的生死觀,對墓葬背后的漢代信仰要素進行了系統的解釋和論述。承認生命另一種形式的存在并為之提供重生的途徑是漢代墓葬信仰的主題及任務,墓葬儀式以生者對死者的處置方式體現了人們對死亡的看法,隱含著生者對另一個世界的想象,以及為順利到達不朽之境所做的努力。
李虹 ·史學理論 ·15.2萬字
本書共分為上、中、下三編,上編“古代民族與早期國家”,既涉及對東北古族歷史地理問題的個案考證,同時也回顧和總結了早期國家起源與形成的相關理論,以及專門梳理了遼西地區早期國家起源研究的現狀。中編“考古文化與歷史遺跡”,著重以玉禮器、墓葬、城址、聚落、古塔等考古學資料為研究對象,將視野聚焦于東北地區的禮制起源、社會形態、古代建筑和人地關系等問題,并以地方歷史遺跡的旅游資源評價為案例對文物的保護與開發途徑予以了嘗試性探索。下編“地域文化與歷史文獻”,分別以地名和古代民族稱號的源流與內涵考據為切入點,對東北的地域文化符號予以了重點討論,并對東北古代民族的有關正史文獻和方志內容予以了爬梳或訂補等。
王文軼 ·地方史志 ·16.5萬字
《穿藍色長袍的國度》講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人的真實生活。在本書中,立德夫人觀察當時中國人的衣食住行、風俗習慣與思想性格,她游歷各地,見識到田園風物、街巷狀況以及西方生活方式滲入后中國民間發生的悄然變化,還有外國僑民在中國的生活、經歷以及同中國普通人之間的關系等。
(英)阿綺波德·立德 ·史料典籍 ·1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