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一生致力擺脫父親的影響,活出自己風格的晉襄公,終于摘得“優秀守城之君”的光榮稱號。從躊躇滿志的“還鄉團二代”到晉國首位權臣,且看趙盾的升職加薪和維霸扛旗之路。楚莊王:蟄伏三年,權力場里隱藏的最強王者!不怕關系差,就怕玩笑開太大——齊頃公導演超級惡作劇!從罪臣之子到領頭羊,解讀管理界名副其實的實力派孫叔敖之“繞”的智慧。沒爹拼,沒媽靠,流亡大夫士會如何強勢回歸,創造輝煌?
小馬連環 ·中國史 ·15.1萬字
本書旨在為有興趣從事或者了解拜占庭史研究的讀者提供入門指導。首先概述拜占庭歷史的基本脈絡;繼而全面介紹可資利用的原始資料;并對這一研究領域的國內外學術史及其研究成果進行概述;同時也大致介紹了重點研究課題。為了給讀者進一步擴展閱讀提供便利,本書還附有學術資源、關鍵詞和推薦閱讀文獻。
陳志強 ·普及讀物 ·18.8萬字
英國皇家學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科學機構之一,為自然科學知識的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牛頓、達爾文、列文虎克、玻意耳、霍金等科學巨人都曾是它的會員。靠著一代又一代杰出會員的不懈努力,歷經三百多年的不斷成長與變革,學會從一個由愛好者自發成立的“無形學院”,逐漸發展成為世界科學最前沿的機構之一。阿德里安·泰尼斯伍德在本書中帶領我們回顧了皇家學會誕生之初面臨的困境與偏見,為取得社會承認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為了推廣實驗科學所走過的崎嶇道路。隨著時間推移,高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在帶來顛覆性變化的同時,諸多問題隨之而來,如何開展科學研究也需要反思。因此,學會的座右銘——“不人云亦云”,仍然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警示我們不可盲信他人之言。
(英)阿德里安·泰尼斯伍德 ·普及讀物 ·8.3萬字
《中國歷史讀本》是一代史學大師吳晗寫給青少年的歷史百科全書,全景呈現幾千年華夏文明的優秀普及讀物。歷史、文化、國學、文學、書法、繪畫、政治,一步到位!包含重要事件、文史常識、典章制度、文化生活、歷史人物、成語故事等,配以精美彩色插圖,重現歷史場景。是青少年學習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提升自我的學識修養、汲取為人處世的經驗智慧的必讀經典。
吳晗主編 ·普及讀物 ·9.8萬字
兩千多年前,司馬遷已發現西南地區存在著夜郎、滇等大大小小的地方性政權,同時還分布著眾多無君長統屬的人群。作者在過去的著作中,以貴州西北部地區為例,探討了有著自身地方性政權傳統的人群,逐漸融入中國大一統王朝國家的歷史進程。本書則從身份與記憶的層面,探討這一進程對近代西南地區的影響,從而在學理上為中國多民族國家的現實性與合理性進行說明,并揭示西方學者的一些偏激觀點在學理上所存在的問題。
溫春來 ·地方史志 ·12.5萬字
精彩,有趣兒,看得見,歷史不再板著臉。權威準確,有圖有真相。
曹亞楠 ·世界史 ·18.5萬字
《世間再無張居正》是一部多卷本的通俗歷史讀物,以客觀公正的態度,梳理明朝末期的亂象,探究其滅亡的原因。本卷描寫張居正登上首輔之位后,開始他雷厲風行的新政改革,使國家重新走向強盛。而萬歷皇帝在親政之后,因與群臣賭氣,十五年不立太子,二十多年不上朝,給朝政埋下了隱患。
清秋子 ·普及讀物 ·15萬字
漢畫像石被視為漢代社會的百科全書。翦伯贊先生曾說,假若將漢代石刻畫像等藝術中所凝固的漢代人民現實生活的形象,加以有機組織,則兩漢的歷史“將會在我們面前浮凸起來,表現為一種立體的形象”。《漢畫故事:刻在石頭上的記憶》秉承張道一教授化深奧為平易的一貫風格,精選600余幅漢代畫像石圖片,將那些形色各異的畫面分為人物與世俗、神話與傳說、祥瑞與游藝三類,通過對出處、形象、情節、文字等的解讀,帶領我們抵達1800多年前的歷史現場,近距離感受漢代社會風情,了解那些刻在石頭上的傳統。閱讀本書,既可以欣賞藝術之美,也可以了解古代歷史文化。
張道一 ·專業史 ·18.9萬字
北京中軸線凝聚了古都北京近千年歷史發展,是北京人文歷史、道德教化、風俗民情乃至社會發展的一條命脈。《北京中軸線》作者李建平先生長年從事北京歷史文化研究,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北京中軸線”。本書圖文并茂、史料翔實,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北京中軸線歷史文化精髓,以及中軸線上特色建筑的左右對稱文化、神秘數字文化、九門宮闕文化、橋梁水系文化等,是一部全面了解北京中軸線歷史文化及建筑特色的科普性圖書。
李建平 ·地方史志 ·11.7萬字
《世間再無張居正》是一部多卷本的通俗歷史讀物,以客觀公正的態度,梳理明朝末期的亂象,探究其滅亡的原因。本卷描寫明末黨爭漸起的現象,反映了宮廷和官場尖銳的斗爭。明帝國的文化、政治、經濟等開始衰落,朝政出現紊亂,宦官專權代替了原先運轉有序的君臣制衡機制,由此引發全面危機。
清秋子 ·普及讀物 ·13萬字
五味文彥的《武士的時代》是“巖波日本史”的第四卷。日本中世的鐮倉時代是什么樣子呢?這是個市民開始懂得娛樂的時代,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可以聽到《平家物語》主題的藝人說書;這也是一個刀鋒與信仰并行的時期,一方面新興武士勢力在全國各地群雄割據,另一方面充滿新的創造力的佛教在民眾中廣泛傳播,開花展葉。本書講述了從源平之爭到鐮倉幕府成立,經過蒙古襲來,直到應仁之亂前夜,能樂在室町時代的將軍府華麗起舞……這段多姿多彩波瀾壯闊的日本歷史。
(日)五味文彥 ·世界史 ·6.6萬字
16世紀初時,英格蘭尚未融入廣闊的世界中,倫敦也只是一座陰郁而封閉的中世紀城市。然而,新大陸的發現和直達亞洲的海上航線改變著都鐸王朝時期英格蘭的經濟面貌,這些變化使倫敦一躍成為新的貿易中心,并且從此改變了倫敦在世界上的地位和角色。斯蒂芬·奧爾福德這本引人入勝的作品,將倫敦的商人、夢想家、騙子和水手描繪得栩栩如生,正是他們組成的人際網永遠地改變了倫敦。英格蘭的船只駛向了世界各地,他們與俄羅斯和黎凡特建立了貿易,探索弗吉尼亞、北極和印度洋。而使這一切成為可能的人們——那些家庭、公會成員,以及甘愿承擔巨大風險甚至不惜犧牲生命去追求稀有奇異之物的投機商人——他們的努力和野心催生了新的世界觀,開啟了一個長期貿易的時代和一個帝國,其結果影響至今。
(英)斯蒂芬·奧爾福德 ·世界史 ·19.8萬字
書中囊括了從遠古到鴉片戰爭的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并按照朝代和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進行編寫,知識脈絡清晰、條理清楚,閱讀起來更是方便快捷。叢書在用漫畫展示歷史故事的同時,以簡短、精練的文字介紹了故事的歷史背景以及相關的歷史常識,讓小讀者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收獲豐富的歷史知識。
圖畫歷史創作室 ·中國史 ·6590字
《這個漢朝太有意思了》從漢高祖劉邦寫起,一直寫到漢獻帝禪位,總共四百余年的歷史。全套書共七卷,分兩部出版,第一部包括前四卷,從楚漢爭霸寫起,寫到王莽代漢結束;第二部包括后三卷,從劉秀起兵始,至曹丕篡漢止。
朱耀輝 ·普及讀物 ·19.6萬字
本書是是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愛德華·奧古斯都·弗里曼教授的代表作,以諾曼底公爵威廉率軍攻打英格蘭、取得黑斯廷斯戰役決定性勝利、奪取英格蘭王位為主線,揭開了諾曼人法蘭西化、英格蘭人諾曼化的謎題。諾曼底公爵為什么被污稱為“雜種”威廉?威廉是庶出,為什么最終成為諾曼底公爵?法蘭西國王作為諾曼底公國的宗主,為什么懼怕諾曼底公爵威廉?諾曼底公爵威廉對英格蘭王位的聲索合法嗎?為什么諾曼底貴族情愿追隨諾曼底公爵威廉跨海遠征英格蘭?諾曼底公爵威廉成為英格蘭王國是如何改變西歐地緣政治的?本書將詳細解讀。該書初版于1880年。
(英)愛德華·奧古斯都·弗里曼 ·世界史 ·10.1萬字
吳晗主編 ·普及讀物 ·7.9萬字
本書是一部研究泰國北部與中國傣族有歷史淵源關系的傣渺人歷史文化和文化認同問題的著作,重點論述了泰國傣渺人文化認同形成的歷史背景、近年來泰國傣渺人和中國傣族之間社會互動及文化認同的相互影響,以及利用這種歷史和文化淵源關系構建中國西南和諧邊疆等問題。本書是基于中泰兩國作者長期的田野調查和文獻研究的基礎上完成的,揭示了泰國北部傣渺人的社會歷史背景和現狀,以及與中國傣族的歷史淵源關系等,對于了解中泰跨境民族的歷史和發展現狀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鄭曉云 (泰)娜達蓬-素塔孔 ·世界史 ·11.9萬字
圖畫歷史創作室 ·中國史 ·7475字
本書是一部圖文并茂、介紹巴蜀石窟這一中華文明載體的紀實作品。本書講述中國石窟的重要組成部分——巴蜀石窟,分“川北蜀道”“嘉陵江畔”“川西壩子”“成渝古道”“安岳石窟”“大足石刻”六個篇章,按照石窟藝術自中原傳播到巴蜀的路徑,選擇以大足石刻為代表的37處代表性石窟文物,基于作者16載尋訪拍攝的經歷,收錄612幅圖片,介紹石窟的悠久歷史、藝術價值、人文軼事,石窟所在地的歷史地理、鄉土風貌,尤其聚焦與石窟為鄰的鄉土居民,記錄50余位鄉村文管員守護石窟的感人事跡,彰顯巴蜀石窟作為中華文明載體的重要價值,以及圍繞石窟文物保護所體現出的傳承、守護等中華民族內在精神品質。
袁蓉蓀 ·文物考古 ·17.4萬字
中國古代監察制度自三代肇造,輾轉興替,至李唐而極盛。唐代御史群體既是監察主體,又是文學創作主體。當其為監察主體時,唐代御史群體表現出踔厲奮發的監察實踐和奮不顧身的諫諍姿態;當其為文學主體時,積極的參政行為所伴隨的監察、諫諍精神便深深地影響到唐代御史的文學創作。但迄今為止,學界尚未有將唐代御史與文學關系作為一相對獨立的文學現象進行研究的專著.本書力圖從文、史、法等多學科的角度研究唐代御史與文學的關系,既清晰勾勒出了唐代御史群體以“剛正”為人格標識的精神譜系和以求實、批判、療救為特征的思維譜系,又動態地考察了唐代不同歷史階段御史人格的發展變化及其與文學的關系;既宏觀地考察了御史活動對唐代文學的影響,又微觀地探討御史活動與詩歌、散文創作之間的關系。本書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當前唐代文學研究的結構性缺陷,取得了整體創新的原創性學術成果。
霍志軍 ·中國史 ·20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