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時間的戰爭:五百年鐘表博弈史

鐘表的歷史,既是一部技術史、商業史,又是一部文化史、生活史,更是一部戰爭史。近代以來,制表業就是戰爭的寵兒。表因戰爭而興,又服務于戰爭。大到一個國家的轉向、一個產業的興起與毀滅,小到一個品牌的誕生、一個品類的流行,往往都與戰爭有著密切的聯系:瑞士為什么會成為“鐘表之國”?號稱“表王”的百達翡麗是如何創立的?任何歷史,又都是關于人的歷史。在大屠殺中逃往瑞士日內瓦的鐘表匠,終究成就了這座鐘表城;在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中差點命喪斷頭臺的“國王的制表師”,始終在思考如何對抗地心引力;一個國破家亡流落異鄉,賣表只為求一口飯的波蘭士兵,最后創立了“表王”;在真實的戰爭之外,制表業內部的博弈也從未停止。不同品牌、不同國家的制表師各顯其才。當人們不想再依賴高高的鐘樓,于是便有了更小的擺鐘;當水手不想在大海中迷航,于是便有了航海鐘;當飛行員騰不出手掏出懷表,那就想辦法把表戴在手上;當潛水員差點死于氧氣耗盡,那就做一塊可以計時的潛水表……商業競爭甚至也會演變成“沒有硝煙的戰爭”。生產方式的革新、科技與傳統的博弈、各大品牌與制表集團在商場的縱橫捭闔,共同寫就了一部“時間的戰爭”。

范主 ·普及讀物 ·28.2萬字

地中海海戰三部曲(套裝全3冊)

“地中海海戰三部曲”是日本著名非虛構歷史作家鹽野七生的重要作品,講述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個異質文明,以地中海為戰爭舞臺,為了信仰、土地和貿易控制權相互對抗、最終改變世界格局和人類文明走向的三場大戰——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522年的羅得島攻防戰、1571年的勒班陀海戰。《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講述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陷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衰老的文明被新興崛起的文明擊垮的過程。君士坦丁堡地處東西方交匯處,是那個時代的兵家必爭之地,經此一役,歐亞大陸上的璀璨明珠易主,開啟了時代變革的序曲。《羅得島攻防戰》講述1522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進攻圣約翰騎士團在地中海的據點、抗擊異教徒的前沿陣地羅得島的過程,記錄了走向消亡的歐洲騎士階級最后的榮光,面對土耳其大軍,一個行將沒落的宗教團體英勇奮戰,在歷史上留下壯美的一筆,雖敗猶榮。《勒班陀海戰》講述1571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海軍與由威尼斯、西班牙和羅馬教廷組成的神圣聯盟聯合艦隊在勒班陀海角發生的一場大戰,聯合艦隊大獲全勝,然而勝利的果實很快就因神圣同盟的慘淡解散而灰飛煙滅。這三場“劃分天下之戰”是人類文明發展中的重要轉折,是歷史進程中的關鍵奇點,在血與火中歐洲基督教文明與中亞伊斯蘭文明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從此,基督教勢力日漸衰落,伊斯蘭教文明逐漸掌控地中海世界,在歷史舞臺上開啟霸主的征程。

(日)鹽野七生 ·世界史 ·29.3萬字

羅馬滅亡后的地中海世界(全集)

在古代,地中海南北兩面屬于同一個文明圈,是羅馬人創造的羅馬世界。直到7世紀以后才開始分離。羅馬世界滅亡于地中海不再是內海之時,消失于地中海不再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通途,而變成隔離人與人的界海之時。以后的地中海變成了這樣一片海洋,海邊崖頂必定建有通知人們撒拉森海盜來襲,讓人們逃難的的撒拉森塔,海面上還航行著滿載著十字軍士兵東去的船只。公元1000年逝去的時候,比薩,熱那亞和威尼斯這些意大利海洋城市國家與東方伊斯蘭世界的交易日益興旺,地中海漸漸變成了貿易船只往返的航行之海。再后來,地中海又成為高舉古代復興與人權復興大旗的文藝復興時代之海。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后,地中海進入群雄割據的時代。“右手握著寶劍,左手拿著古蘭經”,擅長掠奪和綁架的撒拉森海盜,在地中海肆虐。地中海秩序被打破,他們的野蠻行徑讓地中海人民飽受掠奪之苦。隨后奧斯曼帝國利用北非的海盜作為自己進入地中海的踏板對基督教世界步步緊逼。與之相對,基督教世界兼任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卡洛斯率領的西班牙,弗朗索瓦一世率領的法蘭西以及威尼斯共和國等,不同的國家及領導者的想法、利益交織在一起,大國之間相互抗爭。為了對抗伊斯蘭的海盜,基督教世界的軍事力量集合到一起……

(日)鹽野七生 ·世界史 ·31.3萬字

君臨天下:走向鼎盛的日不落帝國(英格蘭史六部曲5)

“英格蘭史六部曲”是歷史作家彼得·阿克羅伊德的代表作品,包含《帝國基業》《都鐸王朝》《叛亂年代》《革命世紀》《君臨天下》《革故鼎新》共六卷。它以恢弘的筆觸書寫出這個傳奇國家所經歷的歷史進程:這個曾經封閉的島國,如何借助宗教改革、議會制度、技術與思想的革命,以及貿易與殖民擴張,一步步成為一個領土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國;以及在帝國衰微的今天,它又如何重新在戰后的新秩序中定位自己,并且繼續影響著世界。阿克羅伊德的寫作傳達出他對這個曾在人類文明中居于頂點的國家的深刻眷戀,既鑄就了一部大國崛起的奮斗史和創新史,也成就了一部輝煌的民族史詩。《君臨天下》是阿克羅伊德“英格蘭史六部曲”第五卷。以1815年滑鐵盧戰役后的蕭條開篇,寫至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去世。在揮霍無度的喬治四世和能力平庸的威廉四世之后,年僅18歲的維多利亞女王即位,開啟了一個巨大的創新時代。技術進步席卷了整個國家,優秀的發明層出不窮。中間階層的出現改變了社會形態,科學的進步打破了英國國教古老的傳統,世俗思想得以在民眾中傳播,一批杰出的文學巨匠也應運而生。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憑借工業革命和海上霸主地位,走向世界之巔,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英)彼得·阿克羅伊德 ·世界史 ·23萬字

都鐸王朝:宗教改革與權力之爭(英格蘭史六部曲2)

“英格蘭史六部曲”是歷史作家彼得·阿克羅伊德的代表作品,包含《帝國基業》《都鐸王朝》《叛亂年代》《革命世紀》《君臨天下》《革故鼎新》共六卷。它以恢弘的筆觸書寫出這個傳奇國家所經歷的歷史進程:這個曾經封閉的島國,如何借助宗教改革、議會制度、技術與思想的革命,以及貿易與殖民擴張,一步步成為一個領土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國;以及在帝國衰微的今天,它又如何重新在戰后的新秩序中定位自己,并且繼續影響著世界。阿克羅伊德的寫作傳達出他對這個曾在人類文明中居于頂點的國家的深刻眷戀,既鑄就了一部大國崛起的奮斗史和創新史,也成就了一部輝煌的民族史詩。《都鐸王朝》是阿克羅伊德“英格蘭史六部曲”的第二卷,涵蓋了從亨利八世到伊麗莎白一世的、主要由都鐸家族統治英格蘭的歷史時期。本卷主要論及由亨利八世與羅馬教會決裂而引發的宗教改革,以及其間英格蘭王權圍繞國教更迭而展開的斗爭。在阿克羅伊德引人入勝的文筆之下,決絕的亨利八世、曇花一現的愛德華六世、試圖復辟天主教的“血腥瑪麗”以及開創了“黃金時代”的伊麗莎白一世,都鐸王朝波瀾壯闊的一生躍然于紙上。

(英)彼得·阿克羅伊德 ·世界史 ·30.1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宁市| 福海县| 梁平县| 吴旗县| 郧西县| 汾西县| 洛隆县| 故城县| 永川市| 松阳县| 花莲县| 汕尾市| 莱州市| 兴海县| 龙川县| 米脂县| 泗洪县| 隆昌县| 庆阳市| 武强县| 临江市| 长垣县| 新闻| 信丰县| 中方县| 呈贡县| 库车县| 阿坝| 酒泉市| 定边县| 什邡市| 镇远县| 汝阳县| 安吉县| 浙江省| 错那县| 开封县| 中江县| 南安市| 太湖县| 仁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