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主持撰寫的《民國史人物傳》,與《中華民國史》配套,更名為《中華民國史·人物傳》。本書選取自1905年同盟會成立至1949年中華民國結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領域的代表人物一千余人,編撰各傳。該部以人為目,廣泛搜集傳主生平資料,傳主事跡以客觀敘述為主,力求史實準確,評斷公允,文字精練,真實可信,足以傳諸后世。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43.8萬字
碑志文是我國古代一種重要文體,其發源于先秦,興起于漢,此后歷經演變。唐代碑志文創作尤為興盛,其中碑志名家輩出,作品質優量豐,成為中華民族寶貴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本書以唐代碑志文為選題,結合具體的歷史文化背景和文人創作心理,立足于《全唐文》等書籍的基本閱讀,結合相關文獻,對唐代碑志文進行系統性比較研究,特別注重對新出土碑志資料及研究成果的應用,通過研討其文體形態、時代特征及思想內容,就其藝術成就作出綜合性分析總結,從傳承與革新角度出發,研究還原其發生的基本語境,分析其發展演變的內在規律及創作走向。
徐海容 ·中國史 ·43.7萬字
本書由作者在日本講學期間搜集整理的近代史料、調查訪問、講學記錄等匯聚而成。近代中國很多杰出人士都在日本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少歷史遺跡保存至今,作者不僅考察了相關歷史舊蹤,還走訪了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外務省檔案館、東洋文庫、靜嘉堂文庫、東京大學圖書館、京都大學圖書館、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圖書館等重要圖書機構,獲得了大量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時期的寶貴資料,并結合長年積累,作了詳實的解讀,為中國近代史學界提供了一份厚重的歷史文本。作者的講學記錄,以及與島田虔次先生等日本學人的交往,作為當代中日史學界交流的珍貴記錄,也彌足珍貴。
湯志鈞 ·中國史 ·43.7萬字
本書以北魏一朝對名號這種政治符號的利用與反饋為中心,討論了北魏一朝諸多別具特色的名號,深入發掘了名號背后的歷史信息及政治文化。這些名號主要包括代國時期的代王號、單于號、可汗號等代表著不同制度的名號,北魏早期道教、讖緯等帶有神秘色彩的名號,孝文帝時代華風濃郁的名號,北魏時代的外戚、女主與權臣所使用的特殊名號,以及南北互動中所使用的各類名號等。作者廣泛利用各種史料對史事進行深入考辯,澄清了學界許多爭論已久的重要問題。書稿對名號所涉政治與社會語境之分析研讀,構建了一種揭示北朝國家轉型的研究理路,為拓展中古史的研究空間提供了可能。
郭碩 ·史學理論 ·43.6萬字
《長征行》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書中考證了黨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解決了有爭議的問題,記述了沿途的民風習俗、禮儀服飾、飲食特產等,匯集了大量第一手珍貴圖片。作者石仲泉根據在長征路上的考察,對新時期長征精神的內涵作了解讀。這次增訂本增加了一些全新的考察內容,彌補了初版沒有涉及的重要事件和重要環節,由初版的33章擴充為38章,字數增加了近20萬,內容更加生動豐富,是了解長征歷史、學習長征精神最直觀的通道。
石仲泉 ·中國史 ·43.6萬字
本書是原國民黨將領關于抗日戰爭中原抗戰之親歷記錄。本書原書名為《中原抗戰》,叢書名為《正面戰場: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2013年1月由我社出版,原書號為ISBN978-7-5034-3695-6,現應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的要求,將該書納入《文史資料百部經典文庫》叢書重新出版,只是版式重新設計,內容不作改動。特此說明。一九三七年十月中旬,日軍沿平漢鐵路兩側南犯,直抵漳河北岸。中國軍隊與敵展開激戰,揭開了中國人民偉大抗日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原抗戰的序幕。本書真實記錄了豫北作戰、豫東作戰、豫南會戰、鄭州戰役、豫中會戰等重要戰役。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中國史 ·43.5萬字
本書從多個角度對庚子勤王問題加以詳細的闡釋,深入分析了趨新各派以及海外華僑、外國來華勢力、地方督撫、秘密社會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確證了以康有為為主導的?;蕰凇案忧谕酢边@一晚清政局重要事件中的歷史作用,細致描述了?;蕰慕M織狀況、活動過程及結果,全面、生動地闡釋了“庚子勤王”運動之于晚清政局變化的深刻影響。
桑兵 ·中國史 ·43.5萬字
本書為《國殤》第一卷,記述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1937年7月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直至1938年10月武漢失守,國民黨軍隊廣大愛國將士在對日作戰的正面戰場英勇殺敵的詳細過程,重點描述了戰略防御階段長城抗戰、盧溝橋抗戰、淞滬抗戰、南京保衛戰、晉中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一次次空前慘烈的大會戰,譜寫出中國人民團結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奮起反抗、浴血沙場的民族壯歌。
張洪濤 ·普及讀物 ·43.3萬字
知行編著的《全球通史》是一部專為現代青少年編寫的歷史知識讀本,全書采用通史體例,以時間為序,選取了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風云人物、輝煌成就、燦爛文化等內容,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人類社會演進的基本脈絡和多元文化的發展過程,幫助青少年從宏觀上把握世界歷史,進而掌握人類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閱讀本書,如同欣賞一幅由遠及近的畫卷,有人類的起源、文明的嬗變、帝國的更迭,更有對各種文明和不同人類命運的宏觀思考……《全球通史》圖文并茂,兼具知識性、趣味性、啟發性,是青少年學習世界歷史的絕佳讀本、中國家庭的理想藏書。
知行 ·世界史 ·43.3萬字
《世界歷史文摘》為西北大學主辦的世界史學術文摘,每年二期。本文摘從國內主要的史學刊物、區域和國別研究刊物,以及主要的綜合類刊物中摘編一定數量的世界史論文,以期成為推介世界史優秀學術論文的平臺。本文摘主要欄目有:古代中世紀史、歐洲史、美國史、東亞南亞史、非洲拉美史、史學理論與史學史、中東史等,不定期設置專欄對學界討論的熱點問題進行轉載。本文摘轉載分為全為轉載、觀點摘編(2000字左右)和推薦論文三種類型,以學術性、理論性、創新性和現實性作為摘轉的客觀依據。相關文章經過編輯部初步篩選,由5-7名業內知名專家匿名評分后,按照分數排序,以確定是否摘轉,以及摘轉的具體類型。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 ·世界史 ·43.3萬字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編,上編系統梳理了墨子生平事跡,評述了墨子里籍各家觀點,以豐富材料支持墨子里籍河南魯山說;詳述墨家與墨學的產生、發展演變過程,探討了墨學思想產生淵源,勾勒了墨學研究歷史,明確了墨學興衰的原因。中編對墨學思想精粹:政治思想、經濟思想、軍事思想、生態思想、廉政思想等進行了全面、深入地解讀,拓展了墨學思想研究的新領域。下編對《墨子》一書的重要篇章《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等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注釋,便于讀者學習研究墨學,弘揚墨學文化。
陳建裕主編 ·史學理論 ·43.3萬字
《日本激蕩三十年:平成政治1989-2019》:日本平成時代政治從多黨重組、兩黨競爭到一黨獨大,最終確立了“安倍一強”的體制,后安倍時代,日本政治經濟如何走向?《日本激蕩三十年:平成經濟1989-2019》:本書回顧了持續約三十年的平成經濟?;仡欉^往,平成時代的經濟與先前的昭和時代(1926—1988年)的經濟態勢大相徑庭?!度毡炯な幦辏浩匠善髽I1989-2019》:日本企業從頂峰走向深淵,在低增長中徘徊長達30年。平成時代泡沫經濟破滅后的衰退,令和時代能否重生?這是一個令很多人都在深思的問題,也是日本令和時代亟需解決的問題,同時,也對一衣帶水的鄰邦中國,有著深遠而重要的影響力。
(日)小峰隆夫 伊丹敬之等 ·世界史 ·43.3萬字
這是作者第5部論文集,收入近5年來發表的宋史和西夏史研究方面的13篇文章,以及紀念和回憶史學前輩的8篇文章。另收入15篇有關1999年至2014年國內遼宋西夏金元經濟史研究狀況的述評。
李華瑞 ·中國史 ·43.3萬字
《明初的人物、史事與傳說》針對明初若干重要人物、事件在不同史籍記載中的異同,探討它們如何在后世被渲染、附會、扭曲而呈現出彼此迥異的狀貌,從而在政治生活以及民間傳說中發揮影響。通過考證史料,尋根溯源,辨析真偽流變,以揭示不同時代及層次的歷史價值觀,探尋中國文化中歷史與民俗傳統交融的特質。主要論題包括明代的"國號"與"德運"問題、朱元璋酷刑考、劉伯溫的傳說、蒙古流傳的北京城建城傳說等。
陳學霖 ·普及讀物 ·43.3萬字
以中國人的語言譜系解析世界文明,看人類國家文明的歷史發展邏輯;以世界文明的視野呈現中國文明,在對比中發現中國綿長生命力的歷史基因?!秶視r代》從對中國當代社會道德基礎和價值體系的危機性焦慮出發,提出站在歷史實踐的立場,對整個人類社會文明重新加以審視,發現世界范圍內的國家文明在歷史實踐中的興亡法則,揭示大國文明興亡生滅的歷史經驗與深重教訓。在世界文明和中國文明的對照中,破除西方文明觀帶給我們的思維定式,探尋中國在6000年人類文明歷史實踐中矗立不倒的真正根基,發現那些足以構成我們民族精神生命的核心價值觀。站在歷史實踐的立場上,從6000余年的歷史實踐看,國家作為社會發展的“人造平臺”,是人類文明發生質變提升與快速發展的最重要歷史條件。從而以“國家”的興亡存滅為軸心,《國家時代》提出國家時代的五個歷史分期,涵蓋創世神話直至當代社會。在詳述五個歷史時期興盛存衰的歷史進程的同時,試圖于歷史的縱深比較、不同文明的橫向比較中,回答為什么中國民族群能成為6000年擁有最頑強國家文明生命力的民族群,中國文明中必須被當代人充分認識并能夠為世界提供借鑒的政治思想精華何在。
孫皓暉 ·普及讀物 ·43.2萬字
讀史可以獲取經驗與真知,可以以古鑒今。朱立春主編的《中國通史(精)》以簡明詞條的形式將中國歷史中不可不知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燦爛文化等有機組合,將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娓娓道來,讓你在緊張的學習、工作之余,輕松徜徉于歷史長廊,增長知識,開闊視野。
朱立春主編 ·普及讀物 ·43.1萬字
為什么古希臘人可以從0到1創造出驚艷后世的制度和文明?為什么只要讀懂了希臘神話和《荷馬史詩》,解讀西方大部分經典和隱喻便一馬平川?希臘神話、城邦制度、雕塑建筑、悲劇哲學……古希臘的榮光照耀著整個人類歷史,堪稱西方文明之源頭和典范。照見古希臘文明的上下2000年,領略古典之美,可以從這本書開始。趙林教授研究西學40載,10次實地考察訪問,用非常真實的一手資料,帶你走近雅典衛城、德爾菲遺址、希臘各個博物館,重新認識荷馬、梭倫、埃斯庫羅斯、蘇格拉底……神話的感召、藝術的薄發、思想的脈動、天才的涌現。讓我們相約在晨曦里的帕特農神廟、晚照下的奧林匹亞古運動場,與美之故鄉的古希臘文明,于書中相見。
趙林 ·世界史 ·43.1萬字
魏斐德教授的史學名著《洪業:清朝開國史》講述了中國王朝史中極具戲劇性的歷史階段——1644年明王朝的落幕及后續20年清王朝的鞏固。作者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民族、國防諸方面的宏大背景之中,對一個帝國如何陷入困境、另一個帝國又如何重建秩序走向強盛的過程,進行了總體解剖與透視。在本書中,魏斐德希望通過清初對中華帝國秩序的重建來呈現的“洪業”,昭示在1840年鴉片戰爭西方勢力到來之前,中國社會業已發生的一系列重要變化。
(美)魏斐德 ·中國史 ·43.1萬字
11世紀時,在教皇的召喚下,一大支基督教軍隊闖入了地中海東部的伊斯蘭世界,占領了兩種信仰都奉為圣城的耶路撒冷。在這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之后200多年間,伊斯蘭世界和西方為爭奪圣地的統治權而爭斗,雙方都堅信他們在為自己的神服務。書中不僅描述了各次十字軍東征的大量軍事細節,作者托馬斯·阿斯布里奇還從政治、社會、宗教動機和人物入手,全面剖析了這段超過兩個世紀的沖突。尤其是,他從基督徒和穆斯林雙方的視角講述這段史詩般的斗爭,這在至今所有的十字軍史著作中還是頭一次。在作者激情洋溢的講述下,我們被帶入一個滿是傳奇英雄的世界,但他也不忘揭露充斥在那個時代的令人驚駭的暴力殺戮,并且清點了后世對這段往事的誤用和濫用。
(英)托馬斯·阿斯布里奇 ·世界史 ·43.1萬字
本書是作者繼《庫頁島往事》之后,又一部關注東北區域歷史、關注東北亞諸國關系歷史的代表作。作者放眼三千年的黑龍江流域史,重點關注300年來該流域上的重要人物與事件,著重檢討清代對黑龍江流域領土喪失的原因,有史料,有觀點,有感情,是一部難得的歷史非虛構作品。
卜鍵 ·地方史志 ·4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