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以我國現行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條例》和《黨政機關公文格式》為基礎,對我國現行黨政公文(通知、通報、通告、公報、意見、報告、請示、批復、議案、函、命令、決定、決議、紀要、公告等15各種法定文體)的寫作技巧與案例進行分析,同時對其他行政事務性文書(工作簡報、工作總結、致辭、合同、制度等文體)的寫作技巧與案例進行講解分析,并對新聞類宣傳文書(廣告詞、標語、消息、人物通訊、社評等)的寫作技巧與案例進行分析講解。
郭志強 肖影編著 ·語言文字 ·17萬字
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本書利用“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語音聲學參數統一平臺”,用聲學語言學和統計學的理論和方法,對鄂溫克語元音、輔音等音段特征和詞重音等超音段特征進行了較全面、系統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描寫每一個音段的實際音值及其在聲學空間中的分布格局和分布特點以及在語流中的存在模式和音系特點,探討語音四要素與蒙古語詞重音性質之間的關系問題,闡述了語音聲學參數與音段和超音段特征之間的相關性和語言學意義。
呼和 烏日格喜樂圖 ·語言文字 ·11.4萬字
本書重點研究了語言學領域的熱點課題——二語寫作中的錯誤分析與中介語研究,尤其側重研究口語中的評價功能,羅列了不少口語語料庫的實證研究成果。本書考察英語日常對話中評價功能的語言使用特點,引用數據為評價功能自動識別提供語言知識和數據支持,拓展了過去以定性為主的評價功能研究,基于語料庫的實例,對所有的評價話語進行分類,將評價話語的研究從詞匯層面提升到語法結構層面。
馬玉紅 ·語言文字 ·7.1萬字
本書所提供的是一種從生物符號學領域發展出來的方法論框架,它將符號現象作為建模的過程來研究。作者為人們呈現了一個將符號學與生物學相結合的描述體系,可以用來研究不同物種所體現的“建模本能”。本書以通俗易懂的教科書風格寫出,能夠作為一本高級符號學參考手冊,供符號學專門研究者以及研修符號學、交際理論、媒體研究、生物學、語言學或文化研究等課程的學生使用。
(美)托馬斯A.西比奧克 (加)馬塞爾·德尼西 ·語言文字 ·12.9萬字
《國際漢語教育史研究》由世界漢語教育史研究學會創辦,于2020年正式創刊,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在此之前,已由商務印書館分別出版了兩輯試刊(《國際漢語教育史研究》,2017,2019)。研究學刊的創辦將進一步推動世界范圍內對各國漢語教育史的文獻發掘整理和研究進展,開辟一個展示本領域研究動態與最新成果的學術陣地。目前設立歷史研究、文獻整理、教材研究、語法研究、詞匯研究、語音研究、詞典研究、國別漢語教育史等欄目。計劃每年出版兩輯。
張西平主編 ·語言文字 ·15.7萬字
本書希望通過針對海外中小學中文課堂管理相關的40個實例解析,分析課堂常規事務的管理、課堂環境的管理、課堂秩序的管理、課堂活動的管理、對學生的管理等主要內容和方法,以及課堂管理的效果,與學生、家長和同時溝通的技能、技巧和方法,總結出國際漢語課堂管理的特點并回答困擾老師的課堂管理方面的諸多問題。通過還原并描述真實課堂場景,用中西文化、教育制度、人文交往、人際交際和跨文化交流等對比的方式,深入探討并詳細解析隱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層原因,分析每個案例對教學的啟示,提出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為老師們提出借鑒和參考。
劉美如 呂麗娜 ·語言文字 ·12.2萬字
《語言規劃學研究》是教育部主管,北京語言大學主辦,李宇明教授主編的學術期刊,編委均為全國該領域著名專家學者。該期刊主要為國內外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研究、語言政策與語言規劃研究、語言生活調查研究、少數民族語文應用研究等方面的重要成果。本期《語言規劃學研究》設置了四個欄目,分別為卷首、語言文字規范標準研究、語言政策與語言規劃研究、語言測試研究,共十一篇學術論文及多位專家發言稿。本期文章均為語言規劃領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對相關研究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李宇明主編 ·語言文字 ·10.7萬字
本書由啟德教育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一線教師編寫。應對雅思寫作大作文,本書按照不同的寫作語境進行了細分,分為教育、社會生活、科技、媒體等18個類別;應對雅思寫作小作文,本書按照數據類圖表和非數據類圖表進行了分類,幫助考生有的放矢地記詞。在詞匯記憶上,本書首先篩選了雅思寫作考試歷年真題,總結出該語境下讀題必備詞匯、詞組,并拓展出該語境下的基礎詞匯以及高分詞匯,考生不僅可以選擇不同語境進行詞匯學習,還可以有重點地選擇記憶不同階段的詞語,真正幫助考生在短期內迅速學詞、用詞。恰當利用本書,能有效幫助雅思考生獲取寫作高分。
苑文 黃靜編著 ·語言文字 ·2.8萬字
本書作者在研究漢字的過程中,常常被漢字最初的美麗形態所打動而深感震撼。這本書從個人的視角精選了100個最能展現古代生活史的漢字,不僅詳細講解了每一個漢字字形的演變,而且由漢字字形入手,講解了與此漢字有關的古代社會的生活形態、日常禮儀和文化常識,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尋找中國文化的根。
許暉 ·語言文字 ·12.9萬字
本書作者在研究漢字的過程中,常常被漢字最初的美麗形態所打動而深感震撼。這本書從個人的視角精選了101個最能展現古代博物史的漢字,不僅詳細講解了每一個漢字字形的演變,而且由漢字字形入手,講解了與此漢字有關的古代社會的文采風華、動物植物和農事輿地,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尋找中國文化的根。
許暉 ·語言文字 ·12.8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20多年來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積累和應用的比較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游戲。每個游戲除了游戲介紹、游戲過程、注意事項以外,還配有操作性強的實戰演習和游戲擴展。通過這些游戲,可以將枯燥的漢語課堂變得生動活躍起來。讀者群是正在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老師和想從事漢語教學的人。
(新西蘭)Victor Siye Bao ·語言文字 ·4.6萬字
每一家成功機構的背后,都有一位一流領袖。一流領袖能凝聚一流人才,組成一流團隊,取得一流效益!如可成為一流領袖?本書為大家提供九位成功CEO的領袖心法,他們均身經百戰,擔當過不同的職務,最后憑著誠信、毅力、創意,成為公司的帶頭人。從他們精采的演說及答問中,大家可親身感受其實戰經驗,一睹他們轉危為機的領導智慧。
宋欣橋 ·語言文字 ·13.6萬字
本書作者在研究漢字的過程中,常常被漢字最初的美麗形態所打動而深感震撼。這本書從個人的視角精選了102個最能展現古代家國情懷的漢字,不僅詳細講解了每一個漢字字形的演變,而且由漢字字形入手,講解了與此漢字有關的古代社會的君臣、軍事、律法、德行、生死,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尋找中國文化的根。
本文集收錄了作者在古希臘語文學和歷史比較語言學—語文學方面的十余篇文章,具體內容分為三類:古希臘抒情詩研究,并以此為線索勾連希臘詩歌傳統和印度詩歌傳統,進而探討原始印歐詩歌語言在希臘和印度這兩支傳統中的傳承與創新;通過核心文本與重要概念的比較研究,探究各種古代文明(特別是希臘文明與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間的早期關聯和相互影響;書評,涉及古代語言的語法作品、希臘—印度文明間的關系、口述詩歌理論的生成發展。
白鋼 ·語言文字 ·11萬字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文化脈絡沒有出現斷層的國家,中國文明的發展讓世界為之矚目。在這之中,中國漢字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相較而言,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的文字早已消亡。從某種意義上說,漢字是維系中國南北長期處于統一狀態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漢字也被稱為“中國第五大發明”。同時,作為老百姓應用最廣泛的信息載體,文字也承載著人們日常生活與交際的重任。
彭軍 ·語言文字 ·7.5萬字
本研究嘗試從翻譯社會學視角對沈從文小說的英譯文本進行實證研究。中國文學文化走出去的宏大的時代背景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充分理據。在中國文學走出去的語境下,(重新)審視中國文學的對外譯介情況,探究翻譯的中國文學作品在目標語系統的接受現狀,成為學界必然的關注點。本研究以沈從文小說的英譯文本為個案和出發點,探究英語世界的沈從文如何被譯介、被欣賞、被接受,力求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立足文化交流史觀和跨學科視野,深度考察分析沈從文小說在英語世界被譯介的整體狀況。通過深入、細致的文本對比分析展開言之有據的翻譯評述。通過挖掘一手資料考察譯者在文學翻譯過程中的角色與作用,揭示翻譯場域、譯者慣習與場域資本等要素之間的互動關系。通過考察翻譯作品從選材到翻譯過程到翻譯作品產出再到流通接受的整個社會形成過程,分析沈從文小說英譯文本的接受現狀及其對中國文學外譯的啟示。此研究成果可以提供對比認識沈從文的新視野、新維度,更可以為理解中國現代文學在全球化視野下的譯介和接受提供有意義的實證支持。從社會學視角對沈從文作品乃至整個中國文學翻譯作品的整個社會形成過程的全面考察可以讓我們以更理性、更客觀的態度評判中國文學的對外譯介狀況,看清問題的本質所在。
徐敏慧 ·語言文字 ·16.4萬字
本書從語言學科的角度,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語言教學特別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英語母語學習者成語習得進行基礎性的實證研究,主要內容包括:對成語的定義和分類進行論述和界定,綜合梳理過去三十多年間國內外漢英成語習得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理論成果,為探索構建學習者漢語成語習得模式尋找進一步研究的空間;以《新華成語詞典》和《學成語詞典》收錄的漢語成語為基本語料,結合HSK動態作文語料庫中成語用例,重點分析漢語成語的結構特征、語義特征和習得認知特點,為學習者漢語成語習得的實證研究提供實驗材料和變量支持;設計成語語義測量實驗,以中級和高級水平的英語母語學習者為研究對象,編制漢語成語語義測量表,考察成語熟悉度、分解性和對稱性等因素對漢語成語習得的影響,探討學習者漢語成語習得的發展趨勢;設計成語有聲思維實驗,對高級水平的英語母語學習者習得漢語成語的基本策略和成功策略進行分析總結,調查驗證熟悉度、分解性、對稱性以及語境效應等影響漢語成語習得的因素,考察英語母語學習者面對不同類別成語習得策略的差異性。其最大特點是探索構建出以啟發探索方法為基礎、語素和語境線索相結合的英語母語學習者漢語成語綜合習得模式,研究結論可以應用到對外漢語成語教學中去,服務于蓬勃發展的對外漢語教學事業,可以促進母語者漢語成語習得研究,也可以為英語成語教學提供一定的借鑒。
馬乃強 ·語言文字 ·15.4萬字
《亞太跨學科翻譯研究》旨在為譯界的學者們提供一個展示亞太地區翻譯研究成果的學術交流平臺,增強亞太地區翻譯實踐工作者和理論學者們的“文化自覺”意識,推動該地區翻譯研究的發展和以翻譯為媒介的文化的輸出,并最終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本書邀請了國際翻譯研究領域著名學者組成編委會,通過嚴格的匿名評審制度來提升質量。主編羅選民教授是清華大學首批人文社會科學杰出人才、翻譯與跨學科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會長,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ARC)外籍委員,(中國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人文學部委員,Routledge出版社英文國際學術期刊AsiaPacificTranslationandInterculturalStudies主編,Perspectives:StudiesinTranslatology國際編委,加拿大翻譯學會會刊TTR國際顧問,以及香港和內地多家核心刊物的編委。
羅選民 ·語言文字 ·11.9萬字
本書屬《外語科研方法入門叢書》。本書內容由研究型教學催生而成,先后以各種形式試用于華中師范大學、黑龍江大學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試驗對象為英、俄、法、德、日、西等語種的研究生、部分本科生和青年教師。小科研,指難度小、篇幅小、門檻相對低的小規模科學研究。所謂“小”,或指字數少的知識性總結;或指涉及面較窄的粗淺式研究;或指難度低的普及性科研;或指發表園地不大、以大眾閱讀為主的寫作。根據活動規模,小科研可分為小文章、小譯文和小課題。小文章字數不過三千,小譯文字數一般也在三千字以內;小課題一般限于較窄范圍內某個較小的研究對象;難度不大,多為知識性總結,傳播性譯介,初淺式研究。外語小科研,簡言之,指對外國語言、文學與文化三大領域某個知識性和學術性小問題進行譯介與研究的科學活動,或對其中某個大問題作簡要的譯介與研究。外語科研欲登堂入室,得先摸到門徑。本書屬于入門式初級讀本,旨在激起科研興趣,培養初步的科研能力。本書的目標讀者為:外語專業本科生、研究生、中小學外語教師、高校外語青年教師等四類讀者。
黃忠廉 劉麗芬 ·語言文字 ·17萬字
本書以四川德陽方言語音為調查對象,結合移民史,運用田野調查法收集了大量典型、詳實的第一手材料,對德陽境內六區縣各點音系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入地記錄和描寫,并將其視為多元結構,從共時和歷時兩個維度探討語音演化和接觸過程,從而梳理出德陽方言語音歷史演化的軌跡,并結合接觸語言學視角,進一步分析某些特殊音變的動因。同時,本書結合德陽境內各區縣方言歷時演化的規律,以及德陽方言與周邊方言和成都話語音特征的對比,分析了四川德陽方言所包含的四川方言兩個不同歷史層次的語音特征。
饒冬梅 ·語言文字 ·1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