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向你展示的是一種特別的生活方式——語寫。在本書中,16位語寫字數千萬字以上的訓練者,將向你真誠分享他們收獲的語寫心得、感悟與方法論。你將看到他們如何進行語寫訓練,如何將語寫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通過語寫創造生活,如何用語寫記錄已經發生的"未來”,如何在語寫訓練中找到內在力量,向內生長,向外綻放……如果你想要改變,卻不知道如何改變,來看看本書中語寫高手的故事,然后記錄你的共鳴與啟發,開啟你的語寫之路。
劍飛語寫社群 ·語言文字 ·13.2萬字
本書主要從歷時角度對漢語動詞重疊現象作一個比較完整的考察。歷史地、全面地把握漢語中的動詞重疊這一語言現象,可以為正確認識漢語體標記系統的建立提供堅實的佐證,并可以進一步強化對該現象的科學說明。本書根據時期選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文學作品,分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幾個時期進行全面考察,追溯動詞重疊的歷史源流,考察其歷史發展的軌跡及其相應的表達手段,并考證其與相應表達手段之間的關系,具體表現為動詞重疊和動量短語“一V”的關系,“VV”、“V一V”、“V1V1V2V2”之間在形式和意義上的源流關系。
潘國英 ·語言文字 ·17.6萬字
論證第二語言教學和外語教學之間存在的語用能力習得的差異,以及語用能力習得與發展是當前外語教學面臨的嚴峻挑戰或瓶頸。2)闡述學術界對語言交際能力及其構建成分的解釋所持有的各種看法或爭議的緣由是人們對語用能力構建成分所做出的解釋差異。3)論述語言運用研究需要認知理論的解釋才能使其更趨完善。同樣,認知科學和認知語言學理論的介入才可能構建系統全面的語用能力成分體系。4)驗證語用能力認知構建對我國外語教學研究所具有的理論指導意義及啟示。
彭慶華 ·語言文字 ·8.3萬字
本書為北京市社科基金資助項目。本書立足于對外漢語教學,借鑒語塊理論及相關研究成果,以初級階段教材中語塊選取為切入點,開展初級階段語塊構建研究。主要工作和創新成果在于:在梳理、分析語塊理論基本觀點及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漢語及漢語教學中語塊的界定、選取及分類問題進行了討論,并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分析了初級階段語塊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從而論證了將語塊理論應用于初級教學的理據。同時,運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實證研究方法,對初級階段語塊項目展開構建研究,最終制定出對外漢語初級階段語塊項目表。
王文龍 ·語言文字 ·11萬字
本書通過田野調查獲取自然口語錄音,結合方言影視劇人物對話,轉寫了830分鐘的日常會話語料,從中整理出鄂渝川西南官話典型的話語標記66個,并從語用功能角度切入,分話語組織功能標記、元話語功能標記、人際互動功能標記三個類別進行了詳細探討。在分析這些話語標記的分布位置、語用功能及形成機制的基礎上歸納了該方言話語標記的功能系統。研究表明,鄂渝川西南官話話語標記的內部差異較小,主要表現為語詞選擇的細微差異;與普通話話語標記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語形和語用功能上。該方言地域色彩很強的話語標記有“(你)硬是”“恁個”“真的是”“噶”“哈”等,這些話語標記的形成是語法化、詞匯化、主觀化綜合作用的產物。
江佳慧 ·語言文字 ·18.8萬字
《中國語言政策研究報告(2017)》是盤點、介紹2016年度我國語言政策研究狀況的中國“語言生活藍皮書”,由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組編、上海市教科院國家語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編纂,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這是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繼2015年之后,第三次發布藍皮書。本書秉持服務政府、服務學術、服務社會的宗旨,聚焦國家語言文字事業的發展需求,從語言政策與規劃理論建設和語言戰略研究、通用語普及政策研究、語言規范政策研究、語言保護政策研究、語言教育政策研究、語言傳播政策研究、語言服務政策研究、國外語言政策研究(包括語言政策國別研究、國際組織語言政策研究等)八個方面進行梳理,全面反映了我國2016年度語言文字政策研究的基本情況、主要成就和熱點趨勢。全書共收錄、介紹2016年度語言文字政策研究的論文527篇、著作6部。將每篇文獻按照八個大類和所涉主題分門別類地展現給讀者。是一部兼具學術性和實用性的資料工具書。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語言文字 ·30.9萬字
本書是張積家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從心理學的角度,運用實驗法,對納西族和摩梭人的語言文化心理進行深入研究的成果。本書是研究成果的精選,涉及顏色認知、空間認知、親屬關系認知、語言認知、分類學關系意識等方面。本書是運用實驗法研究民族心理的力作。閱讀本書,不僅能夠增進對納西族、摩梭人的語言文化心理的了解,更能夠領略采用實驗法研究民族心理的魅力。對民族心理的研究者而言,本書提供了運用實驗法進行研究的成功范例。
張積家等 ·語言文字 ·25.2萬字
“協和語”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現象,是一種戰爭導致的變異語言,與日本侵華息息相關。本書從侵華日軍、滯華日本文化人、滯華日本人子弟、文學作品、洋涇浜語等五個領域著手,依據大量的一手資料,通過實證分析等研究方法,厘清了曾經“盛行一時”的“協和語”的產生和發展、使用人群、流傳范圍、特點及影響等內容,力圖揭示出“協和語”的全貌,從中既可以再現日本侵華時期日本人與中國人語言交流的實際情況,亦可從文化的角度證實日本對華侵略的歷史事實。
宮雪 ·語言文字 ·14.5萬字
本書為寫作國際文憑大學預科項目(IBDP)中文文學專題研究論文的學生編寫。權威依據——以國際文憑組織(IBO)專題研究論文大綱及評分標準為指南,闡明專題研究論文寫作的要求和評分依據。詳細講解——解析寫作各環節的要點、難點,提供寫作方法技巧,幫助學生規劃寫作步驟,指導學生如何尋找和利用研究資源。實例點評——豐富的學生論文實例及點評,展示研究寫作的思路和模板。寫作演練——精心設計的思考練習題目,緊扣論文寫作各個步驟。啟發學生動腦思考,動手寫作。
董寧 ·語言文字 ·10.4萬字
《中國社會語言學》是中國社會語言學會的會刊。本學會為非盈利民間學術團體,其宗旨是通過各種方式,組織開展關于海內外華人、中國各民族語言的社會語言學研究。學會每兩年組織一次中國社會語言學國際研討會,每年出版兩期會刊。本期的主題:語言生活與語言調查、話語分析、語言變異、香港語言文字使用。
《中國社會語言學》編委會 ·語言文字 ·9.9萬字
1644年,中國東北以滿族為主體的清政權入關以后,在漢語這一強勢語言的影響下,熟習滿語的滿人越來越少,因此雍正以降,出現了一批用當時的北京話注釋翻譯的滿語會話書和語法書。這批教科書的目的是教授旗人學習滿語,卻無意中成為早期北京話的珍貴記錄。《清代滿漢合璧文獻萃編》首次對這批文獻進行了大規模整理,對北京話溯源和滿漢語言接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也將為滿語研究和滿語教學創造極大便利。由于底本多為善本古籍,研究者不易見到,本書將以重排、點校、注釋加影印的形式出版,內容為萬福所著之經典教材《重刻清文虛字指南編》。
(清)萬福編著 ·語言文字 ·1.9萬字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文化交往和理論構建中的主體身份、主體姿態成為熱點話題。本書收錄了范捷平教授及國內專家在外國文學研究、文化人類學研究、哲學研究、語言教學研究等方面的學術論文20余篇。本書以中國和平崛起時代在國際文化話語交往實踐中凝煉和凸顯出來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導向,以文化主體身份認知和主體話語批評理論角度出發,對文學、哲學、文化學、人類學等諸多現象的具體問題進行了探討。
范捷平 ·語言文字 ·22萬字
本書是專門譯介國外歐亞內陸史研究成果的學術刊物,目的是通過精通各類外語的專業譯者的努力,為國內相關學者提供國際學術界在該領域所發表的重要文獻和最新成果。本輯為第四輯,收錄的譯文有《南俄的辛梅里安人和斯基泰人(公元前7—前5世紀)》、《匈奴源流考》、《古代的城市和草原:從日德蘇遺址看古代塞人和烏孫的定居生活及農業》、《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石槨:一件新發現的入華粟特人葬具?》、《東回鶻帝國摩尼教史新開展》、《王汗的訴狀:記錄成吉思汗崛起故事的最早可復原性蒙古史料》等。
余太山 李錦繡主編 ·語言文字 ·21.3萬字
《國外英語語言文學前沿(2015)》共分為英美文學研究、理論語言學研究、二語習得研究和翻譯學研究四個板塊。其中英美文學研究收錄6篇文章、理論語言學收錄2篇文章、二語習得研究收錄5篇文章、翻譯學研究收錄3篇文章,總計16篇文章。這些文章的述評對象主要選自近三年內國際頂尖學術刊物上所發表的代表性前沿成果。這些刊物包括ELH、StudiesinRomanticism、TwentiethCenturyLiterature、ContemporaryLiterature、CognitiveLinguistics、LanguageTeaching:SurveysandStudies、TheModernLanguageJournal、LanguageLearning、TheModernLanguageJournal、LanguageTeachingResearch、Target、TheTranslator等。
張旭春 ·語言文字 ·18.7萬字
《圣經》中譯及其在華傳播的語言文化影響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該書從追求“言文一致”的圣經白話翻譯實踐、“歐化白話”的形成及結構特點、用羅馬字母“拼寫漢字”的各種嘗試與努力,以及西南少數民族文字的創制等多個方面,展開對上述主題的探討,其內容豐富、全面而系統,就其整體性把握與研究而言,在學術界尚屬首次。書中對許多內容的呈現,都具有新鮮性;對不少具體問題的考察與分析,均具有探索性。作者對于圣經多種文本積累豐厚,嘗試融合歷史學、宗教學和語言學的有關知識和方法,將在華基督教史的研究帶入到一個更為寬廣的視域中,拓展出了一片學術的新天地。
趙曉陽 ·語言文字 ·25萬字
疑難俗字和疑難詞語是研究、利用道經的主要障礙之一,本書以宋代以前的道經為研究對象,以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文獻學等方面的知識為基礎,綜合運用校正字形、破除音變、諧聲求義、尋求典源、系聯同源、排比異文等方法,比較系統地考釋了通過翻檢各類辭書、簡單排比歸納例子后不易考求的疑難俗字和疑難詞語,共計215條(每條包含字詞數量不等),并附錄校勘記數百條。本書在推進中古近代漢語研究、《中華道藏》修訂、道經語言詞典編纂、大型辭書詞目及釋義修訂等方面,有一定積極意義。
謝明 ·語言文字 ·38.1萬字
本書對茅坤《唐宋八大家文抄》及明末出現的9種賡續本做了全面而系統的考辨與綜錄,簡稱“考錄”。考錄以選本為單元,以時代為先后,以文獻為中心,涵蓋編者生平、成書及刊刻緣起、版本異同、體例特征、選文規模和宗旨、評點特色、八家座次、序跋選錄八個方面,尤其留心于同一種選本的不同版本之間的版本關系及其優劣異同,并插入30幅原版彩色書影作為佐證,庶收圖文并茂之效。
付瓊 ·語言文字 ·13.8萬字
本系列為中美合作“漢語風工程”,共分8級300詞到4500詞,每級10本。由國內外有教學經驗老師以及十余位中文職業作家共同創作。是至今為止第一套漢語分級讀物。特點是容易讀、有趣味、語言自然、實用。(1)符合海外青少年學生輕松閱讀的興趣要求,以偵探,社會風情,情感戀愛、科學幻想、歷險記,傳記,經典改編等為基本類型;(2)基于輕松閱讀的性質、分級讀物的教學法理念、以及讀者興趣不一的現實,每級讀物至少包含3類以上的話題。這樣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閱讀。(3)作品以原創性的虛構(小說、故事)為主,以非虛構(傳記、紀實)為輔。本系列讀者對象為學過半年到四年中文的大學和高中生,以及以美國ACTFL水平等級初-中和準高-高級的學生。出版前海外試用。先期推出10本。
劉月華 儲誠志 ·語言文字 ·1.4萬字
微時代,微演說。身處商海,無論是面對下屬溝通工作,還是面對客戶路演成交,職場人士應該能言簡意賅、重點突出地表達自己要說的話。本書幫助讀者在短時間內掌握說服對方的工具與方法。從微演說理論到微演說技術(包括設計與呈現)和盤托出,只要讀者用心研讀,相信你一定會快速贏得人心,獲取投資,甚至能迅速化解危機,收獲成功。
王風范 ·語言文字 ·7.4萬字
《文獻語言學》為學術集刊,每年兩輯。主要欄目有:經典重刊、原創報道、學術綜述、爭鳴書評、青年論壇。本刊著重刊發原創性研究作品,主要包括文獻語言學理論與方法、漢字與漢字史、訓詁與詞匯史、音韻與語音史、語法與語法史、方俗語與方言史、語文與語言學史等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也刊登學術熱點與重點的研究綜述、有重要影響的學術著作的書評、重要論題的純學術爭鳴或商榷性文章,并刊布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文獻語言學研究資料。本刊更強調扶持年輕學者。
華學誠主編 ·語言文字 ·19.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