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依據網絡編輯崗位的要求、職業素養和知識技能入手,詳細介紹了互聯網領域中網絡編輯的相關知識。本書主要內容包括認識網絡編輯、規劃與設計網站內容、創作和編輯網站內容、策劃網站專題活動、創作和編輯新媒體內容、運營和推廣網站、新媒體運營推廣、網絡編輯工具的使用等知識。本書內容講解由淺入深,穿插豐富的實例,章末均提供本章實訓及思考與練習,能有效地引導讀者進行知識鞏固和實踐練習。
宋夕東 ·新聞傳播 ·15.2萬字
對于報刊紙媒來說,頭版頭條包括其它版面頭條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鎮版之作,代表著當期的報道重點、版面語言乃至寫作水平。業內人士都明白,頭條的位置和分量有多重要。
馮誠 ·新聞傳播 ·24萬字
本書旨在通過富有范例意義的影像敘事作品,探究影像與話語、圖像與故事的講述、記錄與影像中的音面關系、歷史的再現與虛構、藝術表現和證詞記憶之間的張力,以及影像的美學效果與影像再現的倫理限度,揭示作為社會自我表述的影像敘述與社會記憶、自我重塑和身份認同等問題之間的多重關聯。
王藝涵 ·新聞傳播 ·18.9萬字
隨著現代生活朝著數字化邁進,新媒體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書立足新聞的發展趨勢,對當前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寫作、編輯及其傳播特點與方法進行介紹。全書分為7章,從新媒體新聞概述入手,依次講述了新媒體新聞內容編輯、不同文種新媒體新聞的寫作、網絡新聞編輯與傳播、網絡新聞直播、新媒體平臺新聞編輯與傳播,以及新媒體音視頻新聞制作與傳播等內容,以幫助新聞從業者更好地順應當前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創作的趨勢,成為一名優秀、專業的新聞工作者。本書可以作為高等院校網絡與新媒體課程的教材,以及相關教職人員的參考書,還可作為各行各業人士學習新媒體新聞寫作的工具書。
王曉翠 張衛東主編 ·新聞傳播 ·17萬字
本著基于文化自覺的立場,旨在以古代先哲及典籍為分析個案,粗略檢視偏向于口頭傳統的中國儒釋道思想,闡明中國傳統文化所昭示出來的傳播理念及其政治咨商偏向,并將分析的觸角延伸到當代微傳播文化領域。在闡釋中發現,中國傳統思想的當代傳播學新命是值得信賴和敬畏的。
潘天波 ·新聞傳播 ·23.3萬字
本書跟蹤觀察了2014~2018年省級媒體集團融合實踐的真實圖景,從產業鏈重構、組織變革與管理規制等視角對媒體生產融合、經營融合與管理融合的狀況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對傳統媒體融合轉型的主要成績與困難做出了深刻的描述。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對2014~2018年省級媒體融合實踐的考察資料,還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問題,包括“人”的轉變相對滯后于組織的創新與變化,組織文化對組織創新造成阻力以及媒體如何通過業務與技術的融合重新確定其在現代社會治理與傳播中的重要生態位,等等。
蔣旭峰 朱江麗 ·新聞傳播 ·16.4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數字印刷的基本概念、數字印刷的原理、技術方法、工作流程、設備和材料等內容。本書內容豐富,圖文并茂。可作為印刷工程專業“數字印刷”課程的教材使用,同時也可以供印刷行業從業人員和其他有關專業的技術人員參考。
車潤星 黃孝章 ·新聞傳播 ·2.8萬字
網絡電視基于寬帶高速IP網,以網絡視頻資源為主體,將電視機、個人電腦及手持設備作為顯示終端,通過機頂盒或計算機接入寬帶網絡,實現數字電視、時移電視、互動電視等服務,網絡電視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電視觀看方法,它改變了以往被動的電視觀看模式,實現了電視以網絡為基礎按需觀看、隨看隨停的便捷方式。本書對網絡電視的類型發展、節目個案分析以及網絡電視發展的未來給出了新銳又系統的批評與研究。
王青亦 ·新聞傳播 ·9.8萬字
本書通過對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電影改編中的娛樂化、世俗化現象的全面考察,探討了消費文化語境下電影改編觀念的嬗變及其誤區。結合一系列具體改編影片,分析了娛樂化、世俗化改編中存在的問題,并試圖從理論上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為當前電影改編尤其是文學名著的電影改編走出“過度娛樂化”困境提供借鑒,使其既能夠創造出良好的經濟效益,又能夠發揮出延續文學經典、傳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周仲謀 ·新聞傳播 ·18.1萬字
藍獅子一直專注于原創財經領域的寫作與出版,未來還會在這個領域里繼續耕耘,這是我們所熱愛的工作。藍獅子財經創作研修班已持續辦到10期,培育本土作者500余人。“藍獅子寫作課”是基于藍獅子研修班所出版的“財經創作”指導書系,書中詳細論述“如何創作”、“如何寫作”。在這里,吳曉波老師分享二十余年的寫作經驗。跟吳曉波老師學財經創作,看這系列就夠了!
吳曉波 ·新聞傳播 ·2.9萬字
本書立足傳媒經濟學的研究框架,系統全面地研究了網絡漫畫的創作生產、發行傳播和用戶消費等環節。書中以網絡漫畫出版平臺(網站、App等)作為著力點,利用大數據技術和定量研究方法對漫畫作品、用戶和作者進行多維度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網絡漫畫的運營模式,提出以超級IP帶動跨界融合、構建行業綠色生態體系的發展對策。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規劃發展司 ·新聞傳播 ·13.6萬字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首先是傳播倫理如何可能的元理論探索;然后是結合一般倫理學理論資源和傳播思想中倫理思考提出傳播倫理學的一般框架;第三部分是對當下新聞傳播倫理的舉例和批評分析,并探索現實有效的理論推理模型;最后是基于中國新聞傳播實踐的案例詳解。
邱戈 ·新聞傳播 ·22.8萬字
本書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推出的前沿問題研究報告,致力于在全國范圍內整合媒體發展的研究資源,構建新聞傳播理論界與實務界交流的平臺。本輯分年度報告、“一帶一路”、深度調研、前沿訪談、媒體創新等欄目,所選文章從宏觀背景、產業分析、微觀透視等角度跟蹤中國媒體產業發展中出現的新現象、新問題、新規律,對這些新現象、新問題、新規律進行學理探究,展示學術界和業界的最新成果。
單波 肖珺 ·新聞傳播 ·14.5萬字
本書共九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基礎概念篇,包括第1章信息系統運維概述和第2章信息系統運維的組織和管理;第二部分為核心內容篇,包括第3章信息系統設施運維、第4章信息系統軟件運維、第5章信息系統數據資源運維和第6章信息系統安全運維;第三部分是應用案例篇,主要介紹了制造企業、商業銀行和大型網站三類典型信息系統運維技術和管理工作,包括第7章制造企業信息系統運維、第8章銀行信息系統運維和第9章大型網站運維。
葛世倫 尹雋編著 ·新聞傳播 ·23.9萬字
本書是一本實戰技巧的著作,它將結合實踐和案例告訴你:“新聞炒作”有哪些作用?幕后如何操作?新聞策劃創意有何技巧?如何建立新聞媒體的網絡?新聞公關如何寫作才能出彩?它的規律和廣告有何區別?它與廣告、促銷如何配合?與營銷目標如何結合?在危機公關中如何發揮作用……本書作者長期在知名企業中擔任公關、企劃、市場部門的負責人,他把積累多年的實戰經驗,結合親自經歷的以及國內著名的“新聞炒作”成功與失敗的案例,在“整合營銷傳播”和“品牌營銷”的新視角下,對“新聞公關策劃”進行觀照和總結。
易圣華 ·新聞傳播 ·13.2萬字
本書收錄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在辨析、研究和批判資產階級新聞觀方面的文章二十九篇,內容涉及西方新聞自由、新聞專業主義、新聞與民主政治等,從多層次、多角度揭露和批判了西方的新聞自由、新聞專業主義的虛偽性。編入本文選的文章,一部分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專家學者撰寫發表的文章,一部分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組織院外專家學者撰寫發表的文章。
中國社會科學院 ·新聞傳播 ·19.7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了新媒體理論及實踐的相關知識。全書共7章,主要內容包括新媒體概念及新媒體從業者、新媒體傳播模式的變化、新媒體的類型、媒介融合、新媒體用戶研究、新媒體管理和規劃、新媒體應用與未來媒體等。本書深入淺出,案例豐富,針對性強,能幫助讀者了解新媒體的基本理論,明晰新媒體的發展、用戶研究、管理和規劃,以及未來媒體發展,融理論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于一體。本書可作為新媒體類、新聞傳播類和電子商務類專業的基礎教材,也可供新媒體人才教育者、互聯網工作者、其他新媒體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陳秋雷主編 ·新聞傳播 ·12.7萬字
本書以新聞傳播業的發展與創新研究為主題,帶領讀者深入探討新聞傳播業的發展與創新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本書研究了新媒體環境下的傳媒格局、版權保護、傳播模型、內容構成與表達角度,并通過案例剖析解讀了新媒體環境下傳播業如何把握機遇,實現轉型與創新如何應對危機,實現升級與發展。
丁光梅 ·新聞傳播 ·14.4萬字
本文從結構演變——區域分工——發展階段三段論的形式來系統構建產而業發展戰略的理論體系,促進國外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理論的中國化。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對數字出版產業發展戰略的理論推演,即產業發展理論的本土化和專業化。對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戰略的探索涉及結構鏈式戰略、區域分上戰略和階段周期戰略三個研究層面,既要對現有戰略實施存在的問題反思,又要構建新的戰略體系,以形成連貫的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的邏輯結構。
侯欣潔 ·新聞傳播 ·7.7萬字
《一本書的誕生》以活潑生動的文字告訴讀者一本書是如何誕生的。其中講述了很多關于書、編輯、作者、讀者、出版的有趣故事。它不是手把手的教學,卻真實展現了打磨一本書的酸甜苦辣;它不是言之無物的說教,卻有匠人精神和對極致的追求。本書是了解圖書、了解出版行業的一扇窗口。
趙宏 ·新聞傳播 ·6.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