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有關社會建設與社會治理的文章合集,體現了作者對于社會發展中所出現的新問題與新現象的關注與思考,內容包括社會與社會建設、社會工作、農村發展、勞工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宗祠與宗教文化等。書中許多文章是從社會結構與社會運行的細節入手,特別關注社會組織的文化建設,揭示其背后所蘊含的社會功能;還有多篇文章是專為非學術報刊所撰寫,帶有較強的社會科學知識普及的色彩,有助于讀者認識復雜的人類社會。
甘滿堂 ·社會學 ·21.4萬字
《重返美麗新世界》是英國著名作家阿道司·赫胥黎晚年最重要的社會學論著,也是其內容最精簡、信息量卻最龐大的作品。赫胥黎在《重返美麗新世界》中親自解答了幾十年前小說《美麗新世界》出版后社會輿論的眾多疑問;對比了《美麗新世界》與喬治·奧威爾《1984》的異同;精確預言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人類在政治、環境、科學等問題上將要面臨的眾多難題,并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分析了包括:民主社會中政府對公民的欺騙、集權社會中專制對人民的統治、新興毒品對未來人類社會的操縱、各類娛樂項目對21世紀普通人思想的控制等重要問題,并預言了未來社會的發展。而他的這些預言在21世紀的今天看來,多數竟然已經成真……
(英)阿道司·赫胥黎 ·社會學 ·21.4萬字
本書是關于中國長期護理服務體系建設與完善的一部全景式研究成果。書中利用大量調研數據,對我國長期護理服務的總體需求和供給狀況作了較為準確的描述,對其中存在的供需失衡問題及其原因進行了深入探討。作者選擇了安徽蕪湖和浙江杭州,分別代表欠發達地區和發達地區的兩個個案,實地考察了當地長期護理服務的機構設置、政策和服務模式,以及存在的問題,同時參照了國內外的先進經驗,提出了老年長期護理服務體系的“中國方案”。
戴衛東 ·社會學 ·21.3萬字
本研究建立在一種新拓展的微觀歷史人口資料——墓志文獻的基礎上,在此研究中,墓志并非作為簡單的輔助資料,而是躍升至研究的中心位置。作者將人口研究與墓志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所搜集的明清上海士人家族墓志為基礎,一方面,通過統計分析,得出士人家族人口的平均死亡年齡、生育子女數、初婚年齡、葬期以及籍貫分布等相關人口學指標;另一方面,運用后現代史學中常見的文本解構方法——深入墓志的撰刻收藏過程中,以揭橥士人家族人口的身份認同特征。
李宏利 ·社會學 ·21.3萬字
本文翔實記錄了北京奧運會觀眾服務志愿項目的運作管理實踐,通過對悉尼、雅典、北京奧運會的觀眾服務運作管理進行比較,以戰略規劃、志愿者管理、志愿服務質量管理為重點,追溯服務理念引入對北京奧運會觀眾服務志愿者項目產生的影響,從理論層面解讀該項目的成功要素和經驗教訓。在志愿者管理方面,本研究并未局限于“志愿者人力資源管理”問題,而更多關注“志愿者管理”與“服務管理”的融合,重點研究服務管理的觀念、策略與要求是如何轉化為志愿者管理體系中的相關內容的,提出了“以觀眾滿意為中心”,“以志愿者滿意為必經途徑”的志愿服務項目運作管理框架;該框架將服務運作管理中的7P要素與志愿者管理的主要內容相結合,對志愿者管理的各類要素進行重新分類與梳理,并對各類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了分析歸納。
黃克瀛 ·社會學 ·21.3萬字
中共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但在實踐中農業轉移人口的流動性過強、社會成本較高等風險對個人、家庭、社會形成多層面的負面影響。本書通過對農民工流動過程中犯罪、子女輟學等社會成本的分析,提出和探討了加快農民工市民化與有序促進適度回流兩個方向的發展路徑,希望由此控制甚至終結農民工流動的社會風險。
劉成斌 ·社會學 ·21.3萬字
青少年的問題行為歷來是一個引人矚目的問題,近年來青少年的問題行為更加突出,并引起了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普遍關注。因此,預防和矯正問題行為已成為青少年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本書以教育學、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為依據,結合大量生動、鮮活的實例,對青少年問題行為的矯治做了理論總結和實踐探討。
趙志航 ·社會學 ·21.3萬字
本書為生態人類學應用研究課題《云南民族文化生態村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的總結。由5章組成,第一章《理論與方法》(尹紹亭著),第二章《探索實踐之路》(王國祥著),第三章《傳統知識發掘》(陳學禮著),第四章《巴卡的反思》(朱映占著),第五章《生態村的傳習館》(孫琦、胡仕海著),后附5個試點村的影像資料《云南民族文化生態村影像紀事》(制片人尹紹亭,陳學禮張海攝制)。本書2008年11月以六卷本叢書形式由云南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次再版,做了較大篇幅的修訂刪減。全書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項目探索開拓的過程、理論和實踐的成果、困難和有待解決的問題。
尹紹亭 ·社會學 ·21.3萬字
本書為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主辦的集刊,以中國非營利事業和社會組織為研究對象,本卷圍繞基金會與社會創新的主題,從不同的視角,重點對于非營利組織領域中關于基金會和社會創新等問題進行研究和論述。比如:市場化還是社會化-中國官辦基金會的轉型選擇,公開募捐制度改革及其影響研究--基于廣州的實證分析,如何資助非營利組織等。此外,還有基金會與社會創新的實證研究。
(美)約翰·博尼 ·社會學 ·21.3萬字
破除偏見,去污名化,為女性憤怒正名之作。女性憤怒常常受到排斥、遮蔽和壓制,憤怒的女性常被視為歇斯底里、“瘋女人”,但是,麗貝卡斷言,女性的公平之怒始終是推動社會變革與進步的強大力量之一。《好不憤怒》從憤怒的性別化談起,重新審視了主流文化對男性憤怒與女性憤怒的雙重標準,重新審視了2016年美國大選、MeToo運動以來美國乃至全世界女性遭受的不公平對待,以及女性力量的崛起,探討了各種各樣的女性憤怒,考察了得到的各種回應并分析其背后折射的社會心理,進而一針見血地指出,“憤怒是真實的、合理的、應該的,也是有必要的”。作者以精彩的文筆、犀利的視角和深刻的見解,適時呈現了一項意義非凡的調查研究,讓我們得以一窺女性憤怒的歷史與不可忽視的力量。
(美)麗貝卡·特雷斯特 ·社會學 ·21.2萬字
中國東中西部農村的發展差距早已進入學界與政策界的視野,并在政策上進行了諸多研討與應對。南中北方農村的差異,經過賀雪峰等諸多學者以腳丈量和著書立說,日漸明晰并引發討論。在本書中,作者將中國農村劃分為南方團結型村莊、北方分裂型村莊和中部分散型村莊三種類型,構建出“農村區域差異”這一中層理論,并從家庭繼替、分家模式、養老模式、面子觀、人情、生育模式、社會治理等方面進行了闡釋與檢驗。
賀雪峰 ·社會學 ·21.2萬字
本書總報告深度分析中國慈善新時代的特征,即超慈善,并解析其由來;分報告收錄了中國式慈善欺詐、平臺模式在共享空間捐贈中的現實運用、一路走紅的輕松籌大病救助平臺等3篇報告;典型案例部分收錄了“十方緣”這一典型機構,“大愛無國界”國際義賣、騰訊“為村”、蒲韓鄉村公益養老等三個典型項目,以及“老爸”魏文鋒這一典型人物。
康曉光 馮利 ·社會學 ·21.2萬字
《城市史研究》創刊于1988年,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城市史研究專業刊物,由天津社會科學院、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2012年中國城市史研究會會成立后,正式成為該會會刊。作為城市史研究的品牌和陣地,《城市史研究》已經得到國內外同行學界的廣泛認可,在各大圖書館和高校研究基地均有收錄,刊物文章多次被轉載和引用,2012年被收錄入中國期刊網,并在人大復印資料《歷史文摘》專題轉載。
張利民 ·社會學 ·21.2萬字
如何通過與陌生人交流重獲人與人的聯結,在這個變化世界中尋到歸屬感,這正是這本書要討論的話題。通過大量援引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等領域的前沿研究,這本書力證與陌生人交流會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通過交流,我們不僅能接觸新的視角,獲得認同、喜愛與機會,還能因與陌生人彼此聯結而增強對居住地的歸屬感、對社會的認同和信任,緩解快速變化的環境對自我認知的沖擊。既然獲益頗豐,我們為什么不與陌生人交流呢?這本書認為,除了生態環境、文化規范、人口密度、效率等因素,我們還常因心理障礙和缺乏溝通技巧而開不了口。針對這些阻礙因素,書中提供了諸多應對之法。當孤獨的個體走出個人世界,走向更寬廣的人際天地時,便是瓦解整個社會的精神隔絕、社交恐懼、信任度低等困境的開始。讓我們一起打破層層阻礙,試著與陌生人聊聊吧。
(美)喬·基奧恩 ·社會學 ·21.2萬字
本書在梳理和挖掘費孝通、鄭杭生等社會學先輩文化自覺和理論自覺思想及歷程的基礎上,結合對城鄉發展研究、民族問題研究、關系研究和社會福利政策研究領域相關概念、理論、方法和立場的反思性分析,探討了中國社會學應有的理論自覺及其意義。
奐平清 ·社會學 ·21.2萬字
本書基于對北京等地實地調研獲得的資料、數據,重點探討了社會工作、社會政策在應對近年來因國際金融危機等重大事件造成的我國復雜的社會治理形勢的影響與不足,提出了創新完善之策。本書對轉型期城市流浪乞討問題的分析在決策界、輿論界、學術界乃至國際上都受到關注并產生了影響。
李迎生 ·社會學 ·21.2萬字
當代中國的社會治理問題,涵蓋社會轉型中治理模式、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轉變等方面。本書以社會治理為視角,以法治為核心,以建設服務型政府為目標,圍繞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主題,從實踐探索、理論研究與決策參考三個方面,聚焦社會矛盾化解與管理模式創新,總結地方治理經驗,薈萃理論前沿成果,為解決國家治理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把脈診斷、建言獻策。
孔祥勇主編 ·社會學 ·21.2萬字
在國企改制過程中,職工權益經歷了哪些變化?如何在國企改制中維護職工的權益?如何讓國有企業職工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本書揭示了改制企業職工權益的變化特點,并結合六個東北國有企業改革中的典型的維權事件,對改制后國有企業職工權益的變化情況,從產權權益、社會保障權益、勞動報酬權益、勞動安全衛生權益、勞動發展權益五個方面做了細致而深入的剖析,揭示了改制企業職工的境遇變遷以及權益的受損情況。
卜長莉等 ·社會學 ·21.1萬字
《第二性I》副標題為“事實與神話”,作者從生物學、精神分析學和歷史唯物主義關于女性的觀點出發,剖析女人變成“他者”的原因;隨后,通過對人類歷史的梳理,深刻地揭示了從原始社會到現今女性的命運;最后,本書以蒙泰朗、勞倫斯、克洛岱爾、布勒東和司湯達五位著名作家為例,對男性制造的“女性神話”進行分析,探討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及其體現的思想。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社會學 ·21.1萬字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自1998年批復成立以來,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書稿共分五章,第一章基地概況,介紹了榆林行政區劃、地理環境、礦產資源、交通運輸、產業園區的主要成就。第二章發展歷程,梳理了基地二十年的建設戰略及社會經濟狀況。第三章產業現狀,系統分析了化石能源、煤化工、氯堿、煤電、載能、新能源產業。第四章機遇與挑戰,論述了發展制約因素、經驗借鑒及機遇。第五章發展思考,探討了基地戰略定位、轉變、升級、產業發展。該書稿可供從事能源化工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工程設計人員、政府相關部門和大專院校師生閱讀使用。
黃曄 周秋成 ·社會學 ·21.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