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這個知識焦慮的時代,人人都在說“改變自己”,渴望自我管理,試問:成效如何?經常聽到很多人下決心改變,好好健身、減肥,開頭激情澎湃,一上陣卻立馬敗下陣來,舊態復萌如同變臉。這究竟是為什么?我們終其一生,不過是尋找自己,活在未來。寫給想要改變,渴望真正自由的你。本書從11次認知糾偏,9大踐行路徑,幫助你實現深度改變,活出真正的自己,過上想要的生活。
俞菲爾 ·社會學 ·12.1萬字
北大微講堂是北京大學為學生開設的科普講座,邀請各學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講解內容權威卻又通俗易懂。二十一世紀醫學的快速發展,使得對疾病的治療效果得到顯著地改善。隨著醫學模式從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社會—心理醫學醫學模式的轉變,醫學生和臨床醫生的人文素質與科學精神的修煉已經成為臨床醫學所面臨的重要挑戰。臨床醫生,醫學生,研究生等群體在實踐中如何培養自身的人文素質,面對醫學科學的快速發展,如何找到醫學中的真諦,發現醫學中的科學問題,直接影響現代醫學的發展。科學精神的培養與訓練,人文素質的提煉與升華,將引領二十一世紀新一代醫學工作者迎接醫學科學發展的挑戰。報告者長期工作在臨床和科研的前沿,將用自身的經歷,和研究生們共同探討醫學發展中的人文與科學問題。
顧晉 ·社會學 ·2.3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了社會統計學的基礎知識,在扼要地介紹了概率、抽樣、正態分布的基礎上,重點介紹了單變量的統計描述和統計推論,其中包括統計推論中的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二變量的統計分析中的列聯表和回歸、相關分析。本書的特點是,在講解方面吸收了國際教育產品程序式方式,在各章內容介紹之后,將內容化整為零,以自問自答的形式,將知識點環環扣接,逐步深入,使初學入門者可以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輕松掌握統計的思想。每章之后有四方面的輔導:要點輔導、解題輔導、要點思考和習題。為了便于初學者自學,習題部分在書后附有詳盡的答案。本書適合作為社會學專業40學時的本科及大專用教材,本書內容的講解多取材于社會生活,淺顯易懂,沒有專業知識障礙,同時也可作為文科相關專業,以及同等學力讀者的學習和參考書。
盧淑華 ·社會學 ·14.4萬字
《文化社會學:經典與前沿》分為三大部分,即理論前沿、文化現象和社會議題,共由11篇文章組成。既收入了文化社會學領域部分領軍人物的標志性研究作品,又不乏新近前沿學者基于經驗考察的真知灼見。將經典與前沿相結合、運用文化理論工具去解剖各類社會現象,是《文化社會學:經典與前沿》的突出特點。與此同時,關于如何理解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生活事項,它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討論。《文化社會學:經典與前沿》適合社會學或文化研究領域的師生及研究者作為參考,也可供對文化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閱讀。
周怡主編 ·社會學 ·19.5萬字
本書借助薩義德“理論旅行”的基本觀點,完整而清晰地呈現法國1789年《人權宣言》在晚清中國的際遇,從被譯介到解讀和接納,以及引發異見,直到最后被應用。本書的研究表明,對于晚清中國來說,《人權宣言》不僅僅是一個“舶來品”,也不僅僅是一種“非我族類”,而是事實上已經逐步融入晚清中國的話語、思想文化和法政結構之中。在這個意義上講,所謂“《人權宣言》在晚清中國的旅行”,其最根本的含義,就是它的“入中國”以及“中國化”。
程夢婧 ·社會學 ·10.5萬字
本書是涂爾干晚期代表作,內容涉及社會學、法學和政治學,對現代政制的建構頗多啟發。作者系統考察了職業倫理的社會起源從而揭示了職業倫理在現代社會發展中所起的奠基性作用。同時,還從國家和個人關系的角度探討了政治形式與公共道德的特殊關系。最后,追溯了財產權和契約權的歷史演變,進而批駁了天賦人權的觀點。作者主張以社會事實作為社會研究的對象,因此本書不僅僅局限于純粹倫理理論的探討,而是結合法學、政治學、人類學實踐,從而反映了其深厚的歷史社會學視角。
(法)涂爾干 ·社會學 ·16.9萬字
本書選取了64部廣受歡迎的國內外電影,對其中反映出的性別暴力進行分析,希望增進受眾性別暴力知識,培養反對性別暴力的態度。本書力圖呈現性別暴力的方方面面,將電影分為11個主題。按照性別暴力的類型,分為8組,分別是:“伴侶暴力”“代際間的家庭暴力”“性暴力”“校園性別暴力”“職場性別暴力”“戰爭中的性別暴力”“恐同恐跨暴力”“其他性別暴力”。除了按暴力類型的分類外,作者還特別列出了“培養暴力的社會”“對性別暴力的麻木”以及“對性別暴力的反抗”這樣三組電影。只有這樣的分類,才不至于浪費這些電影的深意。比如,很多電影中都存在著對性別暴力進行反抗的情節,但“對性別暴力的反抗”這一組的電影,不是簡單地對暴力“說不”,而是一種更深層的文化意義上的反抗。
方剛 ·社會學 ·12.8萬字
這是一本關于職場成長的書。作者馬恒春女士曾長期在日本生活和工作,在本書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國際職場打拼二十余年,從普通員工成長為國際化企業高管的職場經驗,希望能幫助更多的職場人士順利成長。全書由職場商務初級篇、職場商務中級篇、職場商務高級篇、職場商務管理篇、典型事例研究篇構成。書中講解了如何打電話、交換名片、寫郵件、拜訪客戶、主持會議、演講、談判等,這些都是現代職場人的日常工作。書中還講解了時間管理、情緒管理、團隊管理、風險管理等,這些都是現代職場人的日常管理技能。書中生動的職場故事和案例主要來自實際職業場景,能夠給現代職場人的成長帶來很多啟發和幫助。
馬恒春 ·社會學 ·12.9萬字
本研究報告在對城市競爭力理論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煉出我國城市文化競爭力的核心要素與指標,構建我國城市文化競爭力的理論模型與評價指標體系,并對全國多個城市的文化競爭力指標進行數據收集和科學評測。對我國城市的文化競爭力進行現狀評價和個案研究,系統梳理當前我國城市文化競爭力建設的現狀和問題。
范周 ·社會學 ·12.4萬字
《無后為大》詳述了自己不要孩子的理由,通過對生命、成長、教育、社會、倫理、環境等問題的討論,試圖以這本書滿懷誠意地探討現代人的母題之一——生育。全書分為“上篇:人生神圣”、“中篇:內心惶惑”和“下篇:外在恐慌”三大部分。上篇主要敘述作者對于生命創造的敬畏,“被生者”的權利和個人生活的轉變。從中篇起,作者開始向繁育子女的傳統觀念發起挑戰,批評生養關系中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孝道的荒誕、經驗主義對自由的限制和家庭角色的錯亂。用自己和朋友的經歷來談父母的職責、如何尊重他人、如何愛人。在下篇里,挑戰延伸到社會環境,對政治、社會、教育體制、環保現狀進行批判。
關軍 ·社會學 ·9.5萬字
從三皇五帝到品秩爵位,從中央集權到地方自治,從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從正式規章到潛在規則,在古往今來的社會發展中,“制度”扮演著多種多樣的角色,也一直是人文和社會科學研究者密切關注的焦點話題。雖然制度研究的歷史悠久,然而“制度”為何?它如何形成、如何呈現、如何研究?其變遷的動力又何在?很多問題仍未在學界達成共識。本書源自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跨學科視野下的制度研究”系列講座,聚焦于“制度”這一極富內在張力的對象,邀請閻步克、邢義田、鄧小南、劉志偉、侯旭東、應星、周雪光、周黎安、劉世定九位知名教授,從歷史學、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等不同學科的視角,
閻步克等 ·社會學 ·16.6萬字
這本書是對中國“世道”、“人心”的探索。“世道”與“人心”原是中國人慣用的詞匯,世道指一般的社會生活或風尚,人心則指人們的心理傾向或心理活動。用更淺白的現代話語來說,世道就是社會,人心就叫心理;世道人心也可以說是現今人們所稱的“社會心理學”。一個人要在社會上安身立命,就不能不了解世道,明白人心。所以人在生活中,要不斷探索世道人心之間的關系。但是,一般人對世道人心的了解,往往只是以自己狹隘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既不系統,也不全面。要彌補這種不足,人們可以間接地學習他人的經驗,更可以閱讀與社會心理有關的書籍,掌握世道人心的基本原理。多年來,這方面的書籍可謂汗牛充棟,本書并不想重復前人的工作,而是想著重寫出自己的特色,讓讀者能從中對世道人心形成更深人的新理解。
何友暉 ·社會學 ·14.7萬字
本書的基本思想在于承認貴族制度衰落的必然性和平等與民主勢不可擋的發展趨勢。它既是第一部對美國社會、政治制度和民情進行綜合研究的著作,也是第一部記述美國民主制度的專著。作者把民主作為一個對象來觀察,沒有摻雜自己的觀點加以論證,使讀者得以看到那個時代美國社會的真實面貌。
(法)阿·托克維爾 ·社會學 ·19.2萬字
你了解自己嗎?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這本書將會顛覆你對自己的固有認知。人們習慣于用樂觀的話來安慰,比如:“你可以成為你想成為的人!”但這似乎并不現實。隨著我們對遺傳學、微生物學、腦科學等多個前沿科學領域有著越來越多的了解,我們不會再天真地以為所有事情都由自己決定。是的,的確有隱形的力量在影響著我們。我們的行為和個性來自基因、微生物、潛意識和環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間令人眼花繚亂的相互作用。為什么我喜歡吃西蘭花,而你很討厭它?為什么有些人嗜酒如命,我卻對它興趣缺缺?為什么我離不開咖啡?為什么我不喜歡戶外運動?為什么冬天我容易覺得難過?以及——靈魂伴侶真的存在嗎?幻覺從何而來?我到底應該信仰什么?當我們重新深入認識自己時,我們將會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為、情緒和想法,從而找到更快樂、更從容、更健康的全新自我。這是一本人類行為學方面的普及讀物,也是一本遺傳學、微生物學方面的概覽式入門讀物。很高興認識“我”!
(美)比爾·沙利文 ·社會學 ·15.5萬字
爭執不斷、總是在意缺點、沒有立足之地……每個家庭都無法避免家人之間的摩擦。明明是最親近的人,為什么無法相互理解,甚至發生沖突呢?這些家庭問題產生的根源就在于每個人思維方式的差異。本書作者的本職工作是研究人工智能,從腦科學的角度探究人際交往的不同模式,從親子關系到兄弟、夫妻關系,作者結合具體的例子,為讀者講解了對待家人的方法,以及面對家人必須堅持的四大規則。結合作者的經驗、理解大腦的個性,就能找到與家人和諧相處的方法。
(日)黑川伊保子 ·社會學 ·6.5萬字
社會管理創新應該是伴隨人類社會發展始終的問題。社會管理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雖然一直以來對社會管理創新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有非常肯定的認識及正向評價,但是對社會管理創新相關問題的具體內涵方面卻沒有做過深入的研究及思考。尚緒芝編著的《社會管理創新論》就社會管理創新的概述、歷史沿革、模式、價值論及天津濱海新區的社會管理創新做了簡要介紹。
尚緒芝 ·社會學 ·11.7萬字
《獨抒己見》是二十世紀公認杰出的小說家、文體家納博科夫的自編文集,以《巴黎評論》《時代》《紐約時報》《花花公子》、BBC電臺等知名媒體的采訪為主體。22則訪談,11封致編輯的信,14篇文論,勾勒出鮮明而堅定的自我肖像。不同于其他小說作品,《獨抒己見》是一份真正意義上的自述;江湖上流傳的獨具納式風格的“毒舌”經典語錄,大多出自此書。納博科夫面對著媒體提出的種種刁鉆問題,如書名“strongopinions”所體現的,提出一系列堅定見解,談及生活、文學、教育、電影以及其他種種主題:“洛麗塔”如何險些付之一炬;對蝴蝶怎樣迷戀一生;什么是心目中最理想的旅行方式;翻譯和創作藝術的終極標準是什么……他毫不理會那些讀不懂他作品的庸眾,樂于宰殺那些他不認同的文壇神牛。讀者可以藉由這些火花四濺的文字,讀懂納博科夫,踏上他腦海中那座迷人、險峻而富于挑戰的精神島嶼。
(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社會學 ·16萬字
劉建明教授向大家介紹了關于輿論現象和民意的社會地位及作用的問題,具體包括“輿論的概念和本質”、“輿論形成的社會條件”、“輿論的幾個特征”、“輿論形態”等幾個方面的內容。講授者以流暢的語言,生動的實例,精當的評論,豐厚的知識底蘊,向大家簡明扼要、條理清晰地從不同方面剖析了“輿論”這一主題,對其在社會中的作用進行了深刻而獨到的分析。劉建明教授在無數的社會事實和浩如煙海的歷史資料中探驪得珠,總結出了“暴政的歷史真相”和“民意的四個定律”,使我們獲得了很多難得的感悟。
劉建明 ·社會學 ·6913字
透視“文科無用論”未來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來自日本大學教育前線的危機宣言。2015年,日本國內傳出文部科學省要“廢除大學文科學部”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從學界到產業界的震蕩。盡管最終證明只是虛驚一場,但這一波巨大恐慌也讓不少有識之士重新審視了日本社會長期以來重理輕文的問題,其中影響力最大的莫過于前東京大學副校長、著名社會學家吉見俊哉的這部著作。理科能創造經濟價值因而“有用”,而文科只是“教養”的點綴,真是如此嗎?人為什么要學習?大學只是用來培養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地方嗎?18歲的高中畢業生、35歲的職場人、60歲的退休者分別能在大學中獲得什么?在日新月異的未來社會中,什么樣的人才不會落伍?……本書將圍繞上述問題逐一回答,徹底顛覆“文科無用”的社會“常識”。
(日)吉見俊哉 ·社會學 ·10萬字
語言是溝通的主要媒介之一,我們的生活與工作都離不開它,然而,很多人因為不會說話,或者在某些場合說了不該說的話而得罪人,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掌握一些說話技巧。《高效社交口才與技巧》從日常生活中的各個場景出發,從人際交往、求職面試、職場競爭、家庭婚姻等方面,為讀者傳授諸多口才方面的實用技巧,幫助讀者在人際交往中高效地與人溝通,從而獲得事業的成功,收獲人生幸福。
國榮編著 ·社會學 ·7.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