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河北大學文學院韓田鹿教授撰寫的《聊齋志異》的學術隨筆著作。作者多個角度、深入淺出地探討了《聊齋志異》刻畫的狐仙鬼魅世界,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寄寓的情懷和《聊齋志異》對當時社會的批判和折射。書稿既有宏觀的整體觀照,又有經典篇章的會心解讀。文筆老練,行文自然,是比較上乘的普及讀物,非常有助于普通讀者走進《聊齋志異》。韓田鹿教授曾在“百家講壇”講授過《三言二拍》《大話西游》《明清小說》等課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韓田鹿 ·文學評論 ·13.3萬字
先秦、漢魏、兩晉時期的文學,是中國文學逐漸成熟的階段,是一幅幅陶冶性靈、崇尚自然,充滿激情的生活畫卷,它們的美滿溢著情竇初開、浪漫憂思、風骨錚錚,為后世的文學樹立了不同的典范。
蔣勛 ·文學評論 ·14.4萬字
聞一多先生的《唐詩雜論》是唐詩研究的經典之作,內容涉及唐代詩歌的題材、著名的詩人、詩人的年譜等多個方面,他對唐代有名詩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賈島、岑參、杜甫、李白等人的詩歌成就有獨到而深刻的評論與分析。聞一多先生以歷史的眼光分析研究唐詩的結晶,沖破了傳統狹隘和封閉的學術研究方法,從詩人的角度看待、研究詩歌,多所卓見。作為一部開拓性的著作,它在唐詩研究中的歷史地位是不可動搖的,對我們今天的學者仍然具有很好的啟迪作用。
聞一多 ·文學評論 ·11.8萬字
為什么柴進進不了梁山領導層?為什么吳用要從晁蓋派轉投宋江派?為什么武藝平平的朱仝排位卻在武松之前?每次好漢排位,不過是拉幫結派后的權力再分配!梁山好漢們表面義薄云天,實則內部派系林立:元老派、宋江派、三山派……各個派系圍繞著梁山的主導權,展開了激烈的權力斗爭。而梁山的六次排座次,正是拉幫結派后對權力的再分配。第一次,王倫等四條好漢形成了梁山原始勢力元老派,占據梁山主導權。第二次,林沖上山,經歷了幾番波折才坐上第四位。梁山實力壯大,卻有暗流涌動。第三次,生辰綱七人組上山,林沖火并王倫,推舉晁蓋為首,從孤立無援走向權力中心。……第六次,真正的權力游戲開始了……一本書看懂梁山好漢排位背后的權力游戲。
楚陽冬 ·文學評論 ·15萬字
本書共分我的留言、方家留言兩大部分,主要收錄了《中國當代微型文學作品選》序、《法與情的鎖鏈》序、《高天厚土》序等文章。
高耀山 ·文學評論 ·10.9萬字
《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代表性著作,一直是文學界和史學界的熱點議題,然而,《紅樓夢》的作者到底是誰?如皋人冒廉泉利用業余時間,不迷信紅學權威,不囿于成說,歷經三十年潛心研究,提出新說:《紅樓夢》的真正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如皋文人冒辟疆!本書認為,冒辟疆以筆名曹雪芹寫作了《紅樓夢》,并鏗將有力地擲出了七十條證據,這些證據,就是埋藏在《紅樓夢》中的冒辟疆元素。
冒廉泉 ·文學評論 ·20萬字
從張悅然的“藝術情結”到黃錦樹的“青年狂想”,從林棹筆下的烏有之蛙,到張怡微、路內小說里的舊日工廠,24篇深入淺出的閱讀札記,帶我們走出文學批評的框限,在當代中文小說的多樣面貌中尋獲嶄新的驚喜。
劉欣玥 ·文學評論 ·15.2萬字
《英國散文名篇選》是我國知名的詩人、翻譯家、英國文學研究專家王佐良先生所編譯的一本小書。王佐良選取了湯瑪斯·莫爾、弗蘭西斯·培根、旦尼爾·狄福、約翰·濟慈等三十位英國作家的散文作品,每位作家都有對其作品的評析,置于譯文之前。他以時間為軸對各個時代的英國散文進行了精心梳理,包括十七世紀的隨筆、人物特寫,十八世紀的期刊論說和政論文,十九世紀的小品文和歷史著作,二十世紀的文論、游記、科普文等,主要展現了英國散文中的一條平易散文傳統。平易但不平淡,既言之有物,又言而有文。
王佐良 ·文學評論 ·10.4萬字
詩可以延伸出通向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路,包括宇宙和心靈;世界上任何一條路最后都會歸于詩,哪怕這條路一開始和詩南轅北轍。關于詩歌,人們的審美標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舊有的唐詩選本未必適合現在的時代,《唐詩三百首》是清代的蒙學讀物,《唐詩選》也已經是幾十年前的選本了,帶著那時特有的時代烙印。這本《唐詩的唯美主義》,選講的是一些風格上帶有唯美主義傾向的詩歌,是唐詩中最美麗的那些作品。
蘇纓 毛曉雯 ·文學評論 ·10.4萬字
中山大學教授、著名學者、“最后一代傳統文人”陳永正教授重磅力作——《“三言”“二拍”的世界》,帶你看宋元浮世繪中平凡庸碌的、市井小民的不平凡人生起伏。“三言”“二拍”是流傳頗廣的五部中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集,其中,“三言”是馮夢龍編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是凌濛初編撰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在這本書里,作者不拘一格地談論“三言”“二拍”的中的故事與人物,作者及作品影響力等,將文學鑒賞與歷史考證相結合,解讀點評深入淺出,且生動耐讀,引導啟示讀者于細微處一步步探究“三言”“二拍”;既充滿奇趣,又有社會現實意義的獨特文學魅力。是一本雅俗兼顧、能讓人輕松讀懂的名家鑒賞辭典。通過對這些故事及人物的解讀,探究其中的人生哲理、看透人性百態。既能學到很多為人處世之理,又能get古代文人思想之趣!
陳永正 ·文學評論 ·10.3萬字
本書是羅根澤對《管子》的研究著作,細致考證了《管子》諸篇著作的真偽、年代等,對后世的《管子》研究影響甚大。
羅根澤 ·文學評論 ·10.6萬字
中國的文壇長期由男性統治,女作家可謂鳳毛麟角,難以數記的女性被禁在深閨里,無人知曉。明末清初,部分大膽的女子走出閨房,結社吟詩,抒發自己內心豐富的情感。顧太清就是其中的一員,她曾與當時京師的滿漢才女結集秋紅吟社,聯吟詩詞,在中國女性文學史留下了一道亮麗的風景。顧太清善詩詞書畫,有一代才女之稱。她的文學創作涉及詩、詞、小說、繪畫,尤以詞名重士林。她的詞造詣之高,體現在烹詞煉句自然精工,無著意刻劃痕跡,又善構意境。太清晚年還自署“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說《紅樓夢影》,成為中國小說史上位女性小說家。其文采見識,非同凡響。相信“清代女詞人”顧太清將萬古流芳!
小橋流水 ·文學評論 ·8.5萬字
吳宓先生對《紅樓夢》情有獨鐘,曾經在國內外多次舉辦紅學講座,是最早將《紅樓夢》推介到國外的權威學者之一。在紅學界與胡適、蔡元培、俞平伯、周汝昌等紅學專家齊名。其傳世紅學文章有《紅樓夢新談》、《石頭記評贊》、《紅樓夢之文學價值》、《紅樓夢與世界文學》、《紅樓夢之人物典型》、《紅樓夢之教訓》、《賈寶玉之性格》、《王熙鳳之性格》及《論紫鵑》等,至今并未結集出版,本選題擬盡量搜集其紅學著述,結集成書。除了吳宓先生本人的著述,本選題還搜集吳宓師友對吳宓傳播《紅樓夢》文化的記敘、吳宓紅學評論等文字,以期為研究吳宓紅學提供更加全面的資料。
吳宓著 周絢隆編 ·文學評論 ·11.5萬字
該書立足中國文論缺乏一套自己的話語體系,導致“失語癥”現實問題,梳理了中國文論的西化歷程,揭示出中國文論失語的本質是現代性變異。從文化轉型和文論發展的角度,提出了重建中國文論話語,實現中國文論中國化的三條路徑:中國文論的當下直接有效性、西方文論中國化、讓中國文論在當代中國成為主流話語。
邱明豐 ·文學評論 ·15.4萬字
美頌作為一種有重要影響的文學傳統,作為一種亙古的文學精神不僅影響了中國古代文學的創作,同時也對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本文選擇古代頌贊文體作為論文的切入點來探究中國美頌文學傳統的形成與特征,因為美頌傳統是由幸存下來的美頌作品構成的,是美頌文學作品的連續體。文章先論述了先民美頌觀念的誕生以及原始歌舞中蘊含著的美頌精神;接著分析了《詩經》之雅頌詩篇、漢代的頌贊體和魏晉頌贊體的文體流變及其對美頌傳統發生和發展的影響;最后論述了頌贊體程序化和世俗化的傾向,并分析了美頌傳統對中國當代文學的影響,并說明美頌傳統依舊存活于當下,成為一種牢固的文化結構和心理力量。
胡吉星 ·文學評論 ·16.7萬字
《在相對性中寫作》是作者90年代以來所撰寫的關于當代詩歌的論文、批評與隨筆的精選集,內容涉及新詩與古典詩歌傳統、西方現代詩歌的關系,詩歌與歷史、現實的關系,當代詩中的政治、道德關切與藝術倫理,等等。既有作者對其詩歌寫作歷程的經驗回顧,也從現實政治、社會狀況、語言變化等角度對當代詩存在的價值以及面臨的難題的探討。
孫文波 ·文學評論 ·15.1萬字
“文學是特別個人化的具體勞作,無數個具體的勞作的匯聚也抵不過未知發生的那一刻。”《時間是一切事物的后記》系《思南文學選刊》主編的“述而批評叢書”(第二輯)之一。文叢聚集了目前上海最具影響力和潛能的批評寫作者,力求成為一套能夠全面反映當下上海青年文學評論整體風貌的精品文集。本書為作者移居上海三年來的整理成集的評論集,共分三輯。第一輯側重于中短篇小說分析;第二輯則是長篇小說的文本細讀;第三輯是隨筆,稍微比前兩輯多些趣味;附錄則是用札記的形式記錄了一些想法。
方巖 ·文學評論 ·13.6萬字
本書以服飾文化為切入點,結合《紅樓夢》中各類人物的個性、遭遇等特點,為讀者打開了解讀《紅樓夢》、領略服飾文化的新視角。中國的傳統服飾就如同中國的傳統文化一般博大精深,四大名錦,龍袍,雀金裘,悠久的歷史中還有哪些名貴的傳統服飾?從紅樓服飾到中國傳統的絲織業,本書帶你走上一條不一樣的文字絲綢之路。
瀟妃燕 ·文學評論 ·9.2萬字
《李國文說三國》在原有的李國文評《三國演義》篇幅基礎上,減冗增新,拓展成240篇精妙文章,觀想洞見首次以最完整面目出版面世?!度龂萘x》是國粹經典,是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歷史小說,堪稱中國歷史上的一部奇書。著名當代文學作家李國文以一個文人的身份,用文學折射歷史,用人物輻射時代,用過去映照當下,評書而不拘泥于書,說史而不局限于史,對當代文壇、社會、民族有感有悟有話說,可見知識分子之氣節與社會責任感。上部《世事成敗》,針對《三國演義》前40回的內容,一回兩評,言之有物,見解新穎,博引《三國志》《后漢書》《史記》《資治通鑒》等史學文獻,以史實為依據,在各家觀點基礎上發表獨特見解,對讀者了解真正的歷史有很高參考、引導價值。行文洗練文雅的同時,兼顧口語、俚語的運用,在輕松有趣的閱讀氛圍中,滲透歷史文學,傳播中華文化。插圖以《遺香堂繪像三國志》(明末黃氏刻本)及《第一才子繡像三國志演義》(清初)穿插選排,以經典繡像版本插圖讓讀者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
李國文 ·文學評論 ·12.2萬字
文人畫,又稱“士夫畫”,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為有知識的文人所畫的畫,而是具有“文人氣”或“士夫氣”的畫?!拔娜藲狻?,即今人所謂“文人意識”。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豐富的人文關懷、特別的生命感覺的意識,一種遠離政治或道德從屬而歸于生命真實的意識。所以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文人畫,就是“人文畫”——具有人文價值追求的繪畫。本系列作品,通過對元代以來十六位畫家的觀照,來看文人畫對生命“真性”追蹤的內在軌跡。本書為此叢書中的一本。從“忽有山河大地”“為何總是荒原”“有生命的筆墨”“有新意的畫士說”四個方面探討龔賢在山河大地間展現的生命境界和詩意山水。
朱良志 ·文學評論 ·3.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