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主要考察《西游記》中的人物、故事以及人文地理現(xiàn)象等與“大西域”文化的關系。本書認為,《西游記》中的人物原型、事件母題、敘事特色等深受大西域文化的影響,《西游記》是中土文化與大西域文化相互融合的結晶。本書在新文獻資料的搜集、梳理和闡釋,新視角的透視以及跨學科方法的綜合運用上,皆有創(chuàng)新之處。
張同勝 ·文學評論 ·31.4萬字
《雙重的文學:民間文學+作家文學》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鉤沉叢書中的一冊,本書由兩組文章組成:一、關于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對民間文學、神話學、歌謠學做了重要闡述的幾位作家的民間文學觀;二、筆者用文藝學的原理和方法探討和研究民間文學、闡述自己的民間文學觀。
劉錫誠 ·文學評論 ·34.7萬字
本書是著名作家、紅學家劉心武,集40年研究之大成,全新視角賞鑒中國古代長篇小說雙璧——《紅樓夢》《金瓶梅》。92大主題對比精講,360度全景展現(xiàn),串聯(lián)起200年文學時空。勾連兩部奇書之間的千絲萬縷,揭秘其中的細節(jié)與真相、繼承與關聯(lián)。初心品鑒,合璧生輝,以嚴密考證探幽發(fā)微,以通透見解映照現(xiàn)實。這既是對人生價值觀的重新審視,也是思考上的一次創(chuàng)新體驗。引領讀者從名著中讀懂社會、讀懂人性、讀懂自己。
劉心武 ·文學評論 ·31.5萬字
本書立足于金源時期多民族文化的歷史語境,從金代詞壇漢族詞人與少數(shù)民族詞人的創(chuàng)作實際出發(fā),分別對兩類詞人的創(chuàng)作追求、主體精神、審美風格作出梳理和分析。關注的重點有三:這一時期的詞壇創(chuàng)作多元性和吸收融合、相互取法的特點;第二,在題材上金詞比兩宋詞有新的開拓,關注與表現(xiàn)北國風情成為它獨具的特色。第三,金朝詞人們多采取逃避現(xiàn)實,向往隱逸的處世態(tài)度,創(chuàng)作上表現(xiàn)出厭棄功名、關注山林的隱逸情懷。
于東新 ·文學評論 ·27.6萬字
詞學大家劉少雄新穎解讀唐宋詞,教你像看電影一樣讀懂唐宋詞,好看到忍不住刷彈幕!115闕詞,40位詞人,帶你走進千年真實畫境。相信許多讀者看金庸的武俠小說《神雕俠侶》的時候,讀到楊過念著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也曾跟著主角黯然神傷;聽見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李莫愁反復吟誦元好問的《摸魚兒》——“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也曾一時語塞。在我們年輕的歲月里,讀到這樣的情節(jié),常常會情不自禁地有著某種莫名的感動。宋詞之所以容易觸動人心,因為作者緣情興感、真誠為文。作家填詞主要是借著創(chuàng)作詞篇,以梳理一己的所感所思。我們讀詞,面對自己的情緒,除了認同詞人的體驗,也可從中得到啟發(fā),以紓解心中的愁怨。而讀寫之間,成就的是彼此最美的心靈交流,以及不忍任其荒蕪的情意世界。詞學名家劉少雄教授在臺灣大學開設了唐宋詞品鑒通識課,每次開課,座無虛席。他的講解充滿想象力,情緒飽滿,聽他講每闕詞就像在看一部充滿畫面感的電影。邂逅一闕好詞,就像走進了一場真實的穿越。
劉少雄 ·文學評論 ·28.5萬字
由文舒所著的《最是元曲銷魂》用一種風格獨特、感情豐富的散文隨筆,通過一個個曲人和一首首元曲,描繪出一幕幕古典詩詞背后唯美、動人的歷史愛情畫卷,引領讀者傾聽一段段經(jīng)典、震撼的浪漫往事。它以浪漫的文筆漫談古今人事滄桑,寫作視角獨特,語言則更加洗練柔美,耐人尋味,值得細細品讀。
文舒 ·文學評論 ·20萬字
本書為格非解讀《金瓶梅》經(jīng)典之作。全書共分三卷。卷一“經(jīng)濟與法律”和卷二“思想與道德”聯(lián)系明代社會史和思想史脈絡,將《金瓶梅》置于十六世紀全球社會轉(zhuǎn)型和文化變革的背景中詳細考察;卷三“修辭例話”以細膩生動的隨筆和例話形式對《金瓶梅》文本展開細讀,賞析其文章修辭的精彩之處。書名“雪隱鷺鷥”四字取自《金瓶梅》中的詩句“雪隱鷺鷥飛始見,柳藏鸚鵡語方知”,喻指《金瓶梅》中深遠幽微的人情世態(tài)和歷史文化信息。
格非 ·文學評論 ·21.8萬字
杜拉斯作品因其多樣性、復雜性、深度和廣度而常常被認為晦澀,她本人也因此備受誤解甚至質(zhì)疑。國內(nèi)資深學者、杜拉斯研究專家戶思社對瑪格麗特·杜拉斯文字和非文字作品進行全方位解讀,為我們還原一個被熱愛也被誤讀的杜拉斯。這是一本關于杜拉斯的研究專著,也是關于法國文學研究的書——杜拉斯的生命和寫作見證了整個二十世紀法國文學。她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文學的,還有非文學的。她用文學來呼喚自己的信仰和良知。我們在閱讀中,體驗杜拉斯的精神世界,也在與作品的相互凝視中,遠遠地關注著外邊的世界,尋求著生命的方式,詩意地棲息在屬于自己的世界。
戶思社 ·文學評論 ·28.3萬字
本書簡要概述了軍旅文學的基本特征、價值取向及主要功能,重點介紹了古今中外軍旅詩詞、散文、小說、紀實文學、歌曲、戲劇、影視等經(jīng)典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全書共設七章。第一章簡要介紹了軍旅文學的發(fā)展脈絡、基本特征、價值取向和主要功能;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別介紹了軍旅詩歌、軍旅散文、軍旅小說、軍旅紀實文學、軍旅歌曲以及軍旅戲劇、影視的基本知識、審美特征和鑒賞方法。在此基礎上,對一些經(jīng)典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做了簡要概述和分析鑒賞。
朱慧玲 蘇軍茹主編 ·文學評論 ·28.3萬字
本書1996年出版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再版,今經(jīng)作者校訂,收入《孫昌武文集》。本書共分十二章,較詳細地描述了觀世音與維摩詰在中國文學中的種種表現(xiàn),并對這些表現(xiàn)的意義加以初步探討。范圍主要是宋代以前。
孫昌武 ·文學評論 ·29.6萬字
本書通過對21世紀外國主要作家的研究,運用新的理論視角解讀2000年以來世界主要國家的文學作品。本書不僅研究內(nèi)容新而且研究視角新,與時俱進,凸顯21世紀以來外國文學的發(fā)展趨勢。出版后該書將為外語學科專業(yè)的師生、愛好者和研究者提供理論參考和方法借鑒。
楊金才 張琦主編 ·文學評論 ·21.9萬字
本書系學界第一部對魯迅300多萬字文庫全部譯作進行深入研究的成果。作者以宏闊的學術視野、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在中外文化語境中考察魯迅譯作的選材特征、譯介策略和翻譯方法,揭示了魯迅譯作在現(xiàn)代翻譯史上的重大價值,具有鮮明的學術創(chuàng)新性和理論意義。本書對魯迅早期翻譯的20多萬字深奧難懂的文言譯作的闡釋尤可見出作者的功力,它對于廣大青年學子閱讀理解魯迅譯作中的寶貴遺產(chǎn)將有所裨益。
王家平 ·文學評論 ·47.2萬字
上卷主要是教育與文學方面的心路之語,其中收錄了作者的一些散文,小說習作與詩歌,還有關于高考作文輔導、學生文學成長和高考閱卷等方面的文章。下卷主要是文學評論,收錄了作者多年來發(fā)表在報刊雜志上的一些散文評論。全書情感真摯濃郁,語言流暢清新,內(nèi)涵豐富深沉。
鹿丁聯(lián) ·文學評論 ·34.3萬字
《小說使用說明》是法國當代著名文學批評家亨利·戈達爾撰寫的一部20世紀法國小說發(fā)展史,初版于2006年。法國小說在20世紀經(jīng)歷了非常特殊的變化過程。在此之前,小說往往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敘事,按照因果律安排情節(jié),并努力營造文學摹仿現(xiàn)實的錯覺,這些原則尤其構成了19世紀最重要的歐洲小說的基礎。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一些小說家——例如伍爾夫和喬伊斯——開始對這種小說創(chuàng)作傳統(tǒng)提出挑戰(zhàn)。在法國,這一挑戰(zhàn)與20世紀每一代中的好幾位小說家相關。當我們回顧這段歷史,就會發(fā)現(xiàn),通過探索摹仿小說的對立面,這些小說家也構建了一種真正的發(fā)展潮流。這一潮流具備自身的發(fā)展邏輯、發(fā)展過程和發(fā)展進度,其中20世紀20年代和50年代是它的兩個發(fā)展加速期。處于這一潮流中的作品盡管特點各異,但也表現(xiàn)出某個重要的共性。亨利·戈達爾的《小說使用說明》即關注了這樣一種革新性的批判潮流。本書共十四章,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通過種種形式創(chuàng)新來“反摹仿”的法國小說家及其代表作,清晰地呈現(xiàn)出二十世紀前七十五年中,法國小說所走過的一條反傳統(tǒng)路徑,并分析了這條路徑各個發(fā)展階段的特點。通過這一分析,亨利·戈達爾揭示了小說創(chuàng)作的多種可能。
(法)亨利·戈達爾 ·文學評論 ·24.5萬字
本書在現(xiàn)代課程論、教學論視野下,結合現(xiàn)代語文教育史,從語文教育本體思考、語文課程思想、教材編制思想、閱讀教育思想、寫作教育思想、語文測評思想、形式美學思想這七個方面,系統(tǒng)、深入地梳理了民國時期的語文教育大家夏丏尊先生的思想,其對夏丐尊語文教育本體思想的闡發(fā)和表述,關于其閱讀教育、寫作教育思想中“為什么讀”“為什么寫”等方面的梳理與論述尤其具有創(chuàng)新性。
汲安慶 ·文學評論 ·28.1萬字
本書精選十六位作家的十六部(篇)中國現(xiàn)代文學具有經(jīng)典性和意義的作品,將其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文學之社會人生,第二單元:文學之世態(tài)風物,第三單元:文學之愛情家庭,第四單元:文學之哲學心理。全書對這些經(jīng)典文本進行了獨特的鑒賞式的分析,引導讀者重新理解和閱讀文學作品。每位作家附有生平簡介以及原文或者原文選段,以便于讀者閱讀。
周海波主編 ·文學評論 ·23.6萬字
研究《西游記》思想論證人物剖析多,神魔小說特有風情涉及少;長篇宏論多,點晴短制少。如何引導現(xiàn)代讀者特別青少年欣賞《西游記》,《西游記風情譚》以“最神魔小說”定位,細處入手,以靈動簡約的散文筆法,賞玩《西游記》絕代風騷。條分縷析,細微之處見精神,以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為線索,探討《西游記》如何成為古代神魔小說迷人風情的集大成者。
馬瑞芳 ·文學評論 ·22.8萬字
吳國清在從事新聞工作幾十年中,寫下了大量新聞稿報道和調(diào)研稿件,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改革開放30多年來社會的變遷。本書稿選收入了100多篇調(diào)研稿件和論文,記錄了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基層、勤奮寫作、履行職責的歷程。
吳國清 ·文學評論 ·29.8萬字
本書積作者十數(shù)年教學和科研之功,以《史記》人物傳記為中心,以文本細讀為依據(jù),帶領讀者走進歷史的時空中。分類選讀《史記》人物傳記,共列舉十四類英雄人物,展現(xiàn)英雄人物的個性、遭遇、功業(yè)、聲名等。
劉國民 ·文學評論 ·35.9萬字
作者在書中以訪談的形式匯聚了當代國內(nèi)外最有代表性的文學大家、學者、思想家,例如作品在國內(nèi)外屢獲大獎的文學大家賈平凹,著名翻譯家鄭克魯,被譽為“70后作家的光榮”的徐則臣,被北島譽為“最優(yōu)秀的漢語小說家之一”的阿乙……他們以小說家、文學評論家、詩人、思想家的身份解讀他們自己的作品,又從其作品切入這個時代與社會,談理想談人生,談藝術,談文學創(chuàng)作。作者以其深刻的閱讀體驗和獨特的思維方式向他們提出了問題,訪談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內(nèi)容上都不拘一格,坦誠且隨意、充滿激情,讓讀者得以一窺這些作家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引發(fā)更多的現(xiàn)實思考。
傅小平 ·文學評論 ·28.7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