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聞一多研究唐詩的經典之作,內容涉及類書與詩的優劣、宮體詩的自贖、著名詩人、詩人年譜以及詩歌翻譯等多方面內容,對唐代著名詩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賈島、岑參、杜甫、李白等人的詩歌成就有獨到而深刻的評析。行文典雅流暢,知識性與趣味性兼具,引人入勝。
聞一多 ·名家作品 ·9.6萬字
文集共收錄紀念石世奇先生的文章三十余篇,篇篇都是情深意切之作。一部分作者是石世奇先生青年時代的同窗好友,他們曾經和先生一道意氣風發、揮斥方遒,也相約在先生病榻前垂淚敘舊;另一部分作者是先生在北大經濟系和經濟學院不同時期的同事,他們中有的與先生共事多年、彼此知心,有的受先生恩澤匪淺、感激涕零;還有一部分作者是先生在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的同仁至交,數十年來在學術上與先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最后一部分是北大中國經濟思想史學科的同門師生,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本專業的研究生們每年教師節和元旦等節日都會集體組織去先生家中看望,和先生親如一家。其中既有對石世奇先生生平的追憶,也有對其學術思想及貢獻的評價,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和史料價值。
周建波 張亞光 ·名家作品 ·13.8萬字
《野草》出版于1927年,收《秋夜》《影的告別》《雪》《風箏》《好的故事》等魯迅1924—1926年所作散文詩二十三篇。《野草》是一部瑰奇之作,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達了20年代中期作者內心世界的苦悶和對現實社會的抗爭。語言俏奇瑰麗,意象玄妙奇美。作品隱含著深邃的哲理性,意蘊甚為豐厚。《野草》中的多篇散文詩收入中學及大中專院校語文教材。此版配有著名畫家裘沙、王偉君、裘大力繪插圖四十多幅,以期讓讀者獲得雙重美的享受。裘沙是魯迅作品著名插圖作者,表現手法獨具,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即深得魯迅研究界前輩的好評,王偉君、裘大力與裘沙共同合作,至今仍創作不輟。日本巖波書店曾為其出版大全集。
魯迅 裘沙 王偉君 裘大力插圖 ·名家作品 ·2.8萬字
《聽聽那冷雨》是當代文學大師余光中散文創作的高峰,收錄二十八篇文章,包括《聽聽那冷雨》《萬里長城》《山盟》《朋友四型》《借錢的境界》等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另有精彩游記、書評、詩論、樂評,文風不拘一格,能帶給讀者多重美的享受:既有壯闊鏗鏘的大手筆,又有細膩柔綿的小寫意,更有深沉真摯的情感和思考,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懷。在這本書里作者以詩一樣的文筆書寫羈旅中對故土的情感和思考,為每一個讀者提供人生的啟示和前行的力量。
余光中 ·名家作品 ·13.1萬字
本書選取了從漢代到清末的近兩千年間的30篇墓志銘,每一篇都自帶話題,串聯起整個帝制時代的中國歷史,并聚焦大歷史下的人物命運。這些墓志銘揭示了個人行為、家庭與地方環境,以及社會、文化和宗教習俗的細節,同時闡釋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日常生活的現實。大多數文本都可以在多個層面上閱讀和分析,它們激發了對諸如家庭關系的情感基調、與生老病死相關的儀式、儒家價值觀、男性筆下的女性生活,以及被認為有偏見的資料的使用等話題的調查。當與更易獲得的其他文獻(如官方文件、宗教和知識分子的話語以及小說軼事)相結合時,這些墓志銘文本便顯出它們獨特而無可替代的價值,并有望引發讀者們對文學流派、歷史學家使用資料的方式,以及寫作者如何塑造他們的敘述等話題的,具有挑戰性的討論。
(美)伊沛霞 姚平 張聰主編 ·名家作品 ·11萬字
1931年,豐子愷先生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在開明書店出版。此后,“緣緣堂”系列作品,成為代表他深厚散文造詣的文化符號,《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緣緣堂新筆》也成為豐子愷一生中的重要的散文集。本套“緣緣堂書系”以豐子愷早期出版的作品為底本,并加入豐子愷漫畫作品,還給讀者一個原汁原味、生動有趣的“緣緣堂”。本書選入《敬禮》《代畫》《揚州夢》《西湖春游》《杭州寫生》《中國話劇首創者李叔同先生》《先器識而后文藝》等文章,用敘述的方式再現豐子愷當年學藝經歷與人生感慨,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發人深省。
豐子愷 ·名家作品 ·5.9萬字
《天人五衰》,《豐饒之海》終章,三島辭世之作,往事輪回,如佛法中時間停止,世間之一切如夢似幻,而不可玷污的精神之力永存。“什么都沒有,既無記憶也沒有任何東西存在,寂寞到了極點”。
(日)三島由紀夫 ·名家作品 ·14.1萬字
《瓶》是郭沫若繼詩集《女生》、《星空》之后,奉獻給二十年代中國詩壇的又一部閃耀著反叛封建禮教,爭取個性解放思想光輝的優秀詩作。《瓶》所呈現出來的秀逸婉麗的藝術風格,與《女神》的雄奇豪放的藝術風格互為表里,完美地顯現了郭沫若詩歌藝術的美學風采。
郭沫若 ·名家作品 ·3.6萬字
《豐子愷·我們一家》是豐子愷有關其家庭和家人的文集。在這本書里,豐子愷暫時卸下“一代大師”的榮耀和光環,回歸樸質平凡的家庭生活。豐子愷人生的不同階段在家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幼年為子,青年為父,晚年樂享天倫,經歷平凡家庭同樣的幸福和煩惱,感受家人之間的親情關懷。“我的父輩”記敘了豐子愷父母一輩的故事,“豐姓只此一家”是他對兒時光陰以及同輩親友軼事的追憶,“我的孩子們”記錄了他陪伴兒女及孫輩成長的點滴。書中插入豐子愷為孩子們繪制的漫畫,孩子生活中的點滴和瞬間被定格,妙趣橫生;結合家人不同時期的珍貴老照片,如數家珍;再穿插其子女親眷口述式的追憶,真摯可感,從中可見豐子愷對家人的篤厚深情,以及對子女兒孫細膩而深沉的愛。
豐子愷著繪 ·名家作品 ·11.4萬字
1931年,豐子愷先生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在開明書店出版。此后,“緣緣堂”系列作品,成為代表他深厚散文造詣的文化符號,《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緣緣堂新筆》也成為豐子愷一生中的重要的散文集。本套“緣緣堂書系”以豐子愷早期出版的作品為底本,并加入豐子愷漫畫作品,還給讀者一個原汁原味、生動有趣的“緣緣堂”。《車廂社會》也是當年單本集子的一種。約8萬字。豐子愷說:“一節車廂就是一社會,一節車廂也見證人的本性貪婪,自私。”題材皆是豐子愷在旅途中或在生活中的一些所見所想,有對故鄉的思念,有對城市景象的刻畫,有對生命的珍惜,有對孩子的崇拜和期待。
豐子愷 ·名家作品 ·8.5萬字
《豐子愷給孩子的散文》精選民國文學大師豐子愷46篇文章,全書分為4輯,以敘事、寫人、寫物、抒情為主題分為四大章節,全面提升孩子寫作及觀察生活的能力。其中7篇選入《語文》教材,13篇選入中高考試題,更有8張豐子愷先生后人親自甄選給孩子的插畫,增添閱讀趣味。豐子愷體貼入微地用兒童視角觀察日常生活,用細膩的筆觸記錄了生活的點滴,用一顆赤子之心向孩子們傳遞出率真的情感,回到孩子的世界,找回本來的自我。
豐子愷 ·名家作品 ·11.7萬字
本書為金庸、黃霑、倪匡的摯友,弘一法師與豐子愷的“迷弟”,“電影字典”蔡瀾的人生回顧合集,全面呈現其人生各個階段的經歷,以自問自答的方式,回望過往,談南洋,談家人,談老師與好友……在學與問之間,感受人間快活的樣子。文字輕松易讀、風趣幽默,看似隨意,卻滿是人生哲學。篇篇過癮,處處精彩,一本滿足。
蔡瀾 ·名家作品 ·7萬字
《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一部自傳性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初版于1928年,收錄魯迅創作于1926年的10篇散文。它們不僅回顧了魯迅的青、少年時代,也反映了晚清至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的變遷,以及流淌其間動人的傳統中國的人情世故。《野草》初版于1927年,是魯迅唯一一部散文詩集,包含其創作于1924年至1926年的23篇作品。在自由體詩與散文詩的結合下,這些作品既自由隨意,又具有詩歌的凝練感,充滿對生命意義的哲學探索。相比《朝花夕拾》,《野草》中魯迅的個人情感更加強烈而深沉。“為我自己,為友與仇,人與獸,愛者與不愛者,我希望這野草的死亡與朽腐,火速到來。”
魯迅 ·名家作品 ·6.1萬字
作者于1926年開始在《語絲》《奔流》《駱駝草》《新月》等刊物上發表作品。1930年上海北新書局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春醪集》,1934年上海開明書店又出版了他的第二本散文集《淚與笑》。梁遇春談讀書,論學問,聊愛情,議朋友,引經據典,而毫不迂腐嘮叨,屬于文人的清談。廢名說:“他的文思如星珠串天,稍縱即逝”。本版《梁遇春散文》收入作者精選散文20萬字左右,分春醪、笑與淚上下兩輯,成為中國現當代名家散文典藏中的一個品種,為讀者提供一種不一樣的散文寫作范式。
梁遇春 ·名家作品 ·15.8萬字
格陵蘭的冰山寬廣而晶瑩,挪威的瀑布自由而奔放;瑞士的巧克力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埃及的莎草紙凝固著一段逝去的時光;馬薩達見證了猶太人寧死不屈的反抗,帕斯帕提納神廟承載了印度教徒對死亡的思考……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風情;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世界斑斕如錦,而人心,恰如那把梭,串起了它的經線和緯線。跟著畢淑敏,展開一段紙上的“文化之旅”。
畢淑敏 ·名家作品 ·4.9萬字
以普及博物館知識為旨歸的大型系列親子讀本。第一季分成幾個板塊,一是濕地博物館系列;二是海洋館系列;三是森林博物館系列;四是科技館系列;五是地質博物館系列。每個系列有五本書,分別從每個生態場景中擇取最具代表性與感染力的動物,讓小主人公變身其中,體會不同的生命歷程。此為濕地博物館系列的第一本,變身畫眉,直擊小布谷鳥奇特的繁殖技巧,全書重在介紹濕地在整個地球生態中的重要價值,并初步展示濕地生態圈中的生物鏈。
陳博君 ·名家作品 ·4.5萬字
《西頓野生動物故事集》中狼王老暴,在原野上游獵,泉原狐與獵手斗智,忠心的牧羊犬為什么變成羊群殺手,大自然中的人類與動物上演著一幕幕動人的故事……西頓采用第三人稱敘事方法講述了一個個攝人心魄的野生動物故事,使讀者感到信服。他描寫的都是一些真實的動物,而不是徒有動物外表的人。他展示動物的心理時,強調的是仇恨、寂寞、饑餓、痛苦這些最基本的感情,而不是更為復雜的人類的思想情緒。他抓住動物的生存斗爭這個關鍵,突出動物的個性,避免籠統的敘述。他的文筆簡練,語言樸直,無論是傳遞信息還是構成緊張的戲劇沖突,效果都十分明顯。
(加)E.T.西頓 ·名家作品 ·12.2萬字
1931年,豐子愷先生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在開明書店出版。此后,“緣緣堂”系列作品,成為代表他深厚散文造詣的文化符號,《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緣緣堂新筆》也成為豐子愷一生中的重要的散文集。本套“緣緣堂書系”以豐子愷早期出版的作品為底本,并加入豐子愷漫畫作品,還給讀者一個原汁原味、生動有趣的“緣緣堂”。緣緣堂隨筆書系收集整理豐子愷先生在杭州緣緣堂生活時所做的小文章,多為豐先生應雜志約稿所做。《隨筆二十則》是當年結集的一種。約8萬字。內容皆是日常小事,讀書,吃瓜子,蝌蚪,新年,在無窮的小事中體會大道,人生無常與人生有趣,都在其中。
豐子愷 ·名家作品 ·4萬字
《葉甫蓋尼·奧涅金》是俄羅斯第一部現實主義作品,成功地塑造出了俄國文學中第一個“多余人”形象。作品的主人公貴族青年奧涅金有過和一般的貴族青年相似的奢靡的生活道路,但在當時的時代氣氛和進步的啟蒙思想影響下,他開始厭倦上流社會空虛無聊的生活,抱著對新生活的渴望來到鄉村,并試圖從事農事改革。但是,奧涅金到頭來仍處于無所事事、苦悶和彷徨的境地,染上了典型的時代病——憂郁癥。在鄉下的莊園,他和連斯基及其未婚妻奧麗加成為好友。奧麗加的姐姐達吉雅娜純樸、多情,她熱烈地愛上了奧涅金,并勇敢地寫信向他傾訴自己純潔的愛情,奧涅金卻拒絕了她。幾年后在圣彼得堡一個舞會上,奧涅金和已成為將軍夫人的達吉雅娜重逢,發現自己深深愛上了她,但吉雅娜無法背叛自己的丈夫,盡管深愛著奧涅金,還是拒絕了他。
(俄)亞歷山大·普希金 ·名家作品 ·10.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