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張恨水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一直為小說家的巨大聲名所掩,散文印行于世者并不多,世人之中知者亦少。本次是張恨水散文作品首次以全集的形式結集出版。“全集”共分七卷,分別為《最后關頭》《小月旦》《山窗小品》《北京人隨筆》《上下古今談》《明珠》《寫作生涯回憶》。這些作品字里行間都充盈著詩畫之美,透露出一種清淡秀雅的閑逸之風。閱讀這些日常清談式的作品,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張恨水那于尋常舊市巷陌之中寄寓的深深家國滄桑之感。
張恨水 ·名家作品 ·18.8萬字
每個人都有一些焦慮、遺憾、不快樂……這本書是一代美學大師朱光潛給予眾人的理想生活指南。他說:“這個世界之所以美滿,就在于有缺陷,有希望的機會,有想象的田地。”他說:“人生快樂倘若想完備,一定要保存一點孩子氣。”先生不僅給人美學熏陶,而且有很多耐人尋味的人生故事講給讀者。他將自己的人生美學和智慧化為文字,給經歷艱難困苦的人們以心靈慰藉,從修養、學習、職業、情感等方面給讀者們以指引。朱光潛先生文字優美,娓娓道來,讀來宛如一個家族長者在循循善誘鼓勵后輩,耐人尋味的句子比比皆是,文章典故信手拈來,讓讀者醍醐灌頂,受益匪淺。
朱光潛 ·名家作品 ·11.9萬字
還不滿一整年,所寫的雜感的分量,已有去年一年的那么多了。秋來住在海邊,目前只見云水,聽到的多是風濤聲,幾乎和社會隔絕。如果環境沒有改變,大概今年不見得再有什么廢話了罷。燈下無事,便將舊稿編集起來;還豫備付印,以供給要看我的雜感的主顧們。
魯迅 ·名家作品 ·7.5萬字
本書選取了《史記》中人們耳熟能詳的篇章,并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的插圖展現這部偉大的歷史巨著,讓所有小讀者都能輕松讀懂《史記》。
楊晶主編 ·名家作品 ·5.7萬字
吳興華既是詩人又是翻譯家,他創作的詩歌和翻譯的作品大都發表在三四十年代。本書《吳興華文集》收錄了吳興華《沙的建筑者》《從動物的生存說起》《記詩神的生病》《唐詩別裁》書后、《談詩選》《現在的新詩》《談田園詩》《兩本關于葉芝的書》《怎樣談話》《鴿,夜鶯與紅雀》《秋天的日記》《再來一次》《喬易士研究》《菲尼根的醒來》《記亡妹》《游夢者》《馬洛和他的無神論思想》等文章,吳興華是天才式的人物,英年早逝,可悲可嘆。閱讀本書可以解讀吳興華作品的深刻蘊涵,了解他英年早逝的悲情人生。
吳興華 ·名家作品 ·6萬字
這是托爾斯泰在1910年,也是他在世的最后一年寫下的日記,從1910年1月2日寫起,到11月3日結束,共計266篇。82歲的托爾斯泰,記述日常、家人、不能避免的開心或者不開心,還有他計劃了40年的離家出走,“為要使自己一輩子的最后幾天在孤獨和靜寂當中過去而隱遁于世外”。1910年10月28日,托爾斯泰給妻子留書一封,而后離家。路途中生病,11月7日,逝世于離家出走途中的一個小車站。
(俄羅斯)列夫·托爾斯泰 ·名家作品 ·9.9萬字
叔本華(1788-1860),德國哲學家,悲觀主義與非理性沖動的主要闡釋者,后世生命哲學與存在主義哲學的先驅,黑格爾絕對唯心主義的反對者,自稱為康德的唯一繼承人。以優美的文體描述但丁式的苦難世界觀,以“藝術”為唯一擺脫意志束縛的“短暫的救星”。因受同代人冷遇而憤世嫉俗,但堅信自己所代表的真理會得到最后勝利。直到去世前幾年,其哲學方為世界所重視。本書收錄了其散文名篇,包括《自我思考》《論寫作與風格》《論博學與學者》《論閱讀與書籍》《論天才》《論教育》《比方,譬喻和寓言》《關于可笑性原理》《論歷史》等。
(德)叔本華 ·名家作品 ·18萬字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的代表作,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他用傳統的詞話形式及傳統的概念、術語和思維邏輯,較為自然地融進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方法,其總結的理論問題又具有相當普遍的意義,這就使它在當時新舊兩代的讀者中產生了重大反響,在中國近代文學批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本書的理論核心是“境界”說,該書觀點新穎,立論精辟,自成體系,特別是書中提出的三重境界說一直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
王國維 ·名家作品 ·11.8萬字
《讀書漫錄》是“孫犁散文新編”(五種)書系之一,由原天津孫犁研究會秘書長劉宗武編選。孫犁自幼酷愛讀書、嗜書如命,他的《文學和生活的路——同記者談話》《讀蕭紅作品記》《果戈里——紀念他逝世一百周年》《我的史部書》《讀記(上)》等讀書隨感,都是耐讀耐看的好文章。本冊精選作者的讀書隨記,分三輯,第一輯為中外現代作家、作品的評論與感想;第二輯為作品札記和序;第三輯為閱讀古代作品的讀書筆記與評論。
孫犁 ·名家作品 ·13.5萬字
1920年代,梁啟超傾注全部熱情的三十場講演:關于教育的出路,和青年的自救。這些問題依然是我們現在關注的焦點,梁啟超的聲音跨越了一百年,如今聽來格外溫暖、振聾發聵。本書全面收集梁啟超關于教育和青年主題的講演稿,時間跨度為1914年至1927年,共30篇,附錄一篇。精校整理,并加前言、導讀、題解、簡注。梳理脈絡,詳解背景,深度關聯歷史與當下。梁啟超講演前經常不寫講稿,講演辭多由聽講者記錄而成。有傳說他在打麻將時起腹稿,王森然記載:學界常請梁先生講演,而事到眼前,絕不作預備,而是“紅中白板”聲如故,同座代為著急,而先生笑曰:“予正利用博戲時間,起腹稿耳。”故每賭必輸,或有勸止者,先生曰:“骨牌足以啟予智竇,手一撫之,思潮汩汩來,較尋常苦索,難易懸殊,屢驗屢效,已成習慣。”聞者粲然而笑。此雖是趣聞,但梁啟超的才華可見一斑,所以講演才有迷人的魅力和神奇的效果。
梁啟超著 彭樹欣選評 ·名家作品 ·18.6萬字
本書精選汪曾祺的散文作品四十四篇,分為“花園:發現有趣的草木蟲魚”“生機:獲得積極生活的勇氣”“風景:探尋更為廣闊的世界”“他們:追憶治學精深的先生”四部分。書中完整收錄《葡萄月令》《夏天的昆蟲》《端午的鴨蛋》《下大雨》《昆明的雨——昆明憶舊之三》《胡同文化——攝影藝術集序》《金岳霖先生》等名篇。汪曾祺優美質樸的文字,展現其獨特趣味的生活美學,能夠帶給讀者文學的享受與生活的啟迪。
汪曾祺 ·名家作品 ·13.6萬字
《我們在古城樓上》收錄了林徽因在建筑、美術領域的精美論著,注釋詳盡,校勘嚴謹。書中對中國建筑的特征、發展以及城市規劃進行了詳細介紹。作品深入淺出、審美獨特,既科學嚴謹,又因清新優美的文字而別具風韻,古典韻味濃郁。嚴肅的建筑學文字在林徽因筆下也異常優美,充滿靈氣和想象,閱讀間,似雕梁畫柱如入仙境。
林徽因 ·名家作品 ·10.3萬字
《話里有畫,王蒙說》分為“生活的藝術”“好的人際關系”“我的處世哲學”“讀書又解人”“遐思”五個篇章,精選王蒙散文談人生哲理、處世哲學、文學評論和妙語短文,將“人民藝術家”王蒙幽默的智慧經驗、思辨的世事體悟和深刻的人文思想,呈現給讀者。王蒙豐富傳奇的生活體驗,立體多彩的人物性格,對人生和世界的獨到見解,對散文寫作真誠自由的理念,使每一篇作品都至真至純,至俗至雅。本書的亮點還在于創意人物水墨畫家彭長征根據王蒙著作和演講中的箴言金句,所創作的40多幅水墨漫畫;每幅作品都源于王蒙的妙語金句,文字與漫畫虛實相形,妙趣橫生。
王蒙 ·名家作品 ·8.3萬字
本書是賈平凹2021年的新散文集。以天地萬物與煙火人間為主題,精選賈平凹散文作品68篇,包括《風雨》《丑石》《一只貝》《一棵小桃樹》等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的諸多經典名篇,首次收錄新作《蛙事》《眼睛》《賀州見聞》等3篇;并精心選配17幅賈平凹繪畫佳作,與美文相得益彰。賈平凹眼中的天地萬物是美的,煙火人間是暖的,平凡的生活中蘊藏著生命的熱情。不要漫不經心地生活,只有在全神貫注中才可能與神相會;詩不在遠方,就在你此刻的身邊和腳下。
賈平凹 ·名家作品 ·13.2萬字
日本的美,風靡世界,川端康成功不可沒。他以美為“信仰”,用唯美文字拓展美學疆域。其思想逐漸成熟,零星展現在諸多隨筆之中,一般讀者難以得窺全貌。學者型翻譯名家陳德文先生,研究川端康成數十載,精心梳理集成并譯出此書,完整、準確呈現了川端審美思想體系,教科書式地展現了日式東方美學的精髓。高情商的人,簡單說,即共情能力強。而首要是具敏銳感知力,能辨美丑。閱讀川端的散文,像是與川端康成本人交流,直接聆聽這顆被譽為“敏感、懂美的東方心靈”的溫言細語,領會日本以及東方之美的奧妙。
(日)川端康成 ·名家作品 ·7.8萬字
傅雷歷時十年兩度精心翻譯,是《名人傳》公認的首選譯本!傅雷:“偶讀尊作《貝多芬傳》,讀罷不禁嚎啕大哭,如受神光燭照,頓獲新生之力,自此奇跡般突然振作。此實余性靈生活中之大事。”《名人傳》包括羅曼·羅蘭所寫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三部英雄傳記。傳記里的三人,一是音樂家,一是雕塑家兼畫家,一是小說家,各有自己的園地。三部傳記都著重記載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為創造能表現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獻出了畢生精力。他們之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信心。羅曼·羅蘭把這三位偉大的天才稱為“英雄”。
(法)羅曼·羅蘭 ·名家作品 ·19.5萬字
蘇州對于葉圣陶說來真可謂“生于斯,死于斯,銘于斯”,寫家鄉蘇州的時間長達76年,匯集起來就是蘇州百年的物產、文化、民俗、風情和社變革的百科全書。又因為是親身經歷,是真實的記載和真情的抒寫。本書分為八個部分,有關于幼時在蘇州的樂趣;有關于上學的記憶;也有蘇州的如畫風景和民俗。匯集的日記、書信、散文、詩詞、書話、回憶,都是蘇州社會真切的記錄,是研究蘇州近百年的革命史、文化史、文學史、教育史、民俗史,乃至山水、物產、建筑和園林不可多得的史料。文字如行云流水,簡潔而雋美。
葉圣陶 ·名家作品 ·12.7萬字
本書是感悟文學大師經典,本套叢書選文廣泛、豐富,且把閱讀文學與掌握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進廣大讀者閱讀經典文學的樂趣,又能使我們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圖書格調高雅,知識豐富,具有極強的可讀性、權威性和系統性,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陳列。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5萬字
《譯文序跋集》收錄了魯迅為自己翻譯的和與別人合譯的各書所作的序、跋,連同單篇譯文在報刊上發表時所寫的“譯者附記”等。單行本系在《魯迅全集》編訂基礎上普及化的讀本。魯迅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魯迅 ·名家作品 ·16.5萬字
尼采是一個在中國廣為人知而又知之不多、頗具爭議性的哲學家,有著獨特的生活經歷和思想特點。他是大學教授,然而他否定其他兢兢業業從事教育的教授的工作;他是哲學家,但他異常起勁地反對出現在他以前的諸家哲學;他與傳統辯駁,卻同時也成為傳統的一部分。編者君特·沃爾法特是國際著名的尼采研究專家,他不按體系,而是嚴格按照年代,從考訂版(KSA)第7卷至第13卷5000頁尼采遺稿中選編出這部作品。選編的第一條原則是,特別重視尼采哲學涉及“意志”“權力意志”“永恒輪回”“虛無主義”等關鍵詞的文章段落;尼采人生道路上所接觸過的重要人物,如叔本華和瓦格納;還有尼采經常思考的問題諸如古希臘羅馬文化、基督教、藝術和道德等。選編的第二條原則是盡力追求客觀,甚至呈現出一種批判性閱讀的視角。閱讀這部哲學遺稿就好比在欣賞“一個知識分子寫的日記”。沃爾法特研究尼采思想所得亦附文后。閱讀這本書能看到最真實的尼采,更能使我們具體、直觀、不受約束地理解尼采的“實驗哲學”精神,對于尼采哲學的初入門者和研究者而言,都是上佳讀本。
(德)尼采 ·名家作品 ·16.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