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原中華散文插圖珍藏本叢書的一種。魯迅是現代文學的領軍人物,也一直是當下圖書市場的常銷書作家,本書在珍藏本叢書中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品種。本書圖文兼具,篇目選自魯迅《野草》《朝花夕拾》及各雜感集等,體現了魯迅思想和寫作風格,可使讀者從中一窺魯迅深邃的精神世界。本書這次列入中國現當代名家散文典藏叢書,重新編選了篇目,將魯迅最重要的篇什選入,選編更嚴謹專業。本書依然采用叢書統一體例,插入魯迅生平照片手跡,圖文對照,相得益彰。
魯迅 ·名家作品 ·22.2萬字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州人。1968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本套裝包含《千秋人物》+《毛澤東怎樣寫文章》。
梁衡 ·名家作品 ·43.4萬字
本書是馬老半個多世紀以來文學創作的結晶集成,包括小說、紀實文學、散文、詩詞、隨筆、游記、雜文等等。馬老在自序中說:我是半路出家的作家,不能算是一個出色的作家……但我可以大言不慚地說,我曾經參加過中國革命,也算是一個革命家,因此我寫的作品,如果可能叫作文學作品的話,那算是革命文學作品吧。
馬識途 ·名家作品 ·39萬字
1903年,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深感其時歐洲文化氣息的沉悶與衰敗,為了讓世人“呼吸英雄們的氣息”,他開始用文字譜寫氣勢磅礴的生命交響曲:《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這正是本書所收錄的三部作品。三位天才而創建至偉的藝術巨匠,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戰斗不息。
(法)羅曼·羅蘭 ·名家作品 ·25.3萬字
本書精選了作者從事宣傳文化工作以來23年間在《寧夏日報》《吳忠日報》等媒體上發表的100多篇文章,所錄文章內容滲透著作者對民生的關注、對熱點的關切以及對丑惡現象的批判。全書分為理論篇、言論篇、評論篇、新聞綜述篇四個篇章,各篇章所列文章排序基本以發表的時間先后為序,既是對過往歲月的記憶,又是對作者成長經歷的見證。
馬飛 ·名家作品 ·21.1萬字
《長長的路我們慢慢走》本書精選余光中先生散文36篇,包括游記見聞、感情經歷、生活智慧、人情世故、文化隨感五部分內容。以人生過來人的姿態,為每一個讀者提供生命的啟示和前行的力量。《時間真好撫平了一切》本書精選余光中先生散文25篇,包含鄉愁記憶、生活智慧、藝術欣賞、文學隨筆、游記見聞五部分內容。我們終究在時間之中找到答案,在寂靜中得到智慧。《游戲人間》平凹先生覺得,生命要有樂氣,人活著就要學會自尋歡喜,讀書、寫作、交朋友、旅行都可以給生命帶來這樣的樂氣。《糊涂一點灑脫一點》季羨林先生是個性情中人,他奉行“真話不全說,假話全不說”,反映的人生智慧的便是“糊涂”和“瀟灑”。
余光中 賈平凹 季羨林 ·名家作品 ·45.8萬字
胡也頻(1903.5.4-1931.2.8),原名胡崇軒,1903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祖籍江西新建。中國作家、中國共產黨員,左聯五烈士之一。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圣徒》《活珠子》《鬼與人心》;戲劇集《往何處去》《別人的幸福》《四星期》,詩集有《詩稿》《消磨》《牧場上》等。
胡也頻 ·名家作品 ·20.3萬字
本書為“中國現當代名家散文典藏”叢書中的一種,按“美學的散步”“文藝的美學”“人生的美學”分三輯收入已故一代美學宗師宗白華先生的散文、論文共五十篇,包括《美學的散步》《美從何處尋》《中國書法里的美學思想》《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中國美學史中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中國藝術表示的虛和實》《中國詩畫中所表現的空間意識》等經典美學名篇。宗白華先生是我國現代美學的先行者和開拓者,被譽為“融貫中西藝術理論的一代美學大師”。他沒有建構嚴整的美學體系,只是教我們如何欣賞藝術作品,教我們如何建立一種審美的態度,直至形成藝術的人格,而這正是中國藝術美的精神所在。他的散文以洋溢著藝術靈性與詩意的典雅文筆,從多個面向多個層次揭示了美的內涵和真諦,指出:和諧與秩序是宇宙的美,也是人生美的基礎。
宗白華 ·名家作品 ·21.6萬字
《人的局限性》為英國著名作家、批評家塞繆爾?約翰生的作品集,以牛津《約翰生重要作品選》、哈佛《約翰生文選》和企鵝《約翰生文選》等版本為選本參考,主要收錄了他在《漫步者》《冒險者》《懶散者》等報刊發表的專欄文章,同時還收錄了他的著名詩歌《倫敦》,以及部分詩人評傳、書信、游記等。全面展示了約翰生的文學才華,以及他對人性善惡、生命意義、社會意識、理想信仰、婚姻愛情、文學作用等重要命題的精辟論述。
(英)塞繆爾·約翰生 ·名家作品 ·30萬字
《郁達夫作品精選》是郁達夫的作品精選集,收錄了郁達夫最具代表性的小說如《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遲桂花》及散文《故都的秋》《懷魯迅》等。郁達夫的小說極富感傷的情調,順應了“五四”這個青春時代的社會心理氛圍,是新文學開創期的重要收獲。郁達夫的散文題材開闊,行文自由,流暢清新,兼具繪畫美與音樂美,別有一種韻味。
郁達夫 ·名家作品 ·24.6萬字
蔡元培先生是現代中國著名教育家、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本書收錄了蔡元培先生的日記,對研究現代中國思想史、教育史有重要參考價值。
王世儒 ·名家作品 ·47.9萬字
洪靈菲(1902-1934),現代作家,筆名林曼青、林陰南、李鐵郎等。廣東潮州人。出身貧苦的農民家庭,6歲開始從事體力勞動,后到廣東高等師范學校讀書,學生時代,積極投身革命運動。大革命失敗后,遭到國民黨的通緝,被迫流亡到新加坡等鄰國。曾參與出版《我們月刊》。1930年“左聯”成立時,他是七人常委之一。1933年被國民黨逮捕,洪靈菲被捕后,堅守黨的機密,堅貞不屈。1934年中秋前后,年僅32歲的洪靈菲被槍殺于南京雨花臺。主要作品有《流亡》、《前線》、在洪流中、路上、歸家、氣力的出賣者等。
洪靈菲 ·名家作品 ·24.6萬字
本書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說中內容最奇特的一部,當代學者稱之為“雜家小說”。作者描寫了100位聰慧絕倫的女子形象,體現了要求男女平等、反對壓迫婦女的進步思想,書中更發揮想像,描寫了海外各國形形色色的風土人情,全書詼諧幽默,妙取橫生,種種異聞趣事膾炙人口,長期流傳。
(清)李汝珍 ·名家作品 ·40.7萬字
《顛覆與超越:史鐵生文學作品的修辭化生存》內容簡介:張煒說:“網絡時代繁衍出多少文字。縱橫交織的聲音震耳欲聾,卻難以遮掩從北京一隅的輪椅上發出的低吟。”這低吟,發自史鐵生。這低吟,震撼地壇;這低吟,震撼文學的地壇。史鐵生的作品,就是中國當代小說史上的地壇。可以這樣說,你每一次經過,都會忍不住停下張望和思索。遨游史鐵生的任何一個文本,你將發現:其作品的語言駕馭,有時合規不中矩,有時中矩卻又不合規。變化與超越乃其創作之突破;越軌與顛覆方顯其寫作之創新。鄢文龍教授,積五年之功的用力之作:《顛覆與超越:史鐵生文學作品的修辭化生存》系統全面地對史鐵生的作品進行了研究,從語言的角度切入,考察史鐵生對漢語特定修辭手法的運用及創造,觀照史鐵生在修辭文本建構方面的努力,從而總結出史鐵生作品的語言風格特點。
鄢文龍 ·名家作品 ·28.3萬字
廢名生前出版的集子有《招隱集》《跟青年談魯迅》《談新詩》等,后來有多種版本散文選集出版。廢名的文章有古詩氣象,文辭簡約幽深,有禪意。廢名筆下“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用文字描繪的風景畫既是自然的寫照,也是心境的寫意。他的作品《菱蕩》被選入《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一集)。本版《廢名散文》將收入廢名精選散文20萬字左右,擬分為讀書,講詩,談魯迅,招隱,四個部分。廢名作品已經公版,但其作品品格高,詞句練達,內容也適合當代人讀,仍具有出版價值。
廢名 ·名家作品 ·21.5萬字
賽娥出世的時候,那將一切陳舊的經驗都神圣化了的催產婆,把耳朵里的痛苦的呻吟聲擱在一邊,冷靜地吩咐著:“尾審仔,來啦!……”
丘東平原著 蕭楓編 ·名家作品 ·20.1萬字
本書包含老舍先生兩部長篇小說,分別是《趙子曰》《牛天賜傳》。《趙子曰》描繪了二十年代北京鼓樓天臺公寓一群大學生渾噩混沌、萎靡卑俗的人生圖景。主人公趙子曰不好好念書,四處搗亂鬧事,被大學開除。他通宵達旦地搓麻將,成天消磨于筵席之上,醉生夢死。在生死攸關之際,幸得摯友李景純的勸說,方始醒悟,改過自新,重新生活。《牛天賜傳》中商戶他們牛老頭年老無子,一天,有人給他們送來了一個孩子,他們認為這個孩子是老天爺賜予的,遂取名牛天賜。天賜從小嬌養,加之牛氏夫婦畸形的教育,除了玩和寫點小文章之外他什么都不會做。家道中落后,除了曾經的下人和朋友虎爺,天賜一無所有。這時,曾經受過牛老頭恩惠的天賜的老師突然出現,給這個孩子帶來了一線生機。
老舍 ·名家作品 ·20.7萬字
本套裝共四冊,分別為:《余光中鄉愁四韻:青青邊愁》《余光中鄉愁四韻:時間的鄉愁》《《余光中鄉愁四韻:逍遙游》《余光中鄉愁四韻:聽聽那冷雨》。
余光中 ·名家作品 ·47.3萬字
丘東平(1910.5.16—1941.7.28),現代作家,原名丘譚月,號席珍,廣東海豐人。他的作品具有七月派作家的現實主義風格,充滿對生活的苦難和人的心靈的直視力量。
丘東平 ·名家作品 ·21.7萬字
收入《小丑之花》《女生徒》《櫻桃》《人間失格·斜陽》四部代表作,囊括中短篇小說·隨筆警語·私小說,彰顯作家各個時期的創作成就。
(日)太宰治 ·名家作品 ·4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