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李叔同說佛+梁啟超說佛(全集)
會員

梁啟超說佛中國佛法興衰沿革說略一二三四五附錄佛教大事表佛教之初輸入附錄一漢明求法說辨偽附錄二《四十二章經》辨偽附錄三《牟子理惑論》辨偽佛陀時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綱要附錄說無我千五百年前之中國留學生佛教教理在中國之發展佛教心理學淺測支那內學院精校本《玄奘傳》書后李叔同說佛序我在西湖出家的經過青年佛徒應注意的四項(丙子正月開學日在南普陀寺佛教養正院講)一、惜福二、習勞三、持戒四、自尊常隨佛學(癸酉七月十一日在泉州承天寺為幼年諸學僧講)一、佛自掃地二、佛自舁(音余,即共扛抬也)弟子及自汲水三、佛自修房四、佛自洗病比丘及自看病五、佛為弟子裁衣六、佛自為老比丘穿針七、佛自乞僧舉過改過實驗談(癸酉正月在廈門妙釋寺講)改習慣(癸酉在泉州承天寺講)談寫字的方法一二三五持非時食戒者應注意日中之時佛法大意(戊寅六月十九日在漳州七寶寺講)律學要略(乙亥十一月在泉州承天寺律儀法會講萬泉記)佛法十疑略釋(戊寅十月六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講)一、佛法非迷信二、佛法非宗教三、佛法非哲學四、佛法非違背于科學五、佛法非厭世六、佛法非不宜于國家之興盛七、佛法非能滅種八、佛法非廢棄慈善事業九、佛法非是分利十、佛法非說空以滅人世佛法宗派大概(戊寅十月七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講)一、律宗(又名南山宗)二、俱舍宗三、成實宗四、三論宗(又名性宗,又名空宗)五、法相宗(又名慈恩宗,又名有宗)六、天臺宗(又名法華宗)七、華嚴宗(又名賢首宗)八、禪宗九、密宗(又名真言宗)十、凈土宗佛法學習初步(戊寅十月八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講)一、三世業報二、善惡因果佛教之簡易修持法(己卯四月十六日在永春桃源殿講,李芳遠記)一、深信因果二、發菩提心三、專修凈土敬三寶(癸酉閏五月五日在泉州大開元寺講)一、敬佛(略舉常人所應注意者數條)二、敬法(略舉常人所應注意者數條)三、敬僧(略舉常人所應注意者數條)勸人聽鐘念佛文萬壽巖念佛堂開堂演詞(甲戌八月)為性常法師掩關筆示法則凈土法門大意(壬申十月在廈門妙釋寺講)普勸凈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庚辰地藏誕日在永春講)凈宗問辨(乙亥二月于萬壽巖講)藥師如來法門略錄(戊寅七月在泉州清塵堂講)藥師法門修持課儀略錄(己卯二月在泉州光明寺講)一、禮敬二、贊嘆三、供養四、誦經五、持名六、持咒七、回向發愿藥師如來法門一斑(己卯四月在永春普濟寺講)一、維持世法二、輔助戒律三、決定生西四、速得成佛泉州開元慈兒院講錄(戊寅二月)佛說《無常經》敘《華嚴經》讀誦研習入門次第第一章讀誦第二章研習略述印光大師之盛德(在泉州檀林福林寺念佛期講)一、略述大師之生平二、略舉盛德之四端南閩十年之夢影(丁丑二月十六日在南普陀寺佛教養正院講)最后之□□①(戊寅十一月十四日在南普陀寺佛教養正院同學會席上講)人生之最后(壬申年十二月講于廈門妙釋寺)緒言病重時臨終時命終后一日薦亡等事勸請發起臨終助念會結語附錄一:晚晴集附錄二:格言別錄學問類存養類持躬類敦品類處事類接物類惠吉類悖兇類

李叔同 梁啟超 ·名家作品 ·15萬字

史記(第四冊)
會員

《史記》,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后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后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記》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后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它包羅萬象,而又融會貫通,脈絡清晰,翔實地記錄了上古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狀況。《史記》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從史學價值看,它保留了幾千年的史料,具有非凡的史學價值,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它開創了紀傳體記事法,受歷代史官、學者推崇。從文學價值看,它的描寫語言生動,形象鮮明,敘理透徹,記事靈活。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本版本為一百三十一篇,除原有的一百三十篇外,還將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也收錄在內,便于讀者更全面、更精準地理解司馬遷的理念與思路。

(西漢)司馬遷 ·名家作品 ·18萬字

貓城記·我這一輩子(老舍經典全集)
會員

《貓城記》是老舍所著具有諷喻及科幻色彩的長篇小說。飛機墜毀在火星,“我”成了火星上的漂流者,誤入貓城,參觀一切。“我”如同一個傷心的新聞記者,記錄貓城的種種怪現象:貓人只吃迷葉,貓兵搶著投降,貓城的房子沒門窗,貓國的法律管不著外國人,貓學校的學生打老師……正如老舍所說,《貓城記》是個噩夢,它記錄了一個文明歷史上極為黑暗的幾頁,也反映了老舍思想的蒼涼底色。《我這一輩子》是老舍先生創作于1937年抗戰前夕的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說,小說以第一人稱手法,描寫了一位舊時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小說主人公聰明能干,通曉人情世故,卻屢遭生活重創:心愛的妻子被最知心的朋友拐走;學裱紙手藝卻因時代變遷沒了用武之地;無奈之下做了巡警,可困苦的生活還在繼續。它的結尾這樣寫道:“我還笑,笑我這一輩子的聰明本事,笑這出奇不公平的世界,希望等我笑到末一聲,這世界就換個樣兒吧!”《我這一輩子》通過主人公的經歷和思想變化,表現出了陳腐動蕩的社會背景下底層小人物無力把握自己命運的悲哀,以一個平凡小人物,反映了一部時代的大悲劇,在當時“格外具有挺拔于時代的進步氣息”。通讀全篇小說,不僅能感受到老舍先生文章中那種特有的京腔京韻和詼諧,更從他詼諧與幽默的文筆中品味出生活的沉重。

老舍 ·名家作品 ·12.8萬字

趙元任全集(第12卷)
會員

《趙元任全集》第十二卷主要輯錄了趙元任的三部文學譯作:英國著名作家路易斯·卡羅爾(LewisCarroll)的名著《阿麗思漫游奇境記》、《走到鏡子里》和英國作家A.A.米爾恩(A.A.Milne)的劇作《最后五分鐘》。《阿麗思漫游奇境記》和《走到鏡子里》是聞名世界的兩部兒童文學作品。講述了英國小女孩阿麗思在兔子洞和鏡中世界夢游的兩次奇遇。原著者是英國的路易斯·加樂爾(1832-1891),他的職業是牧師和算學教師。這兩部作品原是他編來講給鄰居孩子聽的童話故事,但從1867年問世之日起,便得到上自英國女皇,下至平民百姓的喜愛。流傳到美國后,引起很大反響,又衍生了多種改寫本。對于小讀者來說作品充滿了天真爛漫的奇思異想,而對于成年讀者來說又隨處可見辛辣深刻的社會批判。原著文字簡潔,趙元任先生的譯筆精彩,對漢語口語和南北方言的運用令人叫絕。《阿麗思漫游奇境記》,1922年由商務印書館首次出版。《走到鏡子里》最初譯于1931年,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印成清樣后不幸焚于日本侵略軍的戰火,而后趙先生屢次重譯,1968年作為教材收入《中國話的讀物》在美國出版。1988年經譯者生前同意,商務印書館采用英漢對照形式出版了兩作品的合訂本,2002年分別出版了單行本。本卷收錄的是2002年單行本。精彩,對漢語口語和南北方言的運用令人叫絕。《最后五分鐘》是趙元任根據英國作家A.A.米爾恩的劇本TheCamberleyTriangle,用北京口語編制成的話劇腳本,劇情做了一些更改,改名為《最后五分鐘》。他親自導演,請幾位清華學生表演,并在清華學校舊禮堂公開演出。隨后他又將腳本寫成漢語與國語羅馬字對照版本,親自寫序,并附學術論文《北京語調的研究》,于1929年由中華書局出版。在當時,這本書既是話劇的國語(口語)腳本,又是推廣國語羅馬字的讀物,書后所附研究北京語調的學術論文又是他的語言研究成果。本卷收錄的是中華書局1929年版。

(英)路易斯·加樂爾等 ·名家作品 ·16.8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浪县| 璧山县| 南漳县| 延长县| 鄯善县| 达尔| 海盐县| 邵武市| 大港区| 双牌县| 莱芜市| 乌拉特后旗| 荣成市| 祁连县| 麟游县| 高要市| 木里| 奉贤区| 无极县| 云南省| 兴隆县| 泰顺县| 巴南区| 九龙县| 永康市| 南江县| 鄂托克旗| 聂荣县| 灵丘县| 左云县| 哈巴河县| 迭部县| 南召县| 昌都县| 吕梁市| 翁牛特旗| 虞城县| 红安县| 黎平县| 庆元县| 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