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寓言集》是阿雷奧拉的代表作,如書名所示,這是一部短篇寓言故事集,它將諸多文學影響及表現手法融和一體,是一個化繁為簡、濃縮精華的過程。本書中的故事寓意豐富,多樣的表現方式中隱藏著苦澀的現實。對于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讀者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即便是同一位讀者,多次閱讀一個故事時也可能會產生不一樣的感悟。每一篇文章既是在講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在說作者,有時讀者甚至還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墨)胡安·何塞·阿雷奧拉 ·文集 ·7.3萬字
弘一法師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門之前,他已在文學、律學等等各方面都頗有造詣。人生的一個轉折讓悟性極高的李叔同出家歸隱。從此佛門多了一位修為甚高的法師。弘一法師的智慧與超然讓世人敬仰,他的定力與慈悲讓世人敬重。
李叔同 ·文集 ·7.2萬字
本書收錄了魯迅的諸多雜文、序跋、和譯文附記等。這些文章理論見解深刻,在中國現代學術史和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魯迅 ·文集 ·7.2萬字
從京都出發的火車駛入一條長長的隧道,車內頓時暗了下來。當火車駛出隧道時,我的眼前頓時一亮,一片波光粼粼的湖面一閃一閃地映入眼簾。火車出發時,天上還下著淅淅瀝瀝的春雨,而此時天色已經放晴,雨后的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耀眼奪目。這是琵琶湖,沿著湖水極目遠眺,是一座座連綿不絕的皚皚雪山。盛開的櫻花漫山遍野,好像前一晚剛剛下過一場大雪;放眼望去,仿佛一座座白雪皚皚的雪山。
石地 ·文集 ·7.2萬字
卡夫卡,現代派文學的奠基人之一,生前鮮為人知,死后震撼世界。他終身未婚,與父親關系緊張,他的妹妹奧特拉·卡夫卡或許就是他最為親近的人。卡夫卡的書信集中,《致蜜倫娜情書》、《致菲麗斯情書》和《致父親》都已經有了中譯本,而《致奧特拉及家人的信》尚無中譯。通過卡夫卡與家人的書信,可以看到這位孤獨一生的作家難得的溫情。
弗朗茨·卡夫卡 ·文集 ·7.2萬字
收錄了《好運設計》《放下與執著》《樂觀的依據》等史鐵生的雜感斷想十三篇:關于疾病、關于生死、關于來世,關于金錢,關于放下,關于執著。作者在書中寫道:“沉默就常常是必要的。沉默可以通向有聲有形的語言所不能到達的地方,就像浪,舒緩下來,感悟到了水的深闊、水對浪的包容、水對于浪的永久的夢想意義。”“每一個音符中都有全部樂曲的律動,每一個浪的涌落都攜帶了水的亙古欲望,每一個人的靈魂都牽系著無限存在的消息。”雖然身體局限在輪椅上,思想卻可以浮想聯翩,世間種種,作者都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史鐵生 ·文集 ·7.1萬字
收錄了《扶輪問路》《愛情問題》《身與心》《晝信基督夜信佛》等史鐵生關于靈魂與生命的扣問十六篇:關于愛情、關于信仰、關于肉體,關于心魂,關于來路,關于生命的去向。作者在《晝信基督夜信佛》中說:“道路的無限即是距離的無限,即是差別的無限,即是困苦的無限,也便意味著拯救之路的無限,幸而人之不屈不撓的美麗精神也可以無限——唯此,無始無終的存在才不至于陷入荒誕。”道盡了作者的生命哲學。
《長安文心》叢書薈萃了陜西文壇15位名家的原創精選散文集,他們以各自的散文作品展示了陜西人文地理、風土人情的歷史底蘊與多彩多姿,又以各自的文風、文采、文筆彰顯了各自的文學才情、才學和才華,成為文學陜軍立足于中國文壇的一道亮麗獨特的風景線。本書是《長安文心》中的一部,收錄了孫見喜老師的散文和隨筆。孫見喜的文學創作“具有學者的氣息、宗教的視角、故鄉的情結和煉字的匠心等諸多鮮明特點。”從這部散文集可知孫見喜的人生睿智與哲人的洞見。
孫見喜 ·文集 ·7.1萬字
《泰戈爾眼中的中國》是印度詩人泰戈爾于1924年來華時在北京、上海等地所作演講、談話的合集,講話主題包括詩人生涯、自由理想、精神文明的價值、中印兩國友誼、亞洲的團結和發展、教育理念等,其中部分篇目為當時任陪同翻譯的徐志摩所譯。本書語言平易近人又富含哲理,體現了泰戈爾對中國的深切情誼以及對愛與美、和平與自由的追求。
(印)泰戈爾 ·文集 ·7.1萬字
本書作者是《廣州日報》電影線記者,通過生動的筆觸將其近10年的電影觀察和思考、經歷和故事匯集成冊。全書分為戛納記憶、電影節片花、影人近距離、行業觀察、隨思小擷五個部分,以作者多次前往戛納國際電影節采訪的經歷、故事、見聞為主要內容,講述作者與電影的故事。例如,“戛納記憶”里,有《江湖兒女》世界首映,全場觀眾起立鼓掌5分鐘;有看《歸來》時,法國觀眾感動地涕淚橫流;有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被贊名副其實的“中國大年”的民族自豪。還有“電影節片花”里的“我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看粵劇電影”,有廣東電影驚艷亮相歐洲,有紀錄片的城和紀錄片的人。還有“影人近距離”里那些努力、認真為中國電影作出貢獻的人們。
黃岸 ·文集 ·7.1萬字
本書為清華大學文學創作與研究中心舉辦的“小說的現狀與未來”文學論壇的文章結集,邀請12位優秀的青年作家,包括張悅然、張楚、弋舟、雙雪濤、班宇、阿乙、王威廉等,圍繞“應該如何認識并面對小說的危機或困境,如何去思考并想象小說藝術的未來?”這一主題展開探討,匯聚真知灼見,促進當代小說的創作、研究與批評。12位作家均為當代青年作家中的優秀分子,他們結合個人的創作和閱讀經驗,各抒己見,自由交流,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深度與高度兼具,這樣的深入研討對于促進當代小說的創作與研究極具價值。
格非主編 ·文集 ·7萬字
《準風月談》是魯迅的一部雜文集。收錄了魯迅在1933年所寫的雜文六十四篇。包括《夜頌》,《“吃白相飯”》,《晨涼漫記》,《秋夜紀游》,《四庫全書珍本》,《男人的進化》,《電影的教訓》,《關于翻譯(上)》,《喝茶》,《外國也有》等。
魯迅 ·文集 ·7萬字
本套美文所選作品篇幅短小、內容精練,十分注重思想性和文學性,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藝術性和欣賞性。每冊作品都根據相應內容進行精心組織和歸類排列,并以專題形式分為若干章,結構嚴謹,形式新穎,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陳列。
(法)梅里美等 ·文集 ·7萬字
《李叔同全集(共6冊)》這本套書收入弘一法師李叔同所有作品,分為佛學雜記、佛學書信、文藝詩詞、佛理解說四大部分,共六冊,是迄今為止收錄最全、編校最精、意境最美的弘一法師全集。本書講書信類。
弘一法師 ·文集 ·7萬字
本書是以紀錄電影《風箏·風箏》為基礎的出版物。該紀錄片以新中國第一部合拍電影也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兒童電影《風箏》為線索,講述了60年前拍攝電影臺前幕后的故事,通過影片中三位小演員60年后在巴黎、北京重逢,并故地重游電影《風箏》的拍攝場地的情節,以及新時代與風箏有關的中法人物故事,回望了當年中法兩國人民通過電影夢結下的友誼,展示了我國人民和法國人民之間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的故事。本書以電影“場景”作為串聯,令讀者有身臨其境的代入感。既回顧了60年前拍攝的場景,更以幾位當年的小演員在超過半個世紀后的重逢和相聚,以及數位當代中法藝術家、企業家受電影《風箏》感召,從事中法各領域的交流為線索,呼應了“風箏不斷線”“一只風箏,兩種情感跨越四海來相會;一個故事,兩種文化穿越歷史到今天”的主題。
許峰 ·文集 ·6.9萬字
《梁曉聲文集·散文》盡可能全地收錄了梁曉聲迄今為止創作的全部散文作品,這些作品滲透了社會歷史的變遷、風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靈的內省,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史詩似的描繪了時代的全景,討論了諸多社會熱點問題。
梁曉聲 ·文集 ·6.9萬字
本書囊括朱自清先生精華的散文名篇,有蹤跡、匆匆、歌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溫州的蹤跡、“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綠、白水祭、荷塘月色、我所見的葉圣陶等,還有朱自清少見的詩歌和文論名作等,特點就是全面和精粹,讀者可以通過本書找到先生每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布局方面,主要以先生的創作時間為主線,對其各時期創作的作品進行了歸納劃分。這樣不僅展現了先生的作品魅力,同時也可以通過作品風格的轉變,解讀先生的創作經歷和創作心路。
朱自清 ·文集 ·6.9萬字
《在世遺作》是穆齊爾“在世時親自出版”的“個人遺作”,其中包括了一些短小的敘事性作品,如《捕蠅紙》《換一種眼光看羊》等,這些敘事性作品同樣也是隨筆精神的體現,它們通過對細微、“渺小”的對象的觀察,展示了作者對生活和心靈的微觀世界所作的思考,這些微觀世界是對大時代背景的映射,因此,它們的價值也許并不亞于具有更大關懷視野的作品。
(奧)羅伯特·穆齊爾 ·文集 ·6.9萬字
中國是詩的國度,歷代詩人名家輩出,燦若群星。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青年詩人徐志摩那電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滿浪漫激情的新體詩歌,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兩個方面對他生活創作影響最為深遠。其一是他學養深厚,學貫中西。其二是與兩位才女——林徽音和陸小曼的感情經歷。《徐志摩文集》是他經典作品的精選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從書中體會徐志摩在愛情的浮沉中所經歷的種種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詩人的傳奇一生。
陳曉丹編著 ·文集 ·6.9萬字
這本書集合了以韓寒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為基礎的雜文,評論時事、人文、電影、藝術、賽車等等。什么樣的事讓韓寒有直指人心的氣魄;什么樣的人會引起韓寒的注意;什么樣的電影值得韓寒一說。韓寒說:沒有分量的文字是沒有力量的。
韓寒 ·文集 ·6.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